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究竟是清廉无用,还是治世能臣?一口气看懂海瑞的一生#历史#明朝#海瑞】
他是明朝的第一清官,一生刚正廉洁,为民做主,因其清廉而被百姓们尊称为“海青天”。有人说他粗言而无用,不懂变通,但也有人觉得他是当时名臣无可替代。
那么历史上的海瑞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一起走进明朝第一清官海瑞的一生。
海瑞是海南琼山人,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谢氏靠着家中的几十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独立抚养海瑞长大。在母亲的严格教导下,海瑞自幼就刻苦读书,生活非常节俭。
36岁那年,海瑞考中举人,之后参加了两次会试都未考中进士。海瑞索性放弃了继续科举,而是以举人的身份去福建南平县当教谕,也就是现在的校长。
海瑞生性刚正不阿,从不谄媚权贵。有一次朝廷的御史前来视察,从老师到学生都跪着迎接御史,只有海瑞站在那里做一迎接。
御史感到十分惊奇,海瑞却说按照明朝的礼法,教谕可以不向上官下跪,当地陪同的官员傻了眼。后来大家才知道,莫说是御史,就是皇帝的面子,海瑞也敢不给。
在明朝,教谕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却是个很有前途的小官。如果品行不错,可以升任知县。虽然在上司眼里海瑞是个不折不扣的刺头,但是他的业绩实在是不错。于是在5年后,海瑞就升任了淳安知县。
淳安县位于ZJ省西南部的丘陵山区,在明朝中后期,这里和江南其他地区一样,是土地兼并严重的地方。富豪坐拥三四百亩田产,却不用交1分税,而贫农需要平白承担高昂的税负。
海瑞到任以后重新清丈土地,均平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兴修水利,整顿社会治安,深受百姓的爱戴。
百姓们尊称海瑞为“海青天”。海瑞生活非常简朴,虽然到了知县,但平时依然只穿布衣,母亲过生日,海瑞也只是买了两斤肉庆祝,这在当时的浙江官场也成为笑谈。
恰逢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因为一点小事把驿站的驿吏毒打一顿,海瑞听闻此事后立即派衙役把胡公子抓了起来,把胡公子随身携带的几千两银子没收充公。
胡宗宪看见儿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以后,气不打一处来,随后又看到海瑞写的信上面写着:“我听说胡公一向节俭,此人自称儿子却如此铺张浪费,一定是冒充的。”胡宗宪哭笑不得,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今天总算领教到了。
不久之后,都御史鄢茂金出巡浙江,一路上到处索要贿赂,在途经淳安时海瑞说本县太小无法接待,请你绕路吧。鄢茂金也听说过海瑞的名声,本着惹不起但是躲得起的原则绕道而去。
海瑞当时本应升任通判,但是因为得罪了鄢茂金,不仅失去了升迁的机会,甚至连知县都当不了。在友人的帮助下,海瑞被调任到江西兴国任知县,依然得到当地百姓爱戴。
由于海瑞品行刚正,名望很高,因而在两年之后,海瑞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前往BJ赴任。
此时明世宗朱厚熜已经有20多年没上朝了,整日在西苑炼丹修道,**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一向不阿的海瑞感到非常愤慨,毅然上书进谏,这就是闻名一时的《治安疏》。
天下不知陛下久矣,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才用也。朱厚熜读完大怒,立即下旨让锦衣卫把海瑞抓进天牢。海瑞早都知道这封奏章递上去以后会有什么后果,因而提前就买好了棺材。但他还是遭受到了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他的两个儿子突然去世,妻子王氏**。
不久明世宗朱厚熜驾崩,海瑞痛哭不已,这不仅是为了自己哭,也是为了百姓和社稷而哭。新继位的明穆宗朱载垕将海瑞释放,官复原职。
