一件件火器从不远处的兵器局和内府的兵仗局送来,戊字库的人检查没问题后,入库造册登记。

  火器以火绳枪和火铳为主,剩下的是配套的铅丸和火药。

  在范景文的指挥下,工部的匠人们将一件件火器从仓库中搬运出,交到锦衣卫手中。

  再由锦衣卫或搬,或推到崇祯面前一字排开。

  为了皇帝的安全,锦衣卫不能让这些匠人在皇帝面前触碰火器,一旦发生发生意外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等搬的差不多了,范景文开始介绍。

  “陛下,这是红夷大炮!”

  “陛下,这是佛朗机炮,佛朗机铳......。”

  崇祯边听边看,对明军的火器有个大概了解。

  首先是红夷大炮,它属于舶来品,根据葡萄牙的舰炮改进而来。后期学者研究表明,这种改进型的铜铁复合炮是十七世纪最好的火炮之一。

  崇祯看着硕大的铜铁复合炮,心中稍稍安定些许。有这家伙在,守城才有底气。

  缺点也很明显:贵 重。

  若是用高强度的钢制作火炮,成本和重量会降低,性能反而会增加。

  “京师有多少红夷大炮?”

  “回陛下,有二十四门红夷大炮!”

  “制造一门火炮需多长时间?”

  “需半月左右。”

  来不及了,就算来得及崇祯也没有改造火炮的计划。

  他是文科生,在这个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朝代造不出钢炮。

  明朝能炼钢,但炼不出能造火炮的钢。

  无论天工开物里的炒铁炉,还是坩埚炼钢法炼出来的钢铁都无法制作火炮。

  杂质太多导致钢铁太脆,很容易炸膛。

  杂质多的原因不是技术不行,是煤炭中硫磷含量高导致的。

  此时的西方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可是随着西方基础工业的发展,他们找到了煤炭脱硫脱磷的方法。

  自那时起,中国冶炼技术和火炮技术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

  “这是手铳,鸟铳(火绳枪),三眼手铳.....”范景文继续介绍。

  “等等!”崇祯指着其中一件火器问道:“你说这是自生火铳?”

  “是陛下,此铳由毕懋康在崇祯八年制作而成,不用明火就能引燃火药射出弹丸,工部小批量生产后存放至今。”

  崇祯拿起自生火铳仔细观察。

  自生火铳的结构与其他火器相比略显复杂,原来点火的位置被一块金属板,有弹性的金属拨片和火石占据。

  由于年久失修,金属拨片早已锈迹斑斑没了弹性。

  这特么不就是燧发枪嘛?

  有了这东西,远了不说,最起码可以统治世界两百年!

  他把自生火铳扔到范景文手中,问道:“为何没有大批量生产?”

  “回陛下,臣刚到工部任职时也发现了此枪的特殊之处。臣当时想批量制作,经过焦勖演示后才发现此枪的缺点。首先火石昂贵,工部每年拨付的款项本就不足,没有多余的钱采买火石。”

  “且此铳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如火石易掉,无法点火,火石碎裂,弹片断裂等。于是时任工部尚书的张凤翔将此铳收于库中,不曾启用。”

  “原来如此。”崇祯点头的同时也放下了心。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棘手主要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所以改造起来反而不麻烦。

  假以时日,改造归来的燧发枪肯定能让大明军队横扫欧亚,扬名世界。

  “除了火炮,其他的火器依次测试。”崇祯吩咐范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