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听到周益民要给自己奶奶过60大寿,看他的样子,似乎还要好好操办一番,心里要说不羡慕是假的。
对比自己的孙子,那完全就是一滩烂泥嘛!
连他的生辰都不记得,还指望他们帮自己操办?
今晚早点睡吧!说不定能梦到。
“嗯!怎么庆祝?”老支书问道。
既然益民跟他说这件事,就说明有他出力的地方。
“其实,就是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以及年过60的老人家过来吃两顿。到时候,可能要找点人帮忙。”周益民说道。
对老支书来说,那不是小事一桩吗?
“行,我帮你确定名单,到时候再去通知他们。对了,志成的岳父岳母应该也符合年纪,要叫上他们吗?”老支书问。
那种属于特殊情况的。
严格来说,不算他们周家庄的人,但人家以后也确实在周家庄定居养老。
“叫上吧!也不差那么两位。”
“行,你要谁帮忙,直接喊就是了。”应该也没有人拒绝。
随后,大家将鸡蛋抬到孵化房。
在大家好奇、怀疑的目光下,周益民把鸡蛋逐一摆在孵化房的架子上,全部摆得板正,跟站军姿似的。
“这就行了?”
周益民摇头:“当然还不行,外面的灶可以烧火了,白天不用烧太大,晚上气温低,就得稍微猛一点。”
他让人烧火,然后自己取出一支温度计,放在孵化房中。
告诉大家,温度要保持在多少度,低于那个刻度,就得烧大点火。
“懂了吗?”
温度计大家都见过,医生就有。
“嗯!十六叔,我们懂了。”
具体原理不懂,但操作很简单,并不难。
这样孵小鸡,无非就是费点木柴罢了。时刻派一个人盯着那温度,看到温度不足,就加把火。
老支书指派了三个人,轮班看守。
养鸡是他们村发家致富的重要一环,不容有失,也不能马虎。
而后,周益民又跟周志宏去那座山看了看围山和搭建棚子的进度。可惜,现在塑料薄膜不太好弄,不然就方便很多。
倒也不是说没有,就连很多穿越者引以为傲的温室种植,国家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了。
四年前,也就是1956年,农业部成立了研究小组,对我国传统的阳畦、改良温室的结构性能和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并在北方大中城市推广阳畦、温室设施和栽培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冬春季节的蔬菜供应。
“阳畦”大家可能没听过。
说白了,就是洞坑,是由风障畦发展而来的。它是利用太阳的光能来保持畦内的温度,没有人工加温设施,所以又称冷床,有抢阳畦和槽子阳畦两大类型。
由于阳畦建造方便,成本低,技术易于掌握,所以即便是在后世,仍是瓜类蔬菜早春育苗,特别是在蔬菜保护设施不很发达地区常用的方法之一。
两年前,也就是1958年,我国自行生产的农用聚乙烯薄膜开始用于小棚覆盖,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周益民心想,有机会的话,得弄一批农用聚乙烯薄膜回来才行。
“益民,蘑菇怎么种?”周志宏终于还是忍不住将心中的疑问问出来。
在大家认知中,蘑菇那玩意就是天生天养的,想吃就去野外采摘。都未曾想到,原来蘑菇都能种植。
问题是,蘑菇好像也没有种子呀!
“第一步,就是菇房准备,也就是你们现在干的工作。注意,不能漏风,最好就是可以保温保湿。
其次,养料堆制,通俗点就是施肥。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
所以说,养鸡是很重要的一环,以后能提供粪便。
接着就是接种了。”周益民说道。
香菇的话,又稍微有点不一样。
种植前,需要准备菌袋,菌袋不难弄,选油脂性的木材,例如松树,柏树等,用木屑机粉碎,加水,石膏,麸皮等搅拌均匀,装袋。
然后将菌袋进行接种发菌,并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同时每天喷水,保持良好通风情况,香菇自然而然就会长出来。
周志宏:“蘑菇怎么接种?也没看到它们的种子呀!”
