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开局解密祖父悖论 第250章:传国玉玺在秦始皇的墓里

小说:直播:开局解密祖父悖论 作者:城神 更新时间:2025-02-01 04:16:51 源网站:新笔趣阁
  面对镜头,江哲继续开讲:

  “后来,被传穿越者的王莽是否伪造出传国玉玺。”

  “我们不论真假,后来破一角的传国玉玺传至汉末,洛阳宫殿遭大火焚烧,宫人带着玉玺逃亡不知所踪,再次露面是孙坚于枯井中的尸体旁获得。”

  “那时的孙坚已然是名震一时的军阀,是否伪造出传国玉玺,抑或希望在乱世中得到加成,毕竟认为孙坚不可能伪造的理由,是他从未见过玉玺。”

  “可此时玉玺已名噪多年,有关记载定不会少。”

  “聪明的祖辈们也不缺知道玉玺真实模样的人,做一块伪造也不是难事。”

  “传国玉玺再度标记疑团,晋朝拿到传国玉玺后,不久就爆发八王之乱。”

  “在八王之乱过程中,传国玉玺落入游牧民族手里,并由后赵加刻【天命石氏】四字,又在冉魏转了一圈,重回司马家所有。”

  “这一次的传国玉玺的纰漏不算大,但晋末后的南北朝大乱世,传国玉玺到底是否安然无恙地在各路政权手中更迭,就得标记一个问号。”

  讲述到此,江哲面露严肃,

  “大家都知晓,乱世的特点,是谁都认为自己将是完成大一统的天命所归之人。”

  “就跟许多开国皇帝喜欢吉兆一样,很有可能做出许多块玉玺,传国玉玺历经辗转,终是传到了隋朝。”

  “隋朝以后,传国玉玺被一番抢夺,当时据说要被突厥人拿下。”

  “但草原民族应该没有雕刻玉石这样的精密手艺,若当时真的流落到突厥人之手,玉玺应该就是那一块。”

  “可盛唐则不同,李世民得位不正,导致他一直对身上没有传国玉玺的加成而耿耿于怀,于是派大将李靖攻打突厥,结果,真的见鬼了带回了传国玉玺。”

  “那时候,李世民拿到传国玉玺的消息,在民间甚至大臣眼中,他们都认为李世民手里的玉玺的真伪有说辞——”

  “大部分人们认为突厥人明知不敌,难得不会把宝贝埋在辽阔的大草原,怎么会乖乖双手奉上?”

  “所以,盛唐时,很多大家包括大臣都认为,这只是李世民故意借着出兵的苗头攻打突厥,然后趁机叫人伪造了个传国玉玺。”

  随着话落,历史系的观众们纷纷点头。

  他们都知晓李世民得位不正,对传国玉玺耿耿于怀。

  但转念一想,李世民耿耿于怀的是真传国玉玺,而非伪造的。

  所以

  盛唐时期的传国玉玺,大概率,甚至可以笃定地说:【是真的】!

  这时,江哲继续开口解释:

  “所以,至于盛唐时期的传国玉玺,真假倒是无所谓。”

  “如果实在没有真的传国玉玺,那么就令能工巧匠打造一块,毕竟朝中有很多隋的旧臣,人家是见过真玉玺的。”

  “后来,传国玉玺在大唐待到末年,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自f于宫殿之中。”

  “这里,打一个标记: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自s于宫殿。”

  听到此处,聪明的观众们瞬间议论纷纷。

  “在李从珂这里,传国玉玺可能是真的。”

  “等等,李从珂是谁啊?”

  “后唐,也就是唐朝末期之前的皇帝啊!”

  “嗷嗷,懂了;你们说的【真】是不是这个【真】实际上截止在穿越者王莽的那个时间线?”

  “那肯定啊,王莽那时间的传国玉玺已经有真假说辞了,有人说太后完全摔碎了,王莽伪造了一块;就是江老师刚才所说的一样。”

  “感谢大佬解惑!”

  “”

  在观众们议论间,江哲表情逐渐严肃,继续讲解:

  “此后数年都再无玉玺下落,直到宋哲宗时期——”

  “据说有一农夫带着传国玉玺现身,后经多位学者,工匠的鉴定为真货,可那时候的坊间之人已经都不相信这个是真货了。”

  “当时老百姓们认为宋哲宗只不过是想宣告天选之主:【我为正统,天命认可】罢了!”

