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随军日常 第379章

小说:初唐随军日常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4-12-06 14:30:35 源网站:2k小说网
  明洛果真喜笑颜开:“七公子客气了。”

  张七郎不由得问起什么学堂,看着豆苗般身量的若姚,不确信问:“你是让她管这摊事?”

  “锻炼锻炼。”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身边哪有得用的人,身为女子,组建班子堪称千难万难。

  第一,大多有见识有文化的都是男人,光从性别歧视上就不服你。第二,明洛没有家族依仗,她要是五姓七望的千金,还能狐假虎威一番。第三,她太年轻,镇不住人。

  张七郎听得发笑:“行吧。只是你要那么多识字的人干吗?”

  明洛则敛了些许笑意:“或许七公子心里,奴仆没有识字的必要,但我以为生而为人,识得几个字很有必要。”

  这话听得就不同凡俗。

  张七郎没和明洛继续杠,默然颔首:“那倒是,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好,且读书明理。”

  明洛犹自等着若姚的答卷,不想边上的师傅大着胆子插嘴:“宋娘子,小的斗胆插一句。”

  “嗯?”

  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小的家里俩闺女一儿子,还有三个侄儿。您看方便一道认几个字吗?”

  估摸着怕被明洛拒绝,他连忙补充:“纸笔都会自带,想着不让孩子们当个睁眼瞎。”

  说来可惜,他每日经受着小报,却从来没看懂其中到底是什么内容。

  “不拦着闺女认字?”明洛稀罕极了,平民百姓家咬牙送男孩读书的是有,但闺女,几乎不可能。

  师傅一愣,他本意当然是顾着儿子和几个侄子,女孩子家的,有啥必要,他大女儿翻年就准备嫁人了。

  万幸他记得明洛是个女的,又从那句话里听出了明洛的言外之意,当即点头:“一块去就是了。”

  “可以。”明洛本想画蛇添足地给女孩子们一点额外的关心,比如免费提供笔墨等。

  但转念一想这个世道的无耻,决定顺其自然。

  免得那份免费的笔墨最终便宜了他家男丁,俩女孩照样一无所有。

  “娘子大恩。”师傅喜不自胜,激动之余搓了搓手。

  “算不上。我还得规划一段时间。”明洛从来量力而行,也就近来收入可观,方能好生安排。

  在出身等于命运的时代,若姚终究有赖于从小的见识认知,展现出了一骑绝尘的智慧。

  她就推广小报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和外来的穿越人士相比,她更清楚这个年代的阶层划分。

  首先可以去扫靠南的一系列学堂,以八折的价格吸引订阅。若姚举了马先生的例子。

  即明洛弟弟所在的学堂。

  明洛每日会派一份免费的小报过去。

  “其实能送孩子读书的家庭,多半都有点见识。”重点是手有余钱,是小报非常对口的目标客户。

  其次,若姚把主意打向了那些佛寺道观。

  这是绝大多数穿越者容易忽视的存在。

  古代的宗教力量是不亚于官吏,世家,百姓,奴婢的另外一大群体,且在隋唐之际,佛寺普遍有世家大族撑腰。

  太子妃叫啥来着,郑观音。

  长孙皇后的小名是啥呀,观音婢。

  不用说独孤皇后和杨坚在名字上的情缘,妥妥菩提树下的金童玉女啊,一个名伽罗,一个那罗延。

  “这可行吗?”

  明洛虽然对初唐这块历史相对熟稔,但着实对宗教置若罔闻,她只隐隐知道这和现代社会的寺庙好像不是一回事?

  “行的。就是娘子,您可能需要借一下公主府的势。”若姚已经随着明洛去过两次公主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