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湘折返回国营饭店,还没找到落座的地方,就被一群人围了起来。
“同志,你刚才救人的那是啥方法啊?真的有用吗?”
“同志,你这个方法教教我呗,我家孩子吃东西那就跟饿死鬼投胎似的,经常卡喉,我要是学会了,以后就再不怕他吃东西着急了。”
“同志……”
林湘被大伙儿的热情包围,倒是毫无保留地将海姆立克急救法教给了大伙儿。
“使用这个办法力气一定得够,可不要怕勒断人的肋骨就收着劲儿。骨头断了回头还能再接,抢救的时机就那么一小会儿,要是力气不够就不能把卡着的东西给拍出来,孰轻孰重你们自己好好斟酌。”
众人自然一番感恩戴德。
见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她悄悄去了后厨,深藏功与名。
沈大厨塞了一个馒头给她,并朝她竖起了大拇指,“小林啊,你刚才可是这个!”
“沈哥过奖了。”林湘嘿嘿直笑:“当时那种情况下,是谁都会救人,我只是做了一个华国人民该做的事情,不值得称赞。”
“不过你救人的那法子,看着感觉不靠谱,没想到真的有用。你是咋琢磨出来的啊?”
林湘早就想好了说辞,“我是跟着那个教我做西餐的人学的,至于他是打哪儿学会的,我也不清楚。看着确实不大靠谱,但有用也是真有用,不但能救小孩子,大人卡着了也能救!沈哥,你也可以学,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成,我刚才听了几句,等会儿再学一学。”
林湘这边刚和沈大厨说完,镇领导和纺织厂的厂长陪同外宾出来了。
林湘把咬了两口的馒头放在案板上,急忙出去了。
合同的内容涉及到机密,而且合同是一早就拟定好的,林湘这个翻译派不上用场,也不方便在场。
但现在合同签订完了,她的翻译工作再次上线。
送外宾坐上了车,林湘的翻译工作短暂地结束了。
王秘书留了下来,将一个信封递给了林湘。
“林同志,这是领导让我转交给你的。另外领导让我转告你一声,再过一段时日,还会有第二批外宾前来勉阳镇,到时候还得辛苦你担任翻译的工作,所以这段时间,你尽量不要外出。”
林湘双手接过信封,“明白,我一般不来镇上的时候都在家,到时候有需要我的地方,提前给我打电话就行。”
王秘书又同林湘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林湘把信封揣进了上衣口袋里,又去后厨找沈大厨。
沈大厨也依约将一块钱的工资给了林湘。
“今儿我悄默给你留了点猪肉,你看你是自己拿回家,还是做好以后再拿回去,都成。”
“那我就不跟沈哥你客气了,我再借用下调料呗。”
沈大厨很喜欢林湘的性格,大方不扭捏,说话也有趣,对于她的这点小小需求,自然不会拒绝。
猪肉只有三两,很小的一坨,但肥瘦相间,可见沈大厨的大方。
林湘削了几个土豆,跟猪肉炖在了一起,又把剩下的河虾给炒了。
毕竟是借用后厨的油,她也没大肆地放油,只要确保炒熟了就成。
“沈哥,我找你打听点事儿呗。”
“你说。”
“你就住在镇上,见多识广,接触的也多,你觉着现在办个什么作坊毕竟吃香啊?”
林湘始终念着大队长前几日说的话,隔壁几个村子都有了各自的作坊,梨花大队现在还什么都没有呢。
没有作坊,无法创收,人均收入低,就很难评上先进集体。
林湘倒不是想把这个任务揽在自己肩上,她只是看到了“商机”。
如果开作坊的事情是由她一手促成的,给村民们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就能彻底扭转大家伙儿之前对原身的坏印象了。
而且还能给林母找点事情做,她把精力都放在了挣钱上,没工夫给男主找茬,林家的生活会和美许多,男主也不至于在功成名就后一直记恨母女俩。
一举多得的事儿,她为什么不做呢?
