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国光所说的,朱载坖深以为然,盐引的滥发确实是极为要命的事情,不光是皇帝,大明这些藩王们,一个个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盐引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盐引的超发、滥发。而哪个群体的盐引最多呢?无疑就是这帮藩王们了。
成化时期,德王、吉王、徽王等多次奏讨淮盐,多者千引,少者也有百引;到了孝宗皇帝的时候,几千引盐已经根本满足不了藩王们的胃口了,弘治时期,王府奏讨盐引更趋猖獗,如靖王奏讨10万引,益王、兴王等动辄亦有万引,孝宗都一一答应。
看到兴王等人索要盐引成功,其他的藩王们也有样学样,纷纷向孝宗奏讨盐引,或五万、十万,至二十万引,并无限制,孝宗也都一一答应了。数以万计的盐引就这么被滥发了。
除了藩王之外,另外一个索要盐引的大头就是这些死太监们,他们也经常利用自己和皇帝的特殊关系,索要盐引。成化二十年,太监赵阳、 黄沉、刘关和李泉分别奏讨两淮盐3万引、2万引、2万引和1万引,几个没卵子的阉人,居然奏讨盐引数以万计,他们准备换了盐把自己的大宝贝(小螺蛳)好好腌制一下吗?
还有借办所为皇差大肆侵吞的,还是孝宗时,朝廷拟赐太监王敬盐7000引,用于赴江南采买药材和书籍,王敬却实得盐1.55万引,朱载坖有时候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孝宗对于滥发盐引毫无警惕。
谁来给朱载坖翻译翻译,什么他**叫弘治中兴!
孝宗的一通骚操作之后,盐引的信用几乎完全破产,与盐商中盐相比,这些藩王、太监们可不需经过户部开中榜文,而是直接向皇帝奏请盐引。重要的是,他们获得盐引,非但没有用实物上纳边方,而且大肆进行盐引的买卖交易,即所谓的占窝转卖,实则等同于私盐兴贩,其危害在于,造成纳粮与报中的关系脱节,边饷不足,而市面盐引泛滥,价不敷物,最终致使大明盐法大坏,开中法无法推行下去。
和王国光聊了这么多之后,朱载坖深感大明盐政积弊之深,确实是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朱载坖对王国光说道:“王铨郎可将这些写成奏疏,由孤转奏陛下。”
盐政事关大明的财赋大计,即便是朱载坖也不敢多言,只能转奏嘉靖,先取得嘉靖的支持,才好进行下一步操作,王国光当然明白朱载坖的意思,当即应允下来。
而此时,李朝观府上,一众晋商们正面色凝重,各自思考起来。李朝观将朱载坖的提议告知了在座的各位晋商大佬们,他们都开始思考朱载坖的这个提议了。
晋商,原本就是以开中起家的,盐的暴利,他们是很清楚的。自太祖皇帝下诏实行开中之后,晋商凭借着地近九边之便,积极参与到输粮换取盐引的活动中,晋商的盐业贸易由此而兴起。
对于盐,他们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之前实行纳粮开中的时候,甘肃、延绥、宁夏、固原四镇的盐引对应淮、浙两大盐场;山西镇除淮、浙盐场外,还有部分盐引对应山东盐场; 蓟州、宣府、大同三镇对应两淮盐场和长芦盐场。而两淮盐场是晋商深耕的地方。
实施纳银开中之后,那些继续留在边地纳粮报中的土著商人成为边商, 而在各有关运司纳银领取盐引的商人则成为内商。除了边商、内商外,还有水商,他们从内商处买引盐行销于各地,即所谓边商报引,内商贸其引以支盐,而水商运之。晋商也分化为边商和内商两个部分。
成为内商的晋商,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晋商的大团体,他们大多举家搬到淮扬地区,与当地的世家大族联姻,融入东南士绅集团。而留在山西河京师的这些晋商,则大多成为了边商,他们和九边各镇的军官们关系极好,家中子弟也多是行伍出身,以军事擅长,边商和内商的区别可见一般。
面对朱载坖这时候抛出来的橄榄枝,这帮晋商们都在紧张的思考权衡着,从他们的本心来说,当然是愿意恢复实物开中,这样的话,他们又可以利用自己和九边军官的良好关系,在入中的时候得到照顾,同时在开中支盐的时候,他们就占据了主动,可以利用同出晋商的淮扬内商,占据盐窝、优先支盐,攫取食盐的巨额暴利。
但是这么做,无异于虎口夺食,东南的盐商视食盐为自己的禁脔,现在晋商配合朱载坖去恢复开中,对于东南商人们来说无疑是挑战他们的地位,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打击晋商的,东南商人在朝廷的势力可不小,上至内阁次辅徐阶,下至科道言官,都有大批的东南官员,一想到此,不少人还是心中有些惴惴。
这时候一个看起来有些儒雅的商人说道:“既然有裕王殿下牵头,为何不做,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点道理还不明白吗?”
