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整个小作坊都弥漫着香蕉啤酒的淡淡香气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贝伦斯老板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每次酿酒,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幕。
看着自己亲手酿出来的香蕉啤酒被大家欢迎,他就打心里为自己自豪。
“贝伦斯老板,你这啤酒有多少度数啊,喝起来感觉不低。”
奥德彪回味着刚刚喝酒的感觉,这度数好像不是普通啤酒的度数吧。
“这我哪知道,谁酿酒会测试度数啊,这玩意怎么测度数我都不知道。”
贝伦斯老板一脸茫然,接着理直气壮地表示:
“这周围哪家小作坊酿酒会测试度数,大家喜欢喝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嘛。”
好吧,你赢了。
奥德彪暗自吐槽。
他感觉这啤酒的度数都有十多度了,华夏的清酒的酒精含量在12%-16%之间。
奥德彪感觉香蕉啤酒和清酒的度数差不太多,但味道比清酒浓烈太多了。
来这里品尝免费啤酒的大多都是搬运工或与贝伦斯相熟的香蕉自行车手。
这些人知道每到下午三四点左右,贝伦斯老板就会启封新的香蕉啤酒,也就意味着有免费啤酒喝了。
所以每到这个点,贝伦斯啤酒小作坊就会集聚很多人。
这些人先是一起喝了一瓶免费的啤酒,瘾上来后,大多数人又选择掏钱买了一瓶香蕉啤酒独自品尝。
喝完也不多停留,纷纷骑车离开。
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因为这些人空车骑回去的速度肯定要在70公里每小时以上,下坡的时候会更快。
而啤酒的度数不低,喝完酒后一路飙车,很容易发生事故。
每年香蕉自行车手因喝酒发生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数。
可惜布隆迪没有喝酒不能骑自行车的规矩。
即使真出事了,那所有人只会认为是骑手自己不小心所导致的事故,而不会把事故归咎于啤酒。
从这一点来看,布隆迪还是挺人性化的。
出事只赖自己,而不会责怪地不平,树挡道,风太大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会趁机去讹诈谁谁谁。
奥德彪不想冒险,他要等散散酒劲后,再回去,反正这个点了回去也没啥事干。
另外还有一個最关键的原因就是。
他想尝试酿酒了。
所以想待在贝伦斯老板这里多偷偷师。
上次跟张哥谈过,就算他能带奥德彪进入手机代理商的圈子,也至少要先有几百万布朗的实力。
总不能把你引路进门,这入场的钱还要张哥掏吧。
又不是失散多年的亲戚,怎么可能做到那种程度。
在如今人情凋零的社会,就算真是亲戚也不可能帮到这种程度的。
所以奥德彪一定要先靠自己赚到这几百万布朗。
靠运香蕉吗?
别傻了,运个十年二十年都存不到这笔钱。
想凑这笔钱的话,只有先做点小生意了。
奥德彪先前一直没想好做什么,现在看来,其实尝试一下酿造香蕉酒是个方向。
在布隆迪,香蕉啤酒有3种,分别是浓郁香醇的“英杜丽雷”。
这是贡酒,布隆迪王室喝的酒,别说底层人了,普通富有人家都没资格喝,见都见不到。
其次是质量上乘的“英松戈”。
这种酒是酿酒工厂制作出来贩卖的,商店里,或者出口到其他国家的香蕉啤酒,就是英松戈。
有时候布隆迪普通民众有重要宴席,宴请宾客的香蕉啤酒也会购买一些英松戈。
非常有面子。
最后一种就是质量一般的“乌卢瓦尔瓦”。
也就是贝伦斯老板这种小作坊制作的啤酒,酒精度数、口感、卫生没有一个固定标准。
反正由市场决定,你酿的酒好喝就有人来买。
酿的不好喝,就关门走人,不久之后自会有人顶上你留下的空缺。
这种酒占了布隆迪80%以上的啤酒市场,适合家庭自饮。
奥德彪想酿酒的话,当然也属于“乌卢瓦尔瓦”,好不好,由市场来决定。
酿酒的念头一起,就怎么也消不下去,好像确实有点搞头。
首先酿酒的成本不会很高。
奥德彪可以早上去集市购买一挂未成熟的香蕉当做原料,成本也就四千多布朗。
酵母的具体价格奥德彪还不清楚,但肯定不会贵,不然那些啤酒作坊主也不用赚钱了。
其他的也没啥成本了,酿酒时需要的陶陶罐罐从家里拿就行了。
