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90章 简化版生产线

小说: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作者:笔落烽火 更新时间:2024-11-23 04:03:35 源网站:2k小说网
  李暮连忙道:“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不敢和老师相比。”

  这并不是谦虚。

  要是没有聊天页面,他那敢和钱五师比啊。

  单就一个钱氏弹道,后世多少国家冥思苦索都找不到应对之策。

  “你啊~”钱五师指了指李暮,眼中满是无奈。

  这个学生哪都好,就是太谦虚了些。

  ……

  三人在饭堂闲聊了片刻。

  钱五师只是听说航空院这边突破了固体燃料的技术,所以过来看看,没有待得太久。

  等他走后,李暮接着前往涡轴发动机实验室,继续研究。

  轴流压缩机动态平衡的问题并不难解决,但得要时间去实验,对叶轮的初始质量、转速等进行精确的把握和验证。

  他给王石存等人指明了下一步的研发方向后,便坐着车离开研究基地。

  ……

  晚上七点,半导体研究所,大门口。

  李暮走下汽车,和门卫打了个招呼后,走了进去。

  虽然有点晚了,但他还是不放心。

  所以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半路让送他回来的时间过来这边。

  走进所里。

  抬头看去,几座实验楼上下灯火通明,偶尔能在走廊上看到几个人影,也是脚步匆匆。

  “大家都这么努力,我也不能偷懒啊!”李暮笑了笑,旋即走向第二代超算所在的实验楼。

  刚要上楼梯,背后忽然传来一道声音,道:“行了,别上去了,回家好好休息一天再过来。”

  回头看去,不是吴有望和王绶觉还是谁。

  “我就是过来看看情况,没打算久待。”李暮解释道。

  王绶觉道:“放心,目前研究的进展都还算顺利,还没到非找你才能解决的地步。”

  “再说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好好回去休息吧。”

  “没错,否则即便你留下来,我们也是不能让你进实验室的。”吴有望接着道。

  李暮一时哭笑不得。

  想了想,他问道:

  “我不进去,在这儿闲聊总行吧。这几天航空院那边从软件设计组调走了不少人,CAD后续开发的研究人手还够吗,还有CAM、CAE和CAT三款软件研发得怎么样了?”

  看两人的架势,今天进实验室的机会不大。

  好在他原本也没打算久留,问问进度也行。

  “放心,还不到会影响研究的地步,大家每人多分一点任务就行。至于那三款软件,进度都很稳定,离成功应该不远了。”王绶觉答道。

  李暮点了点头,道:“还有资料服务器那边,要抓点紧,尽快搞出来,后续也可以用它为蓝本,继续开发其他类型的服务器,奠定未来大型网络合作研究的基础。”

  “这个大型网络合作研究,和大家交流着来,到底有什么区别,在网络覆盖距离足够远之前,真的有那么好用吗?”王绶觉忽然问道。

  他不怀疑能够覆盖全国,实时通讯,实时数据传输的网络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但仅仅只是囊括一个限定的范围,那还不如直接把人叫过来,大家开开会更方便。

  闻言,李暮沉吟片刻,然后道:

  “在覆盖范围不够广之前,大型网络协作的效果确实不会太好。”

  “但要说它用处不大,也不尽然。”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分级的任务派发系统,将比较简单和重复枯燥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做,锻炼他们能力的同时,也能够给我们分担一定的研究压力。”

  团队协作的功能,重点还真是实时通讯和协作。

  大家都能够及时地通过软件进行交流,并且对各自的想法做出讨论和修正。

  但这都要有前提,网络覆盖范围不仅要够大,计算机还得够多。

  以夏国现在的条件,即便计算机的成本再降低几次,普及的可能性也不高。

  “这个主意不错啊,只要能够做好保密的话,那我们所里大家的压力都能小上许多。”吴有望第一个赞同道。

  王绶觉同样道:“确实有很高的可行性,还是你的脑子活泛,我待会儿就叫人一起讨论。”

  “等什么待会儿,这就走!”李暮笑着一只脚迈了出去。

  眼看两人说着就要往楼上而去。

  吴有望连忙插话道:“打住,打住,老王,你可不能被他给带跑了。”

  “好哇,险些就上了你的当了。”王绶觉一听,也回过味来,看向吴有望道:“所长,您在这儿看着他,我自己上去就行。”

  李暮连忙抗议道:“您这可不对,我出的主意,您听完边走,不成了‘卸磨杀驴’了吗!”

