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完刘芳亮的问题后,李自成正襟危坐看向众人。

  “诸位!换回芳亮后朕就没顾虑了。你们觉得接下来是该往南打还是往北打?”

  “往北直取北京!明廷正是内忧外患之时,绝不能给他喘息的机会!”有人大声说道。

  李自成没好气的白了那人一眼,随后看向其他人。

  刘宗敏站出来说道:“臣以为应该往南!明军士气正旺,我军兵败后士气不振,不如避其锋芒转而向南。河南连年征战,十室九空,缺少粮草。如果明军敢追,我军就佯装败退引诱明军深入。”

  “战线拉的越长,明军后勤补给漏洞就越大!届时派一支骑兵切断明军粮道,明军不战自溃!”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刘宗敏的提议得到了多数顺军将领的赞同。

  北面有黄得功,王永吉,高杰,东面有建奴,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南!

  既能攻南直隶,也能窥伺湖广。

  “诸位,诸位!”牛金星打断了众人的思路,“你们先听我说一句话,再考虑怎么打行不行?”

  “牛左辅请讲!”刘宗敏摆手道。

  牛金星稳稳地向前迈了半步,朗声说道:“我认为现在不应该考察打不打,往哪打的问题。而是考虑守不守,怎么守的问题!”

  “牛左辅的意思是...?”李自成站了起来。

  这个问题说到了他心坎里。

  牛金星有些得意的抬起下巴,继续说道:“现在我军已占据陕西,山西全境,河南大部。”

  “地盘越多、越大,需要的守军就越多!”

  “山西,陕西有天险可守,需要的守军不多!河南就不同了,平原之地无险可守,只能凭坚城,用重兵防御。”

  “我军主力兵马就这些,想南下攻湖广就得把主力调走。主力一走,明军很快就会收复这些城池。”

  “所以我问诸位,河南这些城池,守还是不守?”

  刘宗敏皱着眉说道:“牛左辅,我认为没必要守这些城池。攻城拷饷之后,这些城池对我军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而且我军向来是流动作战,擅攻城不擅守城。”

  牛金星轻哼一声,反问道:“宗敏将军,你觉得大顺现在最缺什么?”

  刘宗敏想了想,试探性的回答:“缺钱粮,缺兵?”

  “只能说一样东西!”

  “缺钱!”刘宗敏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粮食可以用钱买,士兵可以用钱招募!只要有足够的钱,其他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诸位,你们觉得宗敏将军说得对吗?”牛金星看向其他将领。

  “宗敏将军说的太对了!”

  “是啊,只要有足够的钱,别说明廷了,就是辽东也都被咱们拿下了!”

  牛金星缓缓摇头,“你们都错了!大顺最缺的不是钱,是忠心!”

  宋献策轻轻点头,同意了牛金星的说法。

  见众人不解,牛金星开始解释。

  “我军每攻下一城,就将城中官吏富户杀死。所得的钱粮一部分收归己用,一部分发给城中百姓。”

  “然后呢?明军一来,我们就走了!”

  “不守城池,不治理百姓。导致百姓们对顺军只有好感,没有忠心!”

  “我军好不容易攻下的城池,明军一来他们又复降了!”

  “皇上未称帝之前,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现皇上称帝了,打江山的同时还要守江山!”

  “打江山需要忠诚的士兵,守江山需要忠诚的百姓!”

  “我的话说完了,诸位好好想想吧!”牛金星拱手施礼,退回文官队伍之中。

  这番话超出了在场所有文官武将的想象,连李自成都震惊不已。

  刘宗敏,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随后同时看向李自成。

  是啊!

  在此之前他们心里只想着打打杀杀,没考虑这个问题。

  打江山需要忠诚的士兵,守江山需要忠诚的百姓!

  “牛左辅,你这番言论...太神奇了!”袁宗第惊叹道。

  牛金星淡淡一笑:“袁将军过奖了。”

  震惊过后,李自成率先说道:“牛左辅,你是怎么看待守不守这个问题的?”

  “我和宋军师想法一致,还是请宋军师来说吧。”牛金星自知占尽了风头,决定把剩下的机会交给宋献策。

  宋献策轻拂衣袖:“皇上,臣以为该守的一定要守;不该守的,一律不守;可守可不守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李自成撇了撇嘴,想揍他一顿。

  宋献策刚才那番话说了等于没说!

  见李自成不悦,宋献策急忙补充道:“以郑州为中心,易守难攻的城池一定要守。易攻难守的城池,一律不守。剩下的城池根据我军需要,随机应变。”

  “这样既能随时入河南,也能根据情况退守潼关!”

  李自成想了想,继续问:“我军主力呢?又该去往何处?”

  “南直隶!”

  ......

  南直隶,应天府。

  紫禁城春和殿。

  春和殿是太子宫,又称东宫大殿。

  按照规矩。

  太子成年(十六岁行冠礼)后不能继续住在皇宫之内,而应该搬到皇宫外面的太子府去。

  大明太子朱慈烺距离行冠礼还有几个月,再加上出于安全考虑,所以来到南京后便直接住进了春和殿。

  上一个住在这里的太子还是朱瞻基。

  “启禀太子殿下,魏国公徐弘基,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求见。”

  (纠正一个错误,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前的魏国公是徐弘基,他死后徐文爵袭爵。)

  朱慈烺有心不见,考虑到徐弘基和史可法的身份后,决定还是见上一见。

  徐弘基不但顶着魏国公的爵位,还担任南京守备一职。

  史可法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一职。

  南京虽然也有六部,但权利不在六部这里,而是在南京守备和南京参赞机务手里。

  明史有记:凡南京守备一应机务,每日会同参赞官于守备厅署理。每月朔望日,守备、参赞等官及各府堂官会同内守备,议合行事务。

  也就是说,南京守备和参赞机务才是权力最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