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爱芳想拒绝的,她没在旁人家吃饭的习惯。
哪怕是孙家,孙佩兰下乡这么多年,她也不可能登孙家的门。
不然她跟鳏夫待一处,人家更要说她是破鞋了。
然而叶菁菁无视她,孙佩兰也当她的拒绝是耳旁风。
她只能跟个挂件一样,被捎带进了孙家大门。
孙家独门独户,是两间平房,虽然位置不算好,但胜在清净宽敞,前面还连着个小院子,搭了一架葡萄,种了几畦菜。
这个季节,红红绿绿的辣椒长势喜人,细长的茄子泛着光泽,碧绿的空心菜长得茂盛,搭着架子的豇豆叮叮挂挂,围墙上挂着的扁豆也长出了饱满的形状。
旁边石头台上,支起了小缸,里面晒着自家做的黄豆酱。
九月头一天的风徐徐吹来,当真清爽宜人。
叶菁菁给自己立下一个小目标,她也想要独门独户,自己的菜园。
想想那个逼仄的家,她就感觉生无可恋。
晚上,她吃到了孙佩兰丈夫亲手做的地方特色菜洋芋擦擦,又跟她家两个活泼爱笑的小姑娘玩了半天——真好玩啊,又是骗我生女儿系列。
然后她跟党爱芳回家了。
再然后,她的美好时光就结束了。
因为明天她要上班了。
啊啊啊——
她真的一点儿也不想上班啊。
实习半年,她都一身班味,每天都想死一死,何况是正儿八经的上班。
叶菁菁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勉强把自己从床上搬下来,又毫不犹豫地步行五分钟去车站,然后坐了二十分钟的公交车,直接去纺织厂。
想不开哦,要她花一个小时走路上班?做梦!
纺织厂的作息时间分为:
早班早上8:00—下午4:00
中班下午4:00—夜里12:00
夜班夜里12:00-早上8:00
而每个班,都得提前20分钟接班。
这就意味着,原主上早班的时候,得早上6:30就从家里出发,走一个小时去单位,才能赶上交班。
真的,叶菁菁上高中时都没这么辛苦过,简直没办法想象。
打死她都吃不了这苦。
纺织厂占地面积不小,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五十年代初,西津市还只有一家纺织厂,经过二十多年的筚路蓝缕,叶菁菁上班的地方已经挂上了纺织三厂的招牌。
纺织厂业务量大,效益好,纺织厂的姑娘走在西津市的相亲市场上,是能够堂而皇之拿下巴颏看人的存在。
哪怕只是个临时工的岗位,也足以让人强破头。
照理说,以原主的情况,她应该找不到这样的好工作。
倒不是原主锉,干啥啥不行,而是这时代新增的工作岗位非常少,而且基本内部消化。
找工作跟个人能力基本没啥关系,一看家庭能量,二看组织会不会突然间大发慈悲。
原主这份临时工的活儿,就是她爸叶友德给她找的。
呀,听着似乎挺有父爱如山,沉默不言,关键时刻能顶得上的意思哈。
实际上——
想多了。
当时运输公司优先给刚筹备的纺织三厂运了批原料,厂方为了感谢运输公司的大力支持,给了公司三个临时工的名额。
公司领导看工会统计职工子女的情况,瞧见叶友德家的闺女正好今年毕业,便分了个指标给老叶同志。
就这样点对点特招,原主的工作还差点黄了。
因为叶友德一听说有指标,第一反应,便是把外甥女儿卢少婷给弄回来上班。
可惜的是,他兴头头地张罗了一堆罐头麦乳精水果,带去卢少婷的插队点,跟外甥女儿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后,人家却兴致缺缺。
为啥呢?因为工作只有一个,作为光伟正的大女主,她当然不能抛夫弃子,自己回城上班。
她甚至还想把这岗位,让给她的亲亲丈夫范哲兵。
但纺织三厂卡得很严,点名了这岗位必须得是女同志。
为此,那段时间叶友德可是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又是拎烟又是拎酒,跑来跑去的,试图换个工作指标。
结果好处塞出去一大堆,还是未能如愿。
要上,也只能是卢少婷上这个班。
那为何,最终走进纺织三厂的还是原主呢?
