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有一个问题。”唐文风举手,“他去打的不会是狄人吧?”
按照村长小女儿的岁数算,肯定不会是当初攻打北戎那会儿,那时候村长小女儿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
张三郎点头:“是。”
“叫什么名字?”
“啊?”
“我问,村长小女儿的丈夫叫什么名字?”
“佟顺安。”
唐文风在嘴里念了两遍,记下后又问:“村长小女儿呢?”
“蔡小柳。”张三郎脑子不笨,反应过来他是想做什么了,“能找到吗?”
唐文风笑看他:“很关心?”
张三郎不好意思地笑了下,说:“我和哑叔被赶出来的时候,她给了我们一兜子窝头。她当时被赶去了老房子住,其实自己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王柯嘿嘿笑,打趣他:“你不会是对人家有意思吧?”
张三郎脸刷的一下红了,幸好只有一小堆火,不是太亮,看不大清楚:“没......没有,你别瞎说。只不过是因为我救过她女儿。”
蔡家人不待见蔡小柳,自然也不待见她被休后带回来的拖油瓶。家里的大人不好明说,背地里却说了不少刻薄话。家里的小孩儿耳濡目染下,也讨厌起了这个小娃娃。
有一天趁着蔡小柳下地干活去了,蔡家的几个半大孩子就偷偷溜进屋,把小娃娃抱走扔到了一处山腰。
那座山偶尔能听见狼嚎,村里人砍柴都不敢上去。
张三郎看见那几个孩子鬼鬼祟祟的,就跟了上去,等人走后,把孩子抱着去找了蔡小柳。
蔡小柳听后直接大哭,还要跪下来给他磕头,吓得张三郎掉头就跑。
本来以为两个人从此之后再没有交集,哪里知道,他和哑叔被赶出村子时,蔡小柳会追上来,将一兜窝头给他们。
直到现在,张三郎都觉得自己再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窝头。
“救命之恩啊~”王柯挤挤眼睛,“到时候若是蔡小柳愿意,让我们大人撮合撮合你们。你放心,我们大人命格好,他做的媒肯定能让你们平平安安。”
唐文风还真觉得可以。听这张三郎话里的蔡小柳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女人,而且哪怕被家里人如此对待,也没有怨天尤人,还自力更生养活自己和孩子。
张三郎扯了下嘴角,笑得很难看:“我这样的配不上人家。”
“你都没有争取过,又怎么知道配不配得上?”王柯一副经验颇多的模样,“无论什么事,你都得先去争取。没有争取过就妄下定论,这是非常不对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嚯,我们柯子长大了啊。”严肃一脸欣慰的表情。
王柯黑线:“滚滚滚,你当我三岁小孩儿呢。”
“哈哈哈!”其余人毫不客气地大笑起来。
张三郎眼睛亮亮的,看着他们笑,自己也忍不住弯起嘴角笑了起来。
他好喜欢这群人之间的氛围,不是亲兄弟,却比很多亲兄弟的关系看起来还要好。
*****
唐文风他们和张三郎聊了一整夜,打听了很多关于三桥村的事。
天微亮时,他们还看见了哑叔。
哑叔是个看起来很和蔼的中年人,笑起来眼角有很多皱纹。因为做纸扎,手上有很多篾片割出来的细小伤口。
看见唐文风他们后,只惊讶了一下,就特别友好地冲他们点头,双手还比划着。
张三郎道:“哑叔问你们要不要留下来吃早饭。”
“不用了,我们赶着回城。”唐文风摇头拒绝。这会儿赶回去,还来得及上早朝。
张三郎不知道他是赶着回去上朝,自以为他是赶着去确认蔡小柳的丈夫佟顺安到底有没有死。
一颗心瞬间分成两半,一边希望佟顺安没死,这样蔡小柳母女俩的日子就能好过起来。一边又希望得到的消息是坏的,这样他也许还能有点机会。
只不过后面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没一会儿,就在张三郎自个儿的唾弃里消失了。
唐文风翻身上马:“最迟三天后,我们会再过来一趟,到时候你要和我们一起回三桥村吗?”
张三郎用力点头:“要!”
“行,那就这么说好了。再会。”唐文风一抖缰绳,“驾!”
目送着几人骑着马飞快消失在远方,张三郎才掉头回去。
哑叔已经煮好了干菜粥,给他装了一碗后,比划着问他那些是什么人?
