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诱:分手后,高官女儿爱上我 第2066章

小说:官诱:分手后,高官女儿爱上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1-31 16:30:16 源网站:新笔趣阁
  路北方展现出的果断与坚决,着实让驿丹云心头猛地一颤。他言辞之间毫无保留,直白坦率得近乎犀利,那股不容置疑的劲头,让驿丹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推进方式在路北方眼中存在不小的问题,这一番话,无疑是毫不留情的批评。

  驿丹云只觉脸上一阵发烫,那抹因窘迫而生的微红迅速蔓延开来。她心里清楚,路北方并非有意针对她个人,而是在关乎湖阳发展的大事面前,心急如焚,迫切期望每一个环节都能紧密相扣,不容许丝毫懈怠。这种急切,让他顾不上委婉措辞,只想直击问题核心。

  在那一瞬间,驿丹云内心五味杂陈,既有被当众斥责的难堪,又有对自身工作疏漏的愧疚,更有着被路北方这份为了湖阳发展全力以赴的执着所触动。她深知,此刻不是计较个人情绪的时候,湖阳的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她必须尽快调整状态,将路北方的指示落实到位,不容再有半分差池。

  于是,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波澜,低声说道:“书记,我明白了。我会把您的意思传达下去,督促他们尽快落实。”

  路北方点点头,语气终于缓和下来:“好,你去吧。记着,若他们真有想法,让他们来找我。”

  驿丹云离开后,路北方坐回椅子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不过,细一想,路北方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发火,确实有些过激,虽然他清楚,当前湖阳正处于关键时期,容不得半点懈怠。

  他必须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绝不能因为某些部门的推诿而影响大局。但是,他这样朝着驿丹云说话,似乎打击了她的自尊心。

  过了会儿,路北方又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驿丹云的手机:“丹云,对不起,刚才,我说话冲了点!……就这件事,你再斟情考虑一下,也将表格里边的对口包保的企业和单位,都提前向他们知会一下,从他们的意见中,再作微调。若你认为合适了,再通知所有部门负责人到场,咱们就把这会给开了!给任务分配下去!”

  在路北方的办公室里,驿丹云着实被训得满心委屈,胸口像堵着一块大石头,那股憋闷之气久久难以消散。她虽明白路北方是就事论事,可当众被如此严厉地斥责,心里总归不是滋味。然而,当那通道歉电话响起,听筒中传来路北方诚恳的声音,驿丹云心底的坚冰开始悄然融化。

  回首这几个月与路北方共事的点点滴滴,她愈发真切地感受到这个比自己小了七八岁的领导身上那股非凡的魅力。他在面对湖阳发展的重重困境时,总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无畏的胆量斩断荆棘;在各个关键节点,又以钢铁般的担当扛起责任,绝不推诿;每一次决策时刻,他果敢决绝,精准地为湖阳指引方向。路北方的这份气度,让驿丹云不禁心生折服。

  驿丹云连忙在电话这头回应:“书记,您别这么说,我知道您也是为了工作着急,我都理解,您放心,我这就按您交代的去办。”

  挂了电话,驿丹云看着手中的表格,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她深知路北方的压力,湖阳这些年的发展起起伏伏,好不容易迎来高铁产业园这个重大机遇,绝不能在搬迁包保任务上掉链子。

  接下来的几天,驿丹云带着手下赵磊、秦汉等人,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个单位之间。她先是按照路北方的指示,将对口包保的企业和单位情况仔细梳理了一遍,耐心地向他们传达市委市政府的意思,同时也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与难处。面对一些仍有顾虑的部门领导,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湖阳未来的发展蓝图描绘得绘声绘色,强调他们在其中所肩负的责任。

  而路北方这边,也没闲着。他专门跑到“三万”园区,与正准备施工的专业钢构公司,洽谈企业入驻园区出租的细节,为企业争取到了更优惠的条件,力求降低企业搬迁成本。同时,他还积极与银行方面打了招呼,为那些资金周转困难的稍大企业,准备好担保所需的资料,铺平放款道路,让绿谷县的这些企业主们吃下“定心丸”。

  一周后,驿丹云通知开会。

  那天,湖阳宾馆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各个部门负责人神情各异,但相较于之前的推诿,此刻多了几分凝重与思考。驿丹云站在台上,将这几天收集到的意见以及调整后的方案详细地梳理了一遍。

  路北方坐在会议桌的首位,目光沉稳地扫视全场,待驿丹云讲完,他微微点头,接过话茬:“同志们,今天咱们再次坐在这里,就是要把问题解决,把任务落实。之前大家有困难、有顾虑,我们都理解,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一起看看调整后的方案,要是还有什么想法,当场提出来,咱们共同商讨。”

  一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热烈起来,大家纷纷发言,但现在,很明显大家不再是抗拒这份方案,而是针对一些细节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路北方在众人讨论后,语气缓和望着大家道:“我明白,大家手头工作都不轻松,但发展的机遇不等人。我们要学会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方法!像有些部门人手较少,能不能跨部门合作?能不能发动志愿者?经费紧张,能不能争取上级专项扶持,或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相信,大家肯定能将这项任务完成!”

  路北方这番勉励的话后,绿谷县近 500 家高铁制造企业,陆续搬迁进入 “三万” 园区的工程,轰轰烈烈地铺开了。

  园区外,大型运输车辆排成一条条长龙。搬运工人穿梭在车辆与企业厂房之间,沉重的设备被齐心协力抬起、装车。指挥人员手持对讲机,大声呼喊着指令,确保每一个环节紧密衔接。

  园区内,除了钢构厂家彻底兴建厂房,还有吊车挥舞着长臂,精准地将各类器械安置在崭新的厂房之中。技术人员紧跟其后,迅速进行调试安装,力求以最快速度让企业投入生产。整个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彰显着这座城市奋进的蓬勃力量。sxbiquge/read/73/73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