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随军日常 第389章

小说:初唐随军日常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4-12-06 14:35:54 源网站:2k小说网
  杨观齐听到这处不觉得有什么,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这点程度算什么。

  “只是蒲津的永丰仓和陕州附近的常平仓都在我们手里,怎么就搞得那么民不聊生……”

  没有一个百姓会对自家田地屋舍被焚毁心怀感激。

  张才实比他表弟灵敏多了,光是这征粮扰民的前奏看,他家裴公似乎就注定不是行军打仗的料子。

  “裴公说白了,是代表陛下去并州挣军功的……”又有刘文静被杀在前,局面其实不太好看。

  “可不是,陛下杀刘公那么硬气,如今只能寄希望于裴公杀宋金刚也能那么硬气才好。”

  杨观齐挑明重点。

  刘文静杀了,不算什么,真要细细追究对方的臣节,确实存在亏欠,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问题是……刘文静身上除了开国策定这方面的功勋外,还有随秦王二战薛秦并最终歼灭对方的功劳。

  裴寂有什么呢?

  张才实的预感半点没错,连征粮都搞得风声鹤唳,变相逼着百姓和当地大户躲进了坞堡营垒中,谁来替大军运粮输送推小车呢。

  可惜裴寂和李渊臭味相投,他丝毫不顾忌刘弘基千万叮嘱的话语和那李姓副将的接连献策。

  他将刘弘基留在晋州(即临汾)看门,自己率领主力北上介休(现晋中市,山西中南部),将大军屯在度索原与宋金刚对峙。

  这是什么水平的操作呢。

  马谡。

  即裴寂把大军驻扎在了山上,按道理说山上视野开阔,居高临下产生俯冲的优势,并在心理上给与敌军压迫感。

  为什么这里不行呢。

  因为宋金刚据城。

  一座城,敌军在城里安营扎寨,意味着人家有大把时间精力摸索周围的山势地理情况。

  而裴寂呢,远道而来不说,一来就上了山,大军士兵喝的是山涧流下来的水,可山涧是什么样的呢。

  见过的人都知道。

  无非一条隐蔽在山石草木里的清泉溪流,能有两三尺宽就谢天谢地了,时不时因为降水量和季节还会没水。

  太容易被人截断了。

  一旦缺水,这仗怎么打?

  奈何裴寂即便到了被人截了水源的那刻,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然落入宋金刚的包围圈。

  就那么堂而皇之地带着又渴又乏的大军下了山,正好中了敌军埋伏圈,带着几百骑逃回刘弘基所在的晋州。

  姜宝谊这回没了那么好的运道,被擒后直接斩杀。李仲文则和裴寂跑了相反的方向,逃入了浩州(现汾阳)。

  收到败报的刘弘基站于望楼上,几乎目瞪口呆地接收了寥寥数百唐军,他动了动嘴唇,忽的明白了秦王那天欲言又止是为了什么。

  “将军,某刚问清楚了,裴公竟然在未曾打探清楚周围环境的情况下,将大军安营扎寨在了山上。”

  来人正是年过五十的李靖,他语气略有不满,神情上维持着一名副将该有的平和。

  “然后呢,这一路他连守都没守吗?”刘弘基迟疑了一瞬,几乎勃然大怒,败仗是兵家常事,但因为一次败仗就狼狈至此,半点无法抵挡了吗?

  当初裴寂对他侃侃而谈的层层疲敝敌军、消耗敌军有生力量,只是纸上谈兵吗?

  “从介休西南起,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险隘,又有灵石霍邑的据点,沿途不少坞堡营垒……何至于此!裴公但凡守一守……”李靖同样说不出来什么,军败如山倒,有个如此做派的主帅带头跑路,能指望谁尽心尽力守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