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四百四十一章 贪婪

小说:知否:我是皇太子 作者:冰霜恋舞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46:18 源网站:2k小说网
  韩章开始也是闭门不见,可是找上门的官员越来越多。

  甚至还有一些他的门生故吏,而且他是大相公,也无法一直躲在家里不见人,无奈之下只能见了。

  面对这些官员让他带头劝说赵兴放弃,韩章神色平淡道:“诸位,陛下所制定的考核标准,老夫并不觉得有错,你们要是觉着不妥,自己上书进言便是。”

  “大相公此言差矣,如今政策尚且未实行,就已经闹的人心惶惶了。而且自古以来,只要不犯错,从未有因考评而丢官的。”

  都说官员是铁饭碗,但是宋朝的官员饭碗可是金饭碗。

  后世哪怕是铁饭碗,还可以自己主动辞职。

  可大宋的官员,就算不授实职,照样领俸禄。即便辞官了,勋官那些并不受影响,一样有俸禄可领。

  然而赵兴却要实行考评不合格罢官。

  罢官和辞官可是不同的,一旦罢官可是连勋职那些都没了。

  “正是因为这样,老夫才觉得陛下没错。在其其政谋其位,若是连自己分内之事都做不好,却拿着朝廷俸禄,何等可耻!”韩章说道。

  “这…”

  众人闻言神色有些尴尬。

  在其位,谋其政这句话其实是一句谚语,原本的说法是在其政,谋其位。

  虽然看着反过来了,但是意思都是一个意思。

  而这句话出自《论语》。

  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古代的文人几乎都以儒生自居。

  规劝帝王,也多引据儒家典籍。

  但讽刺的是,对于儒家典籍中对自身的要求,却选择性的忽视了。

  此时韩章这么说,他们还真不好反驳。

  “各位,有这个时间不如做好各自分内的事吧。而且老夫提醒各位一句,官家这么做已经算是宽容的了,如今官家还给了三次机会,若是诸位还要闹下去,官家一次机会都不给,只要考评不合格就直接罢官。到时候可别怪老夫没提醒你们。”韩章淡淡道。

  众人闻言一时间也沉默了下来。

  文官是势大,如今的文官也存在党争,可现在的党争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政见不和上。

  还没彻底演变成利益权利之争。

  朝中的相公们都不愿意插手,缺少带头之人,文官的战斗力也有限。

  …………

  韩章府上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赵兴耳里。

  得知那些官员已经散了后,赵兴心里冷笑,并没有在意。

  重用文官有一点倒是没错,那就是文官翻不起多大浪花。

  皇帝想做什么看似阻力很大,实则看的还是皇帝够不够坚持。

  这一点在仁宗和神宗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

  仁宗新政持续不到两年就停止了,王安石变法却持续了十几年。

  历史上,若是范大相公晚出身几十年,在神宗在位时得到他的支持,说不定新政真的可能成功。

  不过赵兴也没大意,那些官员虽然没有继续闹腾,但是未必会这么简单放弃。

  不知道暗地里打着什么主意,还得小心一些。

  “陛下,兵部尚书边大人求见。”一个内侍走进大殿躬身道。

  “让他进来。”赵兴摆手道。

  “臣拜见陛下!”

  不一会,兵部尚书边奚暠走进大殿行礼道。

  “免礼!”赵兴摆了摆手道:“爱卿此来,有何事?”

  “回陛下,那些运粮的商贩都不愿继续往北方运粮了,开春后别说北方修建长城百姓的粮草供应,就连边军的粮草供应都成了问题。只能朝廷征兆民夫运粮了。”边奚暠说道。

  赵兴闻言皱眉道:“他们为何不愿运粮?”

  “因为去年修建长城,需要往北方大量运送粮草,那些商贾都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盐引和茶引,短时间他们根本就卖不完。”边奚暠说道。

  “这些商人占完便宜就想不干,哪有那么容易!”赵兴冷笑道。

  宋朝军费开销日益庞大,边军军饷的问题还算好解决,可粮草的问题就难了,需要往边境运粮,不仅要抽调民夫徭役,还需要派军队护送监督,中间损耗非常大。

  虽说民夫服徭役,不需要给工钱,总要管吃吧?

  再加上护送监督的军队,消耗就大了去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朝廷就制定了交引法。

  所谓的交引法,就是让商人帮忙运粮到边境,然后用茶引或者盐引来结算。

  茶盐都是官营,不管是想要成为盐商还是茶商都需要关系。

  如此一来对于商人的吸引力非常大。

  这个办法和明清使用的开中法,其实都差不多。

  但是使用茶引盐引结算,并不能以正常粮价来算,毕竟商人运粮过程中有损耗,还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力。

  要是以正常价格来算,即便茶盐能赚钱,在抵消中间的损耗,利润也有限。

  想要让商人运粮,只能以利诱之了。

  比方说价值八万两银子的粮食,会给价值十万两的盐引或茶引。

  这样朝廷可以减少开支,商人有利可图,可谓是皆大欢喜。

  然而随着边境对粮草需求加大,加上交流法属于异地结算,从筹粮到运输,一直到最后拿到盐引茶引,这中间有个漫长的过程。

  加上粮价变化等因素,朝廷只能加大给商人的好处,让商人运粮。

  而这些商人利欲熏心,也想要更大的利润,收买官员,把原本可能八万两的粮食,成本被估算成了十二万两,朝廷则需要支付十五万两的茶引盐引。

  可能有人会觉得,朝廷是**么,成本加大,何不干脆自己召集民夫运送算了。

  其实朝廷想过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该用了现银法。

  所谓现银法就是商人运粮,以现银结算。

  这个办法可行是可行,却需要消耗大量的现钱。

  乍一看好像和盐引茶引结算没什么区别,相反还节省了钱。

  毕竟原本商人运粮到边境后,需要到其他地方结算,这其中也是给了一部分补偿的。

  但问题是大宋朝廷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了。

  虽然商人一样要花钱从朝廷买茶引盐引,但是他们一次性买的都是有量的,并不会批量买太多。

  这就跟进货一样,原本一个月进一次,茶引和盐引就相当于提货单,用茶引和盐引交易,相当于一下子给商人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提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