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公孩子热炕头 第542章

小说:重生:老公孩子热炕头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4-12-28 05:05:19 源网站:2k小说网
  时隔两年,苏艾再次谦虚的微笑,只是和之前姿态放低有所不同,这次是礼贤下士。

  “想必,这就是旺旺零食的林总了,我儿子最喜欢吃您家的雪米饼了。”

  “今天得见真是蓬荜生辉。”

  对方严肃的脸听了苏艾的夸赞那之后,顿时多云转晴,展颜了两分。

  这夸赞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最普通的那些称赞,可能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但对方没有任何提示,就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工厂,说出自己最畅销的零食,不管怎么说,对自己都是尊重的。

  夸赞也更真心了两分。

  “苏总也是年少有为,能见面,才是我的荣幸。”

  “里面请,里面请。”

  对方欣然进了酒楼。

  苏艾和宗老也接上了下一位。

  “吴总,好久不见。”

  ……

  “里面请,里面请。”

  很快整个酒楼就变得越来越热闹了,来往者不知凡几。

  今天大部分人都是跑远路来的,少部分是当地的企业。

  除了苏艾本身的号召力,还有一些是冲着宗老来的,还有一部分是被苏艾寄过去的资料忽悠的心动来的。

  国外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苏艾仔细的算过,目前国内的人工确实是比较便宜的,而且工厂在国内还能带动大量的人口就业,对于国内经济恢复起正向作用。

  如果到国外去开设工厂代工,不说人工的昂贵情况,如此大量的就业岗位,凭什么给国外赚?

  更让苏艾心动的是,现在国家对进出口就已经非常重视了,为了鼓励进出口贸易,已经有了出口退税政策。

  本社日用品类,关税13%左右,还退税。

  退税后算下来,其实出口关税是很低的,有些品类甚至是免税,比如苏艾筛选的那些具有传播文化意义的手工品,经过特批,全都可以免除关税。

  大头反而是出口后,在M国各州也会对进口商品收税,各州收税的标准还不一样,这些反而多。

  而且工厂在国外,收税也很重。

  所以苏艾还是准备在国内组合商品,运输过去。

  只需要出运输费用就可以了。

  也省了在外面建厂等人员工厂投资类,只需要一个大型仓库就可以了,将来如果有需要当地的品类,实在是出口不便的,再考虑在国外开设分厂。

  需要的品类多,自然需要合作的供应商就多。

  苏艾筛选了许许多多的名单,一个个拜访不现实,自然是聚拢到一起一起说。

  有了后世的经验,苏艾对于哪些品牌能经过市场的检验,能经过大众的认可,其实是很有把握的。

  虽然外国人和国人的口味有些不同,但美食一道,大同小异。

  只要不特意选那些味道着实奇怪,挑战别人味蕾的东西,一般酸甜辣口等还是能实现大一统的。

  其中苏艾也选了不少特色企业。

  准备好自己要说的一切,苏艾走上前台。

  看到台上站了人,正在一起叙旧的人才慢慢停下来。

  “这是苏艾?”

  “这个啃得鸡创始人着实是年轻的离谱。”

  “谁说不是呢。”

  “年纪轻轻已经做成了上亿级大企业,真是厉害。”

  “听说她准备在国外开百货大楼,不知道能不能成。”

  “应该行吧。”

  “那需要的可不是一两个亿就能搞定的。”

  赚华夏币,出去花的那可是M金。

  汇率都不是一等。

  需要很多钱的。

  “我是看在宗老的面子上来的,我倒要看看能让宗老合作的人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征服我,还是两说呢。”

  “我倒是觉得八成就是为了供货来的,只要给我钱,没人嫌弃订单多,只要给我就要。”

  “对。”

  “只要给我单子,我就做。”

  其中也不缺乏一些还没成长起来的厂子,他们现在才不考虑那么多,他们只要有单子就干,至于卖到哪里去,他们才不管。

  “我是收到苏艾给的那两份文件复印件才来的,苏艾已经在国外置办了一栋大楼,地下一层,地上五层,足足六万个平方。”

  “我看了那复印件了,不是假的。”

  有的人倒吸一口冷气。

  “**!”

  ‘租的买的?’

  下面人正要回答,上面苏艾已经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话了。

  “大家好,我是苏艾。”

  利落平稳的女音顿时传遍整个会场。

  “感谢大家给我这个面子,前来此次的艾乐供应商征集大会。”

  “我知道,大家有些人了解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有些人不了解,只是想着能不能签下订单才来的。”

  “在此,我只跟大家说一句话。”

  “来这里!今天你们来对了!此生都不会后悔此时的选择!”

  下面有人为苏艾的狂傲折服,也有人为苏艾的张狂而皱眉。

  但是来都来了,他们确实是想看看苏艾要说什么。

  更重要的是,他们想瞧瞧,能不能从中为工厂谋得更进一步的生机。

  在场人数几乎上千,就算是苏艾包下了整个香满园都显得有些拥挤。

  面对黑压压的人头,苏艾也没有废话。

  “如今国情衰弱,外敌环伺,国家发展困难。”

  “国内刚刚开放不久,各种厂子层出不穷,国民需求正在被一步步扩大,大家不管是做什么生意的,想挣个小钱都好挣。”

  “但是越往上走,相信大家也摸到了顶。”

  国内各行业的大佬不是没有,不管是日用品,还是其他的轻工业,重工业,大家现在都发现了顶层的那层膜。

  “那是国家的顶。”

  “大家会发现,外国人已经在开始把资金注入国内,已经在蚕食国内市场,已经在开始疯狂捞钱了。”

  “可是我们却还在门口打转。”

  “很少能走到外面去。”

  这是国内的贸易战,和国际上的贸易战的区别。

  此时出口不难,国家也鼓励大家出口,但很可惜,国外不行,经商环境难,0元购更是让人头大如斗,还有更离谱的人种歧视。

  所以都限制了他们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