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除夕。
雪越下越大了,院子里仿佛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毛绒毯。
孩子们一大早起来连早饭都没吃,就裹得厚厚的跑到院里堆雪人,打雪仗。
想着是过年,刘氏也没太拘着孩子。
熬了一锅红糖姜水,把孩子们都叫回来,让他们每人喝上一大碗,又摸了摸他们的手,发现他们的手虽然有点凉但也算不上冻,便由着他们去了。
赵翠兰听到外头的欢声笑语,知道孩子们在玩雪,便将这段时间给孩子们做的棉手套拿了出来,让孩子们戴上再玩,别把手冻坏了。
刘氏看见那几副手套,很是惊讶:“翠兰啊,你什么时候做的手套,我竟不知!”
“上个月就开始做了。”
赵翠兰也裹得厚厚的,坐在廊下:“本来想等晚上再给孩子们,守岁的时候刚好可以戴上。
现在好了,他们都在玩雪,我便提前拿出来了。”
刘氏眼尖,一下就认出那些棉手套的棉布是自己之前给赵翠兰的,便道:“你倒是有心,过个年还给他们准备礼物。
我把那些棉布给你,是让你自己做一件棉袄的,结果你全拿来做手套了。”
前两个月天气转冷时,刘氏见赵翠兰没什么厚衣服,就给她拿了点家里剩下的棉布和棉花,想着让她做一件棉袄好过冬。
没曾想,这家伙都这把年纪了还不听话哩!
“我知道老夫人是关心我,但我这一天天也不出门,做棉袄浪费了。
还不如给孩子们做几副手套,天冷的时候他们也能戴上。”
赵翠兰一脸慈爱地看着雪地里的几个孩子,笑道:“您看,他们戴上手套后玩得更高兴了,也不用担心冻手。”
说罢,又看向刘氏:“那些棉布我也没有全部用完,只用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我做了一件背心,同样可以穿的。”
刘氏听言,也没再多说什么。
只笑道:“难怪孩子们天天翠兰伯娘长翠兰伯娘短的,你对他们是用心。”
赵翠兰有点不好意思,微微垂下了头:“就是我的针线活儿不好,那些手套做得粗糙,不能细看,白瞎了这么好的棉布。”
“有心就行了,孩子们都晓得的。”
刘氏拍了拍赵翠兰的手,安慰道:“你要知道,咱们可不是朝阳啊!”
赵翠兰一听,忍不住笑道:“是啊,要说起针线活儿啊,谁都比不过朝阳。”
“那是的。”
刘氏点点头:“朝阳的手嫩,什么料子都能碰,还能绣花呢,那花儿绣得跟真的一样。
不像咱们,以前没少干农活儿和家务活儿,手上都是老茧,碰点好料子就勾丝。
所以啊,差不多行了,粗糙就粗糙点吧,能用就好。”
看着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刘氏便去灶房煮浆糊了。
等浆糊煮好,孩子们刚好也玩累,一家人便齐心协力把春联和福字给贴上,又在大门口挂上了一对漂亮的红灯笼。
方朝阳手巧,不知什么时候用红纸剪了一堆的小玩意儿。
有大大小小的‘福’字,也有漂亮的公鸡和各种花儿。
当她把这些小玩意儿抱出来时,大家伙儿都忍不住惊叹出声,实在太漂亮了!