嗐,这也是卢少婷安排的。
她说临时工转不了粮食关系,她回城上班,关系还得留在插队的地方,没意义。
其实这话根本讲不通。
多的是有门道的人家,把户口和粮食关系摆在农村,人在城里干着临时工,家里再补贴点,把日子过下去。
反正这种情况,也不用生产队分粮,生产队多半懒得管。
但卢少婷舍不得离开她的亲亲好老公,她如论如何,也没办法忍受夫妻分离。
她主动让叶友德叫原主去上班,这样万一后面不如她的意,她也能随时接手原主的工作岗位。
对,就是这么的理直气壮。
叶菁菁从原主记忆里搜寻出“让菁菁先替我把工作占着”这句话时,她都气笑了。
得,她现在敢肯定了,不管小说怎么强调独立大女主,本质就是爱丁宝。
叶菁菁一边吐槽一边进了更衣室。
在纺织厂上班,肯定得换工作服。
麻花辫必须盘好,塞进白帽子里。否则机器一转,你披头散发的话,头发被机器卷进去了,头皮都能叫扯掉。
除了白帽子还得上口罩,胸前挂上围兜裙,这样走出来才是纺织女工的形象。
叶友德为了外甥女儿,可是下了血本的。
集中体现在,他给卢少婷选是细纱车间。
这可是纺织厂大名鼎鼎的贵族车间!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细纱技术要求比准备车间高,灵活性比整理车间多,灰尘比前纺车间少,就连机器的噪音都要比布机车间小。
原主工作的六车间占地面积不小,车间顶上的白炽灯,24小时都亮着。
棉纱对温湿度的要求都极高,车间是25℃的恒温,没有窗户,只在四面墙的高处固定了几个大圆盘抽风机。
抽风机里头那三片铁扇叶,“呼哧呼哧”响个不停。
偶尔有天光从铁扇片的空隙透进来,才让人恍惚意识到,外面居然还是白天呢。
车间里,一排排机器摆列整齐,机台锃光瓦亮。
如果是小学生写作文的话,肯定要把它们比喻成列队迎检的卫兵。
机床两头各安装个大油罐桶,里面码放着一捆捆的棉条。
但环境好归好,活却不好干。
一个熟练的挡车工要挡两台半车,一千个纱锭。
人在机器间来回穿梭,手脚不停地抓起断掉的细线头,对准机架滑下来的棉条头,将它们迅疾连接上。
这个过程中,纺织工还得钩掉卡在轴承缝的绒棉屑,又要见缝插针,眼明手快,刷掉机床板上积累下来的纱灰。
这几个步骤,每走一次巡回,每换一次粗纱,每接一次纱线和做清洁工作,都必须得跟卡尺量过一样,做到规范化。
说白了,挡车工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手脚麻利。
否则纺出来的纱结头多,线不均匀,那就进不了甲等品头仓了。
而原主,从她独自上班的第一天起,手上出来的都是甲等品。
也得亏她强大的肌肉记忆,叶菁菁才能顺利地把这个班给上下。
一上午的时间,她感觉耳朵都要聋了,那个机器的轰隆声,简直堪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她的两条腿,也沉重地像灌了铅一样。
真的,整整几个小时,她不停地围着机器转,估计加在一起,起码走了十里地。
这日子,当真生无可恋啊。
叶菁菁筋疲力尽,全凭本能,跟着车间工人们一道去食堂吃午饭。
其实,这时代好多职工,为了省钱养家,都是从家里带饭吃。
但纺织厂效益好,领导舍得在吃食上投入,食堂以物美价廉而著称,故而绝大部分人更乐意直接吃食堂。
纺织三厂的食堂宽敞,足有一两百平方米大,整洁明亮。左手边一面是诗墙,算批儒评法的时代产物,上面贴的都是厂里工人写的诗。
叶菁菁随意瞥了一首,上面用钢笔写着:谁说老粗没文化?登上讲台要讲话,创造历史讲历史,天大困难饿不怕!
她乐了,不晓得这是署名的“车间老工人”原创,还是请人捉刀亦或者干脆抄来的。
打油诗也不好写呢,现在让她写,她就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叶菁菁花了一毛五分钱的菜票,要了份狮子头荷包蛋外加青椒炒菜瓜的甲菜。
然后她又顺着原主的记忆,熟门熟路地去舀了一搪瓷缸的米汤——食堂的米饭是先煮后蒸的,剩了大量的米汤,可以当成白开水,免费供应给职工喝。
米汤桶旁边还有个体积相当的大桶,里面装的是免费菜汤,看不到油花,只有几片漂浮着的空心菜叶子。
本能告诉叶菁菁要舀,但她的意志拒绝了。
她想不开咯,没事喝洗锅水倒自己的胃口。
结果,她端着搪瓷缸子,找同车间的年轻女工一块儿坐时,桌上的人闻到她搪瓷缸里传出的肉香,集体惊呆了。
其中一个扎着两个小辫的姑娘王凤珍,一副眼睛珠子都要瞪出来的模样:“叶……叶菁菁,你竟然吃狮子头?你吃肉?”