三年后,海瑞晋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府。应天府就是今天的NJ市,在明朝迁都北京后,南京就成了官员们养老享乐的地方。海瑞一到南京就开始整顿这里的奢侈风气,上至勋贵,下至小吏,都夹着尾巴做人,不敢招惹这位海青天。
海瑞到任以后大力推广一条鞭法,兴修水利,疏浚吴淞江,并强令江南的权贵将兼并的土地退还给农民,就连前首辅徐阶也不得不按照海瑞的要求退还侵占的土地。
此外,海瑞还鼓励寡妇改嫁,禁止溺婴,对官员的生活也做出了诸多限制。海瑞当时虽已位居巡抚,但是生活依然非常节俭。然而当时的官员并没有海瑞这样高的道德水平,他们指责海瑞迂腐,包庇刁民,鱼肉近民,于是明神宗将他调离了应天巡抚,给了个闲职。
江南百姓一听海瑞要走,纷纷哭天抢地,把海瑞的画像放在家里供奉。不久后海瑞因被高拱排挤,辞职归乡,这一走就是10多年。期间很多人都举荐过海瑞,但是一直没有被再次启用,直到1584年,明神宗万历重新启用海瑞,任命他为南京都察院御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海瑞早已是闻名于天下,百姓敬仰他为民做主,而新生代文官敬仰他敢于直言进谏。不久后,海瑞又晋升为南京都察院都御史,位居正二品。
然而海瑞并不想在南京当一个吉祥物,他年事已高,只想告老还乡,但是明神宗却一直不肯同意。1587年,海瑞在南京去世,享年74岁,朝廷追赠太子少保。海瑞去世后家无余财,百姓都来为他送葬,祭拜之人连绵百里而不绝。
——“看大明王朝1566,里边的海瑞真的是绝了”
——“里边的嘉靖也是绝了,嘉靖不长那样我都觉得是嘉靖的错。”
【五百年来第一人,龙场悟道,绝境成圣。#王阳明#明朝历史】
王阳明,整个明朝最牛的男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外星人”之一。文能开宗立派,武能安邦定国,开创阳明心学,收获粉丝迷弟无数。
那么明朝圣贤王阳明究竟是如何炼成的?阳明心学又是怎么一回事儿?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阳明的一生。
古时候但凡有圣人出世都会伴随着一些异象,王守仁也不例外。1472年的一天,在娘胎里待了14个月的王守仁终于在浙江绍兴府余姚县的一个书香之家出生。
他的父亲王华当时只是一个书生,考了几次举人都没有考中。虽然家境还算殷实,但也要靠外出教书补贴生计。在王守仁9岁那年,父亲王华终于考中举人,并在4年后的会试殿试中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王守仁也跟随父亲从余姚来到了京北生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来到BJ以后,王守仁并没有整日闷在家里读书,而是混迹于佛寺道观等处,还喜欢骑马、射箭、斗鸡、玩狗。
听说北直地有农民起义,他还要上书向明宪宗献策。王华见儿子整日不务正业,连忙找来老师,让他安心读书。但是王守仁读着读着就对格物之学产生了疑惑。明朝以程朱理学为显学,朱熹认为世间的一草一木都蕴**天理。
于是王守仁就身体力行地找了一根竹子,想探索一下天地之理。结果他在院子里看了7天竹子都没看出什么真理,反而还大病一场。少年的王守仁这才明白,只是在家空想是当不了圣贤的。
21岁那年,王守仁首次参加乡试中举,然而却在京城会试中落榜。首辅李东阳鼓励他这次考不中,下次一定能中状元,但是下一次科举他也没考中。
直到28岁那年,王守仁终于考中了进士,位列二甲第七名。在此期间,他开始研习军事兵法,寻访了会稽山的阳明洞,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号——阳明山人,王阳明之称由此而来。
此时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已经仕途顺利,主要的任务就是给太子讲课,这本来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但若是碰上这位太子那可就不一样了,没错,他就是明朝最爱玩的太子朱厚照,不久之后就会成为明朝最爱玩的皇帝。