尤其是那些公鸡。
来年是鸡年,家里贴点公鸡正正好好。
于是,孩子们又忙着贴剪纸,忙着往院子里的树枝上挂‘福’字。
不出一会儿,家里便充满了年味儿。
赵大妮休年假了,方朝阳是不用进灶房的,她也没有厨艺这东西。
刘磊落倒是会做饭,可他做的饭顶多只能算得上能吃,所以安小暖和刘氏压根就不给他浪费食材的机会。
婆媳俩带着刘婷婷和二宝在灶房里忙活儿。
二宝负责看火,刘婷婷和刘氏负责打下手,安小暖则当个掌勺的。
家里灶多锅多,做年夜饭那是格外方便。
一口灶烧洗澡水。
这除夕洗澡的水可不是普通水,里头要加艾草和柚子叶等东西,去旧迎新。
一口灶蒸大米饭。
大大的锅里都是香喷喷的米饭,米饭上面还蒸了几根腊肠。
腊肠的油流到米饭上,那米饭就更香了。
一口灶炖羊棒骨萝卜汤。
当然,说是羊棒骨萝卜汤,但也不止是羊棒骨。
自家吃饭,可不兴将骨头上的肉剔掉,所以每一根羊棒骨上边,都带着不少羊肉呢。
一口灶做红焖羊肉。
为了吃肉吃得过瘾,安小暖特地把肉剁得大块了一些,所以啊,要想把这红焖羊肉做得好吃,也需要耗点时间。
一口灶做红烧兔肉。
前两天在山里打到的野兔,今天一起做了。
跟去年一样,安小暖邀请了廖大伯和易大伯一起过年。
从除夕开始,直到大年初六,廖大伯和易大伯都会过来一起吃。
哦对了,还有张翠花一家四口。
去年也邀请了他们,但是他们没来,今年三狗大一些了,再加上安小暖说家里打了野山羊,冬天吃点羊肉好,来年身子热乎不容易生病。
所以啊,张翠花总算答应带着几个孩子过来吃饭。
这不?
吃饭的人多,安小暖烧的菜也多。
不怕吃不完,就怕不够吃!
最后一口灶,安小暖就用来烧一些比较快速能烧好的菜。
例如清蒸鱼,笋干腊肉什么的。
这一边准备年夜饭,她还一边腌制起羊肉。
答应了孩子们要吃烧烤的,可不能食言。
安小暖和刘氏在准备年夜饭时,孩子们陆续洗澡,换上了或红或紫的喜庆衣裳。
头发也得一起洗了。
没有太阳,就坐在火盆旁烤着,直到把头发烤干。
等到未时中,家里就开始搬桌子祭祖了。
安小暖这边祭祖简单。
因为跟季家那边没什么关系了,所以就喊一喊安小暖的父母和大宝他们的亲生父母回来吃一顿饭。
到了未时末,年夜饭快准备好了,廖大伯跟易大伯还有张翠花一家四口也说说笑笑进了院子。
每个人手里都拎着点东西。
廖大伯和易大伯拎的是酒和点心,张翠花则拎了一个菜篮子过来,里头有肉和各种蔬菜……
雪越下越大了,院子里仿佛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毛绒毯。
孩子们一大早起来连早饭都没吃,就裹得厚厚的跑到院里堆雪人,打雪仗。
想着是过年,刘氏也没太拘着孩子。
熬了一锅红糖姜水,把孩子们都叫回来,让他们每人喝上一大碗,又摸了摸他们的手,发现他们的手虽然有点凉但也算不上冻,便由着他们去了。
赵翠兰听到外头的欢声笑语,知道孩子们在玩雪,便将这段时间给孩子们做的棉手套拿了出来,让孩子们戴上再玩,别把手冻坏了。
刘氏看见那几副手套,很是惊讶:“翠兰啊,你什么时候做的手套,我竟不知!”
“上个月就开始做了。”
赵翠兰也裹得厚厚的,坐在廊下:“本来想等晚上再给孩子们,守岁的时候刚好可以戴上。
现在好了,他们都在玩雪,我便提前拿出来了。”
刘氏眼尖,一下就认出那些棉手套的棉布是自己之前给赵翠兰的,便道:“你倒是有心,过个年还给他们准备礼物。
我把那些棉布给你,是让你自己做一件棉袄的,结果你全拿来做手套了。”
前两个月天气转冷时,刘氏见赵翠兰没什么厚衣服,就给她拿了点家里剩下的棉布和棉花,想着让她做一件棉袄好过冬。
没曾想,这家伙都这把年纪了还不听话哩!
“我知道老夫人是关心我,但我这一天天也不出门,做棉袄浪费了。
还不如给孩子们做几副手套,天冷的时候他们也能戴上。”
赵翠兰一脸慈爱地看着雪地里的几个孩子,笑道:“您看,他们戴上手套后玩得更高兴了,也不用担心冻手。”
说罢,又看向刘氏:“那些棉布我也没有全部用完,只用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我做了一件背心,同样可以穿的。”
刘氏听言,也没再多说什么。
只笑道:“难怪孩子们天天翠兰伯娘长翠兰伯娘短的,你对他们是用心。”
赵翠兰有点不好意思,微微垂下了头:“就是我的针线活儿不好,那些手套做得粗糙,不能细看,白瞎了这么好的棉布。”
“有心就行了,孩子们都晓得的。”
刘氏拍了拍赵翠兰的手,安慰道:“你要知道,咱们可不是朝阳啊!”
