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推着板车回到码头,就将卖完鱼的空筐子搬到船上,堆放在角落里。
渔网和地笼等东西,还要担心被人偷走,得锁在船舱里。
但这种竹筐子就不用担心了。
其本身就不值多少钱,一个篾匠一天能编好多。
而且每个筐子上都有用毛笔写的名字,十分显眼,偷去也没法正大光明地用出来,被人知道了丢人不说,还可能挨骂挨打。
他们每次回来,如果旭日号靠不了岸,只能停在深水区,卖完鱼就会把筐子推回家里去。
但要是水足够深,能靠到码头上,就直接扔到船上,省得推来推去。
“哥,阿灿,明天我们不出海,休息一天。”
冯晔扛着一个蛇皮袋,往码头上搬,跟阿灿交代了一声。
“啊?明天不出海啊?我还想去看看能不能再捞点小青龙撬点鲍鱼呢。”
阿灿一听,有些失望。
“今天回来的太晚,现在都快十点了,吃个饭,洗个澡,差不多就奔着十一点钟去了。要是出海根本就睡不了几个小时,太累了。”
冯晔解释了下后,接着又道:“而且这几天一直都是起早床出海,都没怎么休息过。钱是赚不完的,该休息就得休息。”
阿灿闻言,点了点头。
想想也是,这几天确实算的上起早贪黑,每天的睡眠都不够,凌晨上了船就犯困,也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他们都是年轻人,还比较嗜睡,不像上了年纪的人,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就睡不着了。
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都需要比较长,基本上要八九个小时以上精神头才会比较好。
“休息一天也好。”冯暄也点了下头,“既然明天不出海了,那就把网晒一下吧。”
晒网,是渔民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主要是为了清除渔网上粘到的**,以及对渔网进行修补和晾晒。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形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坚持。
而实际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说法本身并没有毛病,过去的渔民就得这么干。
在尼龙材料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渔网都是用麻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的。
麻纤维吸水后容易膨胀,还容易腐烂、拉破,所以渔民用上两三天后,就得晒网,把水分晒干后进行修补。
这么做是为了延长渔网的使用寿命,维护好渔网才能捕到更多的鱼。
要不然,捕鱼赚到的钱就全部扔渔网上去了。
现在是好多了,渔网都是用尼龙材料制作的,不需要经常晾晒,只要在不出海的时候偶尔进行清理修补就可以了。
“其实,倒也可以出海,就看你们舍不舍得浪费柴油跑一趟了?”
冯晔想了一下,说道。
“怎么说?”
冯暄和阿灿都看向了冯晔。
“地笼不是因为太晚还没有收吗?明天中午吃过午饭后,开船去把地笼收起来,顺便去暗礁那里看一下。如果潮水允许,我们就下水;如果水比较深的话,下完地笼就回来。”
阿灿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这可以,再不济,我们不是还可以收一下延绳钓吗?总不至于把柴油钱都亏出去吧?”
“我也同意,最起码后天地笼就可以有收获了,要是有小青龙钻进去,就赚到了。”
冯暄的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几人又商议了下,都觉得明天出海也无不可,把地笼收过去放了,实在没有收获就当作是休闲出海了。
“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中午吃过饭,我们就出海。”
冯晔拍板决定了下来。
“好勒!”
阿灿兴奋道,他还是对礁石上的鲍鱼小青龙念念不忘。
……
冯晔兄弟俩回到家,就引来了冯家清和萧春秀的一顿责怪。
大概意思就是回来的太晚,让他们两口子担心了。
冯晔说了两句就遁去了洗澡,留下冯暄承受他们两口子的口诛笔伐。
在海水里泡了几个小时,水干了之后一身都是盐,挺难受的。
美美地洗了个澡,冯晔回到堂屋,就坐下来吃饭。
其他人都已经吃完了,包括冯暄,就剩下他一个。
他狼吞虎咽地快速扒拉着,这会儿他确实是挺饿的了。
刚吃完饭,叶青灵就抱着那个巨大的晔子螺进来了。
“阿晔,这个大家伙怎么开?”
一进到堂屋,叶青灵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去把家里的秤给我拿过来。”
“拿秤干啥,你还有称一下它多重吗?”
“你不是要开螺吗?用秤就可以。哦,对了,秤砣就不用拿过来了。”
叶青灵闻言,心急的就去把秤拿了过来:“给你”
冯晔接过秤,用力把秤钩扎进螺肉里,然后扔给叶青灵:“找个地方挂起来就可以了。”
“这么简单?”
叶青灵大感意外。
“那你以为多难?”
“我还以为挺麻烦的,想不到这么简单。螺肉会自己跑出来吗?”
“对,这样最省事,也不会损坏螺壳。”
“要挂多久啊?”
