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部……曹操想了一下,一拍大腿:好!是孤的地盘!
没想到这看似荒凉的偏僻之地居然埋藏着巨大的宝藏!
孙权一脸可惜。
周瑜笑了笑:“主公多虑了,就算现在曹操得到了那片地方也没办法大规模开采的。即使开采出来也不能像 后世那样利用。”
孙权这才轻松了点。
【随着爆破师按下按钮,整个巨大的山体顿时轰然倒塌,漫天的烟尘遮天蔽日,犹如电影中的世界末日场景 。】
诸葛亮被震撼到失语,心中只剩四个大字:大国工程!
刘备则被“每天的煤产量超过10万吨”给吓到了,竟然如此多吗!
而且这些煤炭的产量足够一个现代家庭连续消耗一万年!
一万年啊!!
经过多少沧海桑田,竟然还没用完!
百姓们痴痴地想着:如果他们能够用上那该多好……
也有人被爆破迷住了,埋**,按下按钮,整座山就被炸掉了,仿佛神一般……
【在国家中,煤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科学地使用煤炭就格外的重要。】
所有人立即竖起耳朵:说到重点了!怎么利用?
【利用煤炭最为高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在煤田的周围建立大型发电厂,既能减少运输消耗,又有利于污染的集 中处理。】
各朝君臣们一片静默:散了吧……
又是做不到的工程。
张良看向刘邦,对方目光闪烁不去看他。
桑弘羊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电是煤炭转化而成的!但是是怎么转化的呢?燃烧吗?燃烧又怎能变成电?电 又是如何收集使用的呢?”
每当得到一个新的解答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冒出来。
发电厂巨大的冷却塔犹如一座山一般屹立不倒。
众人着迷地看着这些现代化的建筑,那一种工业美感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他们的传统建筑讲究取自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
但是这些后世大工程的建筑,有一种整齐划一的美。
有匠人感慨:“你们看看那些在发电厂工作的人,绝对不会是普通的匠人。”
“当然不是,那些什么风冷塔,什么烟囱效应,学这些东西比那些读书人学的什么四书五经多了吧。”
“我也想学这些……”
回应他的是长长的叹息。
【国家的东部聚集了全国接近70%的人口,和80%以上的经济活动。但是推动经济活动的能源却大部分埋藏 在藏区。】
各个朝代:好,懂了!西域必须是自己的!
嬴政:果然不管多荒凉的地方,只要世界一直在进步,终究能发现更多的宝藏。
即使现在无法得到那些宝藏,但也必须留下大秦的印记!
刘邦:好,知道了。
刘彻:朕有冠军候,不成问题。
三国众人齐齐垂头默不作声。
李世民野心勃勃,吐蕃啊。
连燕云十六州都没有的赵匡胤:……
朝廷上下安静如鸡。
忽必烈:小意思,就是实际统治还不到位。
朱元璋:虽然那边向朝廷纳贡,但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
康熙:本就是大清的国土。
【两地相隔数千里,能源跨区域输送是个大问题,国家的计划是在西部煤田周围建立大型发电厂,把煤炭转 换成电能,再输往数千公里之外的东部地区。】
【这是人类历史上跨度最大的能源转移工程。】
各朝君臣们目瞪口呆之中:将在西域地区转换的能源输送到中原地区……
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巨大工程。
“怎么输送?用车子来运送吗?”
“胡说什么?那是电能!电!你看你能抓住天上的闪电吗?所以这些电能肯定不是用车子来运送的。”
“那是怎么运送?”
“看!那些高高的铁塔上面有无数道线,这些电应该就是顺着这些线来到中原地区吧。”
“这些应该不叫线,还记得悬崖村上的事情吗?这些叫电缆!”有人记忆力极好。
啊——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然后他们就看见戴着头盔的工人爬上高高的铁塔上面,从下面看,上面的人已经成了小小了一个。
冷汗顿时下来了。
他们想起了那部叫《坠落》的电影。
恐高的人开始脑子发晕,脚底发软。
【国家用了8年的时间建设了超过3万公里的高压线路,架构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能量转换系统。】
【想要这个系统变得更有效率,最好的方式就是尽一切可能升高电压。】
“看,那个电线远远看起来这么细,没想到实际上非常粗啊!”
“是啊,还有两条电线的连接,看起来是挺简单的,没想到竟然要在100米高的地方进行连接。”
“不然怎么说了不起呢……”
看着工人们爬在如此高的空中作业,很多人担心不已。
“掉下来不是要死了?”
“他们身上系着带子呢……”
“但是看着也很可怕啊。”
李世民想起之前《大国工匠》里的一句话: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
怨不得后世如此强大。
忽必烈则在想,这些电线也经过草原吧。
那么后世的草原也是像中原的城市一样夜晚的时候灯火璀璨。
【从戈壁滩到海洋,一艘工程船停泊在海岛边的水面上已经3天。】
【海面风平浪静,船长却焦急万分。与别的船躲避风浪不同,这艘工程船却在期待一场风暴。】
哦?
众人眼睛放光:如此特别的船又是开采什么能源的呢?
居然要期待风浪!
而且这艘船叫深海工程船,造价居然需要2亿美元!
原来期待风浪是为了测试这艘船在恶劣海况中作业的能力。
“原来海里面有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就是后世人煮饭烧菜用的天然气吗,真真是了不起!”
