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

  年轻气盛的少年夺过屠夫手中的利刃,手腕一转!

  贯穿心腹!

  “杀人啦!杀人啦!”

  ……

  【后周太祖·郭威】

  【邢州尧山人,家太原,父为晋王李克用的顺州刺史郭简。早年父母双亡,由姨母抚养长大。】

  【“尝游上党,有市屠壮健,众所畏惮”。】

  【郭威“因醉命屠割肉。小不如意,叱之。屠者怒,袒腹谓帝曰:‘尔敢刺我否?’帝即剚(zì)其腹”。郭威因此亡命。】

  ……

  {哪里来的郑屠夫!何人当得鲁提辖?!}

  {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原型,原来是你小子!}

  {尔敢刺我否……这种要求你也敢提!}

  {也许屠夫是认为小年轻刚出社会没胆子,殊不知老江湖都是死在这种下手没轻重的小年轻手里。}

  {三岁丧父,五岁丧母,全靠姨妈含辛茹苦。那年头要不负气用刚,好斗多力,早让人吃干抹净了。}

  {郭家在五代里算是异类了。}

  ……

  【后郭伟事汉高祖刘知远,刘知远驱契丹,入大梁,以郭威为枢密副使。】

  【刘知远死,隐帝嗣位,拜枢密使。】

  ……

  大汉·武帝时期

  “狂妄!”

  刘彻一拍案桌!剑指怒喝!

  “你是个什么东西!竟敢称高祖?!你不知高祖是……”

  说道一半,刘彻卡住了。

  对了……高祖其实不是高祖,是太祖高皇帝……

  奇怪了……

  刘彻慢慢坐下,扶起案桌。

  双手托腮认真思考。

  朕为什么会认为太祖是高祖呢?

  ……

  季汉·怀帝时期

  刘禅眼睛里透出闪电般的精明。

  “相父,朕发现一件大事!”

  “高祖明明是太祖,但我们一直以来却称呼为高祖!”

  诸葛亮摇着羽扇的手微微一停,目光复杂的看着刘禅。

  “陛下,您应该看过《史记》了?”

  刘禅的精明变成清澈。

  “看…看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无奈道:

  “太史公写《史记》乃一家之言,但无论如何一家之言,他也不会弄错了太祖与高祖的分别。”

  “《史记》本身不是《春秋》”

  “其中不乏民间流传和当时口语。”

  “《高祖本纪》的高祖两字,应是当时众人在口语上称呼高皇帝的说辞。”

  刘禅扣了扣脸。

  “那相父,汉初为什么要这般称呼高祖呢?”

  诸葛亮微微晃了晃神,随即叹息道:

  “携高以彰其功,嵌祖以明其源。”

  ……

  【隐帝初即位,河中、凤翔、永兴三地联兵谋叛,朝廷震动。】

  【连派大将平叛,都无进展。】

  【郭威临危受命,被拜为西征统帅,以儒将之风,交文人,抚士卒,亲冒矢石,冲锋在前,与军队同甘苦,赢得军心,平定三,凯旋回朝。】

  【随后又前往河北邺都主持对契丹的防务。】

  【公元950年十一月十三日,后汉朝廷发生了改变郭威命运的“乾祐之变”】

  【汉隐帝以议事为名,诱杀了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个元老重臣。】

  【又因郭威与三人亲近,下令杀了郭威在京的所有亲眷家属,老婆儿子和侄子,一个不留。】

  【同时令李太后之弟李洪义等人前往邺都杀郭威及其相关者。】

  【李洪义分析了一下朝廷力量和皇帝智力,扭头把消息告诉了郭威。】

  【郭威震怒,留养子郭荣守邺都,传令大军派“若克京城,剽掠十日!”】

  【随后自领大军以诛奸臣为名,杀向开封。】

  【公元950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朝廷军不是对手,汉隐帝战败被乱兵所杀。】

  ……

  南梁·武帝时期

  “也对……天下的**不多。”

  萧衍看着天幕,嘴角待着几分讥讽。

  这郭威根本没有选择。

  要么是把自己和养子的脑袋交给蠢皇帝,郭家灭门。

  要么就是拥兵南下,找皇帝讨说法。

  但除了兄长萧懿那样的**,谁甘心送死?

  ……

  大隋。

  “有这种脑子的皇帝在位,这国家何愁不亡啊!”

  做为篡位皇帝杨坚觉得这郭威真是命好。

  虽然死了全家……

  他一开始还疑惑,得是什么样的皇帝能做到两年亡国?

  你比胡亥还厉害!胡亥才三年!