叶菁菁莫名其妙:“怎么了?你不也打了冬瓜炒肉吗?”
食堂吃肉不要肉票的,是每月拿粮票和钱一道换成饭菜票,因为这样结算方便。
王凤珍跟找不到自己舌头似的,结结巴巴道:“可是,你不都是一直吃大菜的吗?”
所谓的大菜是大锅里炒出来的素菜,三分钱一份。
王凤珍这么说,已经算给同事留面子了。
因为吃大菜,对以前的叶菁菁来说,也算改善生活。
更多的时候,她是靠着食堂的免费米汤和菜汤,就着黄面馍馍凑合一顿。
不是王凤珍夸张,她就没见过比叶菁菁更抠门的人。
餐桌上,其他人也露出了同样惊讶的神色,今天这一顿的开销,抵得上叶菁菁往常一个礼拜的伙食了。
被视线集中凝视的人,淡定地喝了口米汤,润润嗓子,一边拿筷子夹狮子头,一边慢条斯理道:“大夫说我营养不良,让我好好补充营养。”
哦——
难怪哩。
看她这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确实像营养不良。
真奇怪,叶菁菁她爸是大卡车驾驶员啊,工资好高的,怎么她吃的穿的这么差?
啧,为了迎合艰苦朴素的口号,她家对自己可真够狠的。
估计也只有大夫放话,她才不过叫花子的生活吧。
欸,叶菁菁生病住院一个礼拜,她们好像都没去看过她,一点集体主义的团结友爱精神也没有哦。
哎,真的不能怪她们啊。
她们都是纺织厂子弟或者有亲戚在纺织厂,叶菁菁一个外来户,平常上班还能跟车间里的人讲两句话,下班从来不跟她们一起玩,大家其实熟的有限。
可还是有点心虚啊。
王凤珍“哈哈”了两声,赶紧附和道:“对对对,就该吃点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她暗自松了口气,轻松了不少。
往常,她都有点不乐意跟叶菁菁一起吃饭。
人家爸爸工作那么好,一个月工资比自己爹妈工资加一起都多。她家还要省下钱和粮票,好支援下乡的哥哥姐姐。
就这样,自己照样三天一小荤一礼拜一大荤的,跟叶菁菁的清汤寡水比起来,简直是穷人装阔。
现在好了,叶菁菁吃肉了,她也不用自惭形秽了。
叶菁菁冲她笑:“没错,吃好喝好,才能干好。”
有一说一啊,食堂的菜味道不错,狮子头鲜甜,荷包蛋滑嫩,菜瓜清脆,米汤也颇为适口。
叶菁菁喝完米汤吃完饭,看桌上人没吃完,又去打米汤。
她拿勺子的时候,旁边响起个声音:“叶菁菁同志,我要批评你啊。”
她侧头一看,离她三步远的地方,站着个个头中等身材微胖的男青年,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你要知道,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
哦,这位啊,刘向阳,算是原主的追求者吧。
他爸妈都是纺织厂干部,他本人又是**大学生,现在同样是干部身份,一个月到手的钱能抵得上原主两倍。
摸着良心讲,这样的家庭条件加个人条件,他也没传出过什么了不得的丑闻,那必须得是婚恋市场上的香饽饽,各家争抢的好佳婿。
事实上,刘向阳当真受欢迎。
不管厂里还是厂外,对他暗送秋波,甚至主动约他一起去看电影的大姑娘,不在少数。
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原主太过于沉默寡言,眼里没人,压根没对他示好的意思,反而引发了刘向阳的好奇心和挑战欲。
反正他就相中原主了,明里暗里的各种意思。
可惜原主不仅没有受宠若惊,反而避之不及,认定两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死活躲着刘向阳。
现在,身体换了芯子,叶菁菁也对刘向阳无感。
没别的原因,她颜狗。
眼前这位老兄,不仅没长在她的审美点上,还带着一股说不清的油腻腻的爹味,实在让她看了都有点影响胃口。
更别提他还在喋喋不休:“这样吧,以后你就跟我共同进步,我来监督你每天好好吃饭。”
妈呀!大哥,你该不会以为自己这架势,特潇洒特有男人味吧。
1977年,你在食堂,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种暧昧的话,是要把姑娘挂在火上烤!
