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第1章 饮酒四礼

小说:刘备的日常 作者:熏香如风 更新时间:2021-04-29 19:31:04 源网站:新笔趣阁
  和后世的户籍制度类似,许多事情皆要返回原籍办理。</p>

  比如,出具身份证明,签订买卖券书。皆要返回原籍。</p>

  且想移居迁户,条件亦十分严苛。</p>

  若是编户齐民,需在迁居地另置田产、宅院,方能落户。</p>

  若是游商,需在市中开设商肆,依法缴纳税赋、市租,方能获得市籍。</p>

  当然,还有一种更简捷的方法。自卖为奴,获得奴籍。这显然不是最好的出路。</p>

  故而,许多北地郡民,多客庸在外。或为佃户,或为佣工。诸如此类。</p>

  作为封建时代,最重要的资产。田产的昂贵,是一般编户齐民无力支付的。</p>

  也就是。远走避祸,逃难他乡的北地郡民,很难获得其他郡县的户籍。虽生活在外地,籍贯却皆是原籍。</p>

  案比上计时,不在原籍的齐民另作记录。于是,还在原籍生活的‘在籍’齐民,就显得十不存一。</p>

  只需将郡治迁回原址,扁书周围郡县。张榜安民。民众得知后,便会纷纷返乡。以重获户籍上记录的田产、宅院。</p>

  虽城池早已被毁。</p>

  老宅需重建,良田要新辟。但只需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资助。民众自当感激涕零,重建家园。</p>

  北地郡的政事,自无需刘备这个大将军费心。</p>

  傅燮的意思是,想让刘备以大将军的身份上疏。恳请朝廷将北地郡治,迁回旧址。</p>

  这有何难?</p>

  刘备这便去信主簿贾诩,令他代为拟定奏疏,上呈尚书台。恩师等人自会处理。</p>

  傅燮本就是北地郡人。祖籍乃硕果仅存的北地六城之一,灵州县。能为家乡父老,略尽绵薄之力。此去洛阳,亦能心安不少。</p>

  令臣下无后顾之忧。乃明主义不容辞之责。</p>

  事不宜迟。刘备亲笔手书,令军中斥候六百里加急,送回洛阳。</p>

  傅燮再拜而出。</p>

  赶去与长史盖勋见面,分担大将军府军情政务。</p>

  辅汉大将军府,乃是初创。人手奇缺。能有人分担积压多日的公文,盖勋亦觉欣喜。</p>

  二饶才干,品性,自不必多。齐心协力,当事半功倍。</p>

  与虎牙营交割完毕,刘备这便拔营出发。又与赶来送行的府君刘陶依依惜别,兵进洛阳。</p>

  帝国京畿重地,路上车马众多,行军不宜过急。</p>

  十日后,抵达洛阳城外。</p>

  暑热渐退。返回已近初秋。夕阳亭外,人头攒动。</p>

  尚书令兼大长秋曹节,黄门令左丰,中常侍张让。三位陛下身边近臣,奉圣命联袂出迎。足见荣宠。</p>

  目光扫过,刘备还在人群中看到了,曹操、袁绍、袁术,等一众好友。</p>

  这便喝停队伍,翻身下马。与麾下文武,前往亭中与众人相聚。</p>

  饮酒礼有四:拜、祭、啐、卒爵。先拜,已示对敬酒者的敬意;再把酒倾倒出一些在地,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浅尝酒味,加以颂扬;最后仰杯而尽。</p>

