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宋之水浒经营 第二百四十五章:宿元景入狱

小说:穿越大宋之水浒经营 作者:浮华如梦 更新时间:2025-02-05 12:30:58 源网站:新笔趣阁
  宿元景又对猎户道:“你且留在军中,若有新的情况,及时告知。”

  猎户连连点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宿元景一边督促士兵加紧操练,一边派人侦查辽兵动向。

  临近月半之夜,军中气氛愈发紧张。

  宿元景亲自到山谷查看埋伏情况,对士兵们鼓舞士气:“将士们,此战关乎边境安宁,百姓福祉。我们定要让辽兵有来无回!”

  士兵们齐声高呼:“愿听大人调遣,保家卫国!”

  终于,月半之夜来临。夜色如墨,山谷中一片寂静。

  宿元景站在城楼上,目光紧紧盯着东边。

  突然,烽火燃起。

  宿元景拔剑高呼:“辽兵来了,众将士,杀!”

  一名副将匆匆跑来,向宿元景禀报道:“大人,探子来报,在北侧山谷中发现有辽军的粮草!”

  宿元景眉头一皱,略一思索,说道:“咱们赶快带人把粮草烧了,断其补给!”

  说罢,宿元景点齐一队精兵,亲自率领,朝着北侧山谷疾驰而去。

  夜色中,众人悄无声息地靠近山谷。宿元景手一挥,示意众人停下,观察一番后,确定四周无异常,方才带人潜入谷中。

  然而,当他们走进所谓的“粮草堆”时,宿元景心中顿觉不妙。他伸手一摸,脸色大变:“不好,中计了!这哪里是粮草,全是干草!”

  话音未落,四周突然喊杀声四起,伏兵从四面八方涌出。箭如雨下,宋军顿时陷入混乱。

  “快撤!”宿元景大声喝道。

  众人拼死抵抗,边战边退。可辽军兵力众多,且早有准备,宋军伤亡惨重。

  宿元景带着残兵好不容易突出重围,往城池方向奔去。一路上,他心急如焚,懊悔不已。

  待他们临近城池,却发现城头已换上了辽军的旗帜。

  宿元景怒目圆睁,骂道:“辽贼狡诈,竟趁我军出城,夺了城池!”

  此时,辽军在城楼上大声嘲笑:“宿元景,今已成瓮中之鳖,还不投降!”

  宿元景气得咬牙切齿,道:“尔等休想!我宿元景宁死不降!”

  副将道:“大人,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

  宿元景望着城池,沉思片刻,道:“先找个隐蔽之处,休整一番,再作打算。”

  众人寻得一处密林,暂时停歇。宿元景心中烦闷,来回踱步。

  “此次中了辽贼奸计,损兵折将,城池又失,我有何面目回去见圣上!”宿元景自责道。

  众将士纷纷道:“大人,胜败乃兵家常事,切莫太过自责。”

  宿元景道:“如今我们需想个法子,夺回城池。”

  副将道:“辽军兵力众多,且占据城池,易守难攻。”

  宿元景道:“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派人去打探城中情况,看是否有可乘之机。”

  不多时,探子回报:“大人,城中辽军看似防备森严,但他们初来乍到,对城中地形不熟。”

  宿元景眼睛一亮,道:“这便是我们的机会。”

  于是,宿元景召集众将,部署计策。

  “今夜,我们分兵三路。一路佯攻东门,吸引辽军注意;二路趁乱从西门潜入;三路在城外接应。”宿元景说道。

  众将齐声应道:“谨遵大人吩咐!”

  圣旨到,宿元景识人不明,丢了城池,有辱国体,即刻押解回京师问罪。

  传旨太监那尖细的嗓音在城楼上回荡,宿元景闻听,如遭雷击,身子晃了晃,险些站立不稳。

  “大人!”身旁的副将急忙伸手扶住他。

  宿元景面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绝望与不甘:“我宿元景一心为国,竟落得如此下场!”

  副将愤愤不平道:“大人,此乃辽军狡诈,使奸计得逞,怎能怪罪于您!”

  宿元景长叹一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只恨未能彻底击退辽军,保境安民。”

  传旨太监阴阳怪气道:“宿大人,莫要耽搁,速速收拾,随咱家回京。”

  宿元景强打精神,安排好城中防务,便带着寥寥几名亲信,随传旨太监踏上了回京之路。

  一路上,宿元景心情沉重,思绪万千。回想此次与辽军之战,自己殚精竭虑,却中了敌人圈套,导致城池失守,心中懊悔不已。

  “我宿元景对不住圣上的信任,对不住边境的百姓啊!”他喃喃自语道。

  亲信们纷纷劝慰:“大人,您为国家出生入死,这绝非您之过错。”

  宿元景摇摇头:“错已铸成,再多辩解也是徒劳。”

  行至一处驿站,众人稍作歇息。宿元景独坐房中,愁眉不展。

  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让我进去,我要见宿大人!”

