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呜咽,吹动了大殿檐角上挂着的铁马,“叮当”作响。
在等待陆升等人的到来中,君北的心境渐渐平静下来。
“怒而兴兵,主之大忌。”
君北在反思,自己这次是不是怒而兴兵。想了一阵子后,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攻伐安西,统一南方,是他早就制定的战略目标。
忽然之间,他变得有些意兴阑珊,而情绪更稳定,思维更敏锐。
“参见殿下。”
以陆升为首的数名重臣,行礼叩拜。
“免礼。”君北指了指那几张椅子,让他们坐下。
“我想让上将军楚铭率领大军东撤,然后直接从西部边境出兵,攻打安西国,不知道有没有问题。”
陆升问道:“不知殿下所说的问题具体是指哪个方面?”
君北道:“各个方面。目前大军的数量,后续兵源的补充,以及钱粮物资的供应等等。我需要一个确切的数据和答复。”
在陆升的示意下,兵部尚书站起来答道:“上将军楚铭麾下,原来有北境边军五万,东境边军因为先前遭遇大败,方振将军战死,八万边军死伤过半,近期已补充完整;西境边军,数量则没有变动,在六万之间。”
“至于后续兵源的补充,据臣统计,攻陷夷月公国,得到降兵四万有余;随后又攻陷恒诃公国,得到降兵三万左右。这一共近八万降兵,还需要时间进行整编重组,方能上战场。”
君北暗暗记着数字,心中盘算着。
户部尚书起身说道:“国库存银,早在半年前就告罄。攻陷两大公国后,一共得银三百万两。近期因为战事频繁,又在源源不断的支出,库存还剩一百八十万两左右。如果再加上追回的北境边军两个月饷银三十万两,目前国库存银有二百一十万两。”
“战马和粮食,以及火炮兵器等,因为有西岭那边持之以恒的贸易和打造,所以勉强能够支撑一场大战的消耗。”
听到“饷银”两个字,君北冲着站在身侧的郑林说道:“饷银既已追回,想必人也跑不了。涉案的一共有多少人?”
郑林道:“除了两个主犯,他们的家人以及仆从,一共有两百之多。属下正要请旨,这么多人,该如何发落?”
君北又看向刑部尚书,问道:“按律如何处理?”
刑部尚书答道:“按律夷族。”
所谓夷族,就是满门杀头,不放过一个。而所谓的夷三族和夷九族,便是层层递增,所杀的数量和范围更多更大。
君北沉默,然后道:“主犯当斩。他们的家人……发配西岭,去挖矿吧。”
“殿下仁慈!”
众大臣齐齐站了起来,恭敬地行了一礼。
两个郎官不仅贪墨军饷达三十万两白银之巨,关键是他们还与安西国勾结,事发之前甚至还想带着这笔巨款投奔敌国。数罪叠加,仅仅只将他们两个杀头,的确是量刑过轻了。
“前前后后,安西国针对我靖南国的种种手段,的确是卑鄙无耻,小人之举。”礼部尚书叹了口气,“这次的军饷事件,安西国能得到什么好处?即便成功了,也不过是三十万两白银,以及两个**。”
陆升笑道:“你也说了,他安西国是小人。小人行事,哪怕于己不利,也要于人有损。截止到现在,他安西国可什么都没付出。相反,若不是殿下当机立断,回信及时,北境边军因此而发生哗变也说不定。而我们,可着着实实的也被安西国恶心了一把。”
御史中丞沉声道:“可恨的是,安西国竟然安排刺客,行刺殿下。可见他安西国,行事毫无底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臣以为,灭安西国,势在必行!”
至此,朝堂上下,就发兵攻打安西国的军事行动,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兵部尚书最后问道:“上将军楚铭,若是从东境撤军,青苍帝国会不会趁虚而入?还有以北相邻的析野国,是否也会蠢蠢欲动?”
