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10章 科技与工业的力量!【求追读】

小说:带着铁路到大明 作者:灵灵吼 更新时间:2024-12-14 17:20:24 源网站:2k小说网
  刘宽道:“我穿越过来时就在桥上,然后就被陛下带来了这里,不曾去铁路两端,哪里知道它有多长?”

  朱元璋沉吟着道,“这铁路既与跨江大桥相连,刘公子应该知其首尾原本各在何处吧?”

  刘宽不禁目光古怪地看了朱元璋一眼。

  心道:老朱,你好贪啊,居然想要与长江大桥相连的整条铁路!

  这话他当然不会说出来。

  他道:“后世铁路极多,可谓四通八达,向西可至西域、中亚、西亚乃至更西边的欧洲,向东则可达如今的野人女真部。”

  “向北则可至北冰洋,向南则达琼州岛,便是乌斯藏那样的高原绝地,都修通了铁路。”

  “可以说,后世铁路要比大明如今的官道都长许多倍。而与这座长江大桥相连的铁路也有好几条,可通往各处,我如何能猜到其首尾在哪里?”

  朱元璋听出刘宽话语中有炫耀后世铁路四通八达的意思,但仍感到惊讶。

  大明如今官道其实不少,但大多数都是承自之前各个朝代的。

  有的官道甚至承自秦朝时的直道。

  大明开国这些年,实际修筑的官道相当少。

  即便如此,每次修筑官道,征发地方民夫,仍会弄得百姓哀怨。

  因此,朱元璋实在难以想象后世如何能将铁路修到四极八方。

  那铁路他出城时就去看过,上面除了石子、木料,还有上好的精铁。

  若真如刘宽所讲,这后世单是修建铁路所用的精铁,恐怕都是一个极其骇人的数字!

  念及此处,朱元璋便直问:“修建铁路需要不少精铁吧?后世竟有如此多的精铁?”

  刘宽笑道,“后世修建铁路用的确实都是钢材,铁路上的那种则称为铁轨、钢轨。而后世之所以能大修铁路,自然是因为钢铁的产量大大提升。”

  “事实上,在后世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因为钢铁不止可以用来修筑铁路,铸造兵器,还能用于国家各个方面。”

  朱元璋皱眉,“生产如此多的钢铁、修建如此多的铁路,岂不劳民伤财?”

  “哈哈哈,”刘宽忍不住笑出了声,见朱元璋露出诧异之色,他才收住,道:“这就是陛下眼光被时代局限了——如果以大明如今的工业水平,想要大炼钢铁、大修铁路,确实会劳民伤财。”

  “但是,后世科技发达、工业力量强大,无论是炼钢铁还是修铁路,大多都用机械,嗯,类似蒸汽机那种机械。”

  “虽然也会用到不少人,但都是雇佣——国家给予他们工钱,靠这份工钱,工人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人。”

  “如此,不论是大炼钢铁,还是大修铁路,不仅不会劳民伤财,反而让百姓得到赚钱养家的机会,让百姓变得富裕。”

  朱元璋依旧皱眉,质疑道:“如你所说,朝廷岂不是要拿出许多钱粮养那些工人?后世朝廷竟有这般富裕?”

  刘宽道:“后世国家自然远比此时富裕,至于原因,还是我刚才所说的那八个字——科技发达,工业强大。”

  “这里面的道理说起来我怕是一天一夜也说不完,眼下只能告诉陛下,若想大明强大,也需要发展科技和工业。”

  “何谓‘科技’,又何谓‘工业’?”朱元璋追问。

  “额···”

  刘宽想要解说,却发现他记不住曾在网上度娘过的标准答案。让他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一时又概括不出来。

  他想了想后,道:“如发明蒸汽机,然后以蒸汽机为核心发明出了火车、铁路,令交通运输比以前大为方便,这便是科技。”

  “至于工业,如大明生产钢铁的铁场,属于冶炼工业;如纺织作坊则属于轻工业;如制造兵刃甲胄火铳的作坊,则称之为军工业。”

  “其实大明这些场坊,称之为工业绝对是大大高估了,勉强能算个工业雏形。因为这些场坊的生产效率太低,而真正的工业,生产效率极高。”

  “以钢铁生产为例,大明眼下便是十年、几十年生产的钢铁加起来,也未必有后世中国一天生产的钢铁多!”

  “大明还属于农耕国家,后世中国则属于工业国家,而拥有强大生产能力便是工业国家的一大特征!”

  虽然刘宽是信口而言,说得并不好,但朱元璋还是听得一脸震惊。

  回过神,他想质疑刘宽故意夸大后世所谓的工业之力,却又觉得刘宽没这么做的必要。

  于是他张了张口,终究没将质疑的话说出来。

  不过,听了刘宽这番话,朱元璋也算明白过来,不论是科技、工业,还是后世的其他事情,都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反正他铁了心要将刘宽留在大明,为他所用,相关的事大可以后慢慢询问。

  眼下还是问些实际的事比较好。

  念及此处,朱元璋便问:“刘公子可会打造那火车?”