沈大厨已经将林湘当成了忘年交,见她烦心这事儿,很认真地思考了一番,将各种可能性和林湘分析了一下,最后确定了下来。
“你们梨花大队盛产红薯,不如就做红薯粉吧。红薯做出来的粉条可比土豆有嚼劲多了,我平时炖个猪肉什么的,就爱放粉条。”
做红薯粉条,倒也不是不行,这玩意儿做起来不难,也耐储存。
但问题是,好些人都会做的东西,市场的需求量不高啊。
“我们国营饭店每个月至少需要上百斤粉条,你们梨花大队要是真开作坊了,回头我帮你问问拉拉生意,但前提是得确保质量过关,要是一煮就断的那种,首先我这关就过不去。”
林湘立刻喜笑颜开,“那我先谢谢沈大哥了,等回头我跟我们大队长商量一下,要是真把红薯粉的作坊开起来了,我一定好好报答您。”
正好土豆烧肉也做好了,林湘将河虾和土豆烧肉都装进了饭盒里,还厚脸皮找沈大厨讨要了四个大馒头,临走前还不忘将自己咬了几口的那个馒头塞嘴里,一边嚼着馒头,一边和沈大厨道别。
林湘直接去了早上和老孙头分开的地方,他的牛车还停在那儿。
“孙爷爷,咱回家吧。”
“成嘞,你坐稳了,咱们这就回去。”
林湘的怀里揣着几个大白馒头,但她没有分给老孙头。
早上已经给过他肉包子了,再给他大馒头,容易让人觉得她是个冤大头。
适当地礼貌,可以。
过度地礼貌,不行。
老孙头将林湘送回到了林家。
林母和林云都不在家,林湘把饭盒放厨房一放就回了房间。
她想看看领导给她的信封里都装着啥。
林湘拆开信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张大团结。
“二十块!当了两天翻译就能有二十块钱!还是领导格局大!”
放在两张大团结后头的,是一封信,准确地说,是一封以领导口吻写的信。
“同志,你刚才救人的那是啥方法啊?真的有用吗?”
“同志,你这个方法教教我呗,我家孩子吃东西那就跟饿死鬼投胎似的,经常卡喉,我要是学会了,以后就再不怕他吃东西着急了。”
“同志……”
林湘被大伙儿的热情包围,倒是毫无保留地将海姆立克急救法教给了大伙儿。
“使用这个办法力气一定得够,可不要怕勒断人的肋骨就收着劲儿。骨头断了回头还能再接,抢救的时机就那么一小会儿,要是力气不够就不能把卡着的东西给拍出来,孰轻孰重你们自己好好斟酌。”
众人自然一番感恩戴德。
见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她悄悄去了后厨,深藏功与名。
沈大厨塞了一个馒头给她,并朝她竖起了大拇指,“小林啊,你刚才可是这个!”
“沈哥过奖了。”林湘嘿嘿直笑:“当时那种情况下,是谁都会救人,我只是做了一个华国人民该做的事情,不值得称赞。”
“不过你救人的那法子,看着感觉不靠谱,没想到真的有用。你是咋琢磨出来的啊?”