“蘑菇确实没有种子,靠孢子繁殖的,孢子就是蘑菇表面的一些东西,肉眼通常不好发现。”
孢子在成熟蘑菇的菌皱下面,把蘑菇放在一张白纸上然后轻轻拍几下就能看到掸落在纸上的褐色孢子。
周志宏见周益民说得头头是道,也就不再疑问和担心。
他就怕周益民大张旗鼓地搞,到时候种不出蘑菇,让人笑话。
观察了一圈,周益民又提出几个要求,便回家了。
杏花村,周旭强两口子吃过午饭后,就打算回村,没打算过夜。
“不住一晚?”黄兰的老娘有点不舍闺女。
“娘!家里的事也挺多,下次再来吧!”主要是得回去带孩子,走不开太长时间。今天回娘家,她已经心满意足。
“行,那伱们下次得空了再过来。”
说完,她给闺女塞了点钱。
玉米、罐头和腊鸭虽然都是女婿的侄子送的,没说要钱,但他们还是礼仪式地回一点,不能让女婿和女儿难做。
万一人家让女婿他们带过来充充面子的呢?这全收了,回去不好交代。
“娘,你这是干什么?拿回去。”
“拿着吧!能花钱买粮食,都很难得了。”
这话不假,现在物资匮乏,尤其是粮食,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别说他们农村的,听说城里人的定量也一降再降。
“好了,早点回去吧!我们就不留你们两口子了。”周旭强的老丈人也开口。
看着妹夫骑着自行车走,周旭强的两个大舅子羡慕不已。
“小妹一家以后不用愁了。”
傍上了那么厉害的一个侄子。
“娘,过几年等伟兵长大了,能不能托小妹跟她侄子说说情,让伟兵也……”
还没等儿媳妇说完,一家之主老黄就撇眼睛:“想什么呢?工作名额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吗?人家能给来福和来才,是因为来福和来才是他的弟弟。”
虽然不是亲的,但并不影响。
而他们家,有什么关系?隔着一层。
感谢书友190331123718038兄弟的500打赏,萬事如意1兄弟的100打赏!
对比自己的孙子,那完全就是一滩烂泥嘛!
连他的生辰都不记得,还指望他们帮自己操办?
今晚早点睡吧!说不定能梦到。
“嗯!怎么庆祝?”老支书问道。
既然益民跟他说这件事,就说明有他出力的地方。
“其实,就是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以及年过60的老人家过来吃两顿。到时候,可能要找点人帮忙。”周益民说道。
对老支书来说,那不是小事一桩吗?
“行,我帮你确定名单,到时候再去通知他们。对了,志成的岳父岳母应该也符合年纪,要叫上他们吗?”老支书问。
那种属于特殊情况的。
严格来说,不算他们周家庄的人,但人家以后也确实在周家庄定居养老。
“叫上吧!也不差那么两位。”
“行,你要谁帮忙,直接喊就是了。”应该也没有人拒绝。
随后,大家将鸡蛋抬到孵化房。
在大家好奇、怀疑的目光下,周益民把鸡蛋逐一摆在孵化房的架子上,全部摆得板正,跟站军姿似的。
“这就行了?”
周益民摇头:“当然还不行,外面的灶可以烧火了,白天不用烧太大,晚上气温低,就得稍微猛一点。”
他让人烧火,然后自己取出一支温度计,放在孵化房中。
告诉大家,温度要保持在多少度,低于那个刻度,就得烧大点火。
“懂了吗?”