  可王绶觉压根儿没搭理他,背着手摆了摆手,便径直上了楼。

  吴有望抱着手,站在上楼的楼梯口,笑而不语。

  见状,他也没辙了。

  总不至于硬闯吧。

  摇了摇头,李暮骑着自行车,看了一眼灯火通明的实验室一眼,然后出了大门。

  ……

  回到家中后。

  李暮将公文包随手放下。

  然后有些疲惫地靠在沙发上休息。

  不知不觉,他竟然睡着了。

  直到脑海中“叮~”的一声信息提示音将他吵醒。

  看了看手表,睡了15分钟。

  虽然撑着不说,但在航空院高强度研究了3天多,要说不累是假话。

  一边打着哈欠,李暮一边打开聊天页面。

  阿斯克:“李,看我今天吃的大龙虾,味道真不错,等你过来一定要尝尝,图片jpg。”

  “看来这几天你过得挺开心的嘛。”李暮笑着回复道。

  他随意地看了一眼图片,便大概猜到阿斯克现在应该和小富婆在一起。

  一个人可不会点3份大龙虾。

  阿斯克回复道:

  “是挺开心的,她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老是喜欢靠近我了。”

  “之前老是动不动就亲我一下,让我很困扰呢。”

  “就像现在,作为朋友还是不错的,你不知道,她竟然也会玩游戏,而且打得还不错……”

  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阿斯克不停地说着关于小富婆的优点。

  李暮不禁调侃道:“看来我没去成还是好事,要不然你也没这机会这么了解她。”

  “和她成为朋友是好事,不过,李,你受伤是坏事,我还是更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的。”阿斯克道。

  李暮忍不住一拍额头,道:“好好,是坏事,行了,你先吃东西吧,和人吃饭一直捧着手机聊天可不礼貌。”

  他刚刚暗暗在点阿斯克,结果后者根本没意识到。

  本来以为有点开窍了,看来还是那个样子,一点没变。

  “好,李,那我先替你把没吃到的那一份吃了!干饭jpg。”阿斯克道。

  李暮看着这条消息,心中暗道:“不过这样也不坏就是了。”

  要是阿斯克不是这样单纯的性格,他能不能够得到帮助还真不好说。

  ……????挂断聊天后。

  李暮收拾了一下家里的家务,然后来到书房,继续工作。

  他拿出一张稿纸,想了想,在上面写下——碳纤维工业化的生产线设计。

  虽然说是要用CAD来设计,但那是别人,他有完整的图纸,并不需要这么麻烦。

  之所以要搞,也只是想让半导体研究所和航空院的人,都先熟悉熟悉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先搞一个简化版的生产线,满足玄鸟-1直升机的碳纤维材料缺口就行。”李暮心中暗暗想都。

  现在搞出完整的生产线,用处确实不多。

  后世碳纤维在汽车工业、海洋工程方面的应用,现在都还没有开始研究。

  能够用到的地方,暂时只有航天航空领域而已。

  ……

  一直写到10点多,李暮才伸了个懒腰,站起来休息。

  简化版的生产线需要的设备也不少,足足有十几个之多。

  好在他并不打算直接画完,先搞个框架,后面丢到CAD上去,然后让王石存等人慢慢研究就行。

  活动了一下身体,他走出书房。

  先收拾了一下房间,然后又给马上就要回来的王娅煮碗鸡蛋面。

  两个荷包蛋被藏在碗底,然后扣上盘子保温。

  做完这些,他才又回到书房,看起钱五师的《工程控制论》。

  越看,他是佩服自己这位老师。

  不愧是能名留青史的人物,写出的东西是真的常看常新。

  就在李暮看得入神的时候。

  一双冰凉的手掌忽然蒙住了他的眼睛。

  身后传来王娅的声音:“休息一会儿吧,平时不是做研究,就是看书,还差这一会儿吗?”

