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235 让李校长变脸的坦克研究名单

小说: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作者:葫芦村人 更新时间:2025-05-02 19:07:54 源网站:2k小说网
  第二天,双方在学校签订了关于火箭筒跟狙击榴采购合同,甚至谢威答应了在供应泰国第一批火箭筒跟狙击榴的同时,优先向巴基斯坦方面供应部分火箭筒跟狙击榴用于他们部队测试。

  张鸣秋本想反对。

  想到头天晚上刘德宝对自己的提醒,果断选择了闭嘴。

  而坦克项目合作,双方只签订过了备忘录,并没有实质性的合同,倒是派遣留学生的合同签订了下来。

  第一批留学生80名,将会在8月7日之前到学校,到了学校后,会先进行语言培训,在第一学期,同样是以语言学习为主。

  至于对方的人能否跟上,那就不是学校需要考虑的。

  反正跟哈工大的学生一样,如果无法通过结业考试,是肯定拿不到毕业证的。

  退学?

  目前尚未有这样的规定。

  考入大学的人,都拼命在学习,跟几十年后那种高中拼命学习,进入大学后就混日子的学习氛围是完全不同的。

  当天下下午,巴基斯坦方面的人就离开了学校。

  “张校长,刘书记,这些准备工作就得麻烦你们了。特别是在给他们安排辅导员的方面,要考虑到一开始他们不熟悉语言跟校园……”

  “咱们学校这两年也有英语课程,要不到时候给他们安排一些英语学习好的,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刘德宝当即提出来。

  学伴制度?

  这可不行!

  如果不从一开始就阻止,到后面指不定就会逐渐变味,影响学校声誉。

  “怎么?难道有什么问题?”

  见谢威脸色急剧变化,刘德宝不解地问谢威。

  “可以从学生中筛选品行优良的党员或是**员,提供适当的帮助跟支持,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国内的学习跟生活。”

  “在六十年代,苏联创造了这种模式,效果还比较不错……”

  张鸣秋也不理解谢威的担忧从何而来。

  谢威万万没想到,臭名昭著的学伴制度居然是苏联创造的。

  通过张鸣秋的介绍,他才知道,在二战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为了拉拢非洲跟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有钱的霉国人直接给经济援助;苏联则是采用派遣专家帮着**础建设,同时允许这些国家派遣留学生到苏联学习。

  到1960年底,苏联国内非洲留学生超过4000名,这些留学生不是非洲各国高官子女就是酋长后代,大多数都是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的家伙。那着高额补贴进出高档场所,每天不是跟女学生勾勾搭搭就是喝醉后大街上闹事……

  后来,随着优待不断增加,一些留学生甚至要求苏联**给更高的津贴、更好的住房,甚至要求苏联**允许他们公费到西方国家旅游度假。

  最后要求越来越来离谱的非洲留学生甚至围攻红场示威。

  再后来,苏联**就改变了政策,由**员来监督并帮助非洲的留学生,这也是最早的学办制度起源。

  “现在呢?”

  谢威没想到学办制度最早起源是如此,苏联安排给留学生的**员,肯定不是那么单纯的。

  “不知道……”

  两人都摇头。

  “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对学校免费培训,甚至给他们提供各种补贴的原因,他们并不比我们的同学高贵!学校作为试点,任何政策的出台,都需要考虑好,不然到时候不好收拾局面。”

  “没这么严重吧?”

  两人觉得谢威太过危言耸听了。

  “现在我们还有不少同学住地下室,如果按照他们的要求,每名留学生提供单间,我们的同学如何想?”

  “他们给了钱啊……”

  “给了钱,西方国家一年学费跟生活费多少?而且,这些涉及到国防安全的专业,会对留学生开放吗?即使开放了,学生容易回来?我们的学生学习后会建设自己国防,他们呢?”

  “还有,如果帮助外国留学生的是异性,在长时间接触下……”

  谢威没继续说下去。

  两人顿时脸色大变。

  要是真的出现那样的事情,可不得了!

