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宋之水浒经营 第二百五十二章:高俅的报复

小说:穿越大宋之水浒经营 作者:浮华如梦 更新时间:2025-02-11 10:51:41 源网站:2k小说网
  高俅营帐内,正得意之时,忽有探子来报,说徽宗对他们此次的行动有所不满,龙颜大怒。高俅顿时慌了神,忙派人请蔡京、童贯前来商议。

  三人聚首,皆是满面愁容。蔡京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如今之计,唯有弃车保帅,方能重获圣心。”

  童贯忙问:“太师何意?”

  蔡京道:“吾等需寻一替罪羔羊,将此次失利之责尽数推于他身,以保吾等周全。”

  高俅寻思片刻:“何人可为这替罪羊?”

  蔡京阴恻恻道:“那李虞侯平日里嚣张跋扈,得罪不少人,且在军中也无甚根基,正可拿来顶罪。”

  童贯点头称是。

  于是,三人一番密谋,捏造诸多罪名,将李虞侯五花大绑,押解回京。

  朝堂之上,徽宗端坐龙椅,面色阴沉。

  蔡京上前奏道:“陛下,此次战事失利,皆因那李虞侯不听军令,擅自行动,以致中了贼寇之计。臣等已将其擒拿,听候陛下发落。”

  童贯也附和道:“此贼罪大恶极,坏了陛下大事,当严惩不贷。”

  高俅亦道:“臣等管教不严,愿领罪责。”

  徽宗听了,神色稍缓:“既如此,将那李虞侯推出斩首,以正军法。”

  可怜那李虞侯,尚未明白何事,便做了刀下亡魂。

  经此一事,徽宗对蔡京、高俅、童贯三人的怒气渐消。

  而梁山与方腊这边,探子回报高俅等人的举动,众人皆是愤怒不已。

  “这三个奸贼,竟如此无耻,拿无辜之人顶罪!”宋江怒道。

  吴用道:“哥哥息怒,此乃他们惯用伎俩。如今方杰兄弟仍在敌手,当务之急是设法营救。”

  方腊也是心急如焚:“若不救回方杰,我誓不罢休!”

  梁山好汉们纷纷请战。

  武松道:“哥哥,俺们这就杀过去,与那高俅老贼拼个你死我活!”

  林冲道:“不可鲁莽,还需从长计议。”

  此时,有一小校来报:“山下发现一队官军,行踪诡秘。”

  宋江与吴用对视一眼,心中生疑。

  原来是蔡京派来的使者,欲与梁山和方腊讲和。

  使者道:“诸位好汉,蔡太师有意与你们和解,只要你们不再与朝廷作对,以往之事皆可既往不咎,还会许以高官厚禄。”

  方腊大骂:“奸贼的话如何能信!”

  宋江却道:“且听听他如何说。”

  使者又道:“只要你们肯归降,方杰将军自当安然送回。”

  梁山众人议论纷纷,一时难以决断。

  就在此时,又有消息传来,高俅正整顿兵马,似有再次进攻之意。

  梁山与方腊顿时陷入两难之境,是战是和,难以抉择。

  那蔡京派出的使者见梁山与方腊众人犹豫,心中暗喜,又添油加醋说道:“诸位好汉,如今局势于你们不利。那方杰将军在高俅手中,性命堪忧呐。若你们执意与朝廷对抗,只怕方杰将军性命难保。”

  方腊听闻,怒目圆睁:“尔等若敢伤方杰分毫,我定将你们碎尸万段!”

  使者却不慌不忙道:“方腊大王,莫要动怒。只要你们肯归顺,方杰将军自然安然无恙,朝廷亦会对你们重重有赏。”

  宋江在一旁沉思良久,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使者见状,趁热打铁:“宋头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再拖延,只怕悔之晚矣。”

  说罢,使者便离去,只留下梁山与方腊众人在营帐中商议。

  方腊心急如焚:“宋江哥哥,难道我们真要向那奸贼低头?”

  宋江道:“方腊兄弟,方杰兄弟在他们手中,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

  吴用道:“哥哥,此事恐有诈。蔡京高俅等人向来狡诈,不可轻信他们所言。”

  林冲也道:“俺看那使者所言,尽是花言巧语,不可上当。”

  武松更是怒喝道:“管他什么阴谋诡计,俺们直接杀过去,救回方杰兄弟!”

  众人争论不休,一时难以决断。

  而高俅营帐中,高俅与蔡京、童贯正得意洋洋。

  高俅笑道:“此次用方杰来要挟方腊,定能让他们屈服。”

  蔡京捋着胡须道:“且看他们如何应对,若不归顺,便杀了方杰,以绝后患。”

  童贯道:“只是那梁山众人颇为难缠,需小心应对。”

  过了几日,那使者又来,带来蔡京的口信:“若再不归顺,三日后便斩方杰。”

  方腊听闻,暴跳如雷:“高俅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

  宋江连忙劝道:“方腊兄弟,莫要冲动。”

  吴用此时道:“哥哥,依我之见,不如先假意答应他们,待救回方杰兄弟,再做打算。”

  宋江点头道:“也只好如此。”

