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真的不晚,才六点,农村人起得都早,夏季天亮得早,不到五点就天亮,勤劳的劳动人民,鸡叫不久就起床。

  在农村,有很多农活要干,农民对土地有特殊的感情,有田就有饭吃,老百姓靠天吃饭。

  恨不得每天都去田里看庄稼,及时把杂草清除,雨水不勤,总不能等着田里的庄稼枯死,想办法浇地。

  更有些勤快的老百姓,拿着镐头去开垦荒地,种点菜,在农村,只要不犯懒,有土地,就不至于饿肚子。

  在河山市,姜瑶中午出摊,早上九点起床都不晚。

  现在也才六点,按照在河山市的作息,还有三个小时补觉时间呢?

  顾承泽也是心疼姜瑶,倒是姜母顿住了脚步。

  女婿这是嘴上客气,还是嘴上客气呢?

  一时都不知道下一刻脚步要往哪里迈了。

  “这孩子。”

  姜母干笑,顾承泽却是一脸笑意。

  顾承泽也没有一直傻站着,也帮丈母娘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农村还真有不少活,别看农民一年到头挣不了啥钱。

  顾承泽和姜小弟端着泔水盆去喂猪,姜家养了两头大猪。

  姜母就想着法把早饭做得丰盛一些,闺女和女婿没回来的时候,家里吃饭也没啥讲究,一天三顿就是吃剩饭,炒菜不存在的。

  炒菜多费油呀,农村做饭的锅很大,蒸一大锅米饭,用米汤熬点土豆白菜,就着蒸好的大米饭,一家人吃得很香。

  现在闺女和女婿回来了,昨天杀了两只老母鸡,今天自然不太可能在杀鸡,昨天剩的鸡汤,姜母也舍不得倒,用来熬菜。

  又从自己家的菜园子里弄了点蔬菜,炒着吃。

  在农村,一年到头都不见得能沾两次荤腥,鸡蛋就是顶好的吃食。

  姜母咬牙,拿了十五个鸡蛋,准备摊着吃,这么大手笔吃鸡蛋,也就过年的时候,舍得。

  姜母家里的柴火灶没有安吹风机,上锅要慢一些,有一个木头风箱,紧挨着灶台,拉一拉上锅得快。

  外面闹出的动静,姜瑶没有反应是不可能的,迷迷糊糊睁开眼睛。

  发现土炕上就自己一人,顾承泽早不知道去哪了。

  姜瑶穿衣,把被褥垫好。

  就朝着外面走,看到母亲围着灶台在忙碌。

  听到动静,姜母抬头,让姜瑶去洗脸,暖壶里有热水。

  姜瑶洗完脸。

  上前两步,“妈,准备做啥呀!”

  她看了看食材,蔬菜都是自家菜园的,都是当下的应季蔬菜。

  农村人吃的没那么讲究,姜母就想着用昨天剩的鸡汤熬个大白菜,再炒个青菜,摊个鸡蛋。

  “妈,你做饭,我来做菜吧!”

  姜母不放心看着女儿,“你来做?”

  姜母不觉得自己厨艺多好,乡下人不在乎味道,把菜倒在一起,做熟了就行。

  姜瑶点头,“嗯,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闺女做菜,还手艺,她咋就那么不信呢?

  虽然女儿说自己在摆摊卖小吃,姜母也不认为闺女的小吃摊生意有多好,她自己的孩子,有几斤几两她还是知道的。

  “要不你来烧火吧!”

  姜母指了指灶台。

  锅里还蒸着米饭呢?

  姜瑶眨了眨眼睛,让母亲做饭,她来做菜。

  还很强势,姜母心想,那就让她折腾吧!

  咸了就多喝点水,淡了就多吃点咸菜呗!

  东屋的锅蒸米饭。

  顾承泽和姜小弟喂完猪,进屋看到姜瑶准备炒菜,很有眼色去烧火。

  姜小弟要去烧火,男人还不愿意,三言两句就让姜小弟干自己的事去了。

  姜瑶做了西红柿炒鸡蛋,尖椒炒豆腐,还有一个鸡汤炖白菜土豆。

  主食是姜母蒸的大米饭,配上西红柿炒鸡蛋,一口下去别提多满足。

  姜母本来准备了十五个鸡蛋,最后没用那么多。

  姜瑶毕竟是做小吃生意的,简单的食材放在她手里,做出来的味道,当然要甩姜母几条街。

  姜宇竖起大拇指,“姐,你做的可真好吃。”

  姜瑶眉眼含笑,“好吃就多吃点。”

  姜父吃着女儿炒的菜,也很开心,女人结婚了,做一手好菜,是很加分的。

  姜母心情复杂,她想起女儿说在河山市摆摊卖小吃,晚上还要去摆摊卖衣服,心里就酸酸的。

  她闺女她还不知道,好吃懒做,嫁人了能勤快到哪去。

  现在去摆摊做生意,也是生活所迫,还练出这么好的厨艺,想来是受委屈了。

  又想到女婿和闺女之前都没同房,这次看女婿对闺女不错,女儿也说两人做了真夫妻。

  姜母只怪自己没有老母亲的火眼金睛,不然看一看女儿走路,就能看出来是大姑娘还是小媳妇了。

  一顿饭,两位长辈心思各异,姜小弟倒是吃得很开心。

  姜瑶又想起摔了腿的外婆,“妈,爸和大哥都去市里干活,你晚上去和嫂子作伴,碰到你去伺候外婆,那该咋办呀!”

  谢金兰咽下嘴里的米饭,“不碍事,你爸和你哥不是去两个月,我们三家一家半个月,上半个月我刚伺候完,下次要一个半月以后了,那时候你爸和你哥差不多也回来了。”

  要是没赶回来,还可以和儿媳妇商量,回娘家住几天,这都好说。

  看来老妈早有安排,姜瑶也就放心了。

  说起外婆的事,姜母忍不住抱怨两句。

  “你舅妈那个人,是真不行。”

  原来是外婆住院回村里,乡里乡亲都提着东西去看。

  这也很正常,谁家有个事,生病或者坐月子,很多邻居都会提着东西去看看。

  下次邻居家有事,别人也会提着东西去看望。

  八零年代看人买东西,两包挂面,两袋糖,两袋奶粉,或者家里母鸡下的鸡蛋,都是看人的好东西。

  东西虽然不值啥钱,却是乡亲们的一番心意。

  姜瑶舅妈看外婆家鸡蛋多,嘴上说得好听,说吃不了鸡蛋要坏了。

  去外婆家拿了不少鸡蛋。

  那鸡蛋要是她拿回去吃掉也就罢了,反正一家人除了是外婆的儿子,就是孙子孙女的,舅妈倒好,把乡亲们看外婆的鸡蛋,给卖了,卖鸡蛋的钱当然是落她腰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