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178 试探?谢威不管了,李校长慌了

小说: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作者:葫芦村人 更新时间:2025-02-25 15:26:25 源网站:2k小说网
  “我们现在只缺生产工厂,而不是研发人员。贵单位如果不愿意,大可不必合作……”

  面对江北机械厂的领导,李校长的态度不仅傲慢,还恶劣。

  抢项目?

  不存在的。

  “宁厂长,您也别说我们抢了贵单位的项目。在部队提出研制任务之前,我校就已经通过自主立项,全校所有人员勒紧裤腰带筹集研发经费搞技术研发。只是我们在没有成果前并没有找部队而已。”

  看着宁俊涛等人的神情,翟鑫国也不希望双方关系搞得太僵。

  还指望他们生产,提供经费持续改进呢。

  更需要指望的是江北机械厂提供技术人员跟着学校的人一起持续地研究呢。

  学校终究人手不足的。

  “这样啊?”

  宁俊涛显然不相信对方的说辞。

  自主立项?

  自筹经费?

  自主立项谁都可以搞,问题是自筹经费这事儿太让人难以相信。

  要能自己筹集到经费谁还会没脸没皮地去找上级要项目?

  要项目不就是为了经费?

  “宁厂长,您可能不了解情况……”

  李瑞跟翟鑫国一唱一和,把原本怒气冲冲上门质问的宁俊涛几人搞得没了脾气,最后反而了解了一番哈工大从上级要到的政策。

  听了李瑞的情况介绍,宁俊涛心中也活泛了开来。

  “李校长,您的意思是这款火箭筒不仅可以供给部队,也能在国际市场寻求订单?上级能允许?”

  “有什么不允许的?这又不是战略武器,也不会对国防造成危害。目前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部队经费大幅削减,很多项目都面临下马。另外,原本免费对外的军事援助也变成了有偿援助……”

  这些政策,之前李瑞是不知道的,还是谢威给他普及了后自己去打听了一番,得到上级“原则上不反对、不支持”的答复,李校长自然能理解上级的意思。

  听到李瑞的回答,江北机械厂的领导干部们沉默了,开始在心中盘算起来。

  琢磨着这种方式是否能适用于他们厂。

  “如果我们要跟贵单位合作,需要支付多少费用?”

  一名五十出头、身材消瘦的干部开口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让不少人从沉思中醒过来。

  宁俊涛嘴角抽搐,顿时想起要跟对方合作,得先给钱。

  “这款一次性火箭筒我们投入了538万的研发经费,目前已经进行了几次实弹测试,效果非常理想……部队现在只给了120万的经费……”

  对于花了多少钱,李瑞张口就来。

  是不是真的花了这么多,对方也不可能知道。

  “这么多?”

  宁俊涛惊呼出口,“即使研发,部队也不可能给这么多啊!”

  “多?这还是我们研发团队在整个过程中想尽办法才把成本压缩下来的。虽然有着**跟70式的技术资料,为了降低成本,一次性发射筒都是选择新材料,大部分的零部件都采用一次成型工艺……”

  翟鑫国不乐意了。

  即使有谢威提供大量几乎不需要多次实验就能使用的设计跟方案,可整个火箭筒的研发,也是花费了超过170万的。

  “200万!技术双方共享。”

  “太多了!要是有这经费,我们自己都可以研发了!”

  顿时就有人不乐意地反对。

  “200万你们自己研发?70-1式的研发花费了多少经费?超过了800万吧?最终结果呢?如果70-1式只需要进行部分改进就成功,部队需要重新下发研制任务?尤其是现在只是预研而不是正式研制!”

  翟鑫国一脸冷笑。

  **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是在苏联RPG-7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来,70式是一次性单兵火箭筒则是融合了**跟M72火箭筒的技术。

  最后却因为并非单纯的一次性便携式火箭筒,装药量少而导致威力不足,加上性能差,成了四不像,最终被判定失败。

  主要原因不只是因为设计团队没有太多经验,还因为各种材料无法大规模稳定供应,诸如火箭弹发动机使用的超硬合金铝。

  江北机械厂的众人自然清楚情况。

  “李校长,既然已经成功了,研制花费这么多,部队怎么才只给120万?”

