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王国栋便前往会场。

  叶珍珍沈从钧也一同前往,因为如果将来生产队决定养猪,糠料的需求就会增加,而她们家的米厂正好可以提供大量的糠,有助于支持养猪计划。

  王国栋在大队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他的建议常常能得到社员们的响应。

  因此,其他的干部也不好反对他的意见。

  然而,在这次讨论养猪事宜的会议上,大家显得有些迟疑。

  这种犹豫与前任村长村长时代形成的风气有关。

  那时,村长常在分配猪肉时给自己家多留一些,这样的行为让其他干部也跟着效仿,尽管他们可能没有做得太过分,但总归是能从中捞到些好处。

  现在,如果养猪场解散,让社员各自养猪,他们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叶珍珍注意到他们的不安,心中暗自责怪村长带了个坏头。

  她站起来说道:我认为,个人养猪对我们都有好处。养猪场一年分下来的肉,每家不过几斤,过年的时候一下就吃完了,而且腌制起来也不方便。

  但如果自己养猪,国家发的肉票每户大概有十几或二十几张,这样每个月都能吃上一斤新鲜肉,持续一整年。

  更重要的是,我们吃得光明正大。

  沈从钧补充道:“而且,这样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现象,让每个人都能有自己劳动的成果。”

  接着她补充道:“比如我国栋哥担任村长这一年,他所分到的肉并不多,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其他人的情况。与其维持现状,不如改变养猪方式,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其他更有益的事情上。”

  虽然这个转变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但现实情况让他们不得不接受。

  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猪肉分配制度,那么每个人都得不到什么好处。

  经过权衡,大队干部们最终同意了新的方案。

  会议刚结束,公社的信使就带来了两个消息。

  其中一个主要的消息是,红旗公社的领导上午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并要求大队干部积极宣传,鼓励家长送孩子上学。

  王国栋听了这话,笑得合不拢嘴:“咱们大队就是这样做的,学校都已经建起来了。”

  其他干部听了也很高兴,因为他们建学校的行动正好响应了公社的要求。

  一想到这是叶珍珍提出的建议,大家都觉得真的给大队带来了好运。

  正高兴着呢,通讯员又带来了一个新消息:公社领导认为叶珍珍表现积极,符合入党积极分子的标准,鼓励她写入党申请书。

  虽然说是鼓励,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这差不多就是确定的事了。

  要知道,在当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党员,即便是大队的干部,也不全是党员。

  像王国栋,就是因为需要担任村长一职,才被要求写了入党申请书。

  而妇女主任也是多年后才入的党。

  现在叶珍珍这么年轻的一个知青,刚来不久就被点名写入党申请书,可以看出公社对她非常认可。

  张主任笑着夸奖叶珍珍:“珍珍啊,你真有本事,连公社领导都对你刮目相看。”

  叶珍珍心里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她笑着说:“可能是我之前为建学校去公社找领导谈砖块的事情给他们留下了印象。”

  “但我认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大家的支持,学校是不可能建起来的!下次我去公社的时候,一定要跟领导们提到这一点。”

  干部们听了,觉得确实有道理。

  从第一个通知来看,情况很可能就是这样。

  看来公社非常重视教育啊。

  于是,干部们心里都有了自己的打算,谁不想得到公社的认可呢?即使不能成为村长,去公社当个干事也是好的。

  张主任随即向王国栋建议,大队应该积极响应公社的号召,干部们要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动员家长们送孩子们去上学。

  王国栋点头同意:“好,就这么办。”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队。

  沈家的叶珍珍最近受到了公社的表扬,并被邀请写申请书加入党组织,未来定有望成为一名党员。

  村民们都说珍珍是个有出息的孩子,连公社领导都认识她,还有人羡慕地说,自从珍珍到了三叔家后,三叔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队的干部们刚一宣布要让大家送孩子去上学的消息,村民们就纷纷表示赞同,他们说早就知道读书重要,只盼着学校能快点建好。

  不过,相比起孩子的教育,村民们更关心的是大队干部提到的家庭养猪计划。

  他们纷纷围着干部询问养猪的方法和好处。

  叶珍珍则对哥哥王国栋提出了她的想法,建议一起去公社跟领导谈谈学校的建设问题。

  王国栋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珍珍解释说,如果每个大队都各自建校,教育质量可能会参差不齐,效果不佳。

  珍珍认为这是一个展现能力的好机会,如果能够提出并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能获得公社领导的认可,还能为将来其他村子的孩子到他们这里上学创造条件,增加家庭收入。

  王国栋听后,点头认同了珍珍的看法。

  叶珍珍对这位哥哥真是无奈透了。

  如果不是因为她作为知青频繁出入公社不太合适,她也不会如此费心。

  第二天清晨,他们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前往公社找领导汇报。

  此时,红旗公社的何副书记正在办公室里阅读一份报纸。

  这份报纸是他特地从县城带回来的,上面刊登了叶珍珍撰写的文章。

  何副书记反复读了好几遍,越读越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内容反映属实,展示了脚踏实地工作的知青风貌。

  正当何副书记思索之际,叶珍珍和王国栋敲响了他的办公室门。

  以往叶珍珍来公社都是找吴主任,但现在有了王国栋担任村长,自然可以直接见何副书记了。

  何副书记对这对兄妹印象颇深,加之心情不错,便示意他们进来,并随手将那份报纸收了起来。

  他认为目前不宜公开报纸上的内容,打算过几天再公布,以免公社先前的大规模宣传活动显得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