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后续安排第二天,内阁首辅张威又来找朱由校商量事了。
“陛下,大宁该怎么安排?是和辽东一样设省吗?”
这个问题朱由校之前就考虑过了,“暂时不设省,大宁仍设为行都司,以蓟州总兵李元阳为总督,总理大宁事务!!”
“现在正在建的那几座城都以军管为先,以军备为主,你们也要配合做好准备,那里是以后北伐的基地。”
“是,陛下,那等建好城之后,就要开始屯粮了,到时候还需要陛下支持!”张威说的支持自然是系统。
“嗯,朕知道了。”
接着张威又提了第二个问题,“陛下,大宁设为行都司后,蓟州镇就失去作用了,是否取消?”
“嗯,取消蓟州军镇,以后归入北直隶管辖,蓟州边军跟着李元阳驻守大宁,改为大宁驻军,蓟州长城之前也安排好了,由府军左右卫接管,算是京城外围防线。”
“是,还有就是这次大军的封赏需要陛下做决定。”
朱由校仔细考虑了一下,“封李元阳为宁阳侯加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满桂这次的功劳不够爵位提升,就加右都督吧,京营骑兵营都指挥使马刚封为历城伯,其他人的封赏你们拿个具体章程给我。”
“是。”
说完大宁方面的事情,朱由校又问起了其他大明地方的情况。
“现在各地具体情况怎么样了?”
“回陛下,自从陛下土地税收改革后,百姓大多都有了自家土地,积极性高涨,现在南方各地没什么天灾,今年看来是一个丰收年,北方虽然有天灾,但也可以,大部分地方都还不错。”
“那些之前的地主士绅现在怎么样了?”
“回陛下,大部分都在想办法做生意,特别是南方地区,除了做海贸的,还有不少都开起了工纺,因为百姓都在种田,所以也学习都知监跑到陕西河南等地招人了,现在有十几万百姓到了南方做工。”
朱由校很满意,这些家伙也不傻吗,现在海贸规模不断扩大,南洋那边也打通了,以后对各种货物肯定需求量大。
“朕会通知都知监,出售一部分机器给他们,你们通知各地官府,让他们做好监督。”
“是,臣之前有安排过。”
“看来大明内部现在还不错,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改变的?”朱由校主动问起张威,毕竟是顶级人才,比他这种半吊子强的多。
“陛下,现在除了宗室需要改革,其他的这两年最好不动,百姓刚有田地,需要先稳定两年。”
“嗯,宗室改革在等等,朕已经在做准备了,等准备好了就动手。”
朱由校也觉得需要安稳两年,这几年动作太大,变化太大,大明需要时间适应这些变化。既然内部暂时不能动,那就继续对外。
“既然这样,朕有计划恢复关西七卫,进而打通西域,你觉得怎么样?”
张威认真考虑了一会,“臣觉得可以,也不会对大明内部有多大影响,而且打通西域可以恢复丝绸之路。”
朱由校点点头,“朕就是这样考虑的,以后大明的工厂越来越多,现在百姓还没富起来,将来那些产品都要市场,丝绸之路就不错。”
“那陛下是准备让甘肃镇动手吗?”
“不,甘肃镇和固原镇朕准备恢复河套地区,从而解除蒙古人对陕西内部的威胁,所以他们不能动!”
“朕准备缩减上直二十六卫亲军,京城军队太多了,粮食供应压力大,而且现在这情况,不需要这么多军队堆在京城了。”
张威也很赞同,当了内阁首辅才知道京城粮食压力有多大,全靠南方供应。朱由校虽然可以出,但没有选择。因为运河周边城市全靠运河才能那么繁荣,一旦停止南粮北运,运河沿岸也会衰败下去。所以虽然海运也可以,但朱由校也没有放弃漕运,这关系到上千万人的生活。
只有以后慢慢开展工业化,给这些人找到出路,才能减少漕运。
“陛下准备如何做?”
朱由校说出了早就想好的方案,“上直亲军重新恢复太祖时期的十二个卫,另外加入勇士营骑兵,分别是“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神武左卫、神武右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虎贲左卫、虎贲右卫、监门左卫、监门右卫,这十二卫加上勇士营负责京城守卫。锦衣卫独立出来,仍为天子亲军。”
这十二卫加上勇士营也就八万余人,比之前少了一半。锦衣卫也独立成为情报组织,不过天子亲军的名号不能取消。
“至于其他接近七万人,朕准备组成两个营,为西北军,由他们去收复关西七卫,打通西域。”
“陛下安排甚是妥当,臣没有意见!”张威觉得这样很好,京城堆积几十万军队,太多了。
“还有京营也分为南北两军,南军由英国公掌管,北军由朱良负责,京营南北军负责京城外围防御。上直十二卫亲军负责京城安全。”
“还有就是以后军权重新归属于五军都督府,兵部负责内地的巡防营和后勤,武选司划到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由朕兼任,具体事务由英国公暂时负责,那些勋贵也加入进去,既然上不了战场,做点文事也可以。”
张威没有意见,他们和以前那些文官不一样,都是以朱由校为主,而且这样安排也是好事。
“那收复关西七卫和河套地区是一起行动吗?”
朱由校觉得一起行动也没多大压力,“嗯,等西北军重组完成就开始,你回去告诉户部,开始往甘肃镇那里囤积粮草,到时候两边都要从那支取。”
“是,臣这就去安排!”
张威走后,朱由校认真复盘了一下,确定没有问题后立刻准备圣旨。
之所以进行这两场战争,也算是为之后北征做准备,等河套地区收复后,到时候就能与大宁行都司东西两边一起行动,两边夹击,效果更好。
“陛下,大宁该怎么安排?是和辽东一样设省吗?”