  虽然刚恢复高考,考上大学的不少人员都已经结婚,随着参加高考的知青被筛选得差不多,应届生也逐步加入了高考,高考政策不断收紧。

  这年头大学里,不允许谈恋爱!

  更不要说发生点男女之间的事情。

  “行,就按照你说的办吧,到时候他们统一管理……”

  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都没有再反对了。

  谢威不由松了一口气。

  他很清楚,只要保留着学伴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问题,就像他原本那个时代,为了吸引留学生,居然给每名留学生安排三名异性学伴……

  哈工大是国防工程师的摇篮,培养的是技术人才,根本就不需要通过吸引留学生来扩大知名度。

  “对了,张校长、刘书记,如果你们能联系到李校长,麻烦他回来一趟,合同的一些事情,需要他去操作,要不然,到时候以学校的能力,没法跟巴基斯坦合作。8000万刀,对方给了,我们学校也接不了……”

  谢威见两人不再继续纠缠如何优待巴基斯坦留学生后,对两人认真地说道。

  事情是李瑞牵线搭桥的。

  用了哪些关系,谢威不想去在意。

  可如果巴基斯坦方面批准了合作方案,给了钱,以目前学校基本上没有什么基础的情况,到时候要出问题。

  还是非常大的问题!

  听到谢威这话,再看他满脸严肃,刘德宝跟张鸣秋对视了一眼,各自暗自轻点了一下头。

  他们知道谢威的话是关键。

  要没李校长回来,坦克项目对方同意了,也要出大问题。

  哈工大有WZ-122坦克项目没错,可问题是现在基本上没有几个人研究。

  谢威不提出来,他们也得找李校长沟通啊。

  谁让李校长非得把这事情交给谢威来负责?

  学校搞定巴基斯坦,上级首长,由李校长负责。

  “放心吧,我们会跟李校长联系的。”

  得到答复后,谢威并没有多留,直接就回土木楼了。

  现在他的只要精力依然在程控交换机上面,这个项目关系到芯片等项目,由不得他不重视。

  “怎么这么疲惫?”

  莫灵羽看着满脸憔悴的谢威进入办公室,不由惊讶。

  现在还是下午呢。

  “中午没休息成,没事儿,我休息一下就好了。对了,福州邮电局那边现在有没有什么动静?”

  谢威果断地转移了话题。

  “没有。”

  莫灵羽摇头,“估计他们还是想着从国外进口吧。”

  从国外进口,那是肯定的,只不过,福州是想一步到位,把整个电话交换网络全部搞成程控交换机。

  从国外引进的大容量交换机安置在总局机房,各支局用国产的小型交换机。

  当时并没有签订合同。

  “给王征说下,如果有消息尽快告诉我。”

  “好。”

  莫灵羽点头答应,正要说点其他事情,却发现谢威又开始在干活了,索性也就没说了。

  李瑞是否回来,谢威并不担心。

  老家伙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工作安排,上次接触,谢威敏锐地感觉到,李瑞后面的工作安排不可能在国七机部。

  通过这段时间各种事情的分析,李瑞的工作安排,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明年才会成立的国防科工委!

  那样对学校的技术寻求国际合作,绝对是好事。

  接连过了几天,谢威每天依然按部就班,甚至都不关注学校的情况。

  一直到进入了六月,张鸣秋出现在谢威办公室。

  “李校长回来了。”

  张鸣秋神色复杂地看着谢威,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谢威只是提出来,现在变得神秘起来的李校长抛开忙碌的工作,专门回来。

  “北方大厦?”

  谢威问道。

  “不,杜国旺家里。”

  “……”

  谢威无语地看着张鸣秋。

  老家伙这有些不太正式啊。

  居然直接约自己到杜国旺家里去见面?

  还好,梁红玲出差,到现在都没有回来,杜国旺这个机电系的主任,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晚上都很少回家。

  搞得好像地下党接头一样。

  饶是这样,谢威还是必须得去见李瑞。

  没办法,忽悠着巴基斯坦方面的人动了心,要搞坦克项目合作,光是靠着学校仅仅只有一辆WZ-122坦克样车,连个项目负责人都没有的实际情况,这项目,没法搞下去。

  “莫灵羽,一会儿有事吗?”

