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 第250章

小说:我刷的视频通古代,古人求别停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1-03 05:29:17 源网站:2k小说网
  英法需要吸血,弥补战争成本。】

  【输家俄国急需找回面子,维护统治。】

  【一时间,三大列强立即组成联盟,将目光同时转向了大清朝。】

  【而当时,大清朝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在华夏南部爆发。

  英法认为太平军信仰的是在西方**。】

  【说不定对他们欧洲人有着天生的亲切感。】

  【但英法发现太平天国没有丝毫的卖国倾向。】

  【趁你病要你命,既然清**已经是摇摇晃晃的破房子了,那咱上去再踹一脚不就完了吗?】

  ……

  老百姓看到这里直落泪。

  内战已经血腥爆发,外部势力还在想着在大清身上捞银子。

  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三重打击。

  一方面要面对朝廷压力下的税收。

  另一方面还要顾及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还要面对外部势力的侵扰。

  国不像国,家不像家。

  一副改朝换代的模样,如果太平天国运动真的能掀翻大清帝国。

  那对于老百姓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每一个朝代新建立的时候,总会有那么很长时间的休养生息。

  让农民也能喘口气。

  可惜了了。

  现在已经是工业觉醒的时代,我们拿着大刀片子互相砍来砍去。

  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必须要停下来内斗,解决工业革命,强大自身。

  然后,才能富国强民。

  可惜。

  那个时候的改革派,又因为着急改革,把100年解决的问题压缩在几年内就要解决。

  那跟杨广当时有什么区别?

  注定是要失败的。

  唯一可解决的办法就是停止内斗,一致对外。

  但是。

  整个国家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大家都自顾不暇。

  根本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提供这种新的思潮。

  那就打呗。

  反正华夏几千年历史,都是这么过来的。

  想要过上好日子。

  就得拿起大刀片子进行反抗,死了没关系。

  只要能唤醒一批人,继续沿着自己的脚步斗争下去。

  总有一天会胜利的。

  ……

  【1856年10月,广州总督叶名琛,截获了一条名叫亚罗号的华夏商船。】

  【登船后发现船上有华夏海盗,进行扣留。】

  【但此举成了英国方面抗战的借口,理由是你叶名琛的人上船的时候,扯坏了我们英国的国旗。】

  【我们必须要进行惩戒。】

  【大清**认为英国无理取闹,直接拒绝谈判。】

  【英军再度夺取虎门炮台,炮轰广州城。】

  【他们轰塌城墙之后,用一门大炮,每隔五六分钟,就向广州衙门炮轰一次。】

  【这就很有意思了,英军这次登陆作战的只有1000多人。

  他们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占领广州或者占领华夏。

  而是强迫大清**同意英国进入广州城深入贸易。】

  【但是英军很快就撤了,因为阿三那边儿爆发了起义。

  他们不得不增兵回援。】

  【一看英军撤退,广州总督赶紧给大庆**做报告。

  认为形势一片大好。】

  【这些消息让清朝对即将而来的侵略没有丝毫防备。】

  ……

  唉!

  这就是消息闭塞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不管前方战事如何,坐在深宫里的皇帝只愿意听到我军大捷的消息。

  那么上行下效。

  哪怕前方已经惨败,在给皇帝的奏章里,总是把天下描绘成太平盛世。

  皇帝老儿一高兴,打开国库给他们发赏钱。

  这些人就能从中大捞一笔。

  发**发的那叫一个心安理得。

  反正你清**又不是汉人的统治,即便是汉人的统治,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大清灭了。

  我换一个人效忠就是了。

  你大清朝高层,怀揣着发财梦来到了华夏中原。

  那么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你能赚钱,那我也能。

  上下已经不是一条心,这仗能打的赢吗?

  那些俘虏和贵族阶级们看到这里痛心疾首。

  认为清**并没有高瞻远瞩,认清现实。

  反而在一声声捷报声中迷失了自我。

  他们也没有想过。

  他们是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的一切,如果他们处在那个位置上。

  还不一定有大清朝做的好呢。

  谁会甘心到手的权利拱手相让呢?

  ……

  【法国人看到英军在大清朝那么容易就攻击了广州。

  于是和英国组成了英法联军在广州登陆。】

  【要求商人进广州城的要求再次被叶明琛拒绝。】

  【5000人的英法联军,仗着自己先进的武器直接就开打。】

  【打了一天之后他们直接麻了,因为他们只带了三个翻译。

  完全无法管理广州城内的百姓。】

  【而且他们发现把广州这个首府打掉之后,

  整个广东处于一个无**状态。】

  【他们既没法通商贸易,又没法从百姓之中收税。

  费力打了这么一趟,好像什么都没有得到。】

  【最后经过一番商议,他们觉得清帝国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这么一体成型。】

  【因为地方官在当地说一不二,具有高度独立性。】

  【经常是今天签的条约,明天又不认了,所以,与其和地方大员浪费时间,

  为什么不直接打到京城去跟皇帝签条约啊?】

  古人:“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