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廷进入了正常运作的阶段,朱载坖决定扩大在嘉靖朝已经实施的密疏制度,嘉靖朝的密疏主要是针对近臣尤其是阁臣的,但是现在朱载坖决定扩大密疏的范围,不仅是阁臣,朱载坖首先给蓟辽总督唐顺之和宣大总督曹邦辅以银章,准许密疏奏事。
结果朱载坖收到的第一份密疏就让朱载坖暴跳如雷,蓟辽总督唐顺之向朱载坖上密疏,陈述蓟镇的军粮问题,照例蓟镇的军粮是由京通仓支给的,但是近来蓟镇的军粮屡屡出事,奸商猾吏因缘为奸,米至腐烂不可食,唐顺之只得动用边储填补缺额,现在朝廷终于安稳下来了,唐顺之才以密疏上闻,请求朱载坖加以整顿。
朱载坖收到消息之后大怒,当即令厂卫派人先去蓟镇查实是否有此事,厂卫从蓟镇带回了一袋京通仓发运给蓟镇的军粮,除了沙子之外,全都是腐烂不能食用的大米和糟糠。
朱载坖将这袋米就放在文华殿,随后传旨召内阁辅臣、左都御史葛守礼、吏部尚书杨博、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王国光、兵部尚书江东、刑部尚书黄光昇等人到文华殿来。
一众臣子们到了文华殿,见朱载坖在文华殿内放了一袋粮食,都有些不明所以,唯独户部左侍郎王国光有些不好的预感,按说虽然新任户部尚书马森还没有到任,但是积极专门把自己叫来,这袋粮食又是和户部的职守有关,王国光已经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了。
一众臣子们行礼之后,朱载坖说道:“诸位,这袋粮食是京通仓发运给蓟镇官军的,诸位可以看看,看看蓟镇官军平日里吃的是什么。”
一众重臣们都上前来查看这袋粮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连一向波澜不惊的徐阶这次都难得的失态了,徐阶抓出一把粮食,对着王国光说道:“王司农,这就是京通仓给蓟镇的军粮?”
左都御史葛守礼更是怒发冲冠,当即指着王国光骂道:“王国光,你贪墨了多少?这是人吃的吗?”
杨博、江东两个知兵的臣子更是大惊失色,他们可是深知大明边军的德性,给他这种军粮,不哗变就是怪事了,这可不是在山西,这可是蓟镇,天子脚下,又是朱载坖刚刚登基,要是就搞出边军哗变的事情来。那朱载坖固然是没有脸面了,但是他们这些大臣们更是没有好果子吃。
杨博当即问道:“陛下,蓟镇军心如何?这种军粮,士卒要闹事的。”
朱载坖说道:“这种东西要是发下去了,拿不闹事才是怪的,唐顺之已经动用边储将这部分军粮替换了,现在就是要解决此事才行了。”
对于这事,朱载坖倒不认为是王国光所为,王国光没那么傻,这种事情一旦爆出,他作为总督仓场的户部侍郎是难辞其咎的,但是此事可以反映出来京通仓现在的情况恐怕不容乐观。
朱载坖问道:“王国光,京通仓现在存粮到底有多少?”
王国光说道:“按账册,存粮八百余万石。”
朱载坖说道:“朕不是问账面上的数字,而是问你实际有多少?”
面对朱载坖的追问,王国光说道:“实有多少,臣到任时间不长,尚未能一一掌握,不过据臣推断,不足五百万石。”
得知这个数字,别说朱载坖,就是徐阶都不能接受,徐阶厉声说道:“王国光,京通仓存粮不足五百万石,你为何不上报?你是不是从中也收取好处了?”
