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飞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在贯彻落实内阁关于地方债务化债的一系列措施问题时,结合本市的债务情况,应该做出哪些合适的举措?”

  甄全盛首先回答。

  回答的非常慢,一边想一边措辞。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牵扯面太广,一不留神就会说“过”。

  会被某些既得利益集团抓住小辫子。

  会“犯错”。

  这就不是财政问题了,而是**立场问题。

  所以,他的回答中规中矩,适可而止。

  就算是这样,耿广荣等人还是一个劲皱眉头,表现的相当不满意。

  甄全盛察言观色的功夫也是有一定火候的。

  他一见情况不妙,及时结束了回答。

  李仲飞从他犹犹豫豫的回答中看到了一致的**立场和主张。

  尽管说的非常隐晦。

  可以说,甄全盛代表了一部分中下层官员的主观思想。

  他们能够看到问题,认识问题,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成熟的解决步骤。

  要是把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假以时日,会成为龙国一股非常正的政策研究团队。

  可惜,他们没有被提拔到正常的位置上,不能为这个国家发出正确的声音。

  接下来是耿正的回答。

  他的回答语惊四座。

  让耿广荣等人愤怒不已。

  甄全盛没有说的,不敢说的话,他全说了。

  用词激烈。

  他提到了官僚阶级在龙国近四十年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向着官僚**发展的。

  包括其中的官僚买办资本以及官员代表。

  还指出了这个阶级对本国的**、经济、民生等领域的危害。

  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明确指出深达市乃至整个南方几省,包括**权利,经济权利已经被官僚阶级所僭越。

  就差说出是四大家族了。

  到了此时此刻,耿广荣愤怒拍桌而起。

  阻止了耿正继续说下去。

  还给他扣上一顶造谣生事的大帽子。

  并要求纪委监委对他立案调查。

  耿广荣坚决否认官僚**的存在。

  地方债更不是官僚资本联合外部资本,以欺骗国家的手段造成的。

  纪委书记宋远也对耿正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大有深究的意思。

  李仲飞一看,不得不出面叫停了对耿正的扣帽子。

  而耿正毫不在意众人的态度。

  让说就说,不让说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同志们,不必上纲上线,耿正同志是搞政策研究的。”

  “政策嘛,可以允许有不同的意见。”

  “择优而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事实证明,有些政策出了偏差。”

  “那我们搞研究的人员就要提出来,让管理者纠偏。”

  “……”

  李仲飞明显是为耿正说话。

  不说也不行。

  耿广荣等人真能想办法定他的罪。

  有了李仲飞的袒护,定罪的事基本上不用想了。

  有本事先定李仲飞的罪。

  尽管他没有明确同意官僚资本阶级的存在。

  但他一直做的事就是反官僚。

  最后,耿正被排除在候选人之外。

  甄全盛被扶正。

  成为了财政局历史上年龄最大时被任命的一把手特例。

  当然了,副市长是不用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