说话的是大盐商王崇教,他家中世代经营盐业,尤其是长芦盐场。王崇教的父亲王瑶贩盐淮浙苏湖间,往返数年财资渐丰。到嘉靖元年时,王瑶又独取长芦引数千赴长芦守支,盐业贸易的积累使王家成为富商。王崇教当然想光大祖业,成为大盐商。
而且别人怕东南盐商,他可不怕,他的哥哥就是现任南直隶巡抚王崇古,他娶的可是杨博的女儿,他的侄子就是现任翰林修撰张四维,后台极硬,根本不把这些东南盐商当回事,他反而觉得李朝观畏首畏尾,根本不配做晋商的领袖。
李朝观思虑再三说道:“还是去信虞坡公问问再说吧。”
见李朝观将自己的岳父拿出来,王崇教也不好多说什么,而且杨博也确实是现在晋党的领袖,此事也非他拍板不可。于是李朝观将这些情况写成书信,快马送到蒲州杨博家中,询问杨博的意见。
成化时期,德王、吉王、徽王等多次奏讨淮盐,多者千引,少者也有百引;到了孝宗皇帝的时候,几千引盐已经根本满足不了藩王们的胃口了,弘治时期,王府奏讨盐引更趋猖獗,如靖王奏讨10万引,益王、兴王等动辄亦有万引,孝宗都一一答应。
看到兴王等人索要盐引成功,其他的藩王们也有样学样,纷纷向孝宗奏讨盐引,或五万、十万,至二十万引,并无限制,孝宗也都一一答应了。数以万计的盐引就这么被滥发了。
除了藩王之外,另外一个索要盐引的大头就是这些死太监们,他们也经常利用自己和皇帝的特殊关系,索要盐引。成化二十年,太监赵阳、 黄沉、刘关和李泉分别奏讨两淮盐3万引、2万引、2万引和1万引,几个没卵子的阉人,居然奏讨盐引数以万计,他们准备换了盐把自己的大宝贝(小螺蛳)好好腌制一下吗?
还有借办所为皇差大肆侵吞的,还是孝宗时,朝廷拟赐太监王敬盐7000引,用于赴江南采买药材和书籍,王敬却实得盐1.55万引,朱载坖有时候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孝宗对于滥发盐引毫无警惕。
谁来给朱载坖翻译翻译,什么他**叫弘治中兴!