  现在他明白了,宇文邕要是有这皇帝的几分脑子,朕哪里还用装那么多年孙子!

  他倒是能明白这皇帝为什么要下手。

  无非是这郭威在河北掌控钱粮兵马,他怕郭威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南下。

  但是他家眷在你手里啊?

  这些人质足够你周旋的了!

  而且,他家眷都在京师你是怎么认为他会反叛的呢?

  杨坚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这人要是真有反心,他怎么可能把所有家眷都留在京师!

  他既然北上戍边又留家眷在京,明显是毫无反心。

  这是硬生生给逼反了啊!

  “这脑子也能当皇帝……”

  “五代啊,伱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

  大明·永乐时期

  “也不知那赵太祖见了这幕会是什么表情。”

  朱棣脸上带着几分促狭之意。

  托孤大臣之一的郭威向自己的小主子开刀和同样是托孤大臣之一的赵匡胤向自己的小主子开刀,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宋朝文人极力宣传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当夜醉酒,对士兵们的计划毫不知情。

  这种纸糊的历史那是千疮百孔。

  赵匡胤根本不是被迫当皇帝,而是主动策划发动陈桥兵变。

  郭威才是真正被逼着当皇帝。

  若不是刘承祐杀郭威家眷,郭威断然不会如此。

  刘承祐逼反了郭威,柴宗训可从没逼反赵匡胤。

  ……

  后周·太祖时期

  郭威坐在庭院内,望着天幕对郭荣道:

  “若是有的选,我情愿不当这个皇帝。”

  “你母亲,还有我的青哥、意哥。”

  “守筠、奉超、定哥。”

  “还有你那三個未记名的儿子……”

  “一大家人团团圆圆的多好啊……”

  郭荣也追忆过往。

  还有刘氏……自己的妻子……

  “现在……”

  郭威捶着疼痛的腿,声音低不可闻道:

  “我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

  【进入开封的郭威,表现出老练的**素质。】

  【先是止住军队抢掠,安定秩序。】

  【又把太后推到台前,缓和人心。】

  【假选宗室刘赟继位,**过渡。】

  【自己上位充当监国,幕后操纵。】

  【除诛首恶宽大政敌,笼络人心。】

  ……

  天幕上。

  澶州。

  喧嚣扰攘,人声鼎沸,打破清晨的宁静。

  一众将士高声鼓噪,一窝蜂似的涌向帅营。

  兵将集结,人山人海。

  小小帅营显得拥挤狭小。

  一群将士众星捧月般将郭威拥出帅营。

  兵将围拢在郭威身边,左右推搡,挤成一团。

  郭威望着众兵将,从容镇定,面色如常道:

  “尔等这是作甚?”

  话音刚落,军士中一道高声响起!

  “今日国中无主,我等从监国征战,即便立得功劳又有谁会封赏我等?!”

  “大家伙儿前不久屠陷京城,已与刘氏结为仇敌,如今万万不可策立刘氏,天子之位须得监国来坐!”

  正说着,一名将士突把军营里的黄色旗帜撕下,随即披在郭威身上。

  看到郭威身披黄袍,众将士们顿时下拜!

  “吾皇万岁!”

  众兵将内,有一人望着此处,目光熠熠。

  ……

  【也说不准是不是天助之。】

  【公元950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镇、定二州入奏,契丹大举入侵,河北诸州告急。】

  【十二月一日,郭威率大军北御契丹,十六日至澶州。】

  【十二月二十日,澶州兵变,请郭威为天子。】

  【诸军遂拥郭威南行,直趋大梁。】

  【公元951年正月初一,郭威登崇元殿,即皇帝位。】

  【自称是先秦周朝姬氏后裔、虢叔子孙,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仍以汴梁为都城。】

  ……

  大宋。

  赵匡胤有几分坐立不安。

  这天幕不是略过五代不详谈了吗?

  怎么到了这里又开始细说起来!

  还有那名目光熠熠的兵将……

  我当时目光有那么炽热吗!

  “你看我干嘛?”

  直面一波唾沫横飞,赵匡义偏转过头。

  魏武帝学汉光武,司马懿学魏武帝,司马昭学魏文帝,你学周太祖。

  学习对象的重要性啊……

  ……

  天幕上。

  纷杂的疆域突现一缕红光。

  红光之中是望之便温暖人心的金色。

  那一缕金色的光明撒在这布满团团黑气的大地上,随之驱散出一片荒芜的土地。

  干枯贫瘠的暗红大地,一抹绿芽悄然生起。

  ……

  【周太祖郭威的即位,给身处乱世的百姓打开了一扇,虽然不大却已见光明的希望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