  对李瑞等人的说法,宁俊涛是不相信的。

  部队不可能如此过分。

  “这是自主研发项目,跟之前的计划生产模式不同。我们自筹经费研制,部队按照需求,根据双方议定的价格给订单。”

  “啊?”

  显然,李校长的话,直接刷新了江北机械厂众领导的认知。

  “市场化呗。这样部队也不用在先期投资太多,最终可能没有成果。有限的经费用到更需要的项目上。不仅降低了研发风险,同时也给了研发单位更大生存压力,让研发单位快速提升、成长。”

  现在说起市场化,李校长可是头头是道。

  “如果成本太高,部队能接受价格?”

  “怎么不能接受呢?价格肯定需要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要不然,研发单位哪里来继续研发的经费?生产企业又从哪里来的技术升级经费?”

  江北机械厂的众领导此刻是真的沉默了。

  从76年年底开始,部队就已经在逐渐削减生产计划,这两年的生产计划削减得更厉害。

  江北机械厂受到的影响足够大,目前的计划订单已经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这还是江北机械厂不只生产**、69-1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还生产107火箭炮炮弹等。

  如果能允许出口……

  只要利润合适,开足马力生产……

  一想到这,宁俊涛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李校长,目前出口并没有先例,上级也不会允许公司私自出口吧?”

  “上级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很快就应该会有结果的……”

  李瑞看了对方一眼,“咱们还是先讨论合作的事情吧。”

  ······

  “江北机械厂的领导干部到学校来谈合作?”

  谢威意外地看向专门跑来找自己的唐道贤。

  “嗯啊,学校人手不足,他们有技术团队;生产交给他们……”

  这两天翟鑫国也加入到了学校跟江北机械厂的谈判中,大家都是七机部下属单位,在涉及到利润分配时,谁都不愿意做出让步。

  无奈之下,翟鑫国就让唐道贤先来探探谢威的口风。

  “30%的利润分成?太少了。王征没有参与谈判吗?”

  谢威听完后,直摇头。

  他没有参与到谈判中去,但是这项目却是校企办投资的。

  要是学校避开校企办直接跟江北机械厂谈判,事情就又麻烦了。

  一旦有了先例,以后李瑞就会绕过校企办,之前跟李瑞都拍桌子了才争取到的校企办独立发展,那都是扯淡。

  “好像没有……”

  唐道贤也不确定。

  “行了,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如果学校愿意以这样的条件跟江北机械厂合作,就由他们去……”

  谢威有些意兴阑珊。

  累了。

  实在没有精力天天来纠结这些**倒灶的事情。

  李瑞本身就不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

  他是校长书记一把抓,整个学校几乎都是他的一言堂,而且能从上级要来经费、政策,学校能反对他的没有几个。

  谢威能改变李瑞的想法,可太费口水了。

  看着谢威的神情,唐道贤本还想说几句,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唐道贤走了没多久,王征就急冲冲地来找谢威。

  “他们要避开校企办,校企办不管就是了。”

  面对一脸愤怒的王征,谢威反而平静。

  “不是!谢威啊,一旦这口子开了,以后学校什么事情都可以避开校企办……校企办独立运营,那就成了空谈。”

  王征是真的急了。

  他这阵一直忙着筹集程控交换机的经费,几百万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在离年底还有段时间,合作的各厂分红还不知道有多少,银行又欠了几百万的情况下。

  哪里知道李瑞居然如此瞎搞?

  火箭筒是军品,同样属于校企办自筹经费的项目,学校直接跳过校企办跟江北机械厂谈条件,以后校企办会直接被架空,就得不停地为李瑞擦**。

  “阻止得了么?从一开始就约法三章,李老头不知道?”

  谢威冷笑了一声。

  “他知道,可要是不阻止,后面咱们校企办……”

  对于谢威说的,王征深有感触。

  他是校企办主任,目前的负责人,可实际上,在李瑞那里的话语权根本没法跟谢威比。

  当初吴涛为什么被撸?

