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礼拜后,随着方少爷的出征命令。

  帕劳港已经瞬间忙碌起来,各种炮弹之类的不用管,这里也没有。

  一车车优质无烟煤被送上军舰,淡水、蔬菜、肉食等物资都有条不紊。

  距离黄海海战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方少爷的舰队到达了。

  这是最后一次的补给了,跟随舰队的还有两艘快速运输船,上面的补给足够舰队两个月所需。

  是时候在大清周边为舰队找一个锚地了。

  汽鸣声在这个荒芜的岛屿响起,看着一艘艘离开的巨舰,方少爷知道前面就是那场甲午黄海之战了。

  岛国,东京,日军大本营。

  此时已经是一片兴奋的场景,刚刚赢得丰岛海战的日军高层正在交头接耳。

  海军大臣西乡从道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正在给天皇和首相讲解。

  “陛下,首相大人,丰岛之战,**已经损失一艘巡洋舰和两艘运兵船,现在大清已经停止向**运送陆军。”

  “山县有朋中将带领岛国第一军,下属第三、第五师团,已经占领**平壤。”

  “不过,清国的那位皇帝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一旦那位李鸿章无法说服皇帝,那么清国的北洋水师肯定会倾巢而出。”

  “这一次将会是决战,目前我们的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合并,组建联合舰队,一举消灭**的北洋舰队,为帝国的大陆计划清除一切的阻碍。”

  伊藤首相点点头,“我们必须要将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确保对清国北洋舰队的优势。”

  “我希望你们海军能给帝国带来好消息。”

  此时站在这里的可以说是岛国军队的最高核心人员。

  作为日军大本营参谋总长兼任陆军大将的栖川宫炽仁亲王站了起来,说道:“帝国为了海军可谓已经掏空国库的最后一块日元,此战必须胜利,否则我们岛国将会再次陷入幕府时期的黑暗。”

  “嗨!”

  “陛下,我建议将大本营迁至广岛,这样更能灵活地指挥出征的陆海军。”

  栖川宫炽仁亲王的意见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意。

  突然,门卫传来敲门声,接着岛国通信大臣黑田清隆走了进来。

  “陛下,接到清国那边的电报,大清光绪皇帝针对丰岛之战责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北洋大臣李鸿章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黄海巡航,以平息皇帝的愤怒和缓解舆论的压力。”

  “清国的北洋水师即将出动!”

  随着这则情报,此时的大本营已经彻底喧闹起来。

  “太好了,**的那只舰队终于不再当缩头乌龟了。”栖川宫炽仁亲王接过电报笑了起来。

  “让我们彻底消灭这支舰队,重现帝国的荣光!”

  “传我命令,立刻电报给山县有朋中将,让他务必在九月份之前彻底平定平壤,同时向清国东北运动,等待命令第一时间攻入清国东北地区。”

  “同时联系伊东祐亨,将这个消息告诉他,让他做好准备决战的准备。”

  “告诉他们,这是一场关系到帝国是否能走向世界的战争,天皇陛下将会为出征的将士祈祷,四千万国民都在期盼着这次胜利。”炽仁亲王大声的说道。

  ......

  大清。

  几辆马车从大路上飞奔而过,带起一路烟尘。

  吴老二的盛荣商行。

  此时已经挤满了人。

  这位缺了一只胳膊的吴大掌柜的已经是这一块最炙手可热的商人。

  据说盛京将军见到他都不敢托大,以朋友相交。

  此时的吴老二就像乖学生一样,没办法,方十二这个黑心的带着一众突击队成员到达盛荣商行。

  “老吴,来活了。”方十二的声音仿佛自来熟一样。

  吴老二可不这么认为,死在他手下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小孩子看到他估计都被吓哭。

  方十二可不管这些,走过来说道:“这些马车里的东西必须在一个礼拜内送到少爷的租地去。”

  吴老二看着巨大的马车,问道:“这是?”

  方十二招了招手,突击队掀开盖在马车上的遮挡物,只见一坨黑不溜秋的巨大铁制物品映入眼帘。

  “这是少爷最新的发明,一种叫做无线电的东西,老六那里已经安装上了,通过它,可以远隔几千公里就能联系到少爷。”

  方十二刚说完,吴老二心吓得一**坐在地上:“这莫非是神仙宝贝?”

  “神仙个毛,这是少爷那个叫科技部的,赶紧的,少爷催的急,必须要在九月份之前送到。”

  “还有这东西比较金贵,路上注意点。”

  这个就是特斯拉发明的无线电,由于方少爷拿出二极管,现在的无线电已经到了第二代,体积小了不少。

  虽然不能跟随基层军队行动,但师级还是可以的,只要满足一定的高度条件,调试后就可以通信了。

  本来方六那里就有一台了,但是方少爷担心岛国会从陆路进攻东北,所以特意又送来一台,确保消息的及时传递。

  方少爷的科学院正在研究第三代了,据说第三代基本上两个人就能拆开背着走了。

  同时自己这一批五十人的蛟龙突击队也将前往吉林省。

  此时的大清,光绪帝将一份份奏折砸在李鸿章的面前。

  “这就是你们和我说的北洋?仗还没开始打,就损失一艘巡洋舰,一千多名大清勇士葬身海底?”

  光绪年轻的脸上充满了愤怒。

  于此同时,站在一旁的翁同龢也站了出来,要求严惩北洋提督丁汝昌。

  一时间朝堂里都是主战的声音。

  作为两代帝师的翁同龢此时是清流派的代表,只要是关于对外战争的,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主战派。

  很奇怪吧!要知道清廷对外可是一直是息事宁人的态度。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多么爱国,只是为了邀名,要知道,洋务运动这些人正是最反对的。

  最终,光绪还是责任李鸿章对日必须强硬。

  “日本不遵守条约,不守国法,令朝廷忍无可忍。”

  当光绪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战争已经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