孝宗的一通骚操作之后,盐引的信用几乎完全破产,与盐商中盐相比,这些藩王、太监们可不需经过户部开中榜文,而是直接向皇帝奏请盐引。重要的是,他们获得盐引,非但没有用实物上纳边方,而且大肆进行盐引的买卖交易,即所谓的占窝转卖,实则等同于私盐兴贩,其危害在于,造成纳粮与报中的关系脱节,边饷不足,而市面盐引泛滥,价不敷物,最终致使大明盐法大坏,开中法无法推行下去。
和王国光聊了这么多之后,朱载坖深感大明盐政积弊之深,确实是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朱载坖对王国光说道:“王铨郎可将这些写成奏疏,由孤转奏陛下。”
盐政事关大明的财赋大计,即便是朱载坖也不敢多言,只能转奏嘉靖,先取得嘉靖的支持,才好进行下一步操作,王国光当然明白朱载坖的意思,当即应允下来。
而此时,李朝观府上,一众晋商们正面色凝重,各自思考起来。李朝观将朱载坖的提议告知了在座的各位晋商大佬们,他们都开始思考朱载坖的这个提议了。
晋商,原本就是以开中起家的,盐的暴利,他们是很清楚的。自太祖皇帝下诏实行开中之后,晋商凭借着地近九边之便,积极参与到输粮换取盐引的活动中,晋商的盐业贸易由此而兴起。
对于盐,他们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之前实行纳粮开中的时候,甘肃、延绥、宁夏、固原四镇的盐引对应淮、浙两大盐场;山西镇除淮、浙盐场外,还有部分盐引对应山东盐场; 蓟州、宣府、大同三镇对应两淮盐场和长芦盐场。而两淮盐场是晋商深耕的地方。
实施纳银开中之后,那些继续留在边地纳粮报中的土著商人成为边商, 而在各有关运司纳银领取盐引的商人则成为内商。除了边商、内商外,还有水商,他们从内商处买引盐行销于各地,即所谓边商报引,内商贸其引以支盐,而水商运之。晋商也分化为边商和内商两个部分。
成为内商的晋商,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晋商的大团体,他们大多举家搬到淮扬地区,与当地的世家大族联姻,融入东南士绅集团。而留在山西河京师的这些晋商,则大多成为了边商,他们和九边各镇的军官们关系极好,家中子弟也多是行伍出身,以军事擅长,边商和内商的区别可见一般。
面对朱载坖这时候抛出来的橄榄枝,这帮晋商们都在紧张的思考权衡着,从他们的本心来说,当然是愿意恢复实物开中,这样的话,他们又可以利用自己和九边军官的良好关系,在入中的时候得到照顾,同时在开中支盐的时候,他们就占据了主动,可以利用同出晋商的淮扬内商,占据盐窝、优先支盐,攫取食盐的巨额暴利。
但是这么做,无异于虎口夺食,东南的盐商视食盐为自己的禁脔,现在晋商配合朱载坖去恢复开中,对于东南商人们来说无疑是挑战他们的地位,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打击晋商的,东南商人在朝廷的势力可不小,上至内阁次辅徐阶,下至科道言官,都有大批的东南官员,一想到此,不少人还是心中有些惴惴。
这时候一个看起来有些儒雅的商人说道:“既然有裕王殿下牵头,为何不做,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点道理还不明白吗?”
说话的是大盐商王崇教,他家中世代经营盐业,尤其是长芦盐场。王崇教的父亲王瑶贩盐淮浙苏湖间,往返数年财资渐丰。到嘉靖元年时,王瑶又独取长芦引数千赴长芦守支,盐业贸易的积累使王家成为富商。王崇教当然想光大祖业,成为大盐商。
而且别人怕东南盐商,他可不怕,他的哥哥就是现任南直隶巡抚王崇古,他娶的可是杨博的女儿,他的侄子就是现任翰林修撰张四维,后台极硬,根本不把这些东南盐商当回事,他反而觉得李朝观畏首畏尾,根本不配做晋商的领袖。
李朝观思虑再三说道:“还是去信虞坡公问问再说吧。”
见李朝观将自己的岳父拿出来,王崇教也不好多说什么,而且杨博也确实是现在晋党的领袖,此事也非他拍板不可。于是李朝观将这些情况写成书信,快马送到蒲州杨博家中,询问杨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