张三郎笑着说:“那是京城的大人,他们说会去三桥村看看那个算命的大师是怎么回事。”
他喝了一口干菜粥,又开心地说道:“唐大人还说山垮了和咱们没关系,我们不是扫把星。”
哑叔听他说着昨晚唐文风说的那些话,眼眶渐渐湿润。
“哑叔......”张三郎担心地看着他。自从那个大师说村里的那些事都是因为他们两人才发生的后,哑叔就开始自责起来,觉得都是因为自己,一家老小才没了的。
哑叔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让他赶紧吃。
*****
这一头,唐文风紧赶慢赶回了家,换上朝服后,自行车都快蹬冒烟了,才好悬没有迟到。
砚台和王柯则去了水师驻地。找到关起的亲卫打听佟顺安此人。
“你们等等啊,我找找死亡名册。”亲卫翻箱倒柜一通找,搬出来一大摞册子。
见砚台和王柯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们大人是个没收拾的,所有的东西都扔在一处,得麻烦你们和我一起慢慢找了。”
好在名册翻开后的第一页都记有年份和开战地点,找起来还是挺方便。
“这这这,这本。”王柯一页一页的翻看着,结果从头到尾翻完了也没找到佟顺安三个字,哪怕是相似的名字也没有。
“啊,这还有一本。”亲卫拍拍上头的灰。
“我这边没有。应该就这两本册子。”砚台已经翻看完了,拍了拍手上的灰,走了过去。
王柯也走到了亲卫身后,伸着脖子看起来。
“佟顺安......佟顺安......”最后一页看完,亲卫抬起头,“这人应该是没有死。”
王柯道:“你们会不会记漏?”
“不会。”亲卫和他解释,“我们登记战死的战友时,为了确保不会记错,都会一个营一个营的仔细询问,核实,还会让每个帐篷的兵去辨认遇难的战友,确认无误后才会登记上。”
“没有战死,那就是还活着,活着却没有回家。”王柯眼睛微微睁大,“总不会是当了逃兵吧?”
亲卫听了后冷冷一笑:“如果是逃兵,那就别怪咱们动粗了。”
战场上不怕拖后腿的,就怕逃兵。因为有一个带头,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无数个。逃的人一旦多了,那对士气的打击简直是致命的。
“我有一个问题。”唐文风举手,“他去打的不会是狄人吧?”
按照村长小女儿的岁数算,肯定不会是当初攻打北戎那会儿,那时候村长小女儿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姑娘。
张三郎点头:“是。”
“叫什么名字?”
“啊?”
“我问,村长小女儿的丈夫叫什么名字?”
“佟顺安。”
唐文风在嘴里念了两遍,记下后又问:“村长小女儿呢?”
“蔡小柳。”张三郎脑子不笨,反应过来他是想做什么了,“能找到吗?”
唐文风笑看他:“很关心?”
张三郎不好意思地笑了下,说:“我和哑叔被赶出来的时候,她给了我们一兜子窝头。她当时被赶去了老房子住,其实自己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王柯嘿嘿笑,打趣他:“你不会是对人家有意思吧?”
张三郎脸刷的一下红了,幸好只有一小堆火,不是太亮,看不大清楚:“没......没有,你别瞎说。只不过是因为我救过她女儿。”
蔡家人不待见蔡小柳,自然也不待见她被休后带回来的拖油瓶。家里的大人不好明说,背地里却说了不少刻薄话。家里的小孩儿耳濡目染下,也讨厌起了这个小娃娃。
有一天趁着蔡小柳下地干活去了,蔡家的几个半大孩子就偷偷溜进屋,把小娃娃抱走扔到了一处山腰。
那座山偶尔能听见狼嚎,村里人砍柴都不敢上去。
张三郎看见那几个孩子鬼鬼祟祟的,就跟了上去,等人走后,把孩子抱着去找了蔡小柳。
蔡小柳听后直接大哭,还要跪下来给他磕头,吓得张三郎掉头就跑。
本来以为两个人从此之后再没有交集,哪里知道,他和哑叔被赶出村子时,蔡小柳会追上来,将一兜窝头给他们。
直到现在,张三郎都觉得自己再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窝头。
“救命之恩啊~”王柯挤挤眼睛,“到时候若是蔡小柳愿意,让我们大人撮合撮合你们。你放心,我们大人命格好,他做的媒肯定能让你们平平安安。”
唐文风还真觉得可以。听这张三郎话里的蔡小柳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女人,而且哪怕被家里人如此对待,也没有怨天尤人,还自力更生养活自己和孩子。