  随着话落,报告厅内的历史学家们纷纷点头认可。

  历朝历代,许多皇帝都执着于传国玉玺。

  有传国玉玺,就意味着秦始皇的认证,甚至是天命的认证:【我是正统皇帝,你们可以闭嘴了。】

  所以,每一个皇帝都十分甚至九分的执着传国玉玺,而且也执着于真假。

  至于自己伪造或假的传国玉玺?

  抱歉,心里膈应,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看不上。

  “那时,传国玉玺的象征力经千年已经微弱。”

  “有说随着靖康之变到了金国,可金国却否认拥有过玉玺。”

  “也有人说在南宋灭亡时跟着跳了海,更有说被伯颜化成一枚枚的印章。”

  “再后来,到了大明王朝,也就是最有骨气的王朝。”

  “在明一朝,朱家人几乎从未提玉玺这事,毕竟老朱农民出身,在民间颇有说辞。”

  “即使朱元璋拿到真传国玉玺,老朱估计也不是很开心;他农民出身,眼界,目光都不如当时的世家门阀子弟;所以要传国玉玺,真!没!用!”

  这话说得十分甚至九分的合理。

  传国玉玺,对于普通人出身的人来说,要也没用。

  对于世家门阀大家子弟来说,有了它,就有了天命,有了象征!

  “再后来,就是清朝了;清朝的皇帝倒是寻找过传国玉玺,但足足凑出几十枚赝品,最终也不了了之。”

  说到此处,江哲面露遗憾地摇了摇头:

  “至此,传国玉玺的神话至此终结。”

  “若说它最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如果太后真就只摔一个角的话,那汉末时的传国玉玺都是真身。”

  “可能随着潜逃的宫人流落四方,埋藏在不知名的墓碑里;抑或是河里。”

  “再细分一下的话,传国玉玺的碎片,其实也是很值钱的!”

  “若当时负责打扫的宫女或太监;将传国玉玺的碎片打扫完毕,之后的行为会是?”

  “扔了吗?”

  只见江哲轻轻摇头,“不可能是扔了;这块真传国玉玺,终归是会被修复的。”

  “若被修复成功,那么从王莽手里流传下来的传国玉玺,一直都是赝品。”

  “在王莽那时间,打一个问号;传国玉玺是否摔碎,抑或一角。”

  “若孙坚真找到了玉玺,那三国至今的八王之乱,玉玺仍安然无恙,或许流落于草原的某处。”

  “但经过了南北朝和唐末时期,传国玉玺就不太可能还是那一整块了,而是早已成碎玉,甚至跟随着某位世家财阀的大人物的墓中。”

  “若仅从历史给出的走向来看,玉玺最有可能在水里。”

  “或者被伯颜化整为零变成印章了,但总归再难被后人寻到踪迹。”

  讲述到此,江哲沉思片刻,给出了新的方式解答:“这位教授,您应该知晓溥仪吧?”

  此话一出,电话那头莫名地问:“知道,好像有些事情不能在电视台上探讨;会封的。”

  闻言,江哲微微一笑,“确实如此,上个世纪,溥仪在某个大人物的宴会上说过:【关于玉玺的具体下落,我并不了解】。”

  这话一出,不明真相的观众们顿时眼前一亮。

  “难不成?”

  “,难不成溥仪时期的传国玉玺还真在啊?”

  “真的吗,是被清朝找到了吗?”

  “”

  正当观众们激烈的询问时,江哲直接一盆凉水浇了下来:

  “非常抱歉,溥仪年少时期,他确实摸过传国玉玺。”

  “但是他所摸过的传国玉玺,都是大清朝代自制以及历朝历代自制的【赝品】;而非秦始皇久远以前流传下来的【真品】。”

  此话一出,无数观众面露惋惜;险些以为溥仪真的见过真传国玉玺!

  讲述到此,他面对镜头,郑重地开口解释:“所以。秦始皇流传的传国玉玺,只有1个可能!”sxbiquge/read/73/73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