  于是,宋江回复使者,愿意归顺。

  蔡京等人得知,大喜过望。

  “哈哈,终究是让他们屈服了。”高俅大笑道。

  然而,梁山与方腊这边却暗中准备。

  武松带领一队精兵,悄悄靠近高俅营帐,准备伺机而动。

  到了约定之日,宋江与方腊带着部分人马前往高俅营帐。

  高俅道:“尔等既已归顺,快快放下兵器。”

  宋江道:“先让我们见方杰兄弟。”

  高俅命人将方杰带了出来,只见方杰伤痕累累,但眼神依旧坚毅。

  方腊心疼不已:“方杰兄弟,让你受苦了。”

  就在此时,武松率领的精兵突然杀出,高俅等人顿时大乱。

  “不好,有诈!”蔡京惊呼。

  梁山与方腊众人趁势发起攻击,与高俅军展开一场激战。

  方杰也挣脱束缚,加入战斗。

  高俅军被杀得措手不及,纷纷败退。

  蔡京见势不妙,想要逃走,却被林冲拦住。

  “蔡京老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林冲怒喝一声,挺枪便刺。

  蔡京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

  童贯也被武松追上,一棒打得脑浆迸裂。

  高俅在乱军中左冲右突,想要逃脱,却被方腊一箭射中肩膀。

  “高俅贼子,哪里走!”方腊大喝一声,冲上前去。

  高俅最终被擒,众人皆是欢呼雀跃。

  宋江道:“此次虽胜,但朝廷未必善罢甘休。”

  方腊道:“怕什么,大不了与他们再战!”

  众人整顿兵马,准备迎接朝廷的再次进攻。

  而京城中,徽宗得知高俅等人战败被俘,龙颜大怒。

  “这群废物,竟连一群草寇都对付不了!”

  朝中大臣们纷纷进言,有的主张继续派兵征讨,有的则建议招安。

  徽宗一时犹豫不决。

  高俅被方腊一箭射中肩膀,又被众人擒拿,五花大绑押在营帐之中。

  这高俅虽身陷囹圄,心中却不停盘算如何脱身。他一双贼眼滴溜溜乱转,寻思着脱身之计。

  夜里,营帐外守卫森严,火光通明。高俅在帐内假寐,实则暗暗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突然,高俅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骚乱之声。原来是有一小股敌军前来偷袭,引得梁山与方腊的兵马纷纷前往抵御。

  高俅趁此机会,悄悄挣脱绳索。他环顾四周,发现一名守卫背对着他,便猛地扑上去,捂住守卫的口鼻,夺下其佩刀,将守卫杀死。

  高俅换上守卫的衣服,低着头,混在慌乱的人群中向外走去。

  此时,宋江正指挥着众人抵御偷袭,无暇顾及高俅这边。

  高俅小心翼翼地避开人群,朝着黑暗处摸去。

  然而,他的行踪还是被一名细心的梁山士卒察觉。

  “站住!你是何人?”士卒大声喝道。

  高俅心中一惊,却强装镇定道:“莫要声张,我是奉命去查看后方情况。”

  士卒见他神色慌张,心中起疑,提刀便向高俅走来。

  高俅见势不妙,转身就跑。

  士卒在后面紧追不舍,边追边喊:“有奸细,别让他跑了!”

  高俅慌不择路,竟跑到了一处悬崖边。

  眼看追兵将至,高俅心一横,纵身跳下悬崖。

  那士卒赶到悬崖边,向下望去,只见黑漆漆一片,不知高俅生死。

  原来,这高俅跳下悬崖后,幸运地被一棵大树的树枝挂住,保住了性命。

  他忍着伤痛,艰难地爬下树,趁着夜色,逃进了山林之中。

  高俅在山林中东躲西藏,饿了便摘些野果充饥,渴了就喝山泉水。

  终于,他逃出了山林,遇到了一队朝廷的残兵。

  高俅如获至宝,表明身份后,带着残兵匆匆离去。

  回到京城,高俅向徽宗哭诉自己的遭遇,添油加醋地说梁山与方腊如何强大,如何凶残。

  徽宗听后,又惊又怒,却也对高俅的逃脱感到一丝欣慰。

  而梁山与方腊这边,发现高俅逃脱,皆是气愤不已。

  宋江道:“这高俅奸贼命大,让他逃了回去,日后必是大患。”

  方腊道:“下次若再擒住他,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梁山与方腊众人更加警惕,准备迎接朝廷的再次进攻。

  高俅逃脱之后,与蔡京、童贯聚首。三人皆是咬牙切齿,对梁山与方腊恨之入骨。

  蔡京阴沉着脸道:“此番我等受此奇耻大辱,定要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

  高俅捂着受伤的肩膀,恶狠狠道:“那梁山贼寇与方腊逆贼,竟敢如此对待本太尉,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童贯亦道:“我等当速速谋划,调集大军,将他们一举剿灭。”

  于是,三人在朝中大肆活动。蔡京凭借其权谋,蛊惑徽宗,称梁山与方腊已成心腹大患,若不铲除,必将危及江山社稷。

  高俅则四处拉拢朝中将领,许以重利,欲组建一支精锐之师。

  童贯更是积极筹备粮草军备,为大军出征做足准备。

  不多时,朝廷大军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向梁山与方腊进发。

  这一次,高俅亲自挂帅,誓要一雪前耻。他骑在高头大马上,挥舞着马鞭,高声喊道:“众将士听令,此番定要将贼寇杀个片甲不留!”

  大军压境,梁山与方腊营地气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