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太阳高悬于湛蓝的天空之上,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光芒。
阳光穿透轻薄的云层,直直地落在攸县的城墙上,墙面上斑驳陆离,岁月留下的痕迹被照耀得清晰可见。
整整一夜过去了,霍笃和邓展始终坚守在城楼上,未曾合眼片刻,却没有等来陈应的消息。
霍笃和邓展二人实在难以支撑下去,于是便一同走下城墙去稍作休憩。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离开不久,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从建昌方向突然出现了一支气势汹汹的江东军,正朝着攸县东门缓缓挺进。远远望去,可以看到一面绣着大大的“周”字的将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肆意飘扬。
旗下的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持锋利无比的兵器,他们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就像是一条由钢铁铸就而成的巨大长龙,以排山倒海之势蜿蜒而来。
这支队伍不仅人数不少,而且装备精良,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冲车以及高耸入云的云梯,其目的显然不言而喻,那便是要强攻攸县这座城池!
攸县城墙上负责守卫的士兵们目睹此景,瞬间变得紧张万分。紧急的号角声骤然响起,划破了原本宁静的秋日长空。
正在城内休息的霍笃和邓展听到警报后,又匆匆忙忙地飞奔登上城墙。
当两人站定在城头,定睛望向远处正不断逼近的江东军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担忧之情。
在此之前,他们一直认为江东军的主力早已绕过攸县,向着临湘方向进发了。
谁能料到,在建昌这个地方竟然还隐藏着如此规模庞大且来势汹汹的敌军呢?
面对眼前严峻的形势,霍笃和邓展深知这场战斗必将异常艰难,但他们的眼神中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透露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然。
而此时,那支打着“周”字旗号的江东军中,为首的将领骑在高大的骏马之上,眼神冷峻地注视着攸县。
只见他右手猛地一挥手中的宝剑,大军前进的速度陡然加快,仿佛要瞬间踏平眼前这座小城。
这员将领便是周瑜周公瑾。此前不久,他已经收到了太史慈和陈武围歼了那支出城北上的荆州军的消息。
凭借着对战场局势的精准判断,周瑜果断率领着建昌城中剩余的兵马,并携带着攻城器械,朝着攸县进发。
决心与太史慈、陈武的两支兵马合兵一处,一举攻破这座阻挡江东军踏入长沙地界的坚固堡垒。
然而,当江东军离攸县城池尚有一段距离时,周瑜却出人意料地下令全军停止前进。
一时间,整个队伍戛然而止,没有丝毫拖泥带水。随后,大军就这么静静地伫立在原地,不再向前挪动半步,似乎在等待着某个重要时刻的来临。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得攸县城楼上的霍笃和邓展两人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
他们一边暗自揣测着敌军的用意,一边默默观察计算着城外敌军的大致数量。
突然,一名北门守军急匆匆地跑来禀报,声音中难掩惊慌之色:
“启禀将军,北门外出现了一支江东军!”
此消息如同平地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由得心头一紧。
霍笃心头猛地一颤,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他隐隐觉得陈应所率领的那支兵马或许已经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
想到此处,他不敢有丝毫耽搁,当机立断地将东门的防卫托付给了邓展,而自己则心急如焚地往北门而去。
刚刚登上北门城楼,一阵嘈杂的议论声便传入了霍笃的耳中。
他循声望去,只见城楼上的守军们正指着城外的敌军、嘴中议论纷纷。
霍笃极目远眺,眼前所见的一幕令他瞠目结舌、怒不可遏。只见陈应的首级竟然被高高悬挂在了江东军的军旗之下!
原来,太史慈深知要想攻破攸县并非易事,唯有先设法扰乱城内守军的军心,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方能觅得破城之机。
因此,他特意命人将陈应的头颅示众,企图以此来打击城中荆州军的士气和信心。
望着那颗曾经熟悉无比的头颅如今却被残忍地悬于敌阵之中,霍笃只觉一股怒火直冲脑门,他双目圆睁,满脸涨得通红,脖颈处青筋暴起,宛如一头愤怒至极的雄狮。
紧接着,他扯开嗓子,高声怒吼起来:
“城外的这帮狗贼杀害了陈应将军!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我们一定要死守城池,绝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定要用他们的鲜血,来祭奠那些牺牲的兄弟们!”
霍笃的怒吼如同惊雷一般在城楼上炸响,瞬间传遍了整个北门。
原本有些惊慌失措的守军们听到他的呼喊后,犹如醍醐灌顶般回过神来。
他们纷纷握紧了手中的兵器,一双双眼睛燃烧着熊熊怒火,死死地盯向城外那群耀武扬威的敌军,心中暗暗发誓,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半步!
东门城下,正在列阵备战的周瑜收到了太史慈、陈武的兵马抵达北门的消息。
听闻此讯,周瑜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他深知这是一个绝佳的进攻时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随着他手中令旗一挥,江东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分别从攸县的东门和北门外同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兵器相交之声不绝于耳。荆州军在霍笃和邓展的指挥下,毫不畏惧地迎击着江东军的进攻。
尽管江东军攻势凶猛,但荆州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斗技巧,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冲击。
然而,战争总是残酷无情的,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见证了这场激战的惨烈程度。
不仅如此,城楼上的伤亡情况亦不容乐观,鲜血染红了城墙,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整个攸县仿佛被一片血雨腥风所笼罩......
经过数个时辰的鏖战,城内三千名荆州军此刻只剩下一千余人,而八千江东军也伤亡过半。
望着眼前的惨状,周瑜心痛不已,但他明白再这样下去只会造成更多无谓的牺牲。权衡利弊之后,他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当江东军缓缓撤离战场时,夕阳西下,余晖将大地染成一片金黄......