京通仓是关系到京师和九边安定的大事,也难怪徐阶会失态,京师官员士卒的口中所食,九边士卒的军粮,还有京畿应急赈灾,都要依靠京通仓的存粮,现在存粮不足五百万石,徐阶怎么能不激动,没有粮食,一旦出事是会要命的。
王国光无奈的说道:“下官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才到任,京通仓中的情形还未了解清楚,不敢贸然上报,而且现在本就是仓中存粮最少得时候,漕粮未至而各边军粮已支,等到漕粮抵达,京通仓的存粮还是足够使用的。”
葛守礼拿着袋子中的粮食问道:“王国光,这就是京通仓支给蓟镇的军粮?王司农,这样的粮食,你吃的下去吗?”
面对葛守礼的质问,王国光无话可说,只得跪下请罪道:“臣死罪!”
杨博作为王国光的举主,也只得跪下请罪,但是张居正出来为王国光求情道:“陛下,臣以为此事王司农虽然有责任,但是仓场积弊久矣,小吏奸猾,王司农又刚刚上任,其中情弊,未可轻易归咎于王司农。请陛下明察。”
对于张居正的话,朱载坖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王国光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把这样的军粮发给蓟镇去,这其中的事情,就很难说了。
朱载坖说道:“看来这仓场的水很深嘛。”
朱载坖当即下令王国光罚俸、降级,戴罪立功以观后效,同时会同刑部、都察院、锦衣卫和东厂,详查此案,务必将此案的一干人犯全部缉拿,送交法办。
朱载坖问道:“都察院在仓场没有御史吗?”
葛守礼说道:“陛下,都察院在京通仓有巡仓御史,按定例,每季以监察御史、户部属官、锦衣卫千百户各一员往来巡察各仓门。京通二仓粟米凡系出纳,都要报知巡仓御史,与仓场衙门互相稽察,防止收迟浪费,改折侵冒。发现各总侵扣粮米,官吏人等勒索财物、科索运军、留难车户、乘贩济时获利,总督漕运官不监督所属部下,纵容他们沿途留滞作弊多端等等使仓政大坏之事,巡仓御史都要参奏究问,率官严捕治之。”
朱载坖听后冷笑道:“结果呢?仓场积弊至此,朕可见御史有弹章?将巡仓御史下诏狱严审,锦衣卫巡仓官下南镇抚司严审。”
朱载坖的态度很明确,既然账面上有八百万石,那你就得给朕找出八百万石粮食来。
结果朱载坖收到的第一份密疏就让朱载坖暴跳如雷,蓟辽总督唐顺之向朱载坖上密疏,陈述蓟镇的军粮问题,照例蓟镇的军粮是由京通仓支给的,但是近来蓟镇的军粮屡屡出事,奸商猾吏因缘为奸,米至腐烂不可食,唐顺之只得动用边储填补缺额,现在朝廷终于安稳下来了,唐顺之才以密疏上闻,请求朱载坖加以整顿。
朱载坖收到消息之后大怒,当即令厂卫派人先去蓟镇查实是否有此事,厂卫从蓟镇带回了一袋京通仓发运给蓟镇的军粮,除了沙子之外,全都是腐烂不能食用的大米和糟糠。
朱载坖将这袋米就放在文华殿,随后传旨召内阁辅臣、左都御史葛守礼、吏部尚书杨博、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王国光、兵部尚书江东、刑部尚书黄光昇等人到文华殿来。
一众臣子们到了文华殿,见朱载坖在文华殿内放了一袋粮食,都有些不明所以,唯独户部左侍郎王国光有些不好的预感,按说虽然新任户部尚书马森还没有到任,但是积极专门把自己叫来,这袋粮食又是和户部的职守有关,王国光已经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了。
一众臣子们行礼之后,朱载坖说道:“诸位,这袋粮食是京通仓发运给蓟镇官军的,诸位可以看看,看看蓟镇官军平日里吃的是什么。”
一众重臣们都上前来查看这袋粮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连一向波澜不惊的徐阶这次都难得的失态了,徐阶抓出一把粮食,对着王国光说道:“王司农,这就是京通仓给蓟镇的军粮?”
左都御史葛守礼更是怒发冲冠,当即指着王国光骂道:“王国光,你贪墨了多少?这是人吃的吗?”