哪怕是孙家,孙佩兰下乡这么多年,她也不可能登孙家的门。
不然她跟鳏夫待一处,人家更要说她是破鞋了。
然而叶菁菁无视她,孙佩兰也当她的拒绝是耳旁风。
她只能跟个挂件一样,被捎带进了孙家大门。
孙家独门独户,是两间平房,虽然位置不算好,但胜在清净宽敞,前面还连着个小院子,搭了一架葡萄,种了几畦菜。
这个季节,红红绿绿的辣椒长势喜人,细长的茄子泛着光泽,碧绿的空心菜长得茂盛,搭着架子的豇豆叮叮挂挂,围墙上挂着的扁豆也长出了饱满的形状。
旁边石头台上,支起了小缸,里面晒着自家做的黄豆酱。
九月头一天的风徐徐吹来,当真清爽宜人。
叶菁菁给自己立下一个小目标,她也想要独门独户,自己的菜园。
想想那个逼仄的家,她就感觉生无可恋。
晚上,她吃到了孙佩兰丈夫亲手做的地方特色菜洋芋擦擦,又跟她家两个活泼爱笑的小姑娘玩了半天——真好玩啊,又是骗我生女儿系列。
然后她跟党爱芳回家了。
再然后,她的美好时光就结束了。
因为明天她要上班了。
啊啊啊——
她真的一点儿也不想上班啊。
实习半年,她都一身班味,每天都想死一死,何况是正儿八经的上班。
叶菁菁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勉强把自己从床上搬下来,又毫不犹豫地步行五分钟去车站,然后坐了二十分钟的公交车,直接去纺织厂。
想不开哦,要她花一个小时走路上班?做梦!
纺织厂的作息时间分为:
早班早上8:00—下午4:00
中班下午4:00—夜里12:00
夜班夜里12:00-早上8:00
而每个班,都得提前20分钟接班。
这就意味着,原主上早班的时候,得早上6:30就从家里出发,走一个小时去单位,才能赶上交班。
真的,叶菁菁上高中时都没这么辛苦过,简直没办法想象。
打死她都吃不了这苦。
纺织厂占地面积不小,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五十年代初,西津市还只有一家纺织厂,经过二十多年的筚路蓝缕,叶菁菁上班的地方已经挂上了纺织三厂的招牌。
纺织厂业务量大,效益好,纺织厂的姑娘走在西津市的相亲市场上,是能够堂而皇之拿下巴颏看人的存在。
哪怕只是个临时工的岗位,也足以让人强破头。
照理说,以原主的情况,她应该找不到这样的好工作。
倒不是原主锉,干啥啥不行,而是这时代新增的工作岗位非常少,而且基本内部消化。
找工作跟个人能力基本没啥关系,一看家庭能量,二看组织会不会突然间大发慈悲。
原主这份临时工的活儿,就是她爸叶友德给她找的。
呀,听着似乎挺有父爱如山,沉默不言,关键时刻能顶得上的意思哈。
实际上——
想多了。
当时运输公司优先给刚筹备的纺织三厂运了批原料,厂方为了感谢运输公司的大力支持,给了公司三个临时工的名额。
公司领导看工会统计职工子女的情况,瞧见叶友德家的闺女正好今年毕业,便分了个指标给老叶同志。
就这样点对点特招,原主的工作还差点黄了。
因为叶友德一听说有指标,第一反应,便是把外甥女儿卢少婷给弄回来上班。
可惜的是,他兴头头地张罗了一堆罐头麦乳精水果,带去卢少婷的插队点,跟外甥女儿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后,人家却兴致缺缺。
为啥呢?因为工作只有一个,作为光伟正的大女主,她当然不能抛夫弃子,自己回城上班。
她甚至还想把这岗位,让给她的亲亲丈夫范哲兵。
但纺织三厂卡得很严,点名了这岗位必须得是女同志。
为此,那段时间叶友德可是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又是拎烟又是拎酒,跑来跑去的,试图换个工作指标。
结果好处塞出去一大堆,还是未能如愿。
要上,也只能是卢少婷上这个班。
那为何,最终走进纺织三厂的还是原主呢?