1505年,明孝宗朱佑樘驾崩,年仅15岁的太子朱厚照登基。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太监大肆插手朝政,引起了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
六部九卿联名上书弹劾,但是朱厚照却站在了八虎这边。元老谢迁和刘健深感失望,辞官归乡。南京科道官戴铣等人愤愤不平,纷纷上书弹劾刘瑾,刘瑾要把他们抓到BJ问罪。时任兵部武选司主事的王阳明上书求情,讽刺刘瑾是权奸。
结果被打了四十板子,贬到贵州龙场驿,父亲王华也被赶出BJ,调任南京吏部尚书。在途中刘瑾派人前来暗杀王阳明,王阳明假装跳水自尽,这才躲过了追杀。
当时龙场还是蛮荒之地,到处都是荒山野岭,生活非常艰苦。王阳明到了龙场以后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反思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对于圣人之道有了新的感悟:圣人之道来自于本心,而不是来自于外物,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
将心中固有的天理贯彻到客观事物中去。几经坎坷之后,王阳明又一次将心学发扬光大,后世将其合称为陆王心学。
三年后,王阳明从贵州调到江西当知县。在刘瑾倒台后,王阳明重新回到了中央。1516年,兵部尚书王琼推荐王阳明去巡抚江西。
当时的江西中南部到处都是占山为王的盗贼,四处劫掠百姓,甚至到了聚众攻打州县的地步。王阳明一到任就开始着手剿匪,他策反了给叛军送信的奸细,得到了敌人的行动情报,联合建福和东广的军队征讨叛军,连战连捷,解决了困扰江西10年的匪患。
然而一群强盗是怎么能壮大到这种地步呢?王阳明敏锐地意识到,在这些匪患的背后一定还有一个幕后黑手。
当时江西分封有三位亲王:宁王、淮王和益王,其中淮王和益王都是朱棣的直系后代,而宁王这一支有一些特殊了,因为他的祖先是被朱棣坑到江西的。
当初燕王朱棣造反,把弟弟宁王朱权拉过来当帮手,承诺事成以后中分天下。然而等到朱棣登基后却把宁王改封到江西南昌,心情郁闷的朱权在南昌闭门不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到朱权的孙子的孙子朱宸濠继位时,他主动结交朝中权贵,还包庇当地的盗匪,暗中招兵买马。当时已经有不少官员向朝廷告发宁王有不轨之心,可是上报的奏章却被扣了下来。
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攻打安庆。王阳明收到消息后,立即集结兵马平叛,仅用了35天就俘虏了宁王一家。
然而真正麻烦的事还在后面。朱厚照一听说宁王造反,就兴致勃勃地要去平叛,走到半路,得知叛乱已平后非常失望。朱厚照身边的宠臣出了一个馊主意,让王阳明把宁王放了,再让皇帝抓一次。
王阳明哭笑不得,只好把宁王交给了太监张永,然后急流勇退,称病回家。不久之后,朱厚照因落水重病,在1522年驾崩。
新登基的明世宗朱厚熜加封王守仁为新建伯,但是一直没有重用他。父亲王华去世后,王守仁回乡守制,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教授心学。
当时阳明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了,门下弟子众多,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倾听阳明先生的教诲。但是明世宗朱厚熜对心学的态度却非常冷淡。
1527年,广西叛乱,朱厚熜命王阳明前去平叛。时年57岁的王阳明患有严重的肺病,在叛乱平定之后,他多次上书请求回乡,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回音。
实在等不及的王阳明踏上了回乡的旅程。然而在途经江西青龙港时,病逝于舟中,临终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我对王守仁不是很了解,但我对他弟弟王守义还是很了解的,卖调料的,生意做得很大。”
——“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两点能做到就不会再是一般人了。”
——“确实牛啊,龙场悟道”
