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护国寺吃斋?”
姜岁欢没想到盛婉书会主动邀请自己去护国寺。
“岁欢,是这样的。”
每次与这个女儿相处,盛婉书都有些手足无措。
尤其在得知姜岁欢的多重身份后,更是没办法再将她当成一个普通的小姑娘去看待。
这些日子,盛婉书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为什么就没办法在女儿面前做一个好母亲。
最初的抗拒是因为偏心。
后来的疏离是因为害怕。
盛婉书知道这种井水不犯河水的相处模式再继续维持下去,对她,对姜岁欢,以及对整个姜家都没有好处。
思来想去,她想到了一个突破口,约姜岁欢去护国寺吃斋。
避免姜岁欢会拒绝自己,盛婉书还给出一个强硬的理由。
“从你认祖归宗直到现在,还没见过姜盛两家的高祖吧。”
盛婉书所说的高祖,指的是姜家和盛家的老祖宗。
“虽然两家都有各自的祖坟,每年清明时也都会举全族之力去拜祭打扫,但护国寺的地宫内,还是长年供奉着他们的灵位。”
“我想着,既然你已经与姜家认亲,总该以小辈的身份,去护国寺给先人们上一炷香。”
“你父亲和哥哥们从年头忙到年尾,自是没有这个空闲。”
“岁欢,若是你不嫌弃,可不可以陪我去寺院里住一阵子。”
“放心,吃斋的时间不会很长,三天,最多只用三天而已。”
见盛婉书一副卑微之态,姜岁欢终是没把拒绝的话说出来。
情理上讲,盛婉书的提议不算过分。
而且姜岁欢近日也确实想去护国寺,见一见她那位小师叔,宋不辞。
“可以,我陪你去。”
得到回应的那一刻,盛婉书难以掩饰眼底的喜悦。
“好,好好好,出发的日子就定在明天,时间上,你这边还来得及吧?”
姜岁欢轻轻嗯了一声。
盛婉书又急着说:“你只需带几件换洗的衣物,其他的东西,我会让人准备妥当。”
得知妻子和女儿要去护国寺吃斋,姜政言很意外姜岁欢居然会点头同意。
“婉书,你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岁欢真的愿意随你单独出门?”
盛婉书觉得自己被丈夫鄙视了。
“当然是真的,岁欢亲口答应的,这还有假?你若不信,就派人去梵音阁那边去问一问,看看我有没有对你说谎。”
说话的工夫,盛婉书已经将贴身要换洗的衣物收拾妥当。
看到妻子在屋子里忙前忙后充满了活力,姜政言的心情也莫名跟着愉悦几分。
“岁欢的性子虽然辣了一些,到底是个明事理的孩子。”
“过去的那些恩恩怨怨,记得今后不要再提了。”
“都是一家人,没有什么误会解不清,也没有什么难关过不去。”
“只要你今后好好爱护岁欢,你们之间的母女关系,总有一日会得见天明。”
这一刻的姜政言,是真的以为时间可以抹除一切。
他也相信,姜岁欢不是不讲道理的孩子。
只要父母和兄长是真心爱护她,早晚都会让她打开心扉,融入这个大家族。
面对丈夫的提点,盛婉书失神了片刻,才点点头。
“放心吧,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姜政言意味深长地看了妻子一眼,“婉书,你心里,是不是还放不下姜知瑶?”
