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张桂芬那边在设宴招待官眷,赵兴不方便过去,就留在盛淑兰这用的饭。
午睡后起来,正琢磨着下午做些什么,三水走了进来。
“殿下,宫里来人说晚上宫里宴席取消了。”三水躬身道。
“取消了?”
赵兴闻言一愣,惊讶道:“为何取消?”
中秋和上元节设宴款待群臣,已经是传统了,突然取消,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今日上午,以周相公为首的许多官员进宫求见陛下,谈及清量天下土地之事,说余相公手段太过激烈,想请陛下暂时停止,或换个人负责。官家雷霆震怒,没多久便派人通传,取消今晚宫中设宴!”三水说道。
“什么时候的事?父皇没事吧?”赵兴急道。
“收到消息的时候殿下刚睡下,奴婢问过了,陛下无碍,就没有叫醒殿下。”
赵兴闻言松了一口气,说道:“让人备车,孤要进宫一趟。”
“是!”三水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淑兰,孤下午陪不了你了。”赵兴有些歉意道。
“殿下陪臣妾一上午,臣妾已经很高兴了。正事要紧,殿下快去吧。”淑兰微笑上前为赵兴理了理衣服。
“嗯!”
赵兴伸手**着淑兰的脸,俯首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转身便走。
…………
赵兴来到皇宫,得知父皇在寝宫福宁殿,直接乘坐步辇去了福宁殿。
“儿臣拜见父皇!”
经过通传,赵兴走进大殿,躬身行礼道。
“福儿来了。”官家看到赵兴面带微笑,语气却带着几分萧索。
“父皇,您没事吧。”赵兴看着神情有些憔悴的父皇,有些担忧。
“来,到朕身边来坐下说。”官家招了招手。
“是!”
一个太监搬了个凳子放在官家身侧,赵兴上前,坐了下来。
“你们都下去吧。”官家摆手道。
殿内的宫女太监欠身行礼,退了出去。
官家打量着朝气蓬勃的儿子,有些出神道:“朕十三岁继位,刚登基之时,先太后为朕安排了很多明师,朕学的很认真,立志做个明君。亲政后一直为政以德,天下还算太平。
那时候朕其实有些自得,自诩即便比不上祖宗,却也没给祖宗丢脸。
可是和西夏一战后,朕才发现这一切都是表象。朕亲政后,大宋每年税收都在增长,甚至超过了历代祖宗。然而和西夏一战失利后,光是抚恤就差点掏空了国库。”
“朕那时候很不解,太祖太宗曾多次北伐,那时候税收还不如现在,为何朕只是输了一场,就掏空了国库。
朕就去了解,才发现大宋各种积弊已经十分严重了。
朕就想这样下去不行啊,得想办法解决才行,就问策群臣。
范文正公说的最符合朕的心意,还提出了解决办法,朕就提拔他为大相公,让他主持新政。”
“因为朕太着急了,导致新政仓促施行,各种问题丛生,反对阻力也非常大。当时和和西夏一战新败不久,西夏辽国虎视眈眈,大宋内部乱不得,朕只好叫停了新政。”
“那些人让朕处罚主持新政的范大相公,朕本来就对不起他们,如何还愿意处罚他们。
不过范大相公等人理解朕的难处,好多人都自请贬黜。”
官家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赵兴也安静的听着没有打扰。
说到这里,官家停了下来,自嘲道:“也或许他们是对朕失望了吧。”
赵兴依旧没有说话,这件事其实真说不好谁对谁错。
父皇有错么?
肯定是有的,错在立场不够坚定,错在没有预估到改革会引起的动荡。
父皇说他立志做一个明君,在赵兴看来,父皇心里对明君的定义,其实是能够守好祖宗留下的基业。
简单来说就是大宋的江山。
改革是为了稳定大宋的统治,叫停也是一样。
在他看来,改革的代价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那么自然没有改革的必要了。
从这些方面来说,他肯定是错的。
但是那次改革本就过于仓促,问题很多。
叫停其实不算错。
真要坚持下去,弊端之会更大。
因为一开始改革的方向就错了。
大宋弊端很多,而当时最急迫的便是解决缺钱的问题。
想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开源节流。
而大宋官员众多,俸禄又非常高。
光是官员俸禄,就占据了朝廷每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
以范大相公为首的改革派,首先就是对朝廷各个机构进行精简,对官员进行绩效考核,淘汰了一些不合格的官员,同时制定了严格的晋升和淘汰机制,限制招聘名额等等。
其实一开始官家任用范大相公改革的时候,大多数官员都是持着观望态度的。
一些题甚至觉得改革他们还能有利可图,从中得利。
但是经过范大相公这么一折腾,官员们发现晋升空间变小了、工资福利下降了,读书人发现就业困难了,地主们发现土地减少了。
于是官员不高兴了,读书人不高兴了,地主不高兴了。既然大家都不高兴了,那就不能让你高兴。
若是改革和后世公司裁员那样,只要找一些借口,或者赔点钱就能解决,倒也没有那么麻烦。
然而要裁掉的并不是普通员工,而是中高层领导。
这些人闹腾起来,公司都得瘫痪。
官家这个大老板一看这样不行啊,原本公司即便有问题,但也不会垮掉。
这么闹下去弄不好就垮掉了,虽说未必,他却也不敢去赌。
于是就叫停了!