她又心急地问道。
冯晔摇头道:“我怎么知道,我又没有开过,先挂着吧。”
他也只是听人说起这个开螺方法,至于实操还是第一次。
“好吧。”
她拎着进了屋里,再出来时两手空空。
显然,椰子螺被挂在了屋里某处。
冯晔等叶青灵收拾完了桌面,才一起到了院子里分拣拉回来的货。
反正明天早上不出海,晚点睡也不打紧。
叶青灵一共捡了六个蛇皮袋的货,有两个蛇皮袋在中午涨潮的时候就分拣过了,没分拣的都是下午采的。
分拣完了她的货,又去帮大哥大嫂分拣。
杜桂兰还要多一些,装了满满七个蛇皮袋外加一个桶。
人多速度是快,但货有点多,还是需要不少时间。
一直到快十二点,才算是彻底结束。
时间太晚了,大家洗漱了一番都赶紧去睡觉。
渔网和地笼等东西,还要担心被人偷走,得锁在船舱里。
但这种竹筐子就不用担心了。
其本身就不值多少钱,一个篾匠一天能编好多。
而且每个筐子上都有用毛笔写的名字,十分显眼,偷去也没法正大光明地用出来,被人知道了丢人不说,还可能挨骂挨打。
他们每次回来,如果旭日号靠不了岸,只能停在深水区,卖完鱼就会把筐子推回家里去。
但要是水足够深,能靠到码头上,就直接扔到船上,省得推来推去。
“哥,阿灿,明天我们不出海,休息一天。”
冯晔扛着一个蛇皮袋,往码头上搬,跟阿灿交代了一声。
“啊?明天不出海啊?我还想去看看能不能再捞点小青龙撬点鲍鱼呢。”
阿灿一听,有些失望。
“今天回来的太晚,现在都快十点了,吃个饭,洗个澡,差不多就奔着十一点钟去了。要是出海根本就睡不了几个小时,太累了。”
冯晔解释了下后,接着又道:“而且这几天一直都是起早床出海,都没怎么休息过。钱是赚不完的,该休息就得休息。”
阿灿闻言,点了点头。
想想也是,这几天确实算的上起早贪黑,每天的睡眠都不够,凌晨上了船就犯困,也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他们都是年轻人,还比较嗜睡,不像上了年纪的人,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就睡不着了。
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都需要比较长,基本上要八九个小时以上精神头才会比较好。
“休息一天也好。”冯暄也点了下头,“既然明天不出海了,那就把网晒一下吧。”
晒网,是渔民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主要是为了清除渔网上粘到的**,以及对渔网进行修补和晾晒。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形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坚持。
而实际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说法本身并没有毛病,过去的渔民就得这么干。
在尼龙材料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渔网都是用麻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的。
麻纤维吸水后容易膨胀,还容易腐烂、拉破,所以渔民用上两三天后,就得晒网,把水分晒干后进行修补。
这么做是为了延长渔网的使用寿命,维护好渔网才能捕到更多的鱼。
要不然,捕鱼赚到的钱就全部扔渔网上去了。
现在是好多了,渔网都是用尼龙材料制作的,不需要经常晾晒,只要在不出海的时候偶尔进行清理修补就可以了。
“其实,倒也可以出海,就看你们舍不舍得浪费柴油跑一趟了?”
冯晔想了一下,说道。
“怎么说?”
冯暄和阿灿都看向了冯晔。
“地笼不是因为太晚还没有收吗?明天中午吃过午饭后,开船去把地笼收起来,顺便去暗礁那里看一下。如果潮水允许,我们就下水;如果水比较深的话,下完地笼就回来。”
阿灿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这可以,再不济,我们不是还可以收一下延绳钓吗?总不至于把柴油钱都亏出去吧?”
“我也同意,最起码后天地笼就可以有收获了,要是有小青龙钻进去,就赚到了。”
冯暄的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几人又商议了下,都觉得明天出海也无不可,把地笼收过去放了,实在没有收获就当作是休闲出海了。
“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中午吃过饭,我们就出海。”
冯晔拍板决定了下来。
“好勒!”
阿灿兴奋道,他还是对礁石上的鲍鱼小青龙念念不忘。
……
冯晔兄弟俩回到家,就引来了冯家清和萧春秀的一顿责怪。
大概意思就是回来的太晚,让他们两口子担心了。
冯晔说了两句就遁去了洗澡,留下冯暄承受他们两口子的口诛笔伐。
在海水里泡了几个小时,水干了之后一身都是盐,挺难受的。
美美地洗了个澡,冯晔回到堂屋,就坐下来吃饭。
其他人都已经吃完了,包括冯暄,就剩下他一个。
他狼吞虎咽地快速扒拉着,这会儿他确实是挺饿的了。
刚吃完饭,叶青灵就抱着那个巨大的晔子螺进来了。
“阿晔,这个大家伙怎么开?”
一进到堂屋,叶青灵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去把家里的秤给我拿过来。”
“拿秤干啥,你还有称一下它多重吗?”
“你不是要开螺吗?用秤就可以。哦,对了,秤砣就不用拿过来了。”
叶青灵闻言,心急的就去把秤拿了过来:“给你”
冯晔接过秤,用力把秤钩扎进螺肉里,然后扔给叶青灵:“找个地方挂起来就可以了。”
“这么简单?”
叶青灵大感意外。
“那你以为多难?”
“我还以为挺麻烦的,想不到这么简单。螺肉会自己跑出来吗?”
“对,这样最省事,也不会损坏螺壳。”
“要挂多久啊?”
她又心急地问道。
冯晔摇头道:“我怎么知道,我又没有开过,先挂着吧。”
他也只是听人说起这个开螺方法,至于实操还是第一次。
“好吧。”
她拎着进了屋里,再出来时两手空空。
显然,椰子螺被挂在了屋里某处。
冯晔等叶青灵收拾完了桌面,才一起到了院子里分拣拉回来的货。
反正明天早上不出海,晚点睡也不打紧。
叶青灵一共捡了六个蛇皮袋的货,有两个蛇皮袋在中午涨潮的时候就分拣过了,没分拣的都是下午采的。
分拣完了她的货,又去帮大哥大嫂分拣。
杜桂兰还要多一些,装了满满七个蛇皮袋外加一个桶。
人多速度是快,但货有点多,还是需要不少时间。
一直到快十二点,才算是彻底结束。
时间太晚了,大家洗漱了一番都赶紧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