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奥德彪,起来了!”
一大早,雷马纳就在奥德彪家里的卢戈外大喊大叫。
他想这么做很久了。
这几天都是他被奥德彪从睡梦中吵醒,现在终于轮到他来搅乱奥德彪的清梦了。
“有没有搞错,这才几点钟?”
奥德彪从睡梦中被叫醒,看了一眼还没完全大亮的天空,有点气恼。
“是你懒散太久了,你以为香蕉自行车手是那么好当的吗?去晚了哪个雇主会找你拉货。”
雷马纳冷哼一声,也不管奥德彪睡没睡醒,一个劲地催促他快点。
其实平时倒也不用那么早去集市抢活。
但今天不同,因为雷马纳已经整整四天没有去运香蕉了。
那些熟悉的雇主估计都临时找其他自行车手送货。
他今天要带着奥德彪早点过去,好让那些雇主知道,他雷马纳又回来了。
没让雷马纳就等,奥德彪就洗漱完毕,推着自己刚买的二八大杠出来了。
大多数布隆迪穷人的洗漱是很简单的。
只是用清水稍微洗一下脸,用手抹抹擦干净就行。
至于刷牙的话,也没有牙刷,一般用简单的棍子刷牙。
如何在不伤害牙龈的前提下清理好口腔,那是从小连到大的本领。
但奥德彪今天有点懒,也省略了这个步骤,直接漱漱口就完事了。
都重生布隆迪了,也就别洁癖了。
奥德彪倒是想用牙刷牙膏洗脸巾洗漱,但根本用不起。
这些东西简直贵的离谱,一個最便宜的牙膏三四千布朗。
牙刷也是三四千布朗。
洗漱用品全来一套的话,小一万布朗了。
牙膏什么的还都是消耗品,用完就没了。
这谁能消费的起?
但偏偏这种东西越少人买,它运送成本就越高,卖的也就越贵。
没办法,谁叫布隆迪没有工业呢。
没有工业,随便一个牙膏牙刷都是被卡脖子的存在,人家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商家表示,用不起牙刷,你就用树枝喽。
“走了~”
雷马纳看到奥德彪洗漱完毕。
把自行车头一转,大喊一声就率先骑了出去。
雷马纳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这附近三里外的一个集市,那里早上有很多果农聚集。
当然,大部分还是种香蕉的老农。
时间久了,就有很多雇主专门赶过来那里购买便宜的香蕉。
他们或是城里店铺采购,或是一些私人酿造香蕉酒的小作坊老板,还有一些二道贩子。
反正雇主种类很多。
有老农,有雇主,他们这些香蕉自行车手也自然而然地跟去找活干。
所以那里就成了一个不小的聚集点。
“人真多啊~”
奥德彪看着人来人往的集市,不禁感叹道。
三公里的距离,他和雷马纳骑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简直便捷。
不过如果他们在这个集市找不到雇主雇佣他们的话,他们还要骑去十公里外的另一个集市。
如果另一个集市也没有雇佣他们的人。
那他们今天大概就会空手而归。
市集里,卖香蕉的老农叫卖声此起彼伏,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这边集市没有非常大的农场主,都是一些老农自己种的香蕉。
非洲人选择香蕉当主食有非常大的“投机取巧”成分。
因为这东西不需要育种,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建大棚,无性繁殖只要挖个坑就可以。
省时省力,收割起来也很简单,用小刀一划就能带下来一大串,够家里人吃上很多天。
非洲人就爱种这样的农作物,类似的还有木薯,在非洲的种植面积都非常大。
两者都因为种植简单,特别受到这些非洲老哥的喜爱。
“奥德彪,这里,快过来!”
雷马纳在不远处突然向东张西望的奥德彪大声喊着。
他遇到熟悉的老雇主了。
“赫瓦德老板,真是好久没见,今天又来选香蕉了吗,您的生意真不错?”
