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崇祯坐在主座上,朱慈烺坐在一旁,成基命等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全部在场。

  落座后,崇祯命王承恩赐茶,便道:“烺儿,你来说一说,该如何丰盈国库吧。”

  朱慈烺微微点头,起身道:“儿臣的想法很简单,朝廷可以组建一支属于官方的商会赚钱!”

  组建商会?

  钱象坤等大臣们听到这话,不住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

  成基命眉头一皱,由朝廷出面组建商队,当初朱慈烺在制定三年国策的时候,就曾提过一嘴,但是没有详细,现在他听到朱慈烺这样说,倒也不觉得奇怪。

  “殿下,朝廷是朝廷,怎么能行商贾之事呢?”

  “而且,朝廷经商,岂不是与民争利,被人耻笑?”

  钱象坤皱眉说道。

  “是啊,大明开国之时,太祖便极为厌恶商人,别说是朝廷经商,连皇室与官员经商都是不被允许的。”

  “商人大多数为投机之辈,以利益为主,若是朝廷插手,难免会影响到朝廷的风气,若是人人皆为利往,那朝堂还算朝堂吗?”

  “臣以为此举不妥啊!”

  “……”

  其余大臣也纷纷开口,并不是很赞同朱慈烺的话。

  朱慈烺却淡然一笑,道:“列位大人,孤知道你们的想法,商人确实是可恶,但是大明如果没有商人,却是不行的!”

  “孤现在来说一说,朝廷经商的好处有哪些,等到听完之后,列位大人再做决定。”

  “首先,孤和诸位的看法是一样的,大明的商人确实是不怎么好,他们以利为主,却不为朝廷出力,所以,孤以为朝廷更加应该站出来,整顿大明商场的风气!”

  “这些,孤相信在座的各位大人,都应该比孤清楚,这些年,大明年年大灾,这些商人有帮助过朝廷赈济灾民吗?”

  “没有!”

  “他们最多是响应朝廷的号召,做做样子而已!”

  “除此之外,他们做了什么?”

  “借着天灾,大肆敛财,粮食,衣物等等生活必需物资,他们哄抬物价!”

  “而在座的各位大人,都应该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朝廷和官府出面让他们降下物价,他们根本不与理会,朝廷和地方官府若是打的严了,他们干脆就关起门来,什么也不卖,这导致百姓们无粮可买!”

  “朝廷和地方官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毫无办法!”

  “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朝廷没有掌握主动权!”

  “如若朝廷也经商,也有自己的商队,以国家重器,能不能彻底将民间的物价起伏掌握在手中?”

  “只要朝廷不同意,他们那些商人就别想要涨价,谁涨价,朝廷就以商人之间的手段,将其压制倾家荡产为止!”

  “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个体或者团体的利益,全部要让路!”

  “这是不是为国为民?”

  朱慈烺此言一出,成基命和钱象坤等人眼眸骤然亮起。

  朱慈烺这些话简直就是说到了点子上,若是遇上大灾之年,朝廷急需要赈灾,为什么总是会饿死很多人?

  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灾区当地的商人,哄抬物价!

  百姓买不起,朝廷照样买不起,朝廷需要从其他的地方调运,基本上是不可能第一时间就抵达灾区。

  其次,官府除了要赈灾,还要跟地方商人斗智斗勇,将他们手中的粮价打下来。

  有的官员能力强,或许可以做到,可不是人人都能力强的啊!

  如果朝廷能够掌握主动权,那可就不同了,压力会大大减少,确实是如朱慈烺所说,利国利民。

  “殿下如此说法,倒是也新奇,将民生与商业捆绑在一起,如若如此,朝廷参与经商,倒也不失为另辟蹊径!”

  成基命与钱象坤等人纷纷点头称赞朱慈烺所言,算是赞同了朱慈烺的话。

  相比起成基命与钱象坤他们,崇祯更是深有体会啊!

  其实,还不止是如此,如果其他的地方得知有天灾发生,粮价也会跟着上涨!

  这几年,崇祯可是穷怕了,自己都过得苦哈哈,可是每次赈灾,看着一天一涨的粮价,心都在滴血!

  “烺儿看得透彻啊!”

  崇祯肯定道。

  朱慈烺莞尔一笑,道:“其次,刚才有位大人说到会影响到朝廷风气,孤以为朝廷出手经商,不应该由朝廷官员去经商,朝廷官员是官员,朝廷的商人是商人,除去掌管商户的官员外,其他官员无权插手朝廷商人的事宜。”

  “总之,一句话,朝廷的官员不参与经商,对待朝廷的商人,与民间商人一视同仁,而朝廷的商人更加不能参与政事,由此区分开来。”

  崇祯和成基命等人皆是暗暗点头。

  朱慈烺继续说道:“其次,朝廷经商,便是为国聚财,充盈国库!”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为了大明的繁荣昌盛!”

  “为大明百姓们能够吃饱穿暖,过上富裕的生活!”

  崇祯和成基命等人面面相觑,怎么朝廷经商,就还扯上了繁荣昌盛?

  大明的繁荣昌盛,不是应该在朝廷的治理下吗?

  “烺儿,快说,别卖关子了,该如何让大明繁荣昌盛!”

  崇祯双眼通红的盯着朱慈烺,急切的说道。

  让大明繁荣昌盛,崇祯做梦都想啊!

  当然,两年前,崇祯只能做做梦,可是现在不一样啊!

  有朱慈烺,他真的敢想!

  朱慈烺笑了笑,道:“父皇莫急,在儿臣说之前,还请父皇与列位大人先回答几个问题。”

  “什么才叫繁荣昌盛?”

  这……

  崇祯和成基命等人都被这个问题给问住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说起来却没有统一的答案。

  “纵观历朝历代,无论是盛唐,还是大汉,亦或者是大宋朝,都有所不同。”

  “盛唐的繁荣昌盛,是万国来朝!”

  “大汉的繁荣昌盛,是百姓丰衣足食!”

  “至于大宋朝也如大汉一般,百姓能够自给自足,如此可为盛世吧。”

  成基命缓声说道。

  “首辅大人所言不错,这样的盛世,在你我看来确实是盛世,但是父皇与诸位大人可曾想过另外一个问题?”

  “大唐的万国来朝,与市井小民,与乡村土地里刨食的百姓,有什么关系?”

  “难道,万国来朝,市井小民就能够人人穿上华丽的衣服,在土地里刨食的百姓们,就能够顿顿吃肉吗?”

  “不,他们不能,他们甚至只需要一场天灾,就能够毁灭他们的一切!”

  “只要略微有一点点的变故,他们就需要卖儿卖女,卖土地,甚至如此还不够,还要背下巨额的债务!”

  “如此的盛世,看似华丽,但不过是过眼云烟!”

  “一如如今,大明自开国以来,大明的百姓如何,想必诸位比孤要清楚!”

  “今日,父皇与列位大人在场,孤便不说官话,只说事实!”

  “大明在最繁荣的时候,也有的百姓,整整一个家,或许都凑不出两套完整的衣服来!”

  “有的农户百姓家中,今日男人出门干活,便穿上衣服,其余妇人没有衣服穿,便赤裸在家中,若是今日妇人出门,便是妇人穿衣,男人赤裸在家!”

  “请问父皇,请问列位大人,如此情形,是不是大明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