“上次朕退缩了,这次朕却不会!”
官家说到这里,神色异常坚定。
“父皇,您也不要多想,人大多数都是有私心的。清量田亩对于官员的利益影响其实不是也别大,他们只是担心父皇清查田亩,是再次实行新政的前奏。所以才会想方设法去阻止,若说有多坚定,却也不见得。而且儿臣有办法让他们焦头烂额,没心思理会这些。”赵兴说道。
之前的新政,给大多数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他们阻止清查田亩,未必是因为自己利益受损。
而是担心官家将来还会推行新政,影响他们的利益,所以一有这种苗头,那些官员都会阻止。
但若说他们会多么的坚定,其实也没有。
不然早就反对声一片了。
怎么可能现在才闹腾起来。
“什么办法?”官家闻言问道。
“父皇容儿臣卖个关子,到时候您就知道了。”赵兴微笑道。
他的办法真说起来,有些下流,父皇受儒家思想影响,多少有些腐儒之气,说出来他未必会同意。
官家严肃道:“福儿,你可不能乱来。”
虽然他不知道赵兴所谓的办法是什么,但是知子莫若父,加上赵兴不愿意说出来,他就知道赵兴没憋什么好屁。
“父皇您就放心吧,儿臣不会乱来的。”赵兴微笑道。
官家沉吟道:“朕取消今日宫里设宴,就是为了震慑那些人。暂时他们不会再闹腾了,只要余相公他们有些进展,到时候谁也阻止不了。朕和你说那些,只是告诉你,将来你若是要改革变法,一定要考虑周全,一旦决定要做,就不能犹豫。你千万不要节外生枝!”
“父皇放心,儿臣知道轻重。”赵兴说道。
话虽这么说,不过他并没有动摇。
父皇这个人不管后世怎么评价,对他这个儿子还是非常好的。
这些人把父皇气成这样,赵兴怎么也要为父皇出出气。
而且父皇装作发怒,想要震慑那些人,在赵兴看来用处也不大。
“不说这些了,今日宫里不设宴,节还是要过的。你回去带上太子妃,来宫里陪朕和皇后用饭赏月。”官家说道。
“是,那儿臣就先回去了。”赵兴起身行礼。
“去吧。”官家摆手道。
官家闻言虽然不是很放心,不过赵兴一再保证,他还能说什么,只能派人盯着点了。
…………
回到东宫,得知官眷们都已经离开了,赵兴直接前往了春和宫。
“殿下!”张桂芬行礼道。
“宴请那些官眷感觉如何?”赵兴来到上首的紫檀罗汉床软榻上坐下笑着问道。
“殿下别提了,臣妾都快烦死了。”张桂芬来到边上坐了下来,有些头疼道。
来拜访她的都是一些东宫属官,和一些勋爵高官嫡子的正室。
这些人自然不可能一团和气,在她面前倒是不敢争吵,但是说话间明嘲暗讽肯定少不了。
张桂芬性子比较淡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让她头疼不已。
赵兴笑了笑,这种事他也没什么办法。
将来他登基,张桂芬成了皇后,事情比这多多了。
皇后可不仅仅只管后宫,虽然没有直接管理官眷的权利。
却也要接见一些前来拜见的命妇,时常还得组织一些活动,邀请官眷前来参加,以示皇家恩宠。
“对了,思雨好像和她官人闹矛盾了,问她也不太愿意说。”张桂芬说道。
“她既然不说,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就别管了。”赵兴说道。
曹思雨嫁的是安阳侯的嫡长子,虽说曹家是国公府还是外戚,但嫁给侯府嫡长子,也不算低嫁。
以曹家的地位,安阳侯府也不会慢待她,估计也就夫妻间有些小矛盾。
“嗯。”张桂芬点了点头。
“这是什么?”
赵兴看到矮几上一个扎子,好奇的拿了起来。
“这是嫂嫂走的时候给臣妾的,说是父亲让她带来,让臣妾转交给殿下的。写了什么,臣妾也没敢看。”张桂芬说道。
“岳丈也真是的,有什么事直接找孤说就是了。还专门写个扎子,拐弯抹角的送来。”赵兴摇了摇头。
午睡后起来,正琢磨着下午做些什么,三水走了进来。
“殿下,宫里来人说晚上宫里宴席取消了。”三水躬身道。
“取消了?”