阳光穿透轻薄的云层,直直地落在攸县的城墙上,墙面上斑驳陆离,岁月留下的痕迹被照耀得清晰可见。
整整一夜过去了,霍笃和邓展始终坚守在城楼上,未曾合眼片刻,却没有等来陈应的消息。
霍笃和邓展二人实在难以支撑下去,于是便一同走下城墙去稍作休憩。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离开不久,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从建昌方向突然出现了一支气势汹汹的江东军,正朝着攸县东门缓缓挺进。远远望去,可以看到一面绣着大大的“周”字的将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肆意飘扬。
旗下的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持锋利无比的兵器,他们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就像是一条由钢铁铸就而成的巨大长龙,以排山倒海之势蜿蜒而来。
这支队伍不仅人数不少,而且装备精良,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冲车以及高耸入云的云梯,其目的显然不言而喻,那便是要强攻攸县这座城池!
攸县城墙上负责守卫的士兵们目睹此景,瞬间变得紧张万分。紧急的号角声骤然响起,划破了原本宁静的秋日长空。
正在城内休息的霍笃和邓展听到警报后,又匆匆忙忙地飞奔登上城墙。
当两人站定在城头,定睛望向远处正不断逼近的江东军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担忧之情。
在此之前,他们一直认为江东军的主力早已绕过攸县,向着临湘方向进发了。
谁能料到,在建昌这个地方竟然还隐藏着如此规模庞大且来势汹汹的敌军呢?
面对眼前严峻的形势,霍笃和邓展深知这场战斗必将异常艰难,但他们的眼神中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透露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然。
而此时,那支打着“周”字旗号的江东军中,为首的将领骑在高大的骏马之上,眼神冷峻地注视着攸县。
只见他右手猛地一挥手中的宝剑,大军前进的速度陡然加快,仿佛要瞬间踏平眼前这座小城。
这员将领便是周瑜周公瑾。此前不久,他已经收到了太史慈和陈武围歼了那支出城北上的荆州军的消息。
凭借着对战场局势的精准判断,周瑜果断率领着建昌城中剩余的兵马,并携带着攻城器械,朝着攸县进发。
决心与太史慈、陈武的两支兵马合兵一处,一举攻破这座阻挡江东军踏入长沙地界的坚固堡垒。
然而,当江东军离攸县城池尚有一段距离时,周瑜却出人意料地下令全军停止前进。
一时间,整个队伍戛然而止,没有丝毫拖泥带水。随后,大军就这么静静地伫立在原地,不再向前挪动半步,似乎在等待着某个重要时刻的来临。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得攸县城楼上的霍笃和邓展两人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
他们一边暗自揣测着敌军的用意,一边默默观察计算着城外敌军的大致数量。
突然,一名北门守军急匆匆地跑来禀报,声音中难掩惊慌之色:
“启禀将军,北门外出现了一支江东军!”
此消息如同平地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由得心头一紧。
霍笃心头猛地一颤,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他隐隐觉得陈应所率领的那支兵马或许已经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
想到此处,他不敢有丝毫耽搁,当机立断地将东门的防卫托付给了邓展,而自己则心急如焚地往北门而去。
刚刚登上北门城楼,一阵嘈杂的议论声便传入了霍笃的耳中。
他循声望去,只见城楼上的守军们正指着城外的敌军、嘴中议论纷纷。
霍笃极目远眺,眼前所见的一幕令他瞠目结舌、怒不可遏。只见陈应的首级竟然被高高悬挂在了江东军的军旗之下!
原来,太史慈深知要想攻破攸县并非易事,唯有先设法扰乱城内守军的军心,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方能觅得破城之机。
因此,他特意命人将陈应的头颅示众,企图以此来打击城中荆州军的士气和信心。
望着那颗曾经熟悉无比的头颅如今却被残忍地悬于敌阵之中,霍笃只觉一股怒火直冲脑门,他双目圆睁,满脸涨得通红,脖颈处青筋暴起,宛如一头愤怒至极的雄狮。
紧接着,他扯开嗓子,高声怒吼起来:
“城外的这帮狗贼杀害了陈应将军!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我们一定要死守城池,绝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定要用他们的鲜血,来祭奠那些牺牲的兄弟们!”
霍笃的怒吼如同惊雷一般在城楼上炸响,瞬间传遍了整个北门。
原本有些惊慌失措的守军们听到他的呼喊后,犹如醍醐灌顶般回过神来。
他们纷纷握紧了手中的兵器,一双双眼睛燃烧着熊熊怒火,死死地盯向城外那群耀武扬威的敌军,心中暗暗发誓,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半步!
东门城下,正在列阵备战的周瑜收到了太史慈、陈武的兵马抵达北门的消息。
听闻此讯,周瑜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他深知这是一个绝佳的进攻时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随着他手中令旗一挥,江东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分别从攸县的东门和北门外同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兵器相交之声不绝于耳。荆州军在霍笃和邓展的指挥下,毫不畏惧地迎击着江东军的进攻。
尽管江东军攻势凶猛,但荆州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斗技巧,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冲击。
然而,战争总是残酷无情的,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见证了这场激战的惨烈程度。
不仅如此,城楼上的伤亡情况亦不容乐观,鲜血染红了城墙,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整个攸县仿佛被一片血雨腥风所笼罩......
经过数个时辰的鏖战,城内三千名荆州军此刻只剩下一千余人,而八千江东军也伤亡过半。
望着眼前的惨状,周瑜心痛不已,但他明白再这样下去只会造成更多无谓的牺牲。权衡利弊之后,他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当江东军缓缓撤离战场时,夕阳西下,余晖将大地染成一片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