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画面再次回到邺城。

  短暂清醒过来的高洋看着身前两人,眼神闪过一丝异色。

  先是对坐在旁边的柔弱女子说道:

  “人,生死不足惜。”

  “可怜正道年纪太小,恐有人要夺他的位子。”

  紧接着对身旁躬立的男子说道:

  “你若要夺位,那就夺吧,只求不要伤害我儿。”

  男子慌张跪倒在地。

  ……

  【公元559年,高洋病逝,高殷续位,是为北齐废帝。】

  ……

  东魏·孝静帝时期

  就地而坐的高欢一脸严肃的看着天幕,随即对身边的斛律金道:

  “阿六墩,你说这废帝的意思是不是说……”

  斛律金点点头。

  “咚!”

  高欢气的一拳捶在石头上。

  “这竖子!不喝酒还挺清醒!”

  “子惠已经有子!最后却是他即位,摆明了是兄终弟及!”

  “临死知道急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气了半天的高欢突然一惊。

  这竖子为什么只对老六说这话?

  其余的弟弟们呢?

  想到那竖子酒后癫狂的模样。

  难道……

  一阵寒意涌上心头,高欢猛的起身。

  “起营!速返晋阳!”

  ……

  北齐·文宣帝时期

  智商重新占领高地的高洋立刻明白白怎么回事。

  那高演终究是反了!

  也是,自己趁机夺了本该是侄子的位子,后面的当然也可以有样学样。

  而且……

  高洋目光黯淡。

  母亲也没有阻止吧。

  是了,自小母亲就不喜欢我,连带着正道她也不喜欢。

  一个是她不爱的孙子,一个是她喜爱的儿子……

  可惜自己枉杀三弟和七弟。

  尤其是三弟。

  想着异母的三弟还会劝谏自己,自己却酒后杀了他,高洋**额头心生悔意。

  但又突然一愣。

  他想起自己原本是想放过两人的。

  但那时,高湛却突然开口说了一句“猛兽安可出穴。”

  高洋捏着皱起的眉头。

  “派一千精骑分别去迎常山王与长广王,让他们即刻进宫见朕,不得有误。”

  ……

  【高殷,字正道,文宣帝高洋的长子。】

  【喜爱儒学,自幼便跟着国子寺博士李宝鼎和邢峙演习儒经。】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高殷十分敦厚、善良、好文而不好武。】

  【高洋为了培养高殷的胆量,命他亲斩死囚,高殷面有难色,砍了几下都砍不下死囚的脑袋,高洋气得用马鞭抽打,把高殷吓成了结巴。】

  【每次三杯酒下肚,必说一句:“太子性懦,社稷事重,终当传位常山。”】

  ……

  高欢上**脚一滑,难以置信的看着天幕。

  这竖子真疯了?!!

  太子乃是国家的根本,根本不当动摇!

  这竖子酒过三杯后,就屡扬言要传位给高演。

  这岂不是助长其不臣之心?

  竖子!给国家徒增不安!

  “改路!回邺城!”

  ……

  大汉,

  刘邦不怀好意的看着刘盈,吓得刘盈一阵颤抖。

  “啪!”

  “啊!疼!”

  刘邦龇牙咧嘴的**胳膊。

  吕雉则瞪着凤眼看着他。

  “不许吓他!”

  刘邦瞥了一眼,举着酒爵小声嘀咕着。

  “咱俩谁吓他还不知道呢。”

  “也不知是哪个疯婆娘砍了戚夫人的四肢还让他去看。”

  “比那羔羊疯多了。”

  吕雉眉头一竖,不耐烦的开口道:

  “你嘀咕什么呢!”

  刘邦那小劲儿上来了,脖子一梗昂首道:

  “乃公想戚夫人呢!”

  “陛下!臣与萧何还有要事处理,就先且退下了!”

  刘邦的话还没落地,张良就拉着萧何起身告退,说完拉着萧何就要跑。

  “站住!”

  盯着刘邦的吕雉头也不回的厉声喝道!

  两个花甲老头,就那么手搀着手看着近在眼前的门槛。

  头一次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纪实的、可望而不可及。

  两人慢慢退回原位坐下,如泥塑木雕一般。

  而刘邦毫不在意,一边颠着脚一边喝着酒。

  吕雉凤目微眯,脸色慢慢恢复如常,平静道:

  “去诏戚夫人过来。”

  话音一落,殿内众人的心里顿时慌乱起来。

  刘邦脸色镇定自若,但眼睛则频频瞥向萧何张良。

  救驾!救驾!!!

