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慢条斯理道:“奶奶,您误会了。我和二叔是来找奶奶商量明儿早餐的事。”
她说完,冲两个哥哥招了招手。
徐玉强和徐玉华立即走上前,一左一右地扶着徐老太太,搀扶着她走进东屋。
徐玉杰则乖巧地跟在徐老太太的身侧,寸步不离。
“娘,我们回去帮娘洗碗。”徐玉珍说完,牵着徐玉梅往西厢房走。
屋里只剩下徐婉和徐玉莲,还有徐玉兰。
“你怎么不帮忙?”徐婉瞥向坐在炕上的徐玉莲。
徐玉莲咬唇,欲言又止。
徐婉叹了口气,走到她跟前,轻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娘肯定不会怪罪你,你好歹叫了娘几年的娘。”
徐玉莲感激地望着她。
徐玉莲知道自己做的事让母亲失望透顶,而且父亲又被婆婆嫌弃,这种状态下,若是她再惹母亲厌烦,她真没地方可去了。
这个年代的女人很辛苦。
她们不但要照顾男人,还要伺候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大的那些,经常被婆家人责骂、甚至打骂。
徐玉华和徐玉华已经习惯这样的日子,所以才能够保证良好的心理素质。
可徐玉莲不同,徐玉华和徐玉华虽然比同龄孩子大,可毕竟还小,徐玉莲的年纪比他们大。
徐婉也是女孩子,但是她因为年幼,被赵大娘收养后过得并不差。
赵大娘疼爱她,隔三岔五会送点新鲜蔬菜过来;
徐家兄妹几个都喜欢跟她一块儿玩,她偶尔还能从赵大娘那里学到一些针线活儿,平时还能绣个荷包帕子什么的。
徐玉莲却不行。
徐玉莲虽说读了几年私塾,但是她没什么天赋,念得磕磕绊绊,字迹歪七扭八;
徐玉芳和徐婉则不同,两人聪慧伶俐,基础功扎实,一举一动皆优雅美丽。
徐玉莲听见徐婉这番话,鼻尖酸涩。
她抬起袖子擦了擦湿润的双眼,哽咽地道:“谢谢四妹关心,我会注意的。”
徐婉莞尔:“嗯,我相信大堂姐能做得很好。”
“四丫头……”刘氏迟疑地喊道。
徐婉回眸看她一眼,笑着说:“二婶,我知道你心情不好,可你也不能拿自己撒气呀,你瞧大堂姐,多懂事呢。”
刘氏噎了噎,心里堵得慌,偏生又反驳不了徐婉的话。
徐老太太听着这对姑嫂之间的对话,眉梢跳了跳,她朝徐婉呵斥道:“臭丫头,这里有你插嘴的份吗?赶紧滚回去干活!”
徐婉淡淡地扫了徐老太太一眼,转身往灶房走去。
灶房里烟雾缭绕,徐老爷子和徐老爹正围在桌旁吞云吐雾。
两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徐婉看着眼前的两人,不由得勾了勾唇角。
“爹,娘,大伯和大伯**事……”徐婉试探道。
“你想咋办?”徐老爷子问她。
“爹,您觉得大伯和大伯娘该罚吗?”徐婉反问。
徐老爷子沉默片刻,“你祖母已经答应赔偿银钱,这件事就算揭过去了。”
徐婉挑高眉峰:“这么说,大伯和大伯娘是不需要挨罚的喽?”
“当然不用,这么小的事何须闹出人命!”徐老爷子板着脸训斥。
徐婉耸肩,“既然不需要大动肝火,不妨把大伯和大伯娘分开来处置,省得以后再有麻烦。”
徐老爷子拧起眉头,思忖片刻后,终于松口,“依你的意思吧,分家吧!”