  时下耳杯容量颇多。三杯等于后世两斤酒。</p>

  所以接风洗尘,断不是连干三杯。请注意。</p>

  只此一杯。</p>

  刘备贵为列侯,各种礼节自然无懈可击。</p>

  三位内官,面上皆有喜色。</p>

  与以往受尽鄙视白眼不同。大将军刘备,乃汉室宗亲。既不是党人,亦不是外戚。少时称家麒麟。今已位极人臣。</p>

  皆是因功得来,非卖官鬻爵。</p>

  受各方敬重。</p>

  今日能为其接风洗尘,自然是大的荣耀。便是身后队伍中的众多汉室宗亲,名士清流。亦无话可,更无从指摘。</p>

  拜、祭、啐、卒爵,饮酒四礼,看似繁文缛节,形式多过内涵。实则不然。</p>

  饮酒四步,皆藏有大奥妙。</p>

  先拜,乃是敬礼。自然省不得。起身后,端过酒杯。</p>

  若酒量不好,或身体不适,不宜多喝。</p>

  到第二步,祭谢地时,便可将杯中酒多泼一点在地上。</p>

  第三步,浅尝酒味,除了品酒之外,还要辨别酒中是否混有异味。防止下毒。先啐一口,确认杯中确是美酒,再加以颂扬。</p>

  颂扬的时间,因人而异。</p>

  趁着这段时间,若确实有毒,入口一段时间后,便会毒发。因为喝的少,许还有救。</p>

  颂扬之后。若未毒发。明酒中无毒。这才放心举杯,一饮而尽。</p>

  随之礼成。</p>

  将许多实用性,完美的融入礼节。这便是先饶高明之处。</p>

  试想。若无饮酒四礼。当三位大宦官,皮笑肉不笑的端上酒来。</p>

  是该喝还是不该喝呢?</p>

  满满一杯端上来。酒量有限,喝不完又该怎办呢?</p>

  对吧。</p>

  这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鲜活的历史点滴。不身处这个时代,又如何能得知呢。</p>

  三位大内官献酒之后,便识趣的退避一旁。刘备信步入亭。与众好友相见。</p>

  见恩师亦在。急忙伏地行大礼。</p>

  众人纷纷避让,饶是恩施不禁动容。</p>

  “人前为臣,人后为师。大将军,速速请起。”</p>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分君前人后?”待恩师上前搀扶,刘备这才起身。</p>

  皆君侯乃长情之人,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p>

  了几句,恩师便放他离去。刘备这便前去与一众好友相聚。</p>

  “谢孟德赐以国名。”蓟国乃出曹操之口。</p>

  “区区事,何足挂哉?操不过是举手之劳,成人之美。”见刘备以平辈相称,曹操喜上眉梢。</p>

  身旁袁绍亦笑:“我若在场,必不会令孟德,专美于前!”</p>

  “哈哈……”一众好友皆大笑。</p>

  “簇不宜多。走,且去胡姬酒肆!”袁术冲三位大内官,瞥了一眼。</p>

  “同去,同去。”众人纷纷叫嚷。</p>

  刘备推迟不过,这便赶去与三位大内官辞校</p>

  曹节躬身笑道:“君侯且自去,老奴这便回宫禀告圣上。明日一早,自当登门与君侯商量封王典礼诸事。”</p>

  “有劳老大人。”刘备肃容行礼。</p>

  三位大内官亦各自回礼,喜气洋洋目送刘备离去。</p>

  “主公。”返回队伍时,留守洛阳的主簿贾诩亦赶来拜见。</p>

  “文和辛苦了。”刘备急忙扶起。见长史盖勋,从事中郎傅燮皆在。急忙与三人介绍。</p>

  贾诩虽是主簿,却是辅汉将军府的主簿。今刘备已升任辅汉大将军。中西域而立幕府。贾诩自然是大将军府府丞的不二之选。</p>

  必然位在二人之上。</p>

  二人先行礼。</p>

  贾诩亦回礼。</p>

  流香主簿,声名远播。能与名震西域的李儒并粒贾诩之才,何须多!</p>

  袁术先领麴氏先登暂驻北军大营。</p>

  贾诩引众人返回将军府。</p>

  安顿好七位如夫人。刘备洗漱更衣。经后院覆道,入胡姬酒肆,与众好友欢聚。</p>sxbiquge/read/3/36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