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这个道理后,谢三宾朝着崇祯深施一礼:“臣愚笨,暂时没有良策!素闻陛下智慧过人,请陛下不吝赐教。”

  “朕也没办法。”崇祯回答。

  哎?这不对啊。

  谢三宾心中大呼意外。

  换做之前,崇祯绝对会说出一两个办法让他施行。

  今天这是怎么了?

  “既然谢尚书没有良策,那就回去慢慢想吧!”崇祯叹了口气。

  谢三宾欲哭无泪,只能向崇祯告辞。

  出宫的路上,看着陪在身边的王承恩,谢三宾终于意识到答案一直就在身边。

  他紧走两步追上王承恩,低声问道:“王公公,陛下是不是在考虑废除纲盐法?”

  “陛下?”王承恩斜视着谢三宾。

  “失言失言,”谢三宾改口道:“朝廷是不是在考虑废除纲盐法?”

  “方向对了,答案错了。”王承恩低声提醒。

  方向对,答案错?

  谢三宾继续猜:“巡盐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让盐税和盐政有改观,可要是不废除纲盐法,时间久了还是会回到之前的老样子。”

  “呵呵呵,”王承恩笑了:“朝廷的事我不懂,谢尚书自己慢慢琢磨吧。”

  “别介啊,”谢三宾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银票塞给王承恩:“王公公帮个忙。”

  王承恩用眼角余光瞅了一眼,银票的金额是五十两。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王承恩默默收好银票,神色如常道:“我个人觉得纲盐法亦是国策,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辽东正在打仗,江南的货币改制也正在进行,若是在这个时候废国策,绝非明智之举。所以只能改,不能废。”

  “怎么个改法?”

  “陛下爱民如子,怎么让盐便宜怎么改。至于其他的,请谢尚书自行琢磨。”

  此时二人已经来到宫门附近,王承恩停下脚步面带笑容:“谢尚书慢走。”

  谢三宾无奈,只能带着一脑袋问号离开。

  王承恩回到乾清宫向崇祯复命,他掏出银票对崇祯说道:“皇爷,奴婢已经把该说的话都对谢三宾说了。这是他给奴婢的五十两银子,按照四六分账,皇爷应该找给奴婢二十两银子。”

  崇祯看着银票摇了摇头:“你都拿着吧,从今往后无论谁给你送钱,都不用和朕分账了。”

  王承恩闻言愕然抬头,“皇爷您...”

  “朕现在不缺钱了,你自己把钱攒好了,到时候养老用。”

  王承恩眼眶湿润:“奴婢谨遵皇爷口谕。”

  等王承恩平复情绪,崇祯问道:“谢三宾是个聪明人,应该能明白朕的意思吧?”

  “让他猜多麻烦,皇爷为何不直接告诉他办法?”

  “有些事说多了反而不如不说。”崇祯担忧道。

  调整纲盐法表面目的上是增加盐税收入,整顿运司吏治。

  实际是给江南士绅放血。

  谢三宾是东林党人,士绅阶级的代表。

  让他给身后的利益团伙放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这件事不能说的太明白,只能隐晦着来。

  等谢三宾被逼的没办法时,会自乱阵脚做出维护自己利益,背叛团伙利益的事。

  崇祯在等这个时机的出现。

  对于盐税的改革,崇祯早有规划。

  在纲盐法实施之前,整个食盐产业都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

  这既是权利,也是财富,不可估量的财富。

  纲盐法实施后,一切都变了。

  朝廷盐税收入虽然增加了,但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

  纲盐法让商人直接对接灶户。

  灶户为了多卖钱,会配合商人增加或减少产量。

  于是商人掌握了生产资料。

  纲盐法规定,由商人自行运输食盐。

  商人借此掌握了贸易路线,并逐渐控制了贸易通道。

  纲盐法允许商人自行制定食盐售价。

  这个规定间接允许商人掠夺百姓财富。

  商人只是士绅阶级的影子,背后还是士绅阶级在作祟。

  他们通过纲盐法,成功的把国家财富转变成了私人财产。

  最后的结果是朝廷和百姓利益受损,士绅阶级赚的盆丰钵满。

  这不能怪士绅阶级坏。

  历代王朝都有这种阶级。

  先秦的氏族,秦汉的诸侯,魏唐的世家门阀,宋明的士绅阶级都有同一个梦想:给皇帝打工的同时,想办法把国家财富变成私人财产。

  他们为了这个梦想奋斗终身...

  崇祯是穿越者。

  他始终站在百姓这一头,不会允许大明朝的士绅阶级这么搞。

  之前的开矿已经替百姓打响了反抗士绅的第一枪,接下来的纲盐法改革将会再来一枪。

  就算不能打伤他们,也得让士绅们感到害怕。

  为了早点开枪,崇祯每天都派人敲打谢三宾,让他尽快想出改进纲盐法的办法。

  谢三宾担任户部尚书压力本来就大,江南巡盐和货币改制的压力同样不小。

  现在崇祯又催命似的让他想出改进纲盐法的办法。

  重重压力之下,谢三宾竟然病倒了。

  郎中给他看病的时候,谢三宾突然问道:“大夫,你觉得外面的盐价贵吗?”

  郎中叹了口气,虽然什么都没说却把心里的想法表达了出来。

  谢三宾继续问:“你觉得怎么做才能降低盐价?”

  “大人,”大夫放下谢三宾的手腕,“小的以为卖盐的人多了,盐价才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