等奥德彪走到近处,雷马纳已经开始和那位雇主攀谈起来了。
而那位雇主正专心地和面前卖香蕉的老农砍价,没怎么搭理雷马纳。
雷马纳也不气馁,见雇主正忙。
就识趣地闭上嘴巴,带着奥德彪乖乖站在一旁。
而奥德彪闲着无聊,也打量起面前老农的香蕉。
其实非洲的香蕉与国内吃的香蕉不是一个品种。
非洲的香蕉个头更大,没有这么多的甜味,口感和少了糖的香蕉差不多。
但是淀粉含量很高,这种香蕉被称为“非洲红薯”,也叫饭蕉。
一亩饭蕉运气好的话,产量可以达到2万斤以上,全年都可以挂果,非常不错。
一般来说,今年种下的饭蕉,来年还能结出果子。
但是接着种的话产量就会严重下降。
因此只要是不懒的农户,在饭蕉树结完果后,就会拿砍刀把树砍了,重新栽培。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非洲香蕉看着都是青色的,没熟就摘下来。
这是因为香蕉在成熟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乙烯,这种物质具有显著的催熟作用。
一旦采摘下来,香蕉的绿色外皮会逐渐变黄,随后变软变熟。
然而,正是因为乙烯的分泌量极大,香蕉的储存期限相对较短,就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变质。
再加上非洲各国比较贫穷落后,交通运输非常不便。
如果等香蕉黄了再摘下来的话,在路上就会全都坏了。
所以只能等香蕉还是青皮时就摘下来,等雇主买回去后再慢慢进行催熟。
实际上当年华夏交通不便时也有这种问题。
古代南方就有香蕉了,但北方人基本听都没听过,就是因为香蕉很难运过去。
当年东北王张作霖第一次见到香蕉时还以为是南方特有的茄子,拿到后厨让厨师连皮切放上酱油炒着吃。
这还是在华夏已经有电话和电报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可想而知香蕉的运输在古代有多困难,根本运不到北方。
也正因为这些香蕉都是布隆迪农户个人种的,压根没有什么所谓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说法。
所以香蕉的口感、大小、价格都各有差异。
能不能买到又便宜又好的香蕉,那就要看雇主的眼力和砍价本领了。
当然这些暂时都不管奥德彪的事情。
香蕉不管好坏,他们只负责运送就行。
“奥德彪,起来了!”
一大早,雷马纳就在奥德彪家里的卢戈外大喊大叫。
他想这么做很久了。
这几天都是他被奥德彪从睡梦中吵醒,现在终于轮到他来搅乱奥德彪的清梦了。
“有没有搞错,这才几点钟?”
奥德彪从睡梦中被叫醒,看了一眼还没完全大亮的天空,有点气恼。
“是你懒散太久了,你以为香蕉自行车手是那么好当的吗?去晚了哪个雇主会找你拉货。”
雷马纳冷哼一声,也不管奥德彪睡没睡醒,一个劲地催促他快点。
其实平时倒也不用那么早去集市抢活。
但今天不同,因为雷马纳已经整整四天没有去运香蕉了。
那些熟悉的雇主估计都临时找其他自行车手送货。
他今天要带着奥德彪早点过去,好让那些雇主知道,他雷马纳又回来了。
没让雷马纳就等,奥德彪就洗漱完毕,推着自己刚买的二八大杠出来了。
大多数布隆迪穷人的洗漱是很简单的。
只是用清水稍微洗一下脸,用手抹抹擦干净就行。
至于刷牙的话,也没有牙刷,一般用简单的棍子刷牙。
如何在不伤害牙龈的前提下清理好口腔,那是从小连到大的本领。
但奥德彪今天有点懒,也省略了这个步骤,直接漱漱口就完事了。
都重生布隆迪了,也就别洁癖了。
奥德彪倒是想用牙刷牙膏洗脸巾洗漱,但根本用不起。
这些东西简直贵的离谱,一個最便宜的牙膏三四千布朗。
牙刷也是三四千布朗。
洗漱用品全来一套的话,小一万布朗了。
牙膏什么的还都是消耗品,用完就没了。
这谁能消费的起?