老妈平时就是做陶罐贴补家用的,虽然因为手艺不精很难卖出去,但这更方便奥德彪借用这些陶罐了。
成本不高,意味着就算最终酿酒失败,奥德彪也损失不大。
最最重要的是,奥德彪前世刷视频,可是知道香蕉不仅可以酿造香蕉啤酒,还能酿造香蕉白酒。
乌干达民众用香蕉制作的瓦拉吉白酒可是比布隆迪的香蕉啤酒知名度高多了。
乌干达是非洲酒都,人均酒精消费量全球第一。
与布隆迪香蕉啤酒不同的是,乌干达的瓦拉吉白酒度数可以高达50度。
虽然度数高,但乌干达民众从三四岁的小孩,到七八十的老人,无一不喜爱瓦拉吉白酒。
乌干达遍地都是喝得醉醺醺的民众,很多喝完瓦拉吉酒就倒头一睡。
第二天醒来就继续干活。
很多人对白酒有个误区,那就是华夏白酒很难出口,就以为全世界只有华夏人才喜欢白酒。
这是不对的。
当然,发达的欧美地区确实不太喜欢白酒。
因为辛辣的口感与他们的口味不符,他们更喜欢酒精度数低一点的酒,然后边喝边聊,保持清醒。
就算他们也有高浓度的白兰地和威士忌,大多时候也不会直接饮用,而是会进行调配。
把酒精度降下去再喝。
可惜的是白酒无法进行调配,这就使得白酒很难打开欧美市场。
白酒或许不匹配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的精英人士,但多少辛苦劳作的底层人是需要白酒的麻痹。
理论上来说,越贫穷的人,会更需要白酒的麻痹感。
所以白酒和非洲是适配的。
而且没道理白酒在贫穷的乌干达是人人喜爱的饮品,到了同样是贫穷的布隆迪,就会没有人喜欢。
所以奥德彪决定尝试一下酿造乌干达的香蕉白酒。
主打的就是一个差异化竞争。
就算10个人里面只有2个人喜欢,那他也是赚的。
因为没有竞争对手。
贝伦斯老板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每次酿酒,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幕。
看着自己亲手酿出来的香蕉啤酒被大家欢迎,他就打心里为自己自豪。
“贝伦斯老板,你这啤酒有多少度数啊,喝起来感觉不低。”
奥德彪回味着刚刚喝酒的感觉,这度数好像不是普通啤酒的度数吧。
“这我哪知道,谁酿酒会测试度数啊,这玩意怎么测度数我都不知道。”
贝伦斯老板一脸茫然,接着理直气壮地表示:
“这周围哪家小作坊酿酒会测试度数,大家喜欢喝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嘛。”
好吧,你赢了。
奥德彪暗自吐槽。
他感觉这啤酒的度数都有十多度了,华夏的清酒的酒精含量在12%-16%之间。
奥德彪感觉香蕉啤酒和清酒的度数差不太多,但味道比清酒浓烈太多了。
来这里品尝免费啤酒的大多都是搬运工或与贝伦斯相熟的香蕉自行车手。
这些人知道每到下午三四点左右,贝伦斯老板就会启封新的香蕉啤酒,也就意味着有免费啤酒喝了。
所以每到这个点,贝伦斯啤酒小作坊就会集聚很多人。
这些人先是一起喝了一瓶免费的啤酒,瘾上来后,大多数人又选择掏钱买了一瓶香蕉啤酒独自品尝。
喝完也不多停留,纷纷骑车离开。
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因为这些人空车骑回去的速度肯定要在70公里每小时以上,下坡的时候会更快。
而啤酒的度数不低,喝完酒后一路飙车,很容易发生事故。
每年香蕉自行车手因喝酒发生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数。
可惜布隆迪没有喝酒不能骑自行车的规矩。
即使真出事了,那所有人只会认为是骑手自己不小心所导致的事故,而不会把事故归咎于啤酒。
从这一点来看,布隆迪还是挺人性化的。
出事只赖自己,而不会责怪地不平,树挡道,风太大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会趁机去讹诈谁谁谁。
奥德彪不想冒险,他要等散散酒劲后,再回去,反正这个点了回去也没啥事干。
另外还有一個最关键的原因就是。
他想尝试酿酒了。
所以想待在贝伦斯老板这里多偷偷师。
上次跟张哥谈过,就算他能带奥德彪进入手机代理商的圈子,也至少要先有几百万布朗的实力。
总不能把你引路进门,这入场的钱还要张哥掏吧。
又不是失散多年的亲戚,怎么可能做到那种程度。
在如今人情凋零的社会,就算真是亲戚也不可能帮到这种程度的。
所以奥德彪一定要先靠自己赚到这几百万布朗。
靠运香蕉吗?