赵翠兰一听,忍不住笑道:“是啊,要说起针线活儿啊,谁都比不过朝阳。”
“那是的。”
刘氏点点头:“朝阳的手嫩,什么料子都能碰,还能绣花呢,那花儿绣得跟真的一样。
不像咱们,以前没少干农活儿和家务活儿,手上都是老茧,碰点好料子就勾丝。
所以啊,差不多行了,粗糙就粗糙点吧,能用就好。”
看着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刘氏便去灶房煮浆糊了。
等浆糊煮好,孩子们刚好也玩累,一家人便齐心协力把春联和福字给贴上,又在大门口挂上了一对漂亮的红灯笼。
方朝阳手巧,不知什么时候用红纸剪了一堆的小玩意儿。
有大大小小的‘福’字,也有漂亮的公鸡和各种花儿。
当她把这些小玩意儿抱出来时,大家伙儿都忍不住惊叹出声,实在太漂亮了!
尤其是那些公鸡。
来年是鸡年,家里贴点公鸡正正好好。
于是,孩子们又忙着贴剪纸,忙着往院子里的树枝上挂‘福’字。
不出一会儿,家里便充满了年味儿。
赵大妮休年假了,方朝阳是不用进灶房的,她也没有厨艺这东西。
刘磊落倒是会做饭,可他做的饭顶多只能算得上能吃,所以安小暖和刘氏压根就不给他浪费食材的机会。
婆媳俩带着刘婷婷和二宝在灶房里忙活儿。
二宝负责看火,刘婷婷和刘氏负责打下手,安小暖则当个掌勺的。
家里灶多锅多,做年夜饭那是格外方便。
一口灶烧洗澡水。
这除夕洗澡的水可不是普通水,里头要加艾草和柚子叶等东西,去旧迎新。
一口灶蒸大米饭。
大大的锅里都是香喷喷的米饭,米饭上面还蒸了几根腊肠。
腊肠的油流到米饭上,那米饭就更香了。
一口灶炖羊棒骨萝卜汤。
当然,说是羊棒骨萝卜汤,但也不止是羊棒骨。
自家吃饭,可不兴将骨头上的肉剔掉,所以每一根羊棒骨上边,都带着不少羊肉呢。
一口灶做红焖羊肉。
为了吃肉吃得过瘾,安小暖特地把肉剁得大块了一些,所以啊,要想把这红焖羊肉做得好吃,也需要耗点时间。
一口灶做红烧兔肉。
前两天在山里打到的野兔,今天一起做了。
跟去年一样,安小暖邀请了廖大伯和易大伯一起过年。
从除夕开始,直到大年初六,廖大伯和易大伯都会过来一起吃。
哦对了,还有张翠花一家四口。
去年也邀请了他们,但是他们没来,今年三狗大一些了,再加上安小暖说家里打了野山羊,冬天吃点羊肉好,来年身子热乎不容易生病。
所以啊,张翠花总算答应带着几个孩子过来吃饭。
这不?
吃饭的人多,安小暖烧的菜也多。
不怕吃不完,就怕不够吃!
最后一口灶,安小暖就用来烧一些比较快速能烧好的菜。
例如清蒸鱼,笋干腊肉什么的。
这一边准备年夜饭,她还一边腌制起羊肉。
答应了孩子们要吃烧烤的,可不能食言。
安小暖和刘氏在准备年夜饭时,孩子们陆续洗澡,换上了或红或紫的喜庆衣裳。
头发也得一起洗了。
没有太阳,就坐在火盆旁烤着,直到把头发烤干。
等到未时中,家里就开始搬桌子祭祖了。
安小暖这边祭祖简单。
因为跟季家那边没什么关系了,所以就喊一喊安小暖的父母和大宝他们的亲生父母回来吃一顿饭。
到了未时末,年夜饭快准备好了,廖大伯跟易大伯还有张翠花一家四口也说说笑笑进了院子。
每个人手里都拎着点东西。
廖大伯和易大伯拎的是酒和点心,张翠花则拎了一个菜篮子过来,里头有肉和各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