温度计大家都见过,医生就有。
“嗯!十六叔,我们懂了。”
具体原理不懂,但操作很简单,并不难。
这样孵小鸡,无非就是费点木柴罢了。时刻派一个人盯着那温度,看到温度不足,就加把火。
老支书指派了三个人,轮班看守。
养鸡是他们村发家致富的重要一环,不容有失,也不能马虎。
而后,周益民又跟周志宏去那座山看了看围山和搭建棚子的进度。可惜,现在塑料薄膜不太好弄,不然就方便很多。
倒也不是说没有,就连很多穿越者引以为傲的温室种植,国家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了。
四年前,也就是1956年,农业部成立了研究小组,对我国传统的阳畦、改良温室的结构性能和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并在北方大中城市推广阳畦、温室设施和栽培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冬春季节的蔬菜供应。
“阳畦”大家可能没听过。
说白了,就是洞坑,是由风障畦发展而来的。它是利用太阳的光能来保持畦内的温度,没有人工加温设施,所以又称冷床,有抢阳畦和槽子阳畦两大类型。
由于阳畦建造方便,成本低,技术易于掌握,所以即便是在后世,仍是瓜类蔬菜早春育苗,特别是在蔬菜保护设施不很发达地区常用的方法之一。
两年前,也就是1958年,我国自行生产的农用聚乙烯薄膜开始用于小棚覆盖,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周益民心想,有机会的话,得弄一批农用聚乙烯薄膜回来才行。
“益民,蘑菇怎么种?”周志宏终于还是忍不住将心中的疑问问出来。
在大家认知中,蘑菇那玩意就是天生天养的,想吃就去野外采摘。都未曾想到,原来蘑菇都能种植。
问题是,蘑菇好像也没有种子呀!
“第一步,就是菇房准备,也就是你们现在干的工作。注意,不能漏风,最好就是可以保温保湿。
其次,养料堆制,通俗点就是施肥。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
所以说,养鸡是很重要的一环,以后能提供粪便。
接着就是接种了。”周益民说道。
香菇的话,又稍微有点不一样。
种植前,需要准备菌袋,菌袋不难弄,选油脂性的木材,例如松树,柏树等,用木屑机粉碎,加水,石膏,麸皮等搅拌均匀,装袋。
然后将菌袋进行接种发菌,并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同时每天喷水,保持良好通风情况,香菇自然而然就会长出来。
周志宏:“蘑菇怎么接种?也没看到它们的种子呀!”
“蘑菇确实没有种子,靠孢子繁殖的,孢子就是蘑菇表面的一些东西,肉眼通常不好发现。”
孢子在成熟蘑菇的菌皱下面,把蘑菇放在一张白纸上然后轻轻拍几下就能看到掸落在纸上的褐色孢子。
周志宏见周益民说得头头是道,也就不再疑问和担心。
他就怕周益民大张旗鼓地搞,到时候种不出蘑菇,让人笑话。
观察了一圈,周益民又提出几个要求,便回家了。
杏花村,周旭强两口子吃过午饭后,就打算回村,没打算过夜。
“不住一晚?”黄兰的老娘有点不舍闺女。
“娘!家里的事也挺多,下次再来吧!”主要是得回去带孩子,走不开太长时间。今天回娘家,她已经心满意足。
“行,那伱们下次得空了再过来。”
说完,她给闺女塞了点钱。
玉米、罐头和腊鸭虽然都是女婿的侄子送的,没说要钱,但他们还是礼仪式地回一点,不能让女婿和女儿难做。
万一人家让女婿他们带过来充充面子的呢?这全收了,回去不好交代。
“娘,你这是干什么?拿回去。”
“拿着吧!能花钱买粮食,都很难得了。”
这话不假,现在物资匮乏,尤其是粮食,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别说他们农村的,听说城里人的定量也一降再降。
“好了,早点回去吧!我们就不留你们两口子了。”周旭强的老丈人也开口。
看着妹夫骑着自行车走,周旭强的两个大舅子羡慕不已。
“小妹一家以后不用愁了。”
傍上了那么厉害的一个侄子。
“娘,过几年等伟兵长大了,能不能托小妹跟她侄子说说情,让伟兵也……”
还没等儿媳妇说完,一家之主老黄就撇眼睛:“想什么呢?工作名额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吗?人家能给来福和来才,是因为来福和来才是他的弟弟。”
虽然不是亲的,但并不影响。
而他们家,有什么关系?隔着一层。
感谢书友190331123718038兄弟的500打赏,萬事如意1兄弟的100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