杨博、江东两个知兵的臣子更是大惊失色,他们可是深知大明边军的德性,给他这种军粮,不哗变就是怪事了,这可不是在山西,这可是蓟镇,天子脚下,又是朱载坖刚刚登基,要是就搞出边军哗变的事情来。那朱载坖固然是没有脸面了,但是他们这些大臣们更是没有好果子吃。
杨博当即问道:“陛下,蓟镇军心如何?这种军粮,士卒要闹事的。”
朱载坖说道:“这种东西要是发下去了,拿不闹事才是怪的,唐顺之已经动用边储将这部分军粮替换了,现在就是要解决此事才行了。”
对于这事,朱载坖倒不认为是王国光所为,王国光没那么傻,这种事情一旦爆出,他作为总督仓场的户部侍郎是难辞其咎的,但是此事可以反映出来京通仓现在的情况恐怕不容乐观。
朱载坖问道:“王国光,京通仓现在存粮到底有多少?”
王国光说道:“按账册,存粮八百余万石。”
朱载坖说道:“朕不是问账面上的数字,而是问你实际有多少?”
面对朱载坖的追问,王国光说道:“实有多少,臣到任时间不长,尚未能一一掌握,不过据臣推断,不足五百万石。”
得知这个数字,别说朱载坖,就是徐阶都不能接受,徐阶厉声说道:“王国光,京通仓存粮不足五百万石,你为何不上报?你是不是从中也收取好处了?”
京通仓是关系到京师和九边安定的大事,也难怪徐阶会失态,京师官员士卒的口中所食,九边士卒的军粮,还有京畿应急赈灾,都要依靠京通仓的存粮,现在存粮不足五百万石,徐阶怎么能不激动,没有粮食,一旦出事是会要命的。
王国光无奈的说道:“下官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才到任,京通仓中的情形还未了解清楚,不敢贸然上报,而且现在本就是仓中存粮最少得时候,漕粮未至而各边军粮已支,等到漕粮抵达,京通仓的存粮还是足够使用的。”
葛守礼拿着袋子中的粮食问道:“王国光,这就是京通仓支给蓟镇的军粮?王司农,这样的粮食,你吃的下去吗?”
面对葛守礼的质问,王国光无话可说,只得跪下请罪道:“臣死罪!”
杨博作为王国光的举主,也只得跪下请罪,但是张居正出来为王国光求情道:“陛下,臣以为此事王司农虽然有责任,但是仓场积弊久矣,小吏奸猾,王司农又刚刚上任,其中情弊,未可轻易归咎于王司农。请陛下明察。”
对于张居正的话,朱载坖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王国光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把这样的军粮发给蓟镇去,这其中的事情,就很难说了。
朱载坖说道:“看来这仓场的水很深嘛。”
朱载坖当即下令王国光罚俸、降级,戴罪立功以观后效,同时会同刑部、都察院、锦衣卫和东厂,详查此案,务必将此案的一干人犯全部缉拿,送交法办。
朱载坖问道:“都察院在仓场没有御史吗?”
葛守礼说道:“陛下,都察院在京通仓有巡仓御史,按定例,每季以监察御史、户部属官、锦衣卫千百户各一员往来巡察各仓门。京通二仓粟米凡系出纳,都要报知巡仓御史,与仓场衙门互相稽察,防止收迟浪费,改折侵冒。发现各总侵扣粮米,官吏人等勒索财物、科索运军、留难车户、乘贩济时获利,总督漕运官不监督所属部下,纵容他们沿途留滞作弊多端等等使仓政大坏之事,巡仓御史都要参奏究问,率官严捕治之。”
朱载坖听后冷笑道:“结果呢?仓场积弊至此,朕可见御史有弹章?将巡仓御史下诏狱严审,锦衣卫巡仓官下南镇抚司严审。”
朱载坖的态度很明确,既然账面上有八百万石,那你就得给朕找出八百万石粮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