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三百四十五章 正式撤藩!开科取士和京师大学!

小说:退位让贤 作者:姜阿山小树 更新时间:2025-01-06 05:00:55 源网站:2k小说网
  随着叛乱的平息,大明勋贵豪商出海,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不久之后,一封圣旨刊登在了《大明日报》上。

  “自太祖开国,分封藩王,本为拱卫皇室、安邦定国之策。”

  “然时移世易,今北方边疆已定,再无动乱之忧,而藩王之制渐生弊端。”

  “土地财赋集于一方,军权在握,隐忧日显,长此以往,恐危及国本,扰民生息。”

  “朕承天命,君临天下,念及大明江山社稷之稳固,万民苍生之福祉,以天下为念,决意革新。”

  “自即日起,撤除现有一切藩王封号,收回封地、军权、财赋之属,一应归朝廷统辖。”

  “诸藩王及眷属、属官等,需尽速筹备,移往海外之地,重新就藩。”

  “从今往后,大明藩王,只封边远蛮疆之地。”

  “朕望尔等能效仿周王朝之藩王,怀壮志豪情,开疆拓土于蛮荒之域。”

  “海外之地,虽艰难险阻重重,然亦充满机遇,正可为我大明拓展新土,扬我华夏威名。”

  “朕深知此举不易,然为大明万世之基,不得不为。”

  “朝廷亦会妥善安排行程,供给必要物资,保尔等途中无虞。”

  “抵达海外后,诸藩王若能勤勉奋进,建功立业,朝廷亦不会忘却尔等功绩,当有封赏。”

  “望诸藩王深明大义,顺应天命,勿生异心,速遵朕旨行事。”

  “如有违抗,定当以国法论处,严惩不贷。”

  “钦此。”

  这道圣旨一经公布,立时在朝野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此前藩王叛乱之事,朝廷虽未明文昭告天下,但在民间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如今朱允熥一道圣旨,将所有藩王废除藩位,将其全部分封至海外,自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天啊,陛下竟然下旨废除了天下藩王!”有人惊讶万分地说道。

  “当初诸藩王谋逆叛乱,居心叵测,如今被废藩,也算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

  有人接言,脸上带着一丝解气的神情。

  “严格来讲,并非是废除,而是移藩海外。”

  另一名较为冷静的人纠正道。

  “听说海外之地富饶无比,眼下勋贵豪商都争着出海,藩王们出海,似乎也不算是多大的惩罚吧。”

  有人小声嘀咕着。

  “话可不能这么说,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海外之地或许是捞金的好去处,但藩王们在国内早已尽享荣华富贵,如今出海,远离故土,失去了在国内的权势和根基,肯定会历经一番磨难。”

  “陛下旨意已下,他们也只能服从。”

  “是啊,而且不管怎么说,连藩王们都出海了,咱大明向外扩张的国策,是就此定下了。”

  “眼下朝廷还在对女真三部用兵吧,听说是连战连捷,想必也快要平定了吧。”

  ……

  很快,藩王们便纷纷登船,一艘艘地启程出海了。

  朱允熥也极为重视,多次亲临金陵城的码头,为他们送行。

  展现出其作为晚辈的“孝心”!

  原来各藩王所率领的三卫亲军,在被收缴武器之后,一部分仍作为藩王的亲卫,随藩王一同出海。

  这部分人所占比例极少,还不到十分之一。

  毕竟,出海航行所需的人力有限,无需过多人马。

  另一部分则被编入大明军事学院,接受全新的思想教育和军事技术培训,等待日后编入新军。

  而更多的士兵,则转身成为了工人,进入金陵附近的各个工厂工作。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越办越多,规模也日益壮大,对工人的需求自然也越来越大。

  藩王的亲军们个个身强体壮,无疑是十分优秀的劳动力人选。

  ……

  “朱高煦赐自尽!”