喜欢诸朝陪我刷短视频请大家收藏:(cwzww)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他是明朝的第一清官,一生刚正廉洁,为民做主,因其清廉而被百姓们尊称为“海青天”。有人说他粗言而无用,不懂变通,但也有人觉得他是当时名臣无可替代。
那么历史上的海瑞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一起走进明朝第一清官海瑞的一生。
海瑞是海南琼山人,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谢氏靠着家中的几十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独立抚养海瑞长大。在母亲的严格教导下,海瑞自幼就刻苦读书,生活非常节俭。
36岁那年,海瑞考中举人,之后参加了两次会试都未考中进士。海瑞索性放弃了继续科举,而是以举人的身份去福建南平县当教谕,也就是现在的校长。
海瑞生性刚正不阿,从不谄媚权贵。有一次朝廷的御史前来视察,从老师到学生都跪着迎接御史,只有海瑞站在那里做一迎接。
御史感到十分惊奇,海瑞却说按照明朝的礼法,教谕可以不向上官下跪,当地陪同的官员傻了眼。后来大家才知道,莫说是御史,就是皇帝的面子,海瑞也敢不给。
在明朝,教谕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却是个很有前途的小官。如果品行不错,可以升任知县。虽然在上司眼里海瑞是个不折不扣的刺头,但是他的业绩实在是不错。于是在5年后,海瑞就升任了淳安知县。
淳安县位于ZJ省西南部的丘陵山区,在明朝中后期,这里和江南其他地区一样,是土地兼并严重的地方。富豪坐拥三四百亩田产,却不用交1分税,而贫农需要平白承担高昂的税负。
海瑞到任以后重新清丈土地,均平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兴修水利,整顿社会治安,深受百姓的爱戴。
百姓们尊称海瑞为“海青天”。海瑞生活非常简朴,虽然到了知县,但平时依然只穿布衣,母亲过生日,海瑞也只是买了两斤肉庆祝,这在当时的浙江官场也成为笑谈。
恰逢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因为一点小事把驿站的驿吏毒打一顿,海瑞听闻此事后立即派衙役把胡公子抓了起来,把胡公子随身携带的几千两银子没收充公。
胡宗宪看见儿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以后,气不打一处来,随后又看到海瑞写的信上面写着:“我听说胡公一向节俭,此人自称儿子却如此铺张浪费,一定是冒充的。”胡宗宪哭笑不得,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今天总算领教到了。
不久之后,都御史鄢茂金出巡浙江,一路上到处索要贿赂,在途经淳安时海瑞说本县太小无法接待,请你绕路吧。鄢茂金也听说过海瑞的名声,本着惹不起但是躲得起的原则绕道而去。
海瑞当时本应升任通判,但是因为得罪了鄢茂金,不仅失去了升迁的机会,甚至连知县都当不了。在友人的帮助下,海瑞被调任到江西兴国任知县,依然得到当地百姓爱戴。
由于海瑞品行刚正,名望很高,因而在两年之后,海瑞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前往BJ赴任。
此时明世宗朱厚熜已经有20多年没上朝了,整日在西苑炼丹修道,**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一向不阿的海瑞感到非常愤慨,毅然上书进谏,这就是闻名一时的《治安疏》。
天下不知陛下久矣,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才用也。朱厚熜读完大怒,立即下旨让锦衣卫把海瑞抓进天牢。海瑞早都知道这封奏章递上去以后会有什么后果,因而提前就买好了棺材。但他还是遭受到了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他的两个儿子突然去世,妻子王氏**。
不久明世宗朱厚熜驾崩,海瑞痛哭不已,这不仅是为了自己哭,也是为了百姓和社稷而哭。新继位的明穆宗朱载垕将海瑞释放,官复原职。