  “他爱咋滴的就咋滴,谁有精力天天搞这些**倒灶的事情?成立校企办的目的是为了给学校筹集经费,而不是跟他这个校长争夺管理权限。”

  谢威的平静,让王征心慌不已。

  在他看来,谢威不吵不闹,显然是已经对李瑞这种行为反感到了极致,准备直接不管了。

  谢威不管校企办,校企办还能发展下去?

  闹呢!

  “谢威,校企办是你的心血……”

  “那也是学校的下属单位,归学校管。”

  不管王征怎么说,谢威都是这态度,把王征愁得不行。

  无奈之下只能去找杜国旺,希望杜国旺能帮着劝说谢威。

  “你说你!简直是扶不起的阿斗!”

  还没听完王征的话,杜国旺就怒斥他,“作为校企办的主任,校企办遇到问题你不去想办法解决,什么都找谢威,他不用学习?不用搞科研?”

  面对杜国旺的训斥,王征只有低着头,不敢反驳。

  情况杜国旺也知道。

  以李瑞的强势,他这个原本只是杜国旺的助理,能怎么办呢?

  何况,他又怕给杜国旺等人带来麻烦。

  “你先装着不知道,等李瑞找你时,直接告诉他谢威不管校企办的事情了,如果他非得干涉校企办的事,你就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要是这样,校企办就完了啊!”

  王征急了。

  自己来,是希望对方帮忙劝说谢威,可不是让他劝说自己的!

  “完了就完了呗!校长干出成绩来高升走了,烂摊子跟他有什么关系?除了学校承受后果,对他的前途有影响?你能干涉得了?”

  此刻的杜国旺也是闹心。

  作为学校的老牌系主任,他也烦李瑞这种行为。

  他知道李瑞并不是为了个人前途才这样搞,而是学校现在拆东墙补西墙已经快要拆补不过来,这会对所有项目都造成严重影响。

  李瑞不知道么?

  可他依然在如此干。

  “……”

  王征想要反驳,却找不到说辞。

  “如果李瑞真的不管学校未来发展,谁都阻止不了。如果他不是为了个人前途,让他自己想后果去!”

  见王征的反应,杜国旺恨不得一巴掌把他脑子打开窍。

  “……”

  ······

  “啥?谢威真的什么都没说?”

  李瑞不可思议地看着唐道贤,“他没反对?没说他的看法?”

  他甚至都已经想好了谢威找他质问时的说辞,让唐道贤去找谢威而不是让翟鑫国去说,更不是让袁振越去,就为了试探谢威的态度。

  李校长也觉得老是被谢威提出来的一些条件跟规则束缚,很是不爽,只要有机会就想要去突破束缚。

  可现在,谢威一点反应都没有,让李校长反而不适应了。

  “小唐,谢威真的什么都没说?他当时的反应什么样,你仔细想想。”

  翟鑫国也有些着急。

  李瑞的想法他自然理解,不好说支持,也不好反对。

  谢威才是财神爷,李瑞却是上级。

  “班长在知道王征主任没有参与谈判时,沉默了好一阵,最后只是说知道了,那语气很失落……”

  唐道贤虽然不明白谢威为什么失落,也不知道两人为什么这么在意谢威的态度跟反应,认真地想了想,班长当时确实很失落。

  “行了,知道了,小唐啊,你先去忙吧。”

  李瑞了解清楚情况后,打发唐道贤先离开。

  随后,掏出烟点燃,陷入了沉思。

  “校长……”

  翟鑫国不抽烟,见李瑞抽完一支,接着又点上一支,开口了。

  “先找王征问问,这小子肯定知道谢威的态度。”

  这事情李瑞本来就有些心虚,说到底,现在一次性火箭筒眼看成功,部队只要测试了,第一批就会给不低于10000具的订单。

  按照李瑞跟总后谈的价格,每套火箭筒价格460元,实际上生产成本可以压缩到260元甚至更低,提供给部队的价格比一发122毫米普通榴弹还便宜。

  关键是这玩意儿可以每个步兵携带,不占编制。

  122毫米榴弹虽然威力大,却需要炮发射,还需要大量的后勤……

  数百万规模的部队,可能只装备10000具一次性火箭筒么?

  李瑞跟江北机械厂谈的分成,是出厂价格的30%,而不是利润的30%!

  通过校企办,学校在这上面根本拿不到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