  宿元景闻声,起身打门。只见一名士兵满脸悲愤地站在门口。

  “何事如此慌张?”宿元景问道。

  士兵跪地哭诉:“大人,辽军又在边境肆虐,百姓苦不堪言。”

  宿元景握紧拳头,咬牙切齿道:“可恨我此刻不能上阵杀敌!”

  回到房中,宿元景一夜未眠。

  数日后,终于抵达京师。宿元景被直接带入宫中。

  金殿之上,宋徽宗面色阴沉地看着宿元景。

  “宿元景,你可知罪?”宋徽宗怒喝道。

  宿元景跪地叩头:“陛下,臣知罪。臣未能识破辽军诡计,丢了城池,有负陛下重托。”

  高俅在一旁落井下石道:“陛下,宿元景此次大败,损我大宋威风,当严惩不贷!”

  蔡京也附和道:“陛下,宿元景失职之罪,不可轻饶。”

  宿元景怒视高俅、蔡京:“你等奸贼,只知在朝中搬弄是非,陷害忠良!若不是你们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边境防务怎会如此薄弱!”

  高俅冷笑道:“宿元景,你如今自身难保,还敢口出狂言!”

  宋徽宗一拍龙案:“都给朕住口!宿元景,念你往日之功,朕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你说说,该如何挽回此次败局?”

  宿元景沉思片刻,道:“陛下,辽军虽占得一时之利,但我大宋国力雄厚,只要陛下能整顿军备,选派良将,重新部署防线,定能击退辽军,收复失地。”

  高俅道:“陛下,宿元景所言不过是推脱之词,不可轻信。”

  宿元景大声道:“高俅,你这奸贼,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安危,总有一天,你会遭到报应!”

  宋徽宗心烦意乱:“好了,宿元景,朕暂且将你革职,押入大牢,待朕深思后再做定夺。”

  宿元景被侍卫拖了下去,他高呼:“陛下,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大牢之中,宿元景心如死灰。

  “难道我大宋真要毁在这等奸佞之手?”他悲愤地自言自语。

  而此时,高俅、蔡京一伙却在暗中谋划,欲置宿元景于死地。

  宿元景深知自己之所以会落入圈套,那个猎户十分可疑。他派人全力寻找,却始终杳无音讯。

  而高俅和蔡京,趁机向宋徽宗进言道:“陛下,我们已经查出那个猎户的身份,他根本就不是普通的猎户,而是辽国大将耶律假扮的,目的就是为了潜入宋境,刺探情报。”

  宋徽宗闻听,脸色大变:“竟有此事?那宿元景为何会轻信于他?”

  高俅道:“陛下,宿元景疏忽大意,中了辽人的奸计,导致城池失守,实在罪不可赦。”

  蔡京也附和道:“陛下,宿元景此举,严重危及我大宋安危,应当严惩。”

  宋徽宗沉思片刻,道:“此事还需进一步查证。”

  宿元景得知高俅和蔡京的进言,心中愤怒不已:“这两个奸贼,颠倒黑白,诬陷于我!”

  宋徽宗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此时,有内侍来报,说宿元景在大牢中求见陛下。宋徽宗冷哼一声,道:“不见!他犯下如此大错,还有何颜面来见朕!”

  高俅和蔡京相视一眼,心中暗喜。蔡京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等又有新的证据,可证明宿元景居心叵测。”

  宋徽宗眉头一皱,道:“呈上来。”

  蔡京从袖中掏出一叠书信,道:“陛下,这是臣等查到的宿元景以往与梁山贼寇有往来的证据。宿元景与那宋江等人暗中勾结,意图不轨。”

  高俅也跟着说道:“陛下,宿元景先是轻信辽人,导致城池失守,如今又被查出与梁山贼寇有染。臣看,他此次遭遇辽兵,还有那耶律宏被追杀之事,绝非巧合,定是他与辽人勾结的阴谋。”

  宋徽宗拍案而起,怒喝道:“宿元景竟如此大胆!”

  蔡京趁机进言道:“陛下,宋江、赵天明一伙人本就是反贼,绝不能留。如今宿元景之事败露,应当立刻将他们的罪行查实清楚,然后问斩,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高俅附和道:“陛下,此事当速速决断,以免夜长梦多。”

  宋徽宗来回踱步,沉思片刻,道:“传朕旨意,着三司会审,务必将宿元景与宋江等人的罪行查个水落石出!”

  高俅和蔡京齐声应道:“陛下圣明!”

  退朝之后,高俅和蔡京得意洋洋。

  高俅笑道:“此次宿元景插翅难逃,看他还如何翻身。”

  蔡京道:“只要将他与宋江等人一并铲除,朝中便再无阻碍。”

  而大牢中的宿元景,对这一切还一无所知,仍在苦苦思索着如何为自己洗清冤屈。sxbiquge/read/74/74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