别傻了,运个十年二十年都存不到这笔钱。
想凑这笔钱的话,只有先做点小生意了。
奥德彪先前一直没想好做什么,现在看来,其实尝试一下酿造香蕉酒是个方向。
在布隆迪,香蕉啤酒有3种,分别是浓郁香醇的“英杜丽雷”。
这是贡酒,布隆迪王室喝的酒,别说底层人了,普通富有人家都没资格喝,见都见不到。
其次是质量上乘的“英松戈”。
这种酒是酿酒工厂制作出来贩卖的,商店里,或者出口到其他国家的香蕉啤酒,就是英松戈。
有时候布隆迪普通民众有重要宴席,宴请宾客的香蕉啤酒也会购买一些英松戈。
非常有面子。
最后一种就是质量一般的“乌卢瓦尔瓦”。
也就是贝伦斯老板这种小作坊制作的啤酒,酒精度数、口感、卫生没有一个固定标准。
反正由市场决定,你酿的酒好喝就有人来买。
酿的不好喝,就关门走人,不久之后自会有人顶上你留下的空缺。
这种酒占了布隆迪80%以上的啤酒市场,适合家庭自饮。
奥德彪想酿酒的话,当然也属于“乌卢瓦尔瓦”,好不好,由市场来决定。
酿酒的念头一起,就怎么也消不下去,好像确实有点搞头。
首先酿酒的成本不会很高。
奥德彪可以早上去集市购买一挂未成熟的香蕉当做原料,成本也就四千多布朗。
酵母的具体价格奥德彪还不清楚,但肯定不会贵,不然那些啤酒作坊主也不用赚钱了。
其他的也没啥成本了,酿酒时需要的陶陶罐罐从家里拿就行了。
老妈平时就是做陶罐贴补家用的,虽然因为手艺不精很难卖出去,但这更方便奥德彪借用这些陶罐了。
成本不高,意味着就算最终酿酒失败,奥德彪也损失不大。
最最重要的是,奥德彪前世刷视频,可是知道香蕉不仅可以酿造香蕉啤酒,还能酿造香蕉白酒。
乌干达民众用香蕉制作的瓦拉吉白酒可是比布隆迪的香蕉啤酒知名度高多了。
乌干达是非洲酒都,人均酒精消费量全球第一。
与布隆迪香蕉啤酒不同的是,乌干达的瓦拉吉白酒度数可以高达50度。
虽然度数高,但乌干达民众从三四岁的小孩,到七八十的老人,无一不喜爱瓦拉吉白酒。
乌干达遍地都是喝得醉醺醺的民众,很多喝完瓦拉吉酒就倒头一睡。
第二天醒来就继续干活。
很多人对白酒有个误区,那就是华夏白酒很难出口,就以为全世界只有华夏人才喜欢白酒。
这是不对的。
当然,发达的欧美地区确实不太喜欢白酒。
因为辛辣的口感与他们的口味不符,他们更喜欢酒精度数低一点的酒,然后边喝边聊,保持清醒。
就算他们也有高浓度的白兰地和威士忌,大多时候也不会直接饮用,而是会进行调配。
把酒精度降下去再喝。
可惜的是白酒无法进行调配,这就使得白酒很难打开欧美市场。
白酒或许不匹配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的精英人士,但多少辛苦劳作的底层人是需要白酒的麻痹。
理论上来说,越贫穷的人,会更需要白酒的麻痹感。
所以白酒和非洲是适配的。
而且没道理白酒在贫穷的乌干达是人人喜爱的饮品,到了同样是贫穷的布隆迪,就会没有人喜欢。
所以奥德彪决定尝试一下酿造乌干达的香蕉白酒。
主打的就是一个差异化竞争。
就算10个人里面只有2个人喜欢,那他也是赚的。
因为没有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