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玄惊得目瞪口呆,目光在李观澜身上来回打量,眼中满是震惊。

  堂堂大夏剑神,见惯了大风大浪。

  本不该如此一惊一乍。

  只是。

  现在眼前看到的这一幕,实在让李道玄难以置信。

  半岁!

  区区半岁啊!

  观儿就已经能推着学步车在地上溜达!

  这要是再晚回来个十天半月,观儿岂不是连学步车都不需要了,可以直接在地上撒开脚丫子乱跑了?

  李道玄满心震撼。

  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这一幕,只是怔然站在院门口。

  时隔多日。

  李观澜长高了不少,已经跟一岁的小孩差不多了。

  相貌五官也跟以前稍有不同,小脸儿长得更加的端正,但还是能够看出以前的模样和轮廓。

  特别是那双眼眸……

  现在越发的明亮灵动,让人一看便不能忘。

  “观儿!”

  李道玄呼唤一声,大步朝李观澜走了过去。

  “爹,回来啦。”

  李观澜随口回应着。

  可就是这一声很随意的回应,让李道玄迈出的脚步猛地停下。

  这一刻间。

  大夏剑神李道玄整个人已是僵在那里,呆若木鸡。

  这……

  这是观儿在跟我打招呼!?

  未曾想,观儿现在这年龄,就已经能够如此流利的说话……

  真是天纵之资!

  李道玄眼中满是惊喜。

  他记得很清楚,上回他审问完净空和尚,离去的时候,李观澜才刚开始学着叫娘和叫爹。

  而现在。

  也就短短二十来天。

  已是能如此流利的说话了。

  即便发音还有些含糊,但胜在说话流利,跟寻常刚学会说话的小孩截然不同。

  这样的进步速度,实在太快。

  即便李道玄这样的大夏剑神,一时半会间,也有点难以接受。

  于是。

  李道玄定定的看着李观澜,瞅着他来回打量,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李观澜见老爹愣愣的站在那里,也就不再理会,推着学步车继续溜达,跑来跑去。

  倒也不是溜达着玩。

  而是在跑步。

  锻炼身体。

  不料。

  刚没跑多久,就被抱出了学步车。

  “观儿。”

  李道玄闪身而至,一把将李观澜抱起,尝试着跟他说话,问道:“你走的累不累啊?”

  “不累。”李观澜摇摇头。

  李道玄又问:“观儿,你真的已经会说话了吗?”

  李观澜眨眨眼,反问道:“难道我现在是假的在说话吗?”

  此言一出。

  李道玄的眼神瞬间僵住,不知该如何回应。

  他已是反应了过来。

  刚刚他明明正在跟儿子说话,却还要问儿子会不会说话……这个问题,问得实在有点愚蠢。

  一时间。

  李道玄被自己尬住了。

  李观澜也觉得有些好笑,但非常理解自己这老父亲激动的心情。

  因为。

  这样的场面,他早就在第一回跟母亲刘扶摇聊天的时候,经历过一次。

  至今已觉不新鲜。

  现在。

  李观澜只想让老爹快点把他放下来,别耽误自己锻炼身体。

  本以为。

  自己这剑神父亲回来以后,也许能再度触发新的系统任务,赚到更多的奖励。

  但直到现在,系统都没有出现新增提示。

  李观澜已是懒得再跟李道玄互动。

  “爹,我想下去玩。”

  “那你自己走路的时候可要小心些。”

  “我有学步车。”

  “行吧。”

  李道玄把李观澜放回学步车里,再跟守在一旁的侍卫和宫女们吩咐几声,让他们好好守着李观澜。

  随即。

  李道玄走向站在树下的刘扶摇,两人小声说聊了起来。

  小别胜新婚。

  夫妻俩自然要互诉衷肠。

  李观澜则在院子里推着学步车,小跑着锻炼身体,时不时朝父母看上一眼,远远的听上几句。

  “夫君你是不知道,我们的观儿可不只是已经会说话这么简单,就连字都学会了不少,百字文,千字文……”

  “前阵子,观儿还喜欢去御花园里,看他们甄选秀女……”

  “观儿现在力气挺大的,跟雅儿玩耍的时候,雅儿摔跤都摔不过他……”

  刘扶摇把近段时日里发生的事情,以及李观澜一天天成长的过程,全都说了说。

  李道玄听得眼神发亮,禁不住连连点头:

  “不愧是我李道玄的儿子!”