君北冷笑道:“放心,我们打得越好,诸国便越是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唯恐惹恼了我,掉转头去打他们。”
对于诸国的种种小心思,自盟会上,君北就有了相当的了解。说白了,大多数都是一些欺软怕硬的**骨头。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安西国,我想分兵三路出击。”君北望着众大臣,小脸上布满冷峻,“一路自然是南部与安西国对峙的伍德他们;一路,便是楚铭从西部边境进军。但是还有第三条路,可以称之为捷径。”
君北将早已有的翻越西岭的打算,对众人说了一遍,接着道:“那条捷径如果能开辟成功,翻过西岭后,距离安西国王都,不过数百里之遥。若是有一支奇兵得以翻越西岭,可以说是一柄尖刀,**了安西国的腹心要害。”
重新开辟一条进军路线,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人员数量、饮食补给等等,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翻山越岭,深达无人区,首先就限制了战士的数量和个人素质,所以必须是千人以下的精锐!
“我决定了,这第三条进军路线,由我亲自领军。”君北以毋庸置疑的语气说道:“王宫的五十名新侍卫,再加上三百鹰扬卫,足够了!”
“至于王都的防务,便交给剩下的两百鹰扬卫和两千城卫军。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在前线节节胜利,王都便是没有一兵一卒,也是固若金汤。”
“我不在的时候,由国相监国,在座的各位协助。遇事不决,或共同商议,或飞鸽传书给父王。就这样吧,散朝。”
~~~~~~
楚铭接到命令后,便立即率兵往西进发,只留下两万左右原地驻守。
绕道北境后,楚铭又将周立的麾下调走了三万,凑齐了整整十万大军。
这十万将士,其中有一部分是夷月公国的降兵。于是楚铭一边赶路,一边将降兵打乱,整编重组。
五天后,他们到了都城,在城外接受了君北的检阅和下一步的指示。
第二天一早,十万大军分批开拔,继续西进。
目送楚铭的大军远去后,君北便立即带着三百鹰扬卫和五十少年侍卫出了王都,骑着战马直奔向南。
莽莽荒漠,茫茫戈壁,依然广袤,依然沉寂。
君北八岁的生日快到了。
他此时行走的路线,虽然与两年前一样,但是在心境上的区别,判若云泥。
“加快速度,我们要在第三天的日落之前,到达西岭。”
君北的声音传来,数百铁骑于漫天的风沙中,笔直向前。
在等待陆升等人的到来中,君北的心境渐渐平静下来。
“怒而兴兵,主之大忌。”
君北在反思,自己这次是不是怒而兴兵。想了一阵子后,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攻伐安西,统一南方,是他早就制定的战略目标。
忽然之间,他变得有些意兴阑珊,而情绪更稳定,思维更敏锐。
“参见殿下。”
以陆升为首的数名重臣,行礼叩拜。
“免礼。”君北指了指那几张椅子,让他们坐下。
“我想让上将军楚铭率领大军东撤,然后直接从西部边境出兵,攻打安西国,不知道有没有问题。”
陆升问道:“不知殿下所说的问题具体是指哪个方面?”
君北道:“各个方面。目前大军的数量,后续兵源的补充,以及钱粮物资的供应等等。我需要一个确切的数据和答复。”
在陆升的示意下,兵部尚书站起来答道:“上将军楚铭麾下,原来有北境边军五万,东境边军因为先前遭遇大败,方振将军战死,八万边军死伤过半,近期已补充完整;西境边军,数量则没有变动,在六万之间。”
“至于后续兵源的补充,据臣统计,攻陷夷月公国,得到降兵四万有余;随后又攻陷恒诃公国,得到降兵三万左右。这一共近八万降兵,还需要时间进行整编重组,方能上战场。”
君北暗暗记着数字,心中盘算着。
户部尚书起身说道:“国库存银,早在半年前就告罄。攻陷两大公国后,一共得银三百万两。近期因为战事频繁,又在源源不断的支出,库存还剩一百八十万两左右。如果再加上追回的北境边军两个月饷银三十万两,目前国库存银有二百一十万两。”
“战马和粮食,以及火炮兵器等,因为有西岭那边持之以恒的贸易和打造,所以勉强能够支撑一场大战的消耗。”
听到“饷银”两个字,君北冲着站在身侧的郑林说道:“饷银既已追回,想必人也跑不了。涉案的一共有多少人?”