姜知瑶的名字被说出来时,盛婉书眼底浮过一闪即逝的伤痛。
“事到如今还提她作甚,都过去了。”
姜政言叹了口气。
“终是养了十几年的孩子,突然发生这种事情,你心里迈不过这个坎儿,我能理解。但是婉书,人死不能复生,未来的日子,你总要学会向前看才行。”
盛婉书抬手抹去眼角的泪痕。
“我知道了。”
翌日,盛婉书与姜岁欢同乘一辆马车,直奔护国寺。
此次出行,姜岁欢并没有将阿忍和九儿带在身边。
正式接管天机阁后,姜岁欢的时间明显变得不太够用。
于是,姜家以外的事情交给阿忍打理,姜家以内的事情,便交给九儿去办。
为了缓和车厢内的气氛,盛婉书主动找姜岁欢搭话。
“姜家和盛家的高祖牌位之所以被供奉在护国寺地宫,也是听了当年一位高人的建议。”
“那地宫之中香火不断,且长年都有和尚诵经。”
“先人在天之灵得到安息,也能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你三位兄长便是最好的例子,从出生到入仕,几乎没受过什么波折。”
“有先祖庇佑,他们未来的人生也会顺遂。”
“此次执意带你去护国寺,也希望你能给先祖们上炷香,让两个家族的老祖宗们见见你,也好在日后的每一天,让他们护佑你平安喜乐。”
许是因为起得太早,姜岁欢从上了马车,就眼皮子发沉,总想睡觉。
面对盛婉书喋喋不休的唠叨,她偶尔也会回应两句。
尤其当盛婉书提到姜家的亲戚时,姜岁欢非常难得地问了一句:“父亲的兄弟姐妹为何不在京城居住?”
当初让司辰调查姜家背景时显示,姜老爷子,也就是姜政言的父亲,并非只有姜政言这一个儿子。
可从姜岁欢被认回姜家的这段日子,从没见过有亲戚登门。
那个时候,姜岁欢对姜家没有太多参与感和融入感,也就懒得过问这些事情。
既然盛婉书今日提到这里,倒不如借她之口探听一二。
难得姜岁欢主动开口询问自己,盛婉书与她交谈的兴致更高了。
“也怪我疏忽大意,从没给你讲过姜家的情况。”
“你祖父膝下共三子一女,你父亲上面有一位长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他的长姐,也就是你姑母,当年远嫁到外省,早些年联系得还算频繁,这些年,也只有逢年过节时才偶尔有一封书信往来。”
“你两位叔叔在官场上混得也非常不错,因着职务的关系,分别被派往外省做官,如无召见,也不敢随意来京城见驾。”
“他们各自的子女,有的已经成亲了,有的还未嫁人娶妻。”
“姜氏一门是个大家族,日后有机会,你总会与他们见到的。”
姜岁欢没想到盛婉书会主动邀请自己去护国寺。
“岁欢,是这样的。”
每次与这个女儿相处,盛婉书都有些手足无措。
尤其在得知姜岁欢的多重身份后,更是没办法再将她当成一个普通的小姑娘去看待。
这些日子,盛婉书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为什么就没办法在女儿面前做一个好母亲。
最初的抗拒是因为偏心。
后来的疏离是因为害怕。
盛婉书知道这种井水不犯河水的相处模式再继续维持下去,对她,对姜岁欢,以及对整个姜家都没有好处。
思来想去,她想到了一个突破口,约姜岁欢去护国寺吃斋。
避免姜岁欢会拒绝自己,盛婉书还给出一个强硬的理由。
“从你认祖归宗直到现在,还没见过姜盛两家的高祖吧。”
盛婉书所说的高祖,指的是姜家和盛家的老祖宗。
“虽然两家都有各自的祖坟,每年清明时也都会举全族之力去拜祭打扫,但护国寺的地宫内,还是长年供奉着他们的灵位。”
“我想着,既然你已经与姜家认亲,总该以小辈的身份,去护国寺给先人们上一炷香。”
“你父亲和哥哥们从年头忙到年尾,自是没有这个空闲。”
“岁欢,若是你不嫌弃,可不可以陪我去寺院里住一阵子。”
“放心,吃斋的时间不会很长,三天,最多只用三天而已。”
见盛婉书一副卑微之态,姜岁欢终是没把拒绝的话说出来。
情理上讲,盛婉书的提议不算过分。
而且姜岁欢近日也确实想去护国寺,见一见她那位小师叔,宋不辞。
“可以,我陪你去。”
得到回应的那一刻,盛婉书难以掩饰眼底的喜悦。
“好,好好好,出发的日子就定在明天,时间上,你这边还来得及吧?”
姜岁欢轻轻嗯了一声。
盛婉书又急着说:“你只需带几件换洗的衣物,其他的东西,我会让人准备妥当。”
得知妻子和女儿要去护国寺吃斋,姜政言很意外姜岁欢居然会点头同意。
“婉书,你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岁欢真的愿意随你单独出门?”