赵兴闻言一愣,惊讶道:“为何取消?”
中秋和上元节设宴款待群臣,已经是传统了,突然取消,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今日上午,以周相公为首的许多官员进宫求见陛下,谈及清量天下土地之事,说余相公手段太过激烈,想请陛下暂时停止,或换个人负责。官家雷霆震怒,没多久便派人通传,取消今晚宫中设宴!”三水说道。
“什么时候的事?父皇没事吧?”赵兴急道。
“收到消息的时候殿下刚睡下,奴婢问过了,陛下无碍,就没有叫醒殿下。”
赵兴闻言松了一口气,说道:“让人备车,孤要进宫一趟。”
“是!”三水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淑兰,孤下午陪不了你了。”赵兴有些歉意道。
“殿下陪臣妾一上午,臣妾已经很高兴了。正事要紧,殿下快去吧。”淑兰微笑上前为赵兴理了理衣服。
“嗯!”
赵兴伸手**着淑兰的脸,俯首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转身便走。
…………
赵兴来到皇宫,得知父皇在寝宫福宁殿,直接乘坐步辇去了福宁殿。
“儿臣拜见父皇!”
经过通传,赵兴走进大殿,躬身行礼道。
“福儿来了。”官家看到赵兴面带微笑,语气却带着几分萧索。
“父皇,您没事吧。”赵兴看着神情有些憔悴的父皇,有些担忧。
“来,到朕身边来坐下说。”官家招了招手。
“是!”
一个太监搬了个凳子放在官家身侧,赵兴上前,坐了下来。
“你们都下去吧。”官家摆手道。
殿内的宫女太监欠身行礼,退了出去。
官家打量着朝气蓬勃的儿子,有些出神道:“朕十三岁继位,刚登基之时,先太后为朕安排了很多明师,朕学的很认真,立志做个明君。亲政后一直为政以德,天下还算太平。
那时候朕其实有些自得,自诩即便比不上祖宗,却也没给祖宗丢脸。
可是和西夏一战后,朕才发现这一切都是表象。朕亲政后,大宋每年税收都在增长,甚至超过了历代祖宗。然而和西夏一战失利后,光是抚恤就差点掏空了国库。”
“朕那时候很不解,太祖太宗曾多次北伐,那时候税收还不如现在,为何朕只是输了一场,就掏空了国库。
朕就去了解,才发现大宋各种积弊已经十分严重了。
朕就想这样下去不行啊,得想办法解决才行,就问策群臣。
范文正公说的最符合朕的心意,还提出了解决办法,朕就提拔他为大相公,让他主持新政。”
“因为朕太着急了,导致新政仓促施行,各种问题丛生,反对阻力也非常大。当时和和西夏一战新败不久,西夏辽国虎视眈眈,大宋内部乱不得,朕只好叫停了新政。”
“那些人让朕处罚主持新政的范大相公,朕本来就对不起他们,如何还愿意处罚他们。
不过范大相公等人理解朕的难处,好多人都自请贬黜。”
官家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赵兴也安静的听着没有打扰。
说到这里,官家停了下来,自嘲道:“也或许他们是对朕失望了吧。”
赵兴依旧没有说话,这件事其实真说不好谁对谁错。
父皇有错么?
肯定是有的,错在立场不够坚定,错在没有预估到改革会引起的动荡。
父皇说他立志做一个明君,在赵兴看来,父皇心里对明君的定义,其实是能够守好祖宗留下的基业。
简单来说就是大宋的江山。
改革是为了稳定大宋的统治,叫停也是一样。
在他看来,改革的代价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那么自然没有改革的必要了。
从这些方面来说,他肯定是错的。
但是那次改革本就过于仓促,问题很多。
叫停其实不算错。
真要坚持下去,弊端之会更大。
因为一开始改革的方向就错了。
大宋弊端很多,而当时最急迫的便是解决缺钱的问题。
想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开源节流。
而大宋官员众多,俸禄又非常高。
光是官员俸禄,就占据了朝廷每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
以范大相公为首的改革派,首先就是对朝廷各个机构进行精简,对官员进行绩效考核,淘汰了一些不合格的官员,同时制定了严格的晋升和淘汰机制,限制招聘名额等等。
其实一开始官家任用范大相公改革的时候,大多数官员都是持着观望态度的。
一些题甚至觉得改革他们还能有利可图,从中得利。
但是经过范大相公这么一折腾,官员们发现晋升空间变小了、工资福利下降了,读书人发现就业困难了,地主们发现土地减少了。
于是官员不高兴了,读书人不高兴了,地主不高兴了。既然大家都不高兴了,那就不能让你高兴。
若是改革和后世公司裁员那样,只要找一些借口,或者赔点钱就能解决,倒也没有那么麻烦。
然而要裁掉的并不是普通员工,而是中高层领导。
这些人闹腾起来,公司都得瘫痪。
官家这个大老板一看这样不行啊,原本公司即便有问题,但也不会垮掉。
这么闹下去弄不好就垮掉了,虽说未必,他却也不敢去赌。
于是就叫停了!