  “哈哈哈……”

  李道玄越说越开心,随即又道:“照这样下去,若只是由你来教他认字,怕是有些不够。须得早些给观儿找个先生来做他的蒙师,教他启蒙读书才行。”

  嗯。

  刘扶摇深表认同,道:“寻常的世家门阀子弟,都是在三岁左右的时候,检测了修行根骨,再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开始让孩子启蒙读书。”

  “但我们的观儿,生来早慧。”

  “若是等到三岁再启蒙读书,也许为时已晚,怕是会耽误他。”

  刘扶摇已在考虑给李观澜找教书先生的事情。

  “夫人此言有理。”

  李道玄点点头表示认可。

  刘扶摇又问道:“不知夫君心中,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李道玄想了想,道:“翰林院和文渊阁里的那些大学士们,全都是很有学问之人,但诸子百家,学派各不相同……”

  李观澜静静听着。

  大夏皇朝不止有道宫佛寺,不止是道门佛门和一些名门宗派有各自的修行道统。

  世间有诸多书院,有各方学派。

  读书人们也是各有各的修行法统,绝非都是文弱书生。

  而且,学派书院之间,也各有争锋。

  倘若李观澜只是普通的世家子弟,找启蒙先生的时候,随便找个有学问的先生就行。

  但他不是普通世家子弟。

  李观澜的父亲是大夏剑神李道玄,亲舅舅是大夏皇帝刘乾坤。

  身份背景非同小可。

  哪怕仅仅只是找一个启蒙先生,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这种情况,正如皇帝刘乾坤当年还在做太子的时候,要找一个大儒做太子太傅,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决定的事情。

  要经过仔细考虑衡量才行。

  “谢大学士肯定不行……”

  刘扶摇首先采取排除法,第一个把谢大学士排除在外。

  母亲英明!

  李观澜听到这话,禁不住暗暗点头。

  只因。

  那谢大学士固然学问高深,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正人君子,可谢大学士的老婆谢夫人,则差的太远。

  若是把谢大学士请来做启蒙老师,有了师生的名分。

  以后再见到谢夫人,岂不是要尊称她一声师母?

  那也太**了!

  李观澜记得很清楚,前阵子在皇后舅**凤仪宫里,那个谢夫人一直说着些阴阳怪气的话。

  甚至还说,小时候长得好看的小孩,长大后肯定会很丑……

  当时李观澜就一肚子火,开口就怼,把谢夫人气的狼狈离去。

  此事。

  李观澜记忆犹新。

  不多时。

  刘扶摇跟李道玄商量出了启蒙先生的人选,打算邀请文渊阁大学士茅五剑,来做李观澜的启蒙老师。

  茅五剑?

  这人是谁?

  李观澜对此人没什么印象。

  他这辈子活到现在,还是第一回听到茅五剑这个名字。

  但这事很正常。

  大夏翰林院和文渊阁里,有很多的大学士。

  而李观澜到现在也就半岁多一点。

  哪能认识那么多人。

  只希望。

  那文渊阁大学士茅五剑,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

  可千万别是那种动不动就喜欢摆架子,喜欢拿腔拿调的老学究。

  李观澜这么想着。

  随即。

  他就被刘扶摇带着,前往皇帝刘乾坤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中平宫。

  刚进御书房,墨香迎面而来。

  显然。

  皇帝刚刚正写东西。

  刘乾坤见刘扶摇带着李观澜来了,很是高兴,直接从桌上拿起一块糕点递到李观澜手里,随即再问道:“阿姐,今天又是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御书房来了?”

  刘扶摇道:“观儿现在已是能开口说话,已在学着认字……我跟你姐夫合计着,想在文渊阁里,给他找一个教书先生,教他启蒙读书。”

  刘乾坤点头说道:“我这大外甥如此聪慧,是要早些启蒙读书习字才行。阿姐和姐夫是否已有合适的人选?”

  刘扶摇直言道:“文渊阁大学士茅五剑如何?”

  刘乾坤想了想,道:“此人不错。”

  姐弟俩商量着把事情定了下来,随即又聊起一些家常琐事。

  李观澜没兴趣听,闹腾着让母亲把他放在地上,要自己玩。

  御书房里温暖如春。

  地板也是暖暖的。

  刘扶摇小心翼翼的把李观澜放到地上,让他坐在皇帝书桌前的地板上自己玩。

  小娃娃的身高还很矮。

  李观澜坐在书桌前面,目光一扫,就可以把桌子底下的景象,看得清清楚楚。

  只见,桌下的昏暗的角落里,正摆着一份散发着墨香的手稿。

  墨迹未干。

  很显然,这是大夏皇帝刘乾坤刚刚写出来的。

  可是。

  舅舅为什么要把手稿藏在桌子下面。

  难道是什么保密文件?