  萧何与张良则是斜睨着刘邦。

  伱不是爱逗弄人吗?

  玩大了?自己收场去吧!

  ……

  【高殷即位后,励精图治。】

  【在杨愔等人的辅佐下进行改革。】

  【关心民生,派出使都巡查四方,问百姓疾苦减轻徭役。】

  【整顿吏治,将无才无德,靠贿赂奉承谋取官爵的人全部罢免。】

  【改革军队,“诏九州军人七十已上授以板职,武官年六十已上及癃病不堪驱使者,并皆放免。”】

  【这些改革都促使北齐走向清明,经济发展,军事增强。】

  【但同时,很多被黜免的佞幸之徒都投靠到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手下。】

  【而当时北齐的军政大权也掌握在二王及太皇太后手中。】

  【杨愔就建议高殷委任高演、高湛为刺史,架空两位亲王,加强皇权。】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了一眼后,就又琢磨那曲辕犁去了。

  拙劣,太拙劣了!

  你这不是上赶着找死吗?

  才登基多长时间啊就这么大刀阔斧的改革?

  军权还不在自己手里。

  这手段太糙了!

  比刘启还糙!

  ……

  曹魏,

  司马懿捋着胡须思索着。

  这就是北朝大臣的素质?

  未免有点过于幼稚了吧?

  搞对手,要么别动,要动就动到底!不留余地!

  给这二王安排职务就相当于是给他们留下了一口气儿。

  打蛇不死终受其害。

  对方一旦翻盘死的就是你!

  粗糙,太粗糙了。

  要么以天子惶惶大势稳扎稳打。

  要么隐忍积蓄再一朝游龙出海!

  学谁不好,想学诸葛亮那种玩不战而屈人之兵。

  诸葛亮那是谁都能学的吗!

  **!

  ……

  【但司空高归彦背叛了高殷,把密谋的消息泄漏出去。】

  【高演、高湛知道后大怒,随即利用去尚书省拜职赴任的机会率兵在宴席上将杨愔等人捕杀。】

  【高殷措不及防,在二王兵临城下的态势下诏封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自此,一切军政大事都被大丞相高演所掌握,皇帝高殷已成摆设。】

  【公元560年八月初三,太皇太后娄昭君下令废黜年少的皇帝高殷为济南王,食邑一郡,出居别宫。】

  【高演即位为帝,命长广王高湛将其迁居晋阳。】

  【公元561年九月,高演密令高归彦去晋阳将高殷杀害,时年十七岁。葬于武宁陵之西北,谥号闵悼王。】

  ……

  {从这一秒开始!北齐迎来了新的即位制度!叔及侄死制!}

  {艹!还真是!赵二狂喜!}

  {直接打残最爱的太子也没谁了………}

  {恨铁不成钢,觉得儿子**不了一帮宗室勋贵。}

  {这个也和皇帝本人性格有很大关系,高殷他就不行!}

  {继位之初就该先下死手把老六和老九肉体消灭!这样后事也犹未可知。}

  {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你说的容易,兵权在高演手里呢,他拿啥毁灭啊。}

  {他就是蠢!高演逼宫的时候,昭阳殿的庭中和两边厢廊里有两千披甲待命的卫士!}

  {武卫将军娥永乐,孔武有力,受高洋的厚待对高殷也忠心耿耿,当时他刀都出鞘了,看着高殷只待一个示意。}

  {偏偏那货怂的六神无主,最后直接把机会给了娄昭君。}

  {毕竟当时还是个孩子,还口吃。}

  {擦,汉和帝当初也是孩子啊,再者说你只是口吃,点点头也行啊。}

  {退一万步说,学学元子攸怎么弄死的尔朱荣也行啊。}

  ……

  炎汉·和帝时期

  刘肇翻着《汉书》瞥了一眼天幕。

  没事别牵扯朕。

  他也配。

  蠢得出奇。

  ……

  北齐·文宣时期

  高洋眼前一亮。

  忠臣啊!

  随即高声喊着:

  “永乐啊!来来来,朕请你喝……!”

  突感脸上一阵隐隐作痛。

  高洋嘴边的字转了一圈开口道:

  “茶!喝茶!来!”

  ……

  大明·永乐时期

  躺在摇椅上的朱棣看着天幕有些出神。

  削藩……削藩……

  如果朱允炆没跑,自己会不会也如孝昭帝那般。

  最后将他杀了呢?

  也许……会吧。

  毕竟,我是贼吗……

  ……

  还是这样一个一个的写顺畅一点,三国那样写的太乱了。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