“上次朕退缩了,这次朕却不会!”
官家说到这里,神色异常坚定。
“父皇,您也不要多想,人大多数都是有私心的。清量田亩对于官员的利益影响其实不是也别大,他们只是担心父皇清查田亩,是再次实行新政的前奏。所以才会想方设法去阻止,若说有多坚定,却也不见得。而且儿臣有办法让他们焦头烂额,没心思理会这些。”赵兴说道。
之前的新政,给大多数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他们阻止清查田亩,未必是因为自己利益受损。
而是担心官家将来还会推行新政,影响他们的利益,所以一有这种苗头,那些官员都会阻止。
但若说他们会多么的坚定,其实也没有。
不然早就反对声一片了。
怎么可能现在才闹腾起来。
“什么办法?”官家闻言问道。
“父皇容儿臣卖个关子,到时候您就知道了。”赵兴微笑道。
他的办法真说起来,有些下流,父皇受儒家思想影响,多少有些腐儒之气,说出来他未必会同意。
官家严肃道:“福儿,你可不能乱来。”
虽然他不知道赵兴所谓的办法是什么,但是知子莫若父,加上赵兴不愿意说出来,他就知道赵兴没憋什么好屁。
“父皇您就放心吧,儿臣不会乱来的。”赵兴微笑道。
官家沉吟道:“朕取消今日宫里设宴,就是为了震慑那些人。暂时他们不会再闹腾了,只要余相公他们有些进展,到时候谁也阻止不了。朕和你说那些,只是告诉你,将来你若是要改革变法,一定要考虑周全,一旦决定要做,就不能犹豫。你千万不要节外生枝!”
“父皇放心,儿臣知道轻重。”赵兴说道。
话虽这么说,不过他并没有动摇。
父皇这个人不管后世怎么评价,对他这个儿子还是非常好的。
这些人把父皇气成这样,赵兴怎么也要为父皇出出气。
而且父皇装作发怒,想要震慑那些人,在赵兴看来用处也不大。
“不说这些了,今日宫里不设宴,节还是要过的。你回去带上太子妃,来宫里陪朕和皇后用饭赏月。”官家说道。
“是,那儿臣就先回去了。”赵兴起身行礼。
“去吧。”官家摆手道。
官家闻言虽然不是很放心,不过赵兴一再保证,他还能说什么,只能派人盯着点了。
…………
回到东宫,得知官眷们都已经离开了,赵兴直接前往了春和宫。
“殿下!”张桂芬行礼道。
“宴请那些官眷感觉如何?”赵兴来到上首的紫檀罗汉床软榻上坐下笑着问道。
“殿下别提了,臣妾都快烦死了。”张桂芬来到边上坐了下来,有些头疼道。
来拜访她的都是一些东宫属官,和一些勋爵高官嫡子的正室。
这些人自然不可能一团和气,在她面前倒是不敢争吵,但是说话间明嘲暗讽肯定少不了。
张桂芬性子比较淡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让她头疼不已。
赵兴笑了笑,这种事他也没什么办法。
将来他登基,张桂芬成了皇后,事情比这多多了。
皇后可不仅仅只管后宫,虽然没有直接管理官眷的权利。
却也要接见一些前来拜见的命妇,时常还得组织一些活动,邀请官眷前来参加,以示皇家恩宠。
“对了,思雨好像和她官人闹矛盾了,问她也不太愿意说。”张桂芬说道。
“她既然不说,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就别管了。”赵兴说道。
曹思雨嫁的是安阳侯的嫡长子,虽说曹家是国公府还是外戚,但嫁给侯府嫡长子,也不算低嫁。
以曹家的地位,安阳侯府也不会慢待她,估计也就夫妻间有些小矛盾。
“嗯。”张桂芬点了点头。
“这是什么?”
赵兴看到矮几上一个扎子,好奇的拿了起来。
“这是嫂嫂走的时候给臣妾的,说是父亲让她带来,让臣妾转交给殿下的。写了什么,臣妾也没敢看。”张桂芬说道。
“岳丈也真是的,有什么事直接找孤说就是了。还专门写个扎子,拐弯抹角的送来。”赵兴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