盛婉书觉得自己被丈夫鄙视了。
“当然是真的,岁欢亲口答应的,这还有假?你若不信,就派人去梵音阁那边去问一问,看看我有没有对你说谎。”
说话的工夫,盛婉书已经将贴身要换洗的衣物收拾妥当。
看到妻子在屋子里忙前忙后充满了活力,姜政言的心情也莫名跟着愉悦几分。
“岁欢的性子虽然辣了一些,到底是个明事理的孩子。”
“过去的那些恩恩怨怨,记得今后不要再提了。”
“都是一家人,没有什么误会解不清,也没有什么难关过不去。”
“只要你今后好好爱护岁欢,你们之间的母女关系,总有一日会得见天明。”
这一刻的姜政言,是真的以为时间可以抹除一切。
他也相信,姜岁欢不是不讲道理的孩子。
只要父母和兄长是真心爱护她,早晚都会让她打开心扉,融入这个大家族。
面对丈夫的提点,盛婉书失神了片刻,才点点头。
“放心吧,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姜政言意味深长地看了妻子一眼,“婉书,你心里,是不是还放不下姜知瑶?”
姜知瑶的名字被说出来时,盛婉书眼底浮过一闪即逝的伤痛。
“事到如今还提她作甚,都过去了。”
姜政言叹了口气。
“终是养了十几年的孩子,突然发生这种事情,你心里迈不过这个坎儿,我能理解。但是婉书,人死不能复生,未来的日子,你总要学会向前看才行。”
盛婉书抬手抹去眼角的泪痕。
“我知道了。”
翌日,盛婉书与姜岁欢同乘一辆马车,直奔护国寺。
此次出行,姜岁欢并没有将阿忍和九儿带在身边。
正式接管天机阁后,姜岁欢的时间明显变得不太够用。
于是,姜家以外的事情交给阿忍打理,姜家以内的事情,便交给九儿去办。
为了缓和车厢内的气氛,盛婉书主动找姜岁欢搭话。
“姜家和盛家的高祖牌位之所以被供奉在护国寺地宫,也是听了当年一位高人的建议。”
“那地宫之中香火不断,且长年都有和尚诵经。”
“先人在天之灵得到安息,也能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你三位兄长便是最好的例子,从出生到入仕,几乎没受过什么波折。”
“有先祖庇佑,他们未来的人生也会顺遂。”
“此次执意带你去护国寺,也希望你能给先祖们上炷香,让两个家族的老祖宗们见见你,也好在日后的每一天,让他们护佑你平安喜乐。”
许是因为起得太早,姜岁欢从上了马车,就眼皮子发沉,总想睡觉。
面对盛婉书喋喋不休的唠叨,她偶尔也会回应两句。
尤其当盛婉书提到姜家的亲戚时,姜岁欢非常难得地问了一句:“父亲的兄弟姐妹为何不在京城居住?”
当初让司辰调查姜家背景时显示,姜老爷子,也就是姜政言的父亲,并非只有姜政言这一个儿子。
可从姜岁欢被认回姜家的这段日子,从没见过有亲戚登门。
那个时候,姜岁欢对姜家没有太多参与感和融入感,也就懒得过问这些事情。
既然盛婉书今日提到这里,倒不如借她之口探听一二。
难得姜岁欢主动开口询问自己,盛婉书与她交谈的兴致更高了。
“也怪我疏忽大意,从没给你讲过姜家的情况。”
“你祖父膝下共三子一女,你父亲上面有一位长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他的长姐,也就是你姑母,当年远嫁到外省,早些年联系得还算频繁,这些年,也只有逢年过节时才偶尔有一封书信往来。”
“你两位叔叔在官场上混得也非常不错,因着职务的关系,分别被派往外省做官,如无召见,也不敢随意来京城见驾。”
“他们各自的子女,有的已经成亲了,有的还未嫁人娶妻。”
“姜氏一门是个大家族,日后有机会,你总会与他们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