这个问题朱由校之前就考虑过了,“暂时不设省,大宁仍设为行都司,以蓟州总兵李元阳为总督,总理大宁事务!!”
“现在正在建的那几座城都以军管为先,以军备为主,你们也要配合做好准备,那里是以后北伐的基地。”
“是,陛下,那等建好城之后,就要开始屯粮了,到时候还需要陛下支持!”张威说的支持自然是系统。
“嗯,朕知道了。”
接着张威又提了第二个问题,“陛下,大宁设为行都司后,蓟州镇就失去作用了,是否取消?”
“嗯,取消蓟州军镇,以后归入北直隶管辖,蓟州边军跟着李元阳驻守大宁,改为大宁驻军,蓟州长城之前也安排好了,由府军左右卫接管,算是京城外围防线。”
“是,还有就是这次大军的封赏需要陛下做决定。”
朱由校仔细考虑了一下,“封李元阳为宁阳侯加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满桂这次的功劳不够爵位提升,就加右都督吧,京营骑兵营都指挥使马刚封为历城伯,其他人的封赏你们拿个具体章程给我。”
“是。”
说完大宁方面的事情,朱由校又问起了其他大明地方的情况。
“现在各地具体情况怎么样了?”
“回陛下,自从陛下土地税收改革后,百姓大多都有了自家土地,积极性高涨,现在南方各地没什么天灾,今年看来是一个丰收年,北方虽然有天灾,但也可以,大部分地方都还不错。”
“那些之前的地主士绅现在怎么样了?”
“回陛下,大部分都在想办法做生意,特别是南方地区,除了做海贸的,还有不少都开起了工纺,因为百姓都在种田,所以也学习都知监跑到陕西河南等地招人了,现在有十几万百姓到了南方做工。”
朱由校很满意,这些家伙也不傻吗,现在海贸规模不断扩大,南洋那边也打通了,以后对各种货物肯定需求量大。
“朕会通知都知监,出售一部分机器给他们,你们通知各地官府,让他们做好监督。”
“是,臣之前有安排过。”
“看来大明内部现在还不错,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改变的?”朱由校主动问起张威,毕竟是顶级人才,比他这种半吊子强的多。
“陛下,现在除了宗室需要改革,其他的这两年最好不动,百姓刚有田地,需要先稳定两年。”
“嗯,宗室改革在等等,朕已经在做准备了,等准备好了就动手。”
朱由校也觉得需要安稳两年,这几年动作太大,变化太大,大明需要时间适应这些变化。既然内部暂时不能动,那就继续对外。
“既然这样,朕有计划恢复关西七卫,进而打通西域,你觉得怎么样?”
张威认真考虑了一会,“臣觉得可以,也不会对大明内部有多大影响,而且打通西域可以恢复丝绸之路。”
朱由校点点头,“朕就是这样考虑的,以后大明的工厂越来越多,现在百姓还没富起来,将来那些产品都要市场,丝绸之路就不错。”
“那陛下是准备让甘肃镇动手吗?”
“不,甘肃镇和固原镇朕准备恢复河套地区,从而解除蒙古人对陕西内部的威胁,所以他们不能动!”
“朕准备缩减上直二十六卫亲军,京城军队太多了,粮食供应压力大,而且现在这情况,不需要这么多军队堆在京城了。”
张威也很赞同,当了内阁首辅才知道京城粮食压力有多大,全靠南方供应。朱由校虽然可以出,但没有选择。因为运河周边城市全靠运河才能那么繁荣,一旦停止南粮北运,运河沿岸也会衰败下去。所以虽然海运也可以,但朱由校也没有放弃漕运,这关系到上千万人的生活。
只有以后慢慢开展工业化,给这些人找到出路,才能减少漕运。
“陛下准备如何做?”
朱由校说出了早就想好的方案,“上直亲军重新恢复太祖时期的十二个卫,另外加入勇士营骑兵,分别是“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神武左卫、神武右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虎贲左卫、虎贲右卫、监门左卫、监门右卫,这十二卫加上勇士营负责京城守卫。锦衣卫独立出来,仍为天子亲军。”
这十二卫加上勇士营也就八万余人,比之前少了一半。锦衣卫也独立成为情报组织,不过天子亲军的名号不能取消。
“至于其他接近七万人,朕准备组成两个营,为西北军,由他们去收复关西七卫,打通西域。”
“陛下安排甚是妥当,臣没有意见!”张威觉得这样很好,京城堆积几十万军队,太多了。
“还有京营也分为南北两军,南军由英国公掌管,北军由朱良负责,京营南北军负责京城外围防御。上直十二卫亲军负责京城安全。”
“还有就是以后军权重新归属于五军都督府,兵部负责内地的巡防营和后勤,武选司划到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由朕兼任,具体事务由英国公暂时负责,那些勋贵也加入进去,既然上不了战场,做点文事也可以。”
张威没有意见,他们和以前那些文官不一样,都是以朱由校为主,而且这样安排也是好事。
“那收复关西七卫和河套地区是一起行动吗?”
朱由校觉得一起行动也没多大压力,“嗯,等西北军重组完成就开始,你回去告诉户部,开始往甘肃镇那里囤积粮草,到时候两边都要从那支取。”
“是,臣这就去安排!”
张威走后,朱由校认真复盘了一下,确定没有问题后立刻准备圣旨。
之所以进行这两场战争,也算是为之后北征做准备,等河套地区收复后,到时候就能与大宁行都司东西两边一起行动,两边夹击,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