  到了跟李瑞回来的那一天,开始谢威都没提,一直到快到时间了,谢威才问莫灵羽。

  没办法。

  李老头平时都是远庖厨的。

  杜国旺都不一定回家,王征这个做饭的去了外地谈合作。

  张鸣秋跟刘德宝几人不跟谢威一起去见李瑞,肯定在两人谈完后会去的。

  得有人做饭!

  “没事啊!”

  莫灵羽一脸意外地看着谢威,心跳不由加速:难不成,谢威要约我出去压马路?

  “李校长回来了,由于某些原因,他不方便露面,在杜主任家里……一会儿我去买点菜,麻烦你帮帮忙做下,晚上张校长跟刘书记应该会去的……”

  “没问题!”

  莫灵羽一点犹豫都没有。

  于是乎,两人在三点多就离开了土木楼,谢威跟莫灵羽两人一起买了一些菜,随后去了杜国旺家里。

  “小子,要是今天没有能说服我的理由,你会挨揍!”

  搞到杜国旺的院子门口,李瑞就黑着脸,神色不善地警告着谢威。

  “李校长好,我去做饭!”

  看到拦在院子门口的李瑞,莫灵羽没来由地心慌不已。

  她一直都认为谢威只是为了单独跟她在一起才提出来的……

  “去吧。”

  李瑞挥了挥手。

  莫灵羽从谢威手中接过提着肉菜的网兜,急忙进了厨房。

  “小子,你可得把持着,别到时候……”

  “老家伙,赶紧打住!我请您回来可不是为了让您打听八卦的!”

  佩服归佩服,谢威就看不得李瑞这嘴脸。

  即使不说他现在的职务跟身份,好歹也是国家最早一批重点大学的校长,一点都不顾及身份的么!

  李瑞并没有反驳,直接拉着谢威进了中间的房间。

  炕桌上,摆着两杯茶。

  显然,谢威来之前,李瑞就已经泡好茶了。

  谢威摸了摸茶杯,温热,不是很烫。

  说明李瑞提前了不少时间在这里等着自己,他亲自引了煤球炉子烧水,还给自己泡了茶。

  “你不是说要卖远火?怎么就成了坦克研发的合作项目?”

  看着谢威这小子装老练,假装喝茶也不开口,李校长直接开门见山。

  “我专门强调了,由你来负责,结果,战机项目没提,实弹测试效果还不错的远火你也没提……”

  “远火测试不错?”

  谢威还真不知道。

  方案是他提出来的,可目前的技术基础加上方鹏举团队一直都没有消息传回学校,谢威并不知道远火项目的测试结果。

  “还行。不过目前部队的情况你也知道,所有一切都必须为经济基础建设项目让路,部队方面在看到结果后,目前都没确定是给一个营还是两个营的编制用于部队训练……”

  李瑞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

  国产83式273毫米远程火箭炮项目的命运谢威是清楚的,虽然射程比较远,可性能无法满足部队需求,威力不够大,最终部队为了支持远火项目搞下去,只给了两个营的订单。

  无他,从立项到火箭炮研制成功,历时25年。

  学校的火箭炮,越过了83式273毫米火箭炮,射程更远,精度更高。

  然并卵。

  部队穷。

  “巴基斯坦只采购了600爆破杀伤型火箭筒,300穿甲型……”

  谢威平静地说道。

  他透露的意思也很明白,巴基斯坦方面根本就没有太多钱,有坦克项目的合作,已经不错了。

  “还有,我原本以为泰国方面的代表团会到学校……”

  “短时间他们不会来,但是订单没问题。”

  李瑞的话让谢威放心了不少。

  进出口代理合同,学校没权签订,是由部里建立的精密进出口公司代理。

  “校长,请您回来,就是为了坦克项目。那8000万刀,咱们必须拿下,只不过,目前学下这项目在他们的人到了后,就要露馅……我这里有一份名单……”

  谢威同样没有让李瑞多闹心,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一份早就写好的名单。

  李瑞刚一看到,陡然瞪大了眼睛,随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