三年后,海瑞晋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府。应天府就是今天的NJ市,在明朝迁都北京后,南京就成了官员们养老享乐的地方。海瑞一到南京就开始整顿这里的奢侈风气,上至勋贵,下至小吏,都夹着尾巴做人,不敢招惹这位海青天。
海瑞到任以后大力推广一条鞭法,兴修水利,疏浚吴淞江,并强令江南的权贵将兼并的土地退还给农民,就连前首辅徐阶也不得不按照海瑞的要求退还侵占的土地。
此外,海瑞还鼓励寡妇改嫁,禁止溺婴,对官员的生活也做出了诸多限制。海瑞当时虽已位居巡抚,但是生活依然非常节俭。然而当时的官员并没有海瑞这样高的道德水平,他们指责海瑞迂腐,包庇刁民,鱼肉近民,于是明神宗将他调离了应天巡抚,给了个闲职。
江南百姓一听海瑞要走,纷纷哭天抢地,把海瑞的画像放在家里供奉。不久后海瑞因被高拱排挤,辞职归乡,这一走就是10多年。期间很多人都举荐过海瑞,但是一直没有被再次启用,直到1584年,明神宗万历重新启用海瑞,任命他为南京都察院御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海瑞早已是闻名于天下,百姓敬仰他为民做主,而新生代文官敬仰他敢于直言进谏。不久后,海瑞又晋升为南京都察院都御史,位居正二品。
然而海瑞并不想在南京当一个吉祥物,他年事已高,只想告老还乡,但是明神宗却一直不肯同意。1587年,海瑞在南京去世,享年74岁,朝廷追赠太子少保。海瑞去世后家无余财,百姓都来为他送葬,祭拜之人连绵百里而不绝。
——“看大明王朝1566,里边的海瑞真的是绝了”
——“里边的嘉靖也是绝了,嘉靖不长那样我都觉得是嘉靖的错。”
【五百年来第一人,龙场悟道,绝境成圣。#王阳明#明朝历史】
王阳明,整个明朝最牛的男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外星人”之一。文能开宗立派,武能安邦定国,开创阳明心学,收获粉丝迷弟无数。
那么明朝圣贤王阳明究竟是如何炼成的?阳明心学又是怎么一回事儿?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阳明的一生。
古时候但凡有圣人出世都会伴随着一些异象,王守仁也不例外。1472年的一天,在娘胎里待了14个月的王守仁终于在浙江绍兴府余姚县的一个书香之家出生。
他的父亲王华当时只是一个书生,考了几次举人都没有考中。虽然家境还算殷实,但也要靠外出教书补贴生计。在王守仁9岁那年,父亲王华终于考中举人,并在4年后的会试殿试中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王守仁也跟随父亲从余姚来到了京北生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来到BJ以后,王守仁并没有整日闷在家里读书,而是混迹于佛寺道观等处,还喜欢骑马、射箭、斗鸡、玩狗。
听说北直地有农民起义,他还要上书向明宪宗献策。王华见儿子整日不务正业,连忙找来老师,让他安心读书。但是王守仁读着读着就对格物之学产生了疑惑。明朝以程朱理学为显学,朱熹认为世间的一草一木都蕴**天理。
于是王守仁就身体力行地找了一根竹子,想探索一下天地之理。结果他在院子里看了7天竹子都没看出什么真理,反而还大病一场。少年的王守仁这才明白,只是在家空想是当不了圣贤的。
21岁那年,王守仁首次参加乡试中举,然而却在京城会试中落榜。首辅李东阳鼓励他这次考不中,下次一定能中状元,但是下一次科举他也没考中。
直到28岁那年,王守仁终于考中了进士,位列二甲第七名。在此期间,他开始研习军事兵法,寻访了会稽山的阳明洞,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号——阳明山人,王阳明之称由此而来。
此时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已经仕途顺利,主要的任务就是给太子讲课,这本来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但若是碰上这位太子那可就不一样了,没错,他就是明朝最爱玩的太子朱厚照,不久之后就会成为明朝最爱玩的皇帝。
1505年,明孝宗朱佑樘驾崩,年仅15岁的太子朱厚照登基。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太监大肆插手朝政,引起了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