但偏偏这种东西越少人买,它运送成本就越高,卖的也就越贵。
没办法,谁叫布隆迪没有工业呢。
没有工业,随便一个牙膏牙刷都是被卡脖子的存在,人家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商家表示,用不起牙刷,你就用树枝喽。
“走了~”
雷马纳看到奥德彪洗漱完毕。
把自行车头一转,大喊一声就率先骑了出去。
雷马纳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这附近三里外的一个集市,那里早上有很多果农聚集。
当然,大部分还是种香蕉的老农。
时间久了,就有很多雇主专门赶过来那里购买便宜的香蕉。
他们或是城里店铺采购,或是一些私人酿造香蕉酒的小作坊老板,还有一些二道贩子。
反正雇主种类很多。
有老农,有雇主,他们这些香蕉自行车手也自然而然地跟去找活干。
所以那里就成了一个不小的聚集点。
“人真多啊~”
奥德彪看着人来人往的集市,不禁感叹道。
三公里的距离,他和雷马纳骑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简直便捷。
不过如果他们在这个集市找不到雇主雇佣他们的话,他们还要骑去十公里外的另一个集市。
如果另一个集市也没有雇佣他们的人。
那他们今天大概就会空手而归。
市集里,卖香蕉的老农叫卖声此起彼伏,与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这边集市没有非常大的农场主,都是一些老农自己种的香蕉。
非洲人选择香蕉当主食有非常大的“投机取巧”成分。
因为这东西不需要育种,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建大棚,无性繁殖只要挖个坑就可以。
省时省力,收割起来也很简单,用小刀一划就能带下来一大串,够家里人吃上很多天。
非洲人就爱种这样的农作物,类似的还有木薯,在非洲的种植面积都非常大。
两者都因为种植简单,特别受到这些非洲老哥的喜爱。
“奥德彪,这里,快过来!”
雷马纳在不远处突然向东张西望的奥德彪大声喊着。
他遇到熟悉的老雇主了。
“赫瓦德老板,真是好久没见,今天又来选香蕉了吗,您的生意真不错?”
等奥德彪走到近处,雷马纳已经开始和那位雇主攀谈起来了。
而那位雇主正专心地和面前卖香蕉的老农砍价,没怎么搭理雷马纳。
雷马纳也不气馁,见雇主正忙。
就识趣地闭上嘴巴,带着奥德彪乖乖站在一旁。
而奥德彪闲着无聊,也打量起面前老农的香蕉。
其实非洲的香蕉与国内吃的香蕉不是一个品种。
非洲的香蕉个头更大,没有这么多的甜味,口感和少了糖的香蕉差不多。
但是淀粉含量很高,这种香蕉被称为“非洲红薯”,也叫饭蕉。
一亩饭蕉运气好的话,产量可以达到2万斤以上,全年都可以挂果,非常不错。
一般来说,今年种下的饭蕉,来年还能结出果子。
但是接着种的话产量就会严重下降。
因此只要是不懒的农户,在饭蕉树结完果后,就会拿砍刀把树砍了,重新栽培。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非洲香蕉看着都是青色的,没熟就摘下来。
这是因为香蕉在成熟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乙烯,这种物质具有显著的催熟作用。
一旦采摘下来,香蕉的绿色外皮会逐渐变黄,随后变软变熟。
然而,正是因为乙烯的分泌量极大,香蕉的储存期限相对较短,就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变质。
再加上非洲各国比较贫穷落后,交通运输非常不便。
如果等香蕉黄了再摘下来的话,在路上就会全都坏了。
所以只能等香蕉还是青皮时就摘下来,等雇主买回去后再慢慢进行催熟。
实际上当年华夏交通不便时也有这种问题。
古代南方就有香蕉了,但北方人基本听都没听过,就是因为香蕉很难运过去。
当年东北王张作霖第一次见到香蕉时还以为是南方特有的茄子,拿到后厨让厨师连皮切放上酱油炒着吃。
这还是在华夏已经有电话和电报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可想而知香蕉的运输在古代有多困难,根本运不到北方。
也正因为这些香蕉都是布隆迪农户个人种的,压根没有什么所谓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说法。
所以香蕉的口感、大小、价格都各有差异。
能不能买到又便宜又好的香蕉,那就要看雇主的眼力和砍价本领了。
当然这些暂时都不管奥德彪的事情。
香蕉不管好坏,他们只负责运送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