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被朱厚燳这么一骂。
朱希忠和陆炳两人更懵了。
刚才他们还听到,朱厚熜一口一个抓住此贼的。
怎么现在就让他们滚了?
但天命不可违。
所以最后他们只得怏怏而退。
而朱厚熜刚痛骂完陆炳,转头看向朱棣时,却立刻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容叫道:“祖爷爷,哦不,太宗文皇帝,厚熜之前只是一时失态!”
“还请您宽宏大量。”
朱棣撇过脸,冷冷哼声道:“你跟我说这些有啥用!”
“去跟你太祖爷爷说去!”
朱厚熜一脸赔笑道:“是,是,太爷爷教训得是!”
“厚熜这就跟太祖爷爷赔罪!”
之前不知道历史公会,还能将人传送过来。
他还能犟一些。
如今祖宗都在面前了。
自己再犟只会自讨苦吃。
“叮咚~”
不久,历史公会里弹出了一条提示:【明世宗与历史公会重新连接】
【明世宗加入历史公会成功】
“太祖爷爷!”
“厚熜知错了,错得离谱!”
“请您大人有大量!”
一进入历史公会,朱厚熜就肃然拜倒。
正想破口大骂的朱元璋,看到朱厚熜这顿操作。
此时却缓缓平静了下来。
原本他对于朱厚燳数典忘祖的行为,是很生气的。
但看到他刚处事不惊的样子。
反倒有些欣赏起来。
刚才朱厚熜的处事方式,太像胡惟庸、李善长和刘伯温那些官场上的老油子了。
当然。
他打心里对那些人是厌恶的。
但要是这些人是他孙子,就另当别论。
毕竟。
谁不愿意自家孙子聪明能干呢?
“起来吧!”
朱元璋平息怒气后,仔细端详着朱厚熜,低声问道:“臭小子,你可还认得前殿那位是谁?”
朱厚熜看都没看,立刻回道:“自然认得!”
“他可是厚熜的皇兄!”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看着朱厚熜若有所指的说道:“记得就好!”
“那咱也实话实说了!”
“这一次,咱让老四过去!”
“一方面是想让他教训教训你小子,让你学习一下怎么孝敬祖宗的!”
“另一方面是想问问你,你皇兄在位的那些事儿。”
他感觉朱厚燳那边问题,还是挺大的。
既然朱由检都不知道。
那他就只能找真正了解当时情况的朱厚熜了。
听到朱元璋的问题,朱厚熜深深叹了口气,说道:“太祖爷爷,皇兄确实是个不错的皇帝。”
“但正德年间的事情,说起来还是挺复杂的!”
朱元璋紧盯着朱厚熜,沉声道:“那就给咱说重点!”
朱厚熜深吸了一口气,一脸感慨道:“正德积弊,始于弘治!
“那会儿皇伯对文臣过于放纵,导致到了我和皇兄这两朝,文官坐大,积重难返。”
“厚熜如今能做的,只能逐步寻求改善。”
朱元璋审视着朱厚熜,微微皱眉道:“文官坐大?能有多大?”
朱厚熜直接说道:“这样说吧?”
“天下能看到的能人贤士,基本都是他们的人!”
“而皇帝能用的臣子,非贪即庸!”
“以嘉靖朝来说吧,嘉靖朝二十九年,草原俺答入侵边疆,围攻原平三日。”
“厚熜想了一天,竟发现无人可用!”
听到他这话。
一直在偷听的朱由检,却突然出来,满腹狐疑地问道:“世宗祖爷爷,俺答入侵时,您用了仇鸾吗?”
“但史书上说,右佥都御史杨博才是最佳人选!”
“毕竟连严嵩之子都称他为天下三杰之一。”
朱厚熜闻言,当即一脸轻蔑的说道:“若真用了杨博,那朕才是自寻烦恼!”
“啊?”
朱由检当即一脸疑惑:“为啥?”
朱厚熜淡淡解释道:“你要是了解杨博背景就知道了!”
“杨博乃山西浦州人士。”
“自嘉靖八年入朝,便多次随军巡视边关。”
“自嘉靖二十五年起,更是巡抚天同等河东地区十年之久。”
“若朕用他抵御外敌。”
“那么除了辽东之外,九边的军政大权都将落入他一人之手!”
“不出半年,他必成朕的心头大患!”
“并非朕偏用仇鸾,实是朕别无选择!”