  或者是写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容?

  且看看先。

  李观澜凝神观看。

  字很小。

  光线也不怎么好。

  但李观澜有耳聪目明的效果加持,依旧能看得清清楚楚。

  只见那上面写着:且说这刘书生,已是牵住了美妇的纤纤素手,搂起美妇柔软的腰肢,迫不及待的亲热了起来,随即不顾光天化日,拥着她入了闺房……

  李观澜看得眼神一僵。

  **!

  舅舅写的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堂堂大夏皇帝,平日里看似勤勤恳恳,一直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可实际上,只怕是偷偷的在御书房里面写稿子,悄悄的创作小黄书!

  这种事情……

  若非亲眼所见,还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啊!

  李观澜这么想着,直接一行一行的阅读起来,看得津津有味。

  不错!

  写得真不错!

  若是把这些稿纸卖给印书的,印出来拿到市面上去卖,销量肯定不低。

  未曾想。

  我这皇帝舅舅,居然还有这门写文章的手艺。

  人不可貌相!

  李观澜暗自感叹。

  不多时。

  刘扶摇和李观澜辞别而去。

  刘乾坤在御书房里静静的等待他们走远。

  直到一个小太监前来禀告,说刘扶摇已经走出了中平宫,刘乾坤这才把书桌底下的稿纸拿出来,继续往下写……

  刘扶摇则抱着李观澜,前往文渊阁大学生茅五剑的府邸。

  登门拜访,以示尊重。

  刘扶摇做事素来雷厉风行。

  刚一见面,就直奔主题,说要请茅五剑做李观澜的启蒙先生,请他教李观澜读书习字。

  “什么!”

  茅五剑听到这话,还以为是听错了,愕然问道:“长公主刚刚说,要老夫来教小世子启蒙读书?”

  “正是。”刘扶摇点点头。

  茅五剑眼神微变,道:“长公主该不会是来戏耍消遣老夫的吧?”

  刘扶摇道:“本宫是诚心而来,茅学士何出此言?”

  哼!

  茅五剑神情渐冷,肃然说道:“倘若小世子再大一些,到三岁左右的年龄,老夫肯定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可现在,小世子也就半岁有余。

  就这样的年龄,来找老夫做启蒙老师,不是来消遣老夫的又是为何?”

  茅五剑一言至此,眼神已是有些愤愤然,甚至还气冲冲的补充了一句:“孺子不可教也!”

  呵!

  刘扶摇轻笑道:“茅学士莫要瞧不起人,我儿的年龄虽只是半岁有余,但现在已是能够开口说话,跟人交流无碍,甚至连百字文,都已经读完了……”

  哦?

  茅五剑眼神一抬,问道:“此话当真?”

  刘扶摇点点头,朝李观澜说道:“茅学士是文渊阁里的大学士,饱读诗书,娘打算请茅学士来做你的启蒙先生,你且跟茅先生打声招呼。”

  茅五剑听到这话,当即晒然一笑,端起桌上的茶水,满不在乎的说道:“半岁娃娃能懂得叫爹叫娘,已算世间少有的早慧天才。你现在跟他说这些,他哪里能听得懂……”

  就在此时。

  李观澜开口了。

  “娘。”

  李观澜朝刘扶摇看了一眼,随即指着茅五剑,道:“茅学士小看我。”

  此言一出。

  茅五剑惊得浑身一僵,刚喝到嘴里的茶水直接呛进了气管里。

  咳咳咳……

  茅五剑咳个不停,眼神却一直在死死盯着李观澜。

  惊骇之情溢于言表。

  万万没想到,这样的小娃娃,居然真能能跟大人正常交流。

  而且,说话还如此的干净利索。

  这样的神童……

  千古难得一见啊!

  茅五剑越想越激动,激动得浑身都在发抖,如同触电了一样,就连手里的茶杯都端不稳了。

  啪!

  茶杯掉在桌上。

  溅起的茶水撒洒了茅五剑半身。

  可茅五剑却浑然不顾,猛地站起身来,道:“刚刚长公主所说之事,老夫答应了。

  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本就应该因材施教。

  做小世子的蒙师,舍我其谁!

  这样的神童,本大学士教定了!”

  茅五剑说得慷慨激昂,语气里甚至带着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烈豪情。

  刚刚还说孺子不可教也。

  现在已经变成:本大学士教定了。

  只因。

  李观澜是真能开口说话。

  茅五剑震撼至极,顷刻间,态度逆转,甚至很害怕失去这个做李观澜启蒙先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