徐老爷子和徐老娘住在东厢房,徐大川和吴氏一家子住在西厢房,东北角是灶台、厨房和柴房。
灶台是土坯墙垒起来的,灶坑也不高,灶台底下埋了几根木材,烧柴烧饭时,灶坑的热浪能将灶灰烤得焦黑,一般人家不敢用。
柴房和厨房连通的一个窗户是用草垛搭建的,草垛的缝隙很窄,晚上风一吹就哗啦作响,吵得人耳膜发疼。
徐玉华和徐玉秀每晚都是睡在柴房里的,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老鼠跑出来,吓坏了她们。
现在徐大川和吴氏搬回西厢房居住,两人的日子总算清净了。
不过,他们白天都不在家,要出远门。
这不,刚刚才出门,徐玉兰就拉着徐玉秀的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秀儿,你爹要把咱们撵回山沟坳,呜呜……”
她不仅不敢说实话,甚至还帮着她娘隐瞒徐大川和吴氏谋害她的罪行,否则,她爹早就把她们撵回山沟坳了。
“娘,你放心吧,爹最后一定会把咱们留下来的,他要是敢撵我们走,我就跟他断绝父女关系!”徐玉兰恨声说道,她不想再像以前一样任人摆布了。
徐玉兰想要改变这一切。
她想要做一个独立的人。
她不想做徐家养得金丝雀。
她想要嫁个好人家,吃穿用度都按照夫家规矩来。
不管谁劝,她都不听。
刘氏见劝阻不了徐玉兰,便不再费神,她抹了把泪,站起身来,“玉兰,娘陪你去县城。”
徐玉兰点点头。
徐老太太看了看刘氏,又看了看徐玉兰,哼了一声,转头去哄孙子,顺带狠瞪一眼徐婉,仿佛徐婉欠了她几千吊钱似的。
徐婉撇了撇嘴,懒得理她。
徐婉把剩下的鸡蛋煮完,就去洗澡了。
这些天,她为了攒钱买种子,天天忙得半死不活,整个人瘦了一圈。
等洗完澡,她躺在床上歇息了许久。
翌日,吃过早饭,徐婉领着徐玉蓉和三郎一块儿出门。
今天轮到三郎上学,所以他不必再跟着徐婉去田里干活了。
“婉,你今天怎么不跟哥哥一块儿上课?”三郎停下脚步,皱着眉头望向徐婉。
徐婉道:“因为我也要上课啊。”
三郎狐疑地盯着徐婉:“你会上课吗?”
徐婉轻笑出声:“傻瓜,我肯定是会的。”
“真的假的?”三郎表示怀疑,“婉姐姐,你确定你能上得了学堂?”
“那你以为你婉姐姐我凭什么考中童生啊?”徐婉翻了个白眼,“你这个榆木疙瘩。”
徐婉和徐玉容一前一后进入学堂。
徐婉刚坐下,周氏就把她的课业簿推到她面前。
“今天你先把《幼学琼林》抄写十遍,明天再把《三字经》和《百家姓》各抄一遍。”
她说完,冲两个哥哥招了招手。
徐玉强和徐玉华立即走上前,一左一右地扶着徐老太太,搀扶着她走进东屋。
徐玉杰则乖巧地跟在徐老太太的身侧,寸步不离。
“娘,我们回去帮娘洗碗。”徐玉珍说完,牵着徐玉梅往西厢房走。
屋里只剩下徐婉和徐玉莲,还有徐玉兰。
“你怎么不帮忙?”徐婉瞥向坐在炕上的徐玉莲。
徐玉莲咬唇,欲言又止。
徐婉叹了口气,走到她跟前,轻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娘肯定不会怪罪你,你好歹叫了娘几年的娘。”
徐玉莲感激地望着她。
徐玉莲知道自己做的事让母亲失望透顶,而且父亲又被婆婆嫌弃,这种状态下,若是她再惹母亲厌烦,她真没地方可去了。
这个年代的女人很辛苦。
她们不但要照顾男人,还要伺候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大的那些,经常被婆家人责骂、甚至打骂。
徐玉华和徐玉华已经习惯这样的日子,所以才能够保证良好的心理素质。
可徐玉莲不同,徐玉华和徐玉华虽然比同龄孩子大,可毕竟还小,徐玉莲的年纪比他们大。
徐婉也是女孩子,但是她因为年幼,被赵大娘收养后过得并不差。
赵大娘疼爱她,隔三岔五会送点新鲜蔬菜过来;
徐家兄妹几个都喜欢跟她一块儿玩,她偶尔还能从赵大娘那里学到一些针线活儿,平时还能绣个荷包帕子什么的。
徐玉莲却不行。
徐玉莲虽说读了几年私塾,但是她没什么天赋,念得磕磕绊绊,字迹歪七扭八;
徐玉芳和徐婉则不同,两人聪慧伶俐,基础功扎实,一举一动皆优雅美丽。
徐玉莲听见徐婉这番话,鼻尖酸涩。
她抬起袖子擦了擦湿润的双眼,哽咽地道:“谢谢四妹关心,我会注意的。”
徐婉莞尔:“嗯,我相信大堂姐能做得很好。”
“四丫头……”刘氏迟疑地喊道。
徐婉回眸看她一眼,笑着说:“二婶,我知道你心情不好,可你也不能拿自己撒气呀,你瞧大堂姐,多懂事呢。”
刘氏噎了噎,心里堵得慌,偏生又反驳不了徐婉的话。
徐老太太听着这对姑嫂之间的对话,眉梢跳了跳,她朝徐婉呵斥道:“臭丫头,这里有你插嘴的份吗?赶紧滚回去干活!”