  勤政殿内,朱允熥面色冷峻,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

  虽然叛乱已然平息,但余波尚未完全消散,对于牵涉其中的人员,必须要妥善处理。

  “那燕王他们呢?”杨士奇恭敬地出言询问道。

  “也让他出海吧。”

  朱允熥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画了一圈。

  “就是这一带,让朱棣和朱高炽前往此处。”

  他所指的地方,正是欧洲。

  那里与其他蛮荒之地截然不同,早已是诸国林立,彼此之间战火纷飞、征战不休。

  而朱棣向来热衷于率兵出征作战,将他派往欧洲,恰好能让他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

  “对于**厂的吴子承、张沐阳,以及子弹工厂的陆有林、张伯约等人,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杨荣又进言问道。

  “该怎么处置,朝廷自有规章制度。政务处和军务处商议一个章程,呈交朕签字核准即可。”

  朱允熥一脸轻松地做起了甩手掌柜,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遵旨!”殿下的众大臣连忙齐声应道。

  “陛下!”吏部尚书詹徽出列,恭敬地说道:“自陛下亲政以来,设立了政务处、军务处,又增设了诸多部门,所用官员的人数大幅增加,如今朝廷的官员,已然隐隐有了供不应求的趋势。”

  “臣以为,陛下该开恩科了,今年组织秋闱,明年入京考试,如此方能解决朝廷的用人之忧。”

  “科举考试?”

  朱允熥微微一愣,随即陷入了沉思。

  其实这件事,他此前与杨士奇、杨荣、姚广孝等人早已商议过。

  用人之道,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平心而论,科举考试并非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

  然而,除了科举之外,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举孝廉?

  世袭制?

  还是军功爵制?

  实际上,对于军功爵制,朱允熥虽未明确下旨推行,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在实施。

  藩王以及功勋豪商出海,便是一种变相的军功爵制。

  他们在海外获取利益,不仅能够发家致富,还会得到朝廷的封赏。

  对于其中能力出众、脱颖而出的人,毫无疑问会被提拔为官员,甚至封爵。

  这便是事实上的军功爵制。

  不过,这种事情,只需默默推行即可,无需过多宣扬,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论。

  然而,出海的“军功爵制”,只能解决出海人员的官员需求问题,大明国内仍需寻找其他的用人方法。

  尤其是在他掌权之后,朝廷的机构不断扩充,官员数量也随之大幅增加。

  对此,已经有人上奏,称朝廷官员扩充过快过多,可能会引发“冗官”的问题。朱允熥却毫不在意。

  历史上,大宋确实存在严重的“冗官”问题。

  但实际上,封建社会的冗官现象,并非是真正的官员冗余,而是由于朝廷对诸多事务不闻不问,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

  如此一来,自然无需过多官员。

  但权力的真空不可能长期存在,朝廷不管,地方豪绅便会占据这部分权力,进而形成了皇帝与士绅共治天下的局面。

  不过,封建社会的这套逻辑之所以存在,自有其合理性。

  在农业社会,农民的生活按部就班,千古不变,确实无需国家过多干预。

  可如今的大明,正在朱允熥的大力推动下,迅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社会的基石已然悄然改变,运行逻辑也必然随之变化。

  从前国家无需过问的事务,如今却不得不加以管理。因此,所需的官员数量自然也大幅增加。

  举孝廉和世袭选官显然不可行,那么科举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自古以来,科举通常是三年一次,被称为“正科”。

  每逢朝廷有重大庆典等特殊情况,则不受三年之限,会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

  朱允熥刚登基为帝,此时额外开科取士,便是恩科。

  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看,考试制度虽有诸多不足之处,但至少相对公平公正。

  而且,不管考试的内容是什么,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人,必定不会是平庸之辈。

  “准!”朱允熥大声说道:“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的大典,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朝廷要广纳天下人才为己用,就当不拘一格。”

  “传朕旨意,往后科举改为每年一次,而非三年。”