后人在史书上只看到杨博,他是天下三杰之一。
但对于一位皇帝而言,
像杨博这样在家乡附近任职,且能力出众的人,最佳用法就是将其调入内阁。
然而这样一来。
边疆又会没人可用了。
朱元璋紧锁眉头,看着朱厚熜问道:“你的做法或许没错!”
“但这并不足以说明文臣都不听话?”
地方权臣的壮大,对整个国家的稳定而言,绝非好事。
朱厚熜的举措看似无懈可击。
然而。
这仅是表面现象。
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大臣们敢公然违抗命令。
朱厚熜这时恭敬地说道:“太祖爷爷,其实这当中还有一件,您不知道的事情!”
朱元璋轻声问道:“什么事?”
朱厚熜当即说道:“仇鸾去世后。”
“我便指派内廷宦官监军,命杨博担任经略,总管边疆军务。”
“嘉靖三十一年二月,宣府传来捷报,称斩杀了一名草原勇将。”
“后来据锦衣卫侦查!这名将领名叫蒙元汉。”
朱元璋的眉头突然紧皱,问道:“这个人有问题?”
“是的!”
“锦衣卫后来查明,他并非来犯边!”
“而是来经商的!”
“是宣府的将领擅**害,并上报战功!”
听到这里。
朱元璋的眉头立刻紧皱起来。
随即愤怒地咬紧牙关,低声咆哮道:“他们如此无中生有,是要造反?”
朱由检轻声插话道:“据史册记载,嘉靖末年边患不断,直至隆庆朝才得以平息。”
朱元璋一脸阴沉的说道:“那你怎么不把这些奸臣都给砍了?”
朱厚熜叹了叹气说道:“厚熜何尝没试过?”
“贤的庸的,我都杀过!”
“但朝中结党营私势大!”
“一直杀下去,只会加快大明灭亡!“
听到这。
朱元璋算是明白了过来。
朱厚熜如今遇到的问题,其实跟朱由检差不多。
但不同的是。
朱厚熜处理得更为机智。
加之嘉靖年间外患较弱。
朱厚熜还能勉强维持局面。
想此,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看着朱厚熜不甘的说道:
“难道咱大明,真拿这些家伙没办法了?”
“任由他们肆意妄为?!”
被朱厚燳这么一骂。
朱希忠和陆炳两人更懵了。
刚才他们还听到,朱厚熜一口一个抓住此贼的。
怎么现在就让他们滚了?
但天命不可违。
所以最后他们只得怏怏而退。
而朱厚熜刚痛骂完陆炳,转头看向朱棣时,却立刻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容叫道:“祖爷爷,哦不,太宗文皇帝,厚熜之前只是一时失态!”
“还请您宽宏大量。”
朱棣撇过脸,冷冷哼声道:“你跟我说这些有啥用!”
“去跟你太祖爷爷说去!”
朱厚熜一脸赔笑道:“是,是,太爷爷教训得是!”
“厚熜这就跟太祖爷爷赔罪!”
之前不知道历史公会,还能将人传送过来。
他还能犟一些。
如今祖宗都在面前了。
自己再犟只会自讨苦吃。
“叮咚~”
不久,历史公会里弹出了一条提示:【明世宗与历史公会重新连接】
【明世宗加入历史公会成功】
“太祖爷爷!”
“厚熜知错了,错得离谱!”
“请您大人有大量!”
一进入历史公会,朱厚熜就肃然拜倒。
正想破口大骂的朱元璋,看到朱厚熜这顿操作。
此时却缓缓平静了下来。
原本他对于朱厚燳数典忘祖的行为,是很生气的。
但看到他刚处事不惊的样子。
反倒有些欣赏起来。
刚才朱厚熜的处事方式,太像胡惟庸、李善长和刘伯温那些官场上的老油子了。
当然。
他打心里对那些人是厌恶的。
但要是这些人是他孙子,就另当别论。
毕竟。
谁不愿意自家孙子聪明能干呢?
“起来吧!”
朱元璋平息怒气后,仔细端详着朱厚熜,低声问道:“臭小子,你可还认得前殿那位是谁?”
朱厚熜看都没看,立刻回道:“自然认得!”
“他可是厚熜的皇兄!”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看着朱厚熜若有所指的说道:“记得就好!”
“那咱也实话实说了!”
“这一次,咱让老四过去!”
“一方面是想让他教训教训你小子,让你学习一下怎么孝敬祖宗的!”