“是啊,简直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众人看得津津有味~~~
有趣又涨知识,虽然这些知识他们暂时用不上,但是却可以开阔眼界和提升民智。
没想到这看似荒凉的偏僻之地居然埋藏着巨大的宝藏!
孙权一脸可惜。
周瑜笑了笑:“主公多虑了,就算现在曹操得到了那片地方也没办法大规模开采的。即使开采出来也不能像 后世那样利用。”
孙权这才轻松了点。
【随着爆破师按下按钮,整个巨大的山体顿时轰然倒塌,漫天的烟尘遮天蔽日,犹如电影中的世界末日场景 。】
诸葛亮被震撼到失语,心中只剩四个大字:大国工程!
刘备则被“每天的煤产量超过10万吨”给吓到了,竟然如此多吗!
而且这些煤炭的产量足够一个现代家庭连续消耗一万年!
一万年啊!!
经过多少沧海桑田,竟然还没用完!
百姓们痴痴地想着:如果他们能够用上那该多好……
也有人被爆破迷住了,埋**,按下按钮,整座山就被炸掉了,仿佛神一般……
【在国家中,煤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科学地使用煤炭就格外的重要。】
所有人立即竖起耳朵:说到重点了!怎么利用?
【利用煤炭最为高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在煤田的周围建立大型发电厂,既能减少运输消耗,又有利于污染的集 中处理。】
各朝君臣们一片静默:散了吧……
又是做不到的工程。
张良看向刘邦,对方目光闪烁不去看他。
桑弘羊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电是煤炭转化而成的!但是是怎么转化的呢?燃烧吗?燃烧又怎能变成电?电 又是如何收集使用的呢?”
每当得到一个新的解答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冒出来。
发电厂巨大的冷却塔犹如一座山一般屹立不倒。
众人着迷地看着这些现代化的建筑,那一种工业美感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他们的传统建筑讲究取自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
但是这些后世大工程的建筑,有一种整齐划一的美。
有匠人感慨:“你们看看那些在发电厂工作的人,绝对不会是普通的匠人。”
“当然不是,那些什么风冷塔,什么烟囱效应,学这些东西比那些读书人学的什么四书五经多了吧。”
“我也想学这些……”
回应他的是长长的叹息。
【国家的东部聚集了全国接近70%的人口,和80%以上的经济活动。但是推动经济活动的能源却大部分埋藏 在藏区。】
各个朝代:好,懂了!西域必须是自己的!
嬴政:果然不管多荒凉的地方,只要世界一直在进步,终究能发现更多的宝藏。
即使现在无法得到那些宝藏,但也必须留下大秦的印记!
刘邦:好,知道了。
刘彻:朕有冠军候,不成问题。
三国众人齐齐垂头默不作声。
李世民野心勃勃,吐蕃啊。
连燕云十六州都没有的赵匡胤:……
朝廷上下安静如鸡。
忽必烈:小意思,就是实际统治还不到位。
朱元璋:虽然那边向朝廷纳贡,但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
康熙:本就是大清的国土。
【两地相隔数千里,能源跨区域输送是个大问题,国家的计划是在西部煤田周围建立大型发电厂,把煤炭转 换成电能,再输往数千公里之外的东部地区。】
【这是人类历史上跨度最大的能源转移工程。】
各朝君臣们目瞪口呆之中:将在西域地区转换的能源输送到中原地区……
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巨大工程。
“怎么输送?用车子来运送吗?”
“胡说什么?那是电能!电!你看你能抓住天上的闪电吗?所以这些电能肯定不是用车子来运送的。”
“那是怎么运送?”
“看!那些高高的铁塔上面有无数道线,这些电应该就是顺着这些线来到中原地区吧。”
“这些应该不叫线,还记得悬崖村上的事情吗?这些叫电缆!”有人记忆力极好。
啊——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然后他们就看见戴着头盔的工人爬上高高的铁塔上面,从下面看,上面的人已经成了小小了一个。
冷汗顿时下来了。
他们想起了那部叫《坠落》的电影。
恐高的人开始脑子发晕,脚底发软。
【国家用了8年的时间建设了超过3万公里的高压线路,架构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能量转换系统。】
【想要这个系统变得更有效率,最好的方式就是尽一切可能升高电压。】
“看,那个电线远远看起来这么细,没想到实际上非常粗啊!”
“是啊,还有两条电线的连接,看起来是挺简单的,没想到竟然要在100米高的地方进行连接。”
“不然怎么说了不起呢……”
看着工人们爬在如此高的空中作业,很多人担心不已。
“掉下来不是要死了?”
“他们身上系着带子呢……”
“但是看着也很可怕啊。”
李世民想起之前《大国工匠》里的一句话: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
怨不得后世如此强大。
忽必烈则在想,这些电线也经过草原吧。
那么后世的草原也是像中原的城市一样夜晚的时候灯火璀璨。
【从戈壁滩到海洋,一艘工程船停泊在海岛边的水面上已经3天。】
【海面风平浪静,船长却焦急万分。与别的船躲避风浪不同,这艘工程船却在期待一场风暴。】
哦?
众人眼睛放光:如此特别的船又是开采什么能源的呢?
居然要期待风浪!
而且这艘船叫深海工程船,造价居然需要2亿美元!
原来期待风浪是为了测试这艘船在恶劣海况中作业的能力。
“原来海里面有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就是后世人煮饭烧菜用的天然气吗,真真是了不起!”
“是啊,简直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众人看得津津有味~~~
有趣又涨知识,虽然这些知识他们暂时用不上,但是却可以开阔眼界和提升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