  “圣人的学问高深莫测,后世之人未必能完全领会其中的深意。”

  “朝廷的科举考试,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能成为某一学派的一言堂,更不能成为其打击异己的工具。”

  科举制度必须保留,不仅要保留,还要加以完善和发展。

  三年考一次,速度太慢,吸纳的人才远远不够,改为一年一次才行。

  其次,绝不能让科举成为程朱理学一家独大的发展平台。

  这也是朱允熥极为关注的一点。

  方孝孺的新儒学才刚刚开始引发广泛的讨论,

  绝不能因为科举而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此言一出,下方众臣心中皆是一惊。

  陛下此举,影响深远。

  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大多被一年一次科举所吸引,对于朱允熥后面的话,并未太过在意,全然不知那才是重中之重。

  在他们看来,一年一次科举,要么是考上后弃而不用,要么便是朝廷的官员职位会继续大幅扩充。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显然更大。官员人数增加,朝廷的格局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

  朱允熥又接着说道:“自朕开创科学一脉以来,学习者日益增多。”

  “朕以为,治理地方,首要在于了解民情,知晓民事。通经义固然重要,但懂得实务同样至为关键。”

  “此次科举,朕打算另开设医学、农学、数学、经济、物理等学科。”

  众人又是一阵惊愕。詹徽急忙说道:“陛下!科举乃国家之根本,若是在科举中加入这些考试,恐怕会动摇国本啊。”

  身为读书人,詹徽对此反应极为强烈。不仅是他,其他大臣也纷纷露出反对之色。

  朱允熥轻轻一挥手,制止了詹徽接下来要说的话,说道:“这些科目,只是作为额外加试而已,正途科举不受影响。”

  “朕决定,在金陵城创办一所大学,名为京师大学,用以教导学生各科学问。”

  “从前的正途科举,一如既往。”

  “新设各科考试中的成绩优秀者,并不入朝为官,而是进入京师大学任教。”

  “成绩次之者,可视具体情况录取为学员,进入京师大学读书学习。”

  “将来再根据成绩优劣,分配其前往大明资产部下属各厂工作,或派遣至地方,协助地方官工作。”

  国子监一直以来都是以讲授圣人经义为主。

  对于兴办一所专门的科学性大学,朱允熥早已在心中谋划许久。

  只是在此之前,各科的技术和理论发展尚不完善,创办大学的时机尚未成熟。

  如今,在大明科学院和《科学》期刊的引领下,大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已然到了该创办一所大学的时候了。

  听到朱允熥这番话,在场的众官员顿时安心了不少。

  只要原来的科举不受影响就好。至于另外招人、设立大学之类的事,虽然众人心中疑虑重重,但大明资产部下属工厂确实需要人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大家也都没有再表示反对。

  不知不觉间,大臣们已然逐渐接受了那些工厂的存在,并在心中慢慢认可了工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的观念。

  见众臣都不再说话,朱允熥也暗自松了口气。

  虽然他心中早已下定决心,无论大臣们是否反对,都会强力推行自己的决策。

  但众臣不反对,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只是,对于京师大学校长的人选,朱允熥仍有些头疼。

  这是大明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校长不仅要精通科学,还要善于协调各方关系,能够带领京师大学蓬勃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身份地位不能太低。

  可眼下大明朝廷内精通技术懂科学的官员寥寥无几,思来想去,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

  突然,朱允熥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朕为储君时,曾许下诺言,凡有攻克蒸汽机技术难关,助大明制造出可用之蒸汽机者,封国公。”

  “君无戏言!”

  “如今,蒸汽机已然制造完成,并在各省各县广泛推广使用。这离不开众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并非一人之功。”

  “朕决定,将其中功劳最高最大之人,封为国公。其余有功者,亦皆有封赏。”

  “朕要鼓励后人,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传旨,朕明日于宫内设宴,召在蒸汽机研制中有功之人前来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