郑林道:“除了两个主犯,他们的家人以及仆从,一共有两百之多。属下正要请旨,这么多人,该如何发落?”
君北又看向刑部尚书,问道:“按律如何处理?”
刑部尚书答道:“按律夷族。”
所谓夷族,就是满门杀头,不放过一个。而所谓的夷三族和夷九族,便是层层递增,所杀的数量和范围更多更大。
君北沉默,然后道:“主犯当斩。他们的家人……发配西岭,去挖矿吧。”
“殿下仁慈!”
众大臣齐齐站了起来,恭敬地行了一礼。
两个郎官不仅贪墨军饷达三十万两白银之巨,关键是他们还与安西国勾结,事发之前甚至还想带着这笔巨款投奔敌国。数罪叠加,仅仅只将他们两个杀头,的确是量刑过轻了。
“前前后后,安西国针对我靖南国的种种手段,的确是卑鄙无耻,小人之举。”礼部尚书叹了口气,“这次的军饷事件,安西国能得到什么好处?即便成功了,也不过是三十万两白银,以及两个**。”
陆升笑道:“你也说了,他安西国是小人。小人行事,哪怕于己不利,也要于人有损。截止到现在,他安西国可什么都没付出。相反,若不是殿下当机立断,回信及时,北境边军因此而发生哗变也说不定。而我们,可着着实实的也被安西国恶心了一把。”
御史中丞沉声道:“可恨的是,安西国竟然安排刺客,行刺殿下。可见他安西国,行事毫无底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臣以为,灭安西国,势在必行!”
至此,朝堂上下,就发兵攻打安西国的军事行动,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兵部尚书最后问道:“上将军楚铭,若是从东境撤军,青苍帝国会不会趁虚而入?还有以北相邻的析野国,是否也会蠢蠢欲动?”
君北冷笑道:“放心,我们打得越好,诸国便越是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唯恐惹恼了我,掉转头去打他们。”
对于诸国的种种小心思,自盟会上,君北就有了相当的了解。说白了,大多数都是一些欺软怕硬的**骨头。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安西国,我想分兵三路出击。”君北望着众大臣,小脸上布满冷峻,“一路自然是南部与安西国对峙的伍德他们;一路,便是楚铭从西部边境进军。但是还有第三条路,可以称之为捷径。”
君北将早已有的翻越西岭的打算,对众人说了一遍,接着道:“那条捷径如果能开辟成功,翻过西岭后,距离安西国王都,不过数百里之遥。若是有一支奇兵得以翻越西岭,可以说是一柄尖刀,**了安西国的腹心要害。”
重新开辟一条进军路线,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人员数量、饮食补给等等,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翻山越岭,深达无人区,首先就限制了战士的数量和个人素质,所以必须是千人以下的精锐!
“我决定了,这第三条进军路线,由我亲自领军。”君北以毋庸置疑的语气说道:“王宫的五十名新侍卫,再加上三百鹰扬卫,足够了!”
“至于王都的防务,便交给剩下的两百鹰扬卫和两千城卫军。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在前线节节胜利,王都便是没有一兵一卒,也是固若金汤。”
“我不在的时候,由国相监国,在座的各位协助。遇事不决,或共同商议,或飞鸽传书给父王。就这样吧,散朝。”
~~~~~~
楚铭接到命令后,便立即率兵往西进发,只留下两万左右原地驻守。
绕道北境后,楚铭又将周立的麾下调走了三万,凑齐了整整十万大军。
这十万将士,其中有一部分是夷月公国的降兵。于是楚铭一边赶路,一边将降兵打乱,整编重组。
五天后,他们到了都城,在城外接受了君北的检阅和下一步的指示。
第二天一早,十万大军分批开拔,继续西进。
目送楚铭的大军远去后,君北便立即带着三百鹰扬卫和五十少年侍卫出了王都,骑着战马直奔向南。
莽莽荒漠,茫茫戈壁,依然广袤,依然沉寂。
君北八岁的生日快到了。
他此时行走的路线,虽然与两年前一样,但是在心境上的区别,判若云泥。
“加快速度,我们要在第三天的日落之前,到达西岭。”
君北的声音传来,数百铁骑于漫天的风沙中,笔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