徐婉淡淡地扫了徐老太太一眼,转身往灶房走去。
灶房里烟雾缭绕,徐老爷子和徐老爹正围在桌旁吞云吐雾。
两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徐婉看着眼前的两人,不由得勾了勾唇角。
“爹,娘,大伯和大伯**事……”徐婉试探道。
“你想咋办?”徐老爷子问她。
“爹,您觉得大伯和大伯娘该罚吗?”徐婉反问。
徐老爷子沉默片刻,“你祖母已经答应赔偿银钱,这件事就算揭过去了。”
徐婉挑高眉峰:“这么说,大伯和大伯娘是不需要挨罚的喽?”
“当然不用,这么小的事何须闹出人命!”徐老爷子板着脸训斥。
徐婉耸肩,“既然不需要大动肝火,不妨把大伯和大伯娘分开来处置,省得以后再有麻烦。”
徐老爷子拧起眉头,思忖片刻后,终于松口,“依你的意思吧,分家吧!”
徐老爷子和徐老娘住在东厢房,徐大川和吴氏一家子住在西厢房,东北角是灶台、厨房和柴房。
灶台是土坯墙垒起来的,灶坑也不高,灶台底下埋了几根木材,烧柴烧饭时,灶坑的热浪能将灶灰烤得焦黑,一般人家不敢用。
柴房和厨房连通的一个窗户是用草垛搭建的,草垛的缝隙很窄,晚上风一吹就哗啦作响,吵得人耳膜发疼。
徐玉华和徐玉秀每晚都是睡在柴房里的,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老鼠跑出来,吓坏了她们。
现在徐大川和吴氏搬回西厢房居住,两人的日子总算清净了。
不过,他们白天都不在家,要出远门。
这不,刚刚才出门,徐玉兰就拉着徐玉秀的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秀儿,你爹要把咱们撵回山沟坳,呜呜……”
她不仅不敢说实话,甚至还帮着她娘隐瞒徐大川和吴氏谋害她的罪行,否则,她爹早就把她们撵回山沟坳了。
“娘,你放心吧,爹最后一定会把咱们留下来的,他要是敢撵我们走,我就跟他断绝父女关系!”徐玉兰恨声说道,她不想再像以前一样任人摆布了。
徐玉兰想要改变这一切。
她想要做一个独立的人。
她不想做徐家养得金丝雀。
她想要嫁个好人家,吃穿用度都按照夫家规矩来。
不管谁劝,她都不听。
刘氏见劝阻不了徐玉兰,便不再费神,她抹了把泪,站起身来,“玉兰,娘陪你去县城。”
徐玉兰点点头。
徐老太太看了看刘氏,又看了看徐玉兰,哼了一声,转头去哄孙子,顺带狠瞪一眼徐婉,仿佛徐婉欠了她几千吊钱似的。
徐婉撇了撇嘴,懒得理她。
徐婉把剩下的鸡蛋煮完,就去洗澡了。
这些天,她为了攒钱买种子,天天忙得半死不活,整个人瘦了一圈。
等洗完澡,她躺在床上歇息了许久。
翌日,吃过早饭,徐婉领着徐玉蓉和三郎一块儿出门。
今天轮到三郎上学,所以他不必再跟着徐婉去田里干活了。
“婉,你今天怎么不跟哥哥一块儿上课?”三郎停下脚步,皱着眉头望向徐婉。
徐婉道:“因为我也要上课啊。”
三郎狐疑地盯着徐婉:“你会上课吗?”
徐婉轻笑出声:“傻瓜,我肯定是会的。”
“真的假的?”三郎表示怀疑,“婉姐姐,你确定你能上得了学堂?”
“那你以为你婉姐姐我凭什么考中童生啊?”徐婉翻了个白眼,“你这个榆木疙瘩。”
徐婉和徐玉容一前一后进入学堂。
徐婉刚坐下,周氏就把她的课业簿推到她面前。
“今天你先把《幼学琼林》抄写十遍,明天再把《三字经》和《百家姓》各抄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