张三郎扯了下嘴角,笑得很难看:“我这样的配不上人家。”
“你都没有争取过,又怎么知道配不配得上?”王柯一副经验颇多的模样,“无论什么事,你都得先去争取。没有争取过就妄下定论,这是非常不对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嚯,我们柯子长大了啊。”严肃一脸欣慰的表情。
王柯黑线:“滚滚滚,你当我三岁小孩儿呢。”
“哈哈哈!”其余人毫不客气地大笑起来。
张三郎眼睛亮亮的,看着他们笑,自己也忍不住弯起嘴角笑了起来。
他好喜欢这群人之间的氛围,不是亲兄弟,却比很多亲兄弟的关系看起来还要好。
*****
唐文风他们和张三郎聊了一整夜,打听了很多关于三桥村的事。
天微亮时,他们还看见了哑叔。
哑叔是个看起来很和蔼的中年人,笑起来眼角有很多皱纹。因为做纸扎,手上有很多篾片割出来的细小伤口。
看见唐文风他们后,只惊讶了一下,就特别友好地冲他们点头,双手还比划着。
张三郎道:“哑叔问你们要不要留下来吃早饭。”
“不用了,我们赶着回城。”唐文风摇头拒绝。这会儿赶回去,还来得及上早朝。
张三郎不知道他是赶着回去上朝,自以为他是赶着去确认蔡小柳的丈夫佟顺安到底有没有死。
一颗心瞬间分成两半,一边希望佟顺安没死,这样蔡小柳母女俩的日子就能好过起来。一边又希望得到的消息是坏的,这样他也许还能有点机会。
只不过后面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没一会儿,就在张三郎自个儿的唾弃里消失了。
唐文风翻身上马:“最迟三天后,我们会再过来一趟,到时候你要和我们一起回三桥村吗?”
张三郎用力点头:“要!”
“行,那就这么说好了。再会。”唐文风一抖缰绳,“驾!”
目送着几人骑着马飞快消失在远方,张三郎才掉头回去。
哑叔已经煮好了干菜粥,给他装了一碗后,比划着问他那些是什么人?
张三郎笑着说:“那是京城的大人,他们说会去三桥村看看那个算命的大师是怎么回事。”
他喝了一口干菜粥,又开心地说道:“唐大人还说山垮了和咱们没关系,我们不是扫把星。”
哑叔听他说着昨晚唐文风说的那些话,眼眶渐渐湿润。
“哑叔......”张三郎担心地看着他。自从那个大师说村里的那些事都是因为他们两人才发生的后,哑叔就开始自责起来,觉得都是因为自己,一家老小才没了的。
哑叔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让他赶紧吃。
*****
这一头,唐文风紧赶慢赶回了家,换上朝服后,自行车都快蹬冒烟了,才好悬没有迟到。
砚台和王柯则去了水师驻地。找到关起的亲卫打听佟顺安此人。
“你们等等啊,我找找死亡名册。”亲卫翻箱倒柜一通找,搬出来一大摞册子。
见砚台和王柯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们大人是个没收拾的,所有的东西都扔在一处,得麻烦你们和我一起慢慢找了。”
好在名册翻开后的第一页都记有年份和开战地点,找起来还是挺方便。
“这这这,这本。”王柯一页一页的翻看着,结果从头到尾翻完了也没找到佟顺安三个字,哪怕是相似的名字也没有。
“啊,这还有一本。”亲卫拍拍上头的灰。
“我这边没有。应该就这两本册子。”砚台已经翻看完了,拍了拍手上的灰,走了过去。
王柯也走到了亲卫身后,伸着脖子看起来。
“佟顺安......佟顺安......”最后一页看完,亲卫抬起头,“这人应该是没有死。”
王柯道:“你们会不会记漏?”
“不会。”亲卫和他解释,“我们登记战死的战友时,为了确保不会记错,都会一个营一个营的仔细询问,核实,还会让每个帐篷的兵去辨认遇难的战友,确认无误后才会登记上。”
“没有战死,那就是还活着,活着却没有回家。”王柯眼睛微微睁大,“总不会是当了逃兵吧?”
亲卫听了后冷冷一笑:“如果是逃兵,那就别怪咱们动粗了。”
战场上不怕拖后腿的,就怕逃兵。因为有一个带头,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无数个。逃的人一旦多了,那对士气的打击简直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