嗐,这也是卢少婷安排的。
她说临时工转不了粮食关系,她回城上班,关系还得留在插队的地方,没意义。
其实这话根本讲不通。
多的是有门道的人家,把户口和粮食关系摆在农村,人在城里干着临时工,家里再补贴点,把日子过下去。
反正这种情况,也不用生产队分粮,生产队多半懒得管。
但卢少婷舍不得离开她的亲亲好老公,她如论如何,也没办法忍受夫妻分离。
她主动让叶友德叫原主去上班,这样万一后面不如她的意,她也能随时接手原主的工作岗位。
对,就是这么的理直气壮。
叶菁菁从原主记忆里搜寻出“让菁菁先替我把工作占着”这句话时,她都气笑了。
得,她现在敢肯定了,不管小说怎么强调独立大女主,本质就是爱丁宝。
叶菁菁一边吐槽一边进了更衣室。
在纺织厂上班,肯定得换工作服。
麻花辫必须盘好,塞进白帽子里。否则机器一转,你披头散发的话,头发被机器卷进去了,头皮都能叫扯掉。
除了白帽子还得上口罩,胸前挂上围兜裙,这样走出来才是纺织女工的形象。
叶友德为了外甥女儿,可是下了血本的。
集中体现在,他给卢少婷选是细纱车间。
这可是纺织厂大名鼎鼎的贵族车间!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细纱技术要求比准备车间高,灵活性比整理车间多,灰尘比前纺车间少,就连机器的噪音都要比布机车间小。
原主工作的六车间占地面积不小,车间顶上的白炽灯,24小时都亮着。
棉纱对温湿度的要求都极高,车间是25℃的恒温,没有窗户,只在四面墙的高处固定了几个大圆盘抽风机。
抽风机里头那三片铁扇叶,“呼哧呼哧”响个不停。
偶尔有天光从铁扇片的空隙透进来,才让人恍惚意识到,外面居然还是白天呢。
车间里,一排排机器摆列整齐,机台锃光瓦亮。
如果是小学生写作文的话,肯定要把它们比喻成列队迎检的卫兵。
机床两头各安装个大油罐桶,里面码放着一捆捆的棉条。
但环境好归好,活却不好干。
一个熟练的挡车工要挡两台半车,一千个纱锭。
人在机器间来回穿梭,手脚不停地抓起断掉的细线头,对准机架滑下来的棉条头,将它们迅疾连接上。
这个过程中,纺织工还得钩掉卡在轴承缝的绒棉屑,又要见缝插针,眼明手快,刷掉机床板上积累下来的纱灰。
这几个步骤,每走一次巡回,每换一次粗纱,每接一次纱线和做清洁工作,都必须得跟卡尺量过一样,做到规范化。
说白了,挡车工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手脚麻利。
否则纺出来的纱结头多,线不均匀,那就进不了甲等品头仓了。
而原主,从她独自上班的第一天起,手上出来的都是甲等品。
也得亏她强大的肌肉记忆,叶菁菁才能顺利地把这个班给上下。
一上午的时间,她感觉耳朵都要聋了,那个机器的轰隆声,简直堪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她的两条腿,也沉重地像灌了铅一样。
真的,整整几个小时,她不停地围着机器转,估计加在一起,起码走了十里地。
这日子,当真生无可恋啊。
叶菁菁筋疲力尽,全凭本能,跟着车间工人们一道去食堂吃午饭。
其实,这时代好多职工,为了省钱养家,都是从家里带饭吃。
但纺织厂效益好,领导舍得在吃食上投入,食堂以物美价廉而著称,故而绝大部分人更乐意直接吃食堂。
纺织三厂的食堂宽敞,足有一两百平方米大,整洁明亮。左手边一面是诗墙,算批儒评法的时代产物,上面贴的都是厂里工人写的诗。
叶菁菁随意瞥了一首,上面用钢笔写着:谁说老粗没文化?登上讲台要讲话,创造历史讲历史,天大困难饿不怕!
她乐了,不晓得这是署名的“车间老工人”原创,还是请人捉刀亦或者干脆抄来的。
打油诗也不好写呢,现在让她写,她就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叶菁菁花了一毛五分钱的菜票,要了份狮子头荷包蛋外加青椒炒菜瓜的甲菜。
然后她又顺着原主的记忆,熟门熟路地去舀了一搪瓷缸的米汤——食堂的米饭是先煮后蒸的,剩了大量的米汤,可以当成白开水,免费供应给职工喝。
米汤桶旁边还有个体积相当的大桶,里面装的是免费菜汤,看不到油花,只有几片漂浮着的空心菜叶子。
本能告诉叶菁菁要舀,但她的意志拒绝了。
她想不开咯,没事喝洗锅水倒自己的胃口。
结果,她端着搪瓷缸子,找同车间的年轻女工一块儿坐时,桌上的人闻到她搪瓷缸里传出的肉香,集体惊呆了。
其中一个扎着两个小辫的姑娘王凤珍,一副眼睛珠子都要瞪出来的模样:“叶……叶菁菁,你竟然吃狮子头?你吃肉?”
