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益均推门而入,走到书案面前,看着苏玉。
苏玉起身走到钱益均面前,拍拍他的肩膀,问:
“你母亲,可还好?”
钱益均不明白苏玉为何突然询问起自己的母亲,便回答:
“家母现在日子过得比之前好多了,只是她已经习惯之前的生活,让她突然歇下来,她反而不自在。”
“她真是一位勤劳勇敢的女子。”苏玉忍不住赞叹道,“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将她接到上京来吗?”
钱益均听到这话,眼前一亮,可随即亮光又熄灭了:
“我虽已有官身,可俸禄微薄,且寄居与兄之处,若是再将家母接过来,岂不是更加麻烦你了。”
苏玉摇摇头:“钱兄不必忧虑,日后你必定大有作为。陛下前些日子令太傅选人编修国志,如今人员还未议定,兄可去试一试。”
钱益均倒是听过这件事,只是......
“翰林院人才济济,我等才能平庸,恐怕......”
“你做事谨慎,治学向来严谨,从未有过差池,这正是杨太傅赏识的。况且,参与编修的人员是需经过考核的,能进入翰林院的,哪个不是有才能的?杨太傅看的,更多的是态度。”
“只是......之前因为修缮清心观的事,杨太傅对我已经有些看法,你若是想得到他的认可,还需要与我撇清关系......”
钱益均自然也听说了苏玉在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只是他相信苏玉的为人,那些同僚说的,他都不信。
“苏玉兄,你于我有救命之恩,我怎可为了一己私利......”
“不,益均,撇清关系只是权宜之计,你我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苏玉负手而立,转身看向窗外,窗外明月高悬,月色清冷,冷辉笼罩大地,大地万物寂静无声。
“啊呀!!恭喜呀,钱大人!”
“恭喜恭喜!年纪轻轻就能顺利通过杨太傅的考核!”
“是啊,真是不容易。”
同为庶吉士的几位进士围在钱益均面前,满眼羡慕地向他道贺。
今日杨太傅在翰林院玉清堂组织考核,选出五人一共参与编订大昭国国志,除钱益均以外,其他四人均是已经年过四十的大学士。
面对几位同僚的夸赞和艳羡,钱益均憨憨地笑着:
“多谢几位大人谬赞,多谢,嘿嘿。”
“全靠太傅赏识,太傅抬举,嘿嘿。”
“以后还要多靠大家指教,嘿嘿。”
杨太傅看他一脸憨厚,感觉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有点怀疑苏玉的眼光了......
这家伙,不会被人骗了都不知道吧,万一到时候......那可就糟了。
不过,既然苏玉信任他,那就暂且先用着吧,只是,让他少知道一些事就行了。
“咳咳,益均啊,走吧,以后你就跟着老夫在隔壁编写国志,等完工后,再安排你做其他事。”
钱益均连忙走到杨太傅面前:
“是,是,太傅,您先请。”
几人转到隔壁当值的屋子,只见里面立着大大小小好几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杨太傅叮嘱道:
“修订国志对我大昭来说,意义重大,接下来的半年,需要诸位翻阅这里所有的图书,将书籍里所有关于大昭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按照时间、地方的不同编辑成册,希望诸位能够尽心尽责,不得有丝毫马虎。”
“请太傅放心,下官定会竭尽全力。”几人齐声回道。
杨太傅将所有人各自负责的内容分配完后,紧张有序的编订工作就开始了。
第一天的任务结束,钱益均将自己翻阅的书籍和从书籍中得到的信息整理好后,拿给杨太傅请教。
杨太傅接过钱益均写好的册子,仔细检查一番之后赞赏道:
“字迹工整清晰,叙述简短精准,且有图画补充描述,不错不错。”
钱益均谦虚地低下头:
“下官愚钝,还请太傅不吝赐教。”
“嗯......”杨太傅端详一阵之后又补充道:“这些书籍虽然记录了有关大昭的情况,但是有的记录还有待考察,对于存疑的东西,就先不用写上来,等考证之后再进行记录。”
“是,下官记住了。”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钱益均每天都是第一个到玉清堂报到,最后一个离开。
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不是向杨太傅求教,就是向其他同僚请教,短短几天,他的进步神速,编写的内容与几位大学士写的比起来,竟一样的成熟老练。
杨太傅连续观察钱益均四天,终于从心底里认可了他。
与此同时,苏玉派出的两名暗卫正快马加鞭地赶往岭西广安县,去寻找一位住在烂尾巷里的妇人,然后在十日内将人带到京都安置妥当。
在连续赶了四天路,换了两匹马之后,两个暗卫终于赶到了烂尾巷,推开了那扇破了几个洞的院子门。
与其说是院门,不如说是用一块破木板围起来的栅栏。
里面的人听到动静,连忙走出来,她微微佝偻着背,站在院子里看着眼前人高马大的两人,明明脸上神情满是害怕,却仍旧故作镇定地大声质问:
“你们是哪个?恁子跑进我屋头咯?”