  朱元璋想的是,既然这跨江大桥和铁路一起穿越到大明了。只要能有火车,这段铁路他就能用上。

  若真的好用,日后大明也可以发展科技、工业,将铁路修建得更长。

  如刘宽所描述的后世中国一般,铁路可达四极八方。

  那样的话,朝廷对地方、边疆的掌控力必然更强,无论内忧还是外患,都更容易解决。

  大明国祚必然也因此延长。

  刘宽没想到朱元璋刚才还在询问科技、工业,转眼就换了个这么具体的问题。

  想了想,他如实答道:“我并不会造火车,但初代火车不算特别难造,其中涉及的科技、发明我都大概了解。”

  “若是我留在大明,陛下肯许我征用各方面所需的人手,给予钱粮物料的保证,我倒是可以尝试做此事。”

  刘宽想的是,如果他回不到后世,只能留在大明,一开始最好不要当类似于“工部尚书”这种职位太高、管事太多的大官。

  因为这样很容易招人嫉妒,甚至陷入朝堂、官场的争斗中,进而限制住了他的手脚。

  倒不如先去做一件具体的事。

  组建自己的团队,“发明创造”大明第一辆火车,便是很好的选择。

  另外,刘宽觉得,与其费尽口舌地劝朱元璋及大明各方势力发展科技、工业,倒不如先让他们见识科技、工业带来的好处。

  既然有一条现成的铁路跟着他一起穿越了,他只需造出火车,尽快让这条铁路投入使用,便可达成“劝说”目的。

  朱元璋原本只是那么一问,并不认为刘宽就会造火车。

  毕竟之前刘宽都说了,他在后世还是个处在学习阶段的读书人。

  听刘宽说能造出来,他既意外又惊喜,不由笑道:“好,那咱就封你为我大明的工部尚书!”

  刘宽有点无语,心道,老朱这封官也太随意了,工部尚书说给就给。

  但他也清楚,才废除了宰相和中书省的朱元璋,在大明很多事情上确实可以做到一言而决。

  可惜这并不符合他的计划。

  他当即拱手,道:“陛下如果真想让我为大明效力,便让我踏实做事。”

  “工部尚书官职太高、管的事太多,我并无相关经验,冒然任此职,恐怕不仅做不好,反而会招人嫉妒,陷入官场争斗之中,进而耽误了做事。”

  听了刘宽这番话,朱元璋觉得有道理,对刘宽心智、品性也高看了些,露出欣赏之色。

  他点了点头,问:“那你想做个什么官?”

  刘宽沉吟了下,道:“不如先封我做个七八品的小官?只需专管打造火车之事就好。”

  朱元璋摇头,“听你所言,打造火车必然涉及多方面人手与钱粮物资之调用。你若官职太低,怕是难以服众。”

  “这样,咱于工部新设科技司,封你为科技司员外郎,如何?”

  刘宽虽然看过一些历史类的明朝背景网络小说,对大明官职有些了解,却记不太清楚。

  他于是问:“请问陛下,这员外郎官居几品?在科技司又属于几把手?”

  几把手这个词朱元璋头回听到,但一下就明白了其意思。

  他笑道,“员外郎为从五品,在科技司属于三把手——上面还有个尚书、郎中。”

  刘宽听了诧异,疑惑道:“科技司单独有个尚书?”

  朱元璋道:“之前唐宋等朝代六部都只有一个尚书,但咱觉得一个尚书管不来那么多事,且独管一部容易滋生**。”

  “所以,几年前咱便改了官制,另各部各司各有一个尚书、郎中,再另配员外郎、主事数人。”

  “当然,六部各司并非都有尚书在任,毕竟能当尚书的人才太少了,便是现在各部的尚书,都有一小半咱看不过眼。”

  说到这里,朱元璋摇了摇头,明显对某些尚书能力或品性不满。

  刘宽则一时呆住。

  他没想到洪武朝官制竟是这样的。

  然后他便隐约明白,建文帝登基后为什么会更改洪武时的官制,向复古发展了——只能说这爷孙俩想法都挺有意思。

  随后,刘宽便觉得当这个工部科技司三把手正合他心意,既不显眼,也有足够的权力。

  至于上面还有尚书、郎中压着,刘宽觉得不是问题——只要老朱没昏了头,就不会故意找给他捣蛋的人,多半会找两个能帮他应付官场之事的好上司。

  念及此处,刘宽便拱手道:“既如此,微臣领命。”

  朱元璋见状,笑着道:“刘公子如今既当了咱的臣子,便算是大明人,难道还不肯向咱行跪拜之礼?”

  听此,刘宽犹豫起来。

  他知道在大明臣民跪拜皇帝是很正常的事,但他才穿越过来,身上还穿着现代人的衣服,一时真难拐过这个弯儿。

  就在刘宽有点后悔当这个工部员外郎时,朱元璋哈哈地笑出声,道:“莫要纠结了,咱是跟你开玩笑呢,咱大明其实也没多少跪礼。”

  “你既是后世来人,又愿为大明效力,咱便许你在大朝会、祭祀这等重大场合外有免跪之权。如何?”

  刘宽听了松口气,躬身作揖,“谢陛下!”

  【新书真的很需要追读支持,请读者朋友们将书页翻完,拜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