  “好,老婆大人的话,怎敢不听。”李暮笑着放下手中的书,反身抱住身后的王娅,道:“我给你下了面条,快趁热吃吧。”

  “不急。”王娅用手指轻轻地**他的太阳穴。

  纤细有力的触感,让李暮倍感放松。

  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抓住王娅的手,道:“快吃吧,吃完早点睡。”

  ……

  次日,早。

  李暮打着哈欠从床上跳起。

  洗漱锻炼完。

  还没等出门,客厅里的电话便“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接通电话。

  那边传来声音:“喂,李暮吗,是我,董华兴,你现在有空没有啊,小何先生过来了,有空你来见见他。”

  “这次的彩色液晶电视销售,还是得你把关我才能放心啊!”

  “没问题,我下午过去怎么样?”李暮想了想,然后道。

  早上他打算回家一趟,看看李奶奶。

  董华兴道:“好,那就这么定了,下午你过来。”

  说完,他便挂了电话。

  随后,李暮收拾了一下东西,骑着自行车前往大杂院。

  ……

  四月里,春暖花开。

  几个小孩子在大院门口打闹,钟大爷搬着一把躺椅,在门边嗮太阳,笑呵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就在这时,他的眼睛仿佛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没等他看清,李暮便主动打了个招呼:“钟大爷,您早啊。”

  “早,李暮,回来看您奶奶啊?”钟大爷强压住心中的激动,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李顾问的熟人,当然不能像别人一样。

  李暮笑了笑,道:“对,最近工作比较忙,要是再不来,奶奶恐怕要念叨我了。”

  “带了点熟食,您有空一会儿过来吃点?”

  “不了,不打扰你们家里团聚。”钟大爷连忙摇头。

  该有的分寸还是要有的。

  人家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他去个什么劲儿。

  李暮也就是客套一句,见钟大爷拒绝,便提着从街上买来的熟食,走进大杂院。

  进到院里后,自然免不了碰上街坊邻居。

  看见他回来,大家难免又要上前说说话。

  即便没话说,也要闲扯上几句,关键是要混个脸熟,万一李暮“飞黄腾达”后,在什么地方能拉他们一把呢。

  也有拿他当正面教材的。

  一个中年大妈扭着小儿子的耳朵,道:“你待会去跟你李暮哥哥好好学学,以后也当个大学生科学家,为咱们国家做贡献。”

  对此,李暮只能苦笑以对。

  勉强应付过去后,终于来到家门口。

  屋里的李奶奶早就听到了动静,只不过有些生气李暮这么久才回来一次,没有出来。

  但看着被众人簇拥着走过来的大孙子,一下子什么气都消了。

  她上前抓住李暮的手,道:

  “小暮,你饿不饿啊,奶奶给你煮鸡蛋吃。”

  “你瞧瞧你,都瘦了。”

  “工作再重要,也要注意身体才是。”

  李奶奶絮絮叨叨地说着这段日子对他的思念。

  “奶奶,您这么一说,我好想还真有点饿了。”李暮摸了摸肚子,笑道。

  闻言,李奶奶道:“就知道你饿了,等着,咱家多养了三只老母鸡,下得蛋可多了,你想吃多少都行。”

  说完,她便转身走了出去。

  “好。”李暮微微颔首,也没有提自己手里熟食的事。

  有时候对于老人,让他们感觉被需要更重要。

  他将东西放下,左右看了看,却没发现李岚和李瑜。

  ……

  待李奶奶将鸡蛋放进锅里煮上回来,李暮好奇地问道:“奶奶,怎么没有看见小岚和小瑜?”

  “她们俩啊,不知道跑哪儿野去了呢,你这次回来待得久吧?要是知道你回来没看她们,恐怕要哭鼻子嘞。”李奶奶笑道。

  李暮顿了顿,道:“下午要出去一趟,不过我晚上还回来。”

  他身上的事情虽多,但也不至于抽出一天的时间陪家里人也没有。

  而且现在他的“热度”也过去了,不至于走到哪儿都被人围观。

  “好,好,那我去叫人跟你小叔和婶子说,让他们下班早点回来。”李奶奶听完,一时喜笑颜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