两人恭敬地说:
“夫人,您别害怕,我们二人是钱益均钱大人特意派过来接您到上京的。”
妇人听到自己儿子的名字,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可还是不相信他们:
“接我克上京搞啥子?我没克!”
二人耐心解释:
“夫人一人在这里,大人他实在是不放心。大人说了,如今他每月都有俸禄,且也已找到了安身之所,不用夫人再劳累了,再者,大人一人在上京,每每上朝之后,接种便无人看顾,实在冷清,所以,还请夫人过去,让大人在您跟前好好尽孝,若是......若是日后有了少夫人......”
妇人听到这里,眼前一亮,上前拉着其中一个暗卫的手激动地问:
“是唔是我仔讨娘子了咧?”
两个暗卫面面相觑,然后默默地点点头。
反正大人吩咐的是将夫人接到上京,又没说不能骗她......
果然,听到这话,妇人激动地擦擦自己的手,满脸喜色地说:
“我克收捡一下东西先,马上就走波!!”
说着,妇人转身进到房间里,将自己的值钱的东西和衣物都收拾到一个包袱里,然后走出房门将门上锁,对二人说道:
“走咧,走咧,咱们出发咯,早滴走早滴到啵!”
三个人走出院子,妇人又拿出一把锁将那块木板也上了一把锁。
隔壁的大娘见她背着包裹出门,身边还跟了两个长得俊朗高大的男子,便好奇地问:
“钱大姐,勒两个是哪个?”
“是我仔派来滴,接我克上京嘞!”
妇人满脸堆笑地回答。
“好喂,克享清福咯!”
周围的邻居都露出羡慕的眼神,有的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指着自己儿子,让他们好好向钱益均学学,以后也考个进士当大官。
妇人乐呵呵地拎着包裹,跟着两个暗卫走出拥挤脏乱的巷子,颤颤巍巍地爬上马车,开心地坐在马车里出了城。
苏玉起身走到钱益均面前,拍拍他的肩膀,问:
“你母亲,可还好?”
钱益均不明白苏玉为何突然询问起自己的母亲,便回答:
“家母现在日子过得比之前好多了,只是她已经习惯之前的生活,让她突然歇下来,她反而不自在。”
“她真是一位勤劳勇敢的女子。”苏玉忍不住赞叹道,“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将她接到上京来吗?”
钱益均听到这话,眼前一亮,可随即亮光又熄灭了:
“我虽已有官身,可俸禄微薄,且寄居与兄之处,若是再将家母接过来,岂不是更加麻烦你了。”
苏玉摇摇头:“钱兄不必忧虑,日后你必定大有作为。陛下前些日子令太傅选人编修国志,如今人员还未议定,兄可去试一试。”
钱益均倒是听过这件事,只是......
“翰林院人才济济,我等才能平庸,恐怕......”
“你做事谨慎,治学向来严谨,从未有过差池,这正是杨太傅赏识的。况且,参与编修的人员是需经过考核的,能进入翰林院的,哪个不是有才能的?杨太傅看的,更多的是态度。”
“只是......之前因为修缮清心观的事,杨太傅对我已经有些看法,你若是想得到他的认可,还需要与我撇清关系......”
钱益均自然也听说了苏玉在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只是他相信苏玉的为人,那些同僚说的,他都不信。
“苏玉兄,你于我有救命之恩,我怎可为了一己私利......”
“不,益均,撇清关系只是权宜之计,你我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苏玉负手而立,转身看向窗外,窗外明月高悬,月色清冷,冷辉笼罩大地,大地万物寂静无声。
“啊呀!!恭喜呀,钱大人!”
“恭喜恭喜!年纪轻轻就能顺利通过杨太傅的考核!”
“是啊,真是不容易。”
同为庶吉士的几位进士围在钱益均面前,满眼羡慕地向他道贺。
今日杨太傅在翰林院玉清堂组织考核,选出五人一共参与编订大昭国国志,除钱益均以外,其他四人均是已经年过四十的大学士。
面对几位同僚的夸赞和艳羡,钱益均憨憨地笑着:
“多谢几位大人谬赞,多谢,嘿嘿。”
“全靠太傅赏识,太傅抬举,嘿