六部九卿联名上书弹劾,但是朱厚照却站在了八虎这边。元老谢迁和刘健深感失望,辞官归乡。南京科道官戴铣等人愤愤不平,纷纷上书弹劾刘瑾,刘瑾要把他们抓到BJ问罪。时任兵部武选司主事的王阳明上书求情,讽刺刘瑾是权奸。
结果被打了四十板子,贬到贵州龙场驿,父亲王华也被赶出BJ,调任南京吏部尚书。在途中刘瑾派人前来暗杀王阳明,王阳明假装跳水自尽,这才躲过了追杀。
当时龙场还是蛮荒之地,到处都是荒山野岭,生活非常艰苦。王阳明到了龙场以后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反思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对于圣人之道有了新的感悟:圣人之道来自于本心,而不是来自于外物,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
将心中固有的天理贯彻到客观事物中去。几经坎坷之后,王阳明又一次将心学发扬光大,后世将其合称为陆王心学。
三年后,王阳明从贵州调到江西当知县。在刘瑾倒台后,王阳明重新回到了中央。1516年,兵部尚书王琼推荐王阳明去巡抚江西。
当时的江西中南部到处都是占山为王的盗贼,四处劫掠百姓,甚至到了聚众攻打州县的地步。王阳明一到任就开始着手剿匪,他策反了给叛军送信的奸细,得到了敌人的行动情报,联合建福和东广的军队征讨叛军,连战连捷,解决了困扰江西10年的匪患。
然而一群强盗是怎么能壮大到这种地步呢?王阳明敏锐地意识到,在这些匪患的背后一定还有一个幕后黑手。
当时江西分封有三位亲王:宁王、淮王和益王,其中淮王和益王都是朱棣的直系后代,而宁王这一支有一些特殊了,因为他的祖先是被朱棣坑到江西的。
当初燕王朱棣造反,把弟弟宁王朱权拉过来当帮手,承诺事成以后中分天下。然而等到朱棣登基后却把宁王改封到江西南昌,心情郁闷的朱权在南昌闭门不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到朱权的孙子的孙子朱宸濠继位时,他主动结交朝中权贵,还包庇当地的盗匪,暗中招兵买马。当时已经有不少官员向朝廷告发宁王有不轨之心,可是上报的奏章却被扣了下来。
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攻打安庆。王阳明收到消息后,立即集结兵马平叛,仅用了35天就俘虏了宁王一家。
然而真正麻烦的事还在后面。朱厚照一听说宁王造反,就兴致勃勃地要去平叛,走到半路,得知叛乱已平后非常失望。朱厚照身边的宠臣出了一个馊主意,让王阳明把宁王放了,再让皇帝抓一次。
王阳明哭笑不得,只好把宁王交给了太监张永,然后急流勇退,称病回家。不久之后,朱厚照因落水重病,在1522年驾崩。
新登基的明世宗朱厚熜加封王守仁为新建伯,但是一直没有重用他。父亲王华去世后,王守仁回乡守制,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教授心学。
当时阳明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了,门下弟子众多,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倾听阳明先生的教诲。但是明世宗朱厚熜对心学的态度却非常冷淡。
1527年,广西叛乱,朱厚熜命王阳明前去平叛。时年57岁的王阳明患有严重的肺病,在叛乱平定之后,他多次上书请求回乡,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回音。
实在等不及的王阳明踏上了回乡的旅程。然而在途经江西青龙港时,病逝于舟中,临终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我对王守仁不是很了解,但我对他弟弟王守义还是很了解的,卖调料的,生意做得很大。”
——“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两点能做到就不会再是一般人了。”
——“确实牛啊,龙场悟道”
喜欢诸朝陪我刷短视频请大家收藏:(cwzww)诸朝陪我刷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