“另一方面是想问问你,你皇兄在位的那些事儿。”
他感觉朱厚燳那边问题,还是挺大的。
既然朱由检都不知道。
那他就只能找真正了解当时情况的朱厚熜了。
听到朱元璋的问题,朱厚熜深深叹了口气,说道:“太祖爷爷,皇兄确实是个不错的皇帝。”
“但正德年间的事情,说起来还是挺复杂的!”
朱元璋紧盯着朱厚熜,沉声道:“那就给咱说重点!”
朱厚熜深吸了一口气,一脸感慨道:“正德积弊,始于弘治!
“那会儿皇伯对文臣过于放纵,导致到了我和皇兄这两朝,文官坐大,积重难返。”
“厚熜如今能做的,只能逐步寻求改善。”
朱元璋审视着朱厚熜,微微皱眉道:“文官坐大?能有多大?”
朱厚熜直接说道:“这样说吧?”
“天下能看到的能人贤士,基本都是他们的人!”
“而皇帝能用的臣子,非贪即庸!”
“以嘉靖朝来说吧,嘉靖朝二十九年,草原俺答入侵边疆,围攻原平三日。”
“厚熜想了一天,竟发现无人可用!”
听到他这话。
一直在偷听的朱由检,却突然出来,满腹狐疑地问道:“世宗祖爷爷,俺答入侵时,您用了仇鸾吗?”
“但史书上说,右佥都御史杨博才是最佳人选!”
“毕竟连严嵩之子都称他为天下三杰之一。”
朱厚熜闻言,当即一脸轻蔑的说道:“若真用了杨博,那朕才是自寻烦恼!”
“啊?”
朱由检当即一脸疑惑:“为啥?”
朱厚熜淡淡解释道:“你要是了解杨博背景就知道了!”
“杨博乃山西浦州人士。”
“自嘉靖八年入朝,便多次随军巡视边关。”
“自嘉靖二十五年起,更是巡抚天同等河东地区十年之久。”
“若朕用他抵御外敌。”
“那么除了辽东之外,九边的军政大权都将落入他一人之手!”
“不出半年,他必成朕的心头大患!”
“并非朕偏用仇鸾,实是朕别无选择!”
后人在史书上只看到杨博,他是天下三杰之一。
但对于一位皇帝而言,
像杨博这样在家乡附近任职,且能力出众的人,最佳用法就是将其调入内阁。
然而这样一来。
边疆又会没人可用了。
朱元璋紧锁眉头,看着朱厚熜问道:“你的做法或许没错!”
“但这并不足以说明文臣都不听话?”
地方权臣的壮大,对整个国家的稳定而言,绝非好事。
朱厚熜的举措看似无懈可击。
然而。
这仅是表面现象。
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大臣们敢公然违抗命令。
朱厚熜这时恭敬地说道:“太祖爷爷,其实这当中还有一件,您不知道的事情!”
朱元璋轻声问道:“什么事?”
朱厚熜当即说道:“仇鸾去世后。”
“我便指派内廷宦官监军,命杨博担任经略,总管边疆军务。”
“嘉靖三十一年二月,宣府传来捷报,称斩杀了一名草原勇将。”
“后来据锦衣卫侦查!这名将领名叫蒙元汉。”
朱元璋的眉头突然紧皱,问道:“这个人有问题?”
“是的!”
“锦衣卫后来查明,他并非来犯边!”
“而是来经商的!”
“是宣府的将领擅**害,并上报战功!”
听到这里。
朱元璋的眉头立刻紧皱起来。
随即愤怒地咬紧牙关,低声咆哮道:“他们如此无中生有,是要造反?”
朱由检轻声插话道:“据史册记载,嘉靖末年边患不断,直至隆庆朝才得以平息。”
朱元璋一脸阴沉的说道:“那你怎么不把这些奸臣都给砍了?”
朱厚熜叹了叹气说道:“厚熜何尝没试过?”
“贤的庸的,我都杀过!”
“但朝中结党营私势大!”
“一直杀下去,只会加快大明灭亡!“
听到这。
朱元璋算是明白了过来。
朱厚熜如今遇到的问题,其实跟朱由检差不多。
但不同的是。
朱厚熜处理得更为机智。
加之嘉靖年间外患较弱。
朱厚熜还能勉强维持局面。
想此,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看着朱厚熜不甘的说道:
“难道咱大明,真拿这些家伙没办法了?”
“任由他们肆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