叶菁菁莫名其妙:“怎么了?你不也打了冬瓜炒肉吗?”
食堂吃肉不要肉票的,是每月拿粮票和钱一道换成饭菜票,因为这样结算方便。
王凤珍跟找不到自己舌头似的,结结巴巴道:“可是,你不都是一直吃大菜的吗?”
所谓的大菜是大锅里炒出来的素菜,三分钱一份。
王凤珍这么说,已经算给同事留面子了。
因为吃大菜,对以前的叶菁菁来说,也算改善生活。
更多的时候,她是靠着食堂的免费米汤和菜汤,就着黄面馍馍凑合一顿。
不是王凤珍夸张,她就没见过比叶菁菁更抠门的人。
餐桌上,其他人也露出了同样惊讶的神色,今天这一顿的开销,抵得上叶菁菁往常一个礼拜的伙食了。
被视线集中凝视的人,淡定地喝了口米汤,润润嗓子,一边拿筷子夹狮子头,一边慢条斯理道:“大夫说我营养不良,让我好好补充营养。”
哦——
难怪哩。
看她这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确实像营养不良。
真奇怪,叶菁菁她爸是大卡车驾驶员啊,工资好高的,怎么她吃的穿的这么差?
啧,为了迎合艰苦朴素的口号,她家对自己可真够狠的。
估计也只有大夫放话,她才不过叫花子的生活吧。
欸,叶菁菁生病住院一个礼拜,她们好像都没去看过她,一点集体主义的团结友爱精神也没有哦。
哎,真的不能怪她们啊。
她们都是纺织厂子弟或者有亲戚在纺织厂,叶菁菁一个外来户,平常上班还能跟车间里的人讲两句话,下班从来不跟她们一起玩,大家其实熟的有限。
可还是有点心虚啊。
王凤珍“哈哈”了两声,赶紧附和道:“对对对,就该吃点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她暗自松了口气,轻松了不少。
往常,她都有点不乐意跟叶菁菁一起吃饭。
人家爸爸工作那么好,一个月工资比自己爹妈工资加一起都多。她家还要省下钱和粮票,好支援下乡的哥哥姐姐。
就这样,自己照样三天一小荤一礼拜一大荤的,跟叶菁菁的清汤寡水比起来,简直是穷人装阔。
现在好了,叶菁菁吃肉了,她也不用自惭形秽了。
叶菁菁冲她笑:“没错,吃好喝好,才能干好。”
有一说一啊,食堂的菜味道不错,狮子头鲜甜,荷包蛋滑嫩,菜瓜清脆,米汤也颇为适口。
叶菁菁喝完米汤吃完饭,看桌上人没吃完,又去打米汤。
她拿勺子的时候,旁边响起个声音:“叶菁菁同志,我要批评你啊。”
她侧头一看,离她三步远的地方,站着个个头中等身材微胖的男青年,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你要知道,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
哦,这位啊,刘向阳,算是原主的追求者吧。
他爸妈都是纺织厂干部,他本人又是**大学生,现在同样是干部身份,一个月到手的钱能抵得上原主两倍。
摸着良心讲,这样的家庭条件加个人条件,他也没传出过什么了不得的丑闻,那必须得是婚恋市场上的香饽饽,各家争抢的好佳婿。
事实上,刘向阳当真受欢迎。
不管厂里还是厂外,对他暗送秋波,甚至主动约他一起去看电影的大姑娘,不在少数。
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原主太过于沉默寡言,眼里没人,压根没对他示好的意思,反而引发了刘向阳的好奇心和挑战欲。
反正他就相中原主了,明里暗里的各种意思。
可惜原主不仅没有受宠若惊,反而避之不及,认定两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死活躲着刘向阳。
现在,身体换了芯子,叶菁菁也对刘向阳无感。
没别的原因,她颜狗。
眼前这位老兄,不仅没长在她的审美点上,还带着一股说不清的油腻腻的爹味,实在让她看了都有点影响胃口。
更别提他还在喋喋不休:“这样吧,以后你就跟我共同进步,我来监督你每天好好吃饭。”
妈呀!大哥,你该不会以为自己这架势,特潇洒特有男人味吧。
1977年,你在食堂,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种暧昧的话,是要把姑娘挂在火上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