林湘早就想好了说辞,“我是跟着那个教我做西餐的人学的,至于他是打哪儿学会的,我也不清楚。看着确实不大靠谱,但有用也是真有用,不但能救小孩子,大人卡着了也能救!沈哥,你也可以学,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成,我刚才听了几句,等会儿再学一学。”
林湘这边刚和沈大厨说完,镇领导和纺织厂的厂长陪同外宾出来了。
林湘把咬了两口的馒头放在案板上,急忙出去了。
合同的内容涉及到机密,而且合同是一早就拟定好的,林湘这个翻译派不上用场,也不方便在场。
但现在合同签订完了,她的翻译工作再次上线。
送外宾坐上了车,林湘的翻译工作短暂地结束了。
王秘书留了下来,将一个信封递给了林湘。
“林同志,这是领导让我转交给你的。另外领导让我转告你一声,再过一段时日,还会有第二批外宾前来勉阳镇,到时候还得辛苦你担任翻译的工作,所以这段时间,你尽量不要外出。”
林湘双手接过信封,“明白,我一般不来镇上的时候都在家,到时候有需要我的地方,提前给我打电话就行。”
王秘书又同林湘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林湘把信封揣进了上衣口袋里,又去后厨找沈大厨。
沈大厨也依约将一块钱的工资给了林湘。
“今儿我悄默给你留了点猪肉,你看你是自己拿回家,还是做好以后再拿回去,都成。”
“那我就不跟沈哥你客气了,我再借用下调料呗。”
沈大厨很喜欢林湘的性格,大方不扭捏,说话也有趣,对于她的这点小小需求,自然不会拒绝。
猪肉只有三两,很小的一坨,但肥瘦相间,可见沈大厨的大方。
林湘削了几个土豆,跟猪肉炖在了一起,又把剩下的河虾给炒了。
毕竟是借用后厨的油,她也没大肆地放油,只要确保炒熟了就成。
“沈哥,我找你打听点事儿呗。”
“你说。”
“你就住在镇上,见多识广,接触的也多,你觉着现在办个什么作坊毕竟吃香啊?”
林湘始终念着大队长前几日说的话,隔壁几个村子都有了各自的作坊,梨花大队现在还什么都没有呢。
没有作坊,无法创收,人均收入低,就很难评上先进集体。
林湘倒不是想把这个任务揽在自己肩上,她只是看到了“商机”。
如果开作坊的事情是由她一手促成的,给村民们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就能彻底扭转大家伙儿之前对原身的坏印象了。
而且还能给林母找点事情做,她把精力都放在了挣钱上,没工夫给男主找茬,林家的生活会和美许多,男主也不至于在功成名就后一直记恨母女俩。
一举多得的事儿,她为什么不做呢?
沈大厨已经将林湘当成了忘年交,见她烦心这事儿,很认真地思考了一番,将各种可能性和林湘分析了一下,最后确定了下来。
“你们梨花大队盛产红薯,不如就做红薯粉吧。红薯做出来的粉条可比土豆有嚼劲多了,我平时炖个猪肉什么的,就爱放粉条。”
做红薯粉条,倒也不是不行,这玩意儿做起来不难,也耐储存。
但问题是,好些人都会做的东西,市场的需求量不高啊。
“我们国营饭店每个月至少需要上百斤粉条,你们梨花大队要是真开作坊了,回头我帮你问问拉拉生意,但前提是得确保质量过关,要是一煮就断的那种,首先我这关就过不去。”
林湘立刻喜笑颜开,“那我先谢谢沈大哥了,等回头我跟我们大队长商量一下,要是真把红薯粉的作坊开起来了,我一定好好报答您。”
正好土豆烧肉也做好了,林湘将河虾和土豆烧肉都装进了饭盒里,还厚脸皮找沈大厨讨要了四个大馒头,临走前还不忘将自己咬了几口的那个馒头塞嘴里,一边嚼着馒头,一边和沈大厨道别。
林湘直接去了早上和老孙头分开的地方,他的牛车还停在那儿。
“孙爷爷,咱回家吧。”
“成嘞,你坐稳了,咱们这就回去。”
林湘的怀里揣着几个大白馒头,但她没有分给老孙头。
早上已经给过他肉包子了,再给他大馒头,容易让人觉得她是个冤大头。
适当地礼貌,可以。
过度地礼貌,不行。
老孙头将林湘送回到了林家。
林母和林云都不在家,林湘把饭盒放厨房一放就回了房间。
她想看看领导给她的信封里都装着啥。
林湘拆开信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张大团结。
“二十块!当了两天翻译就能有二十块钱!还是领导格局大!”
放在两张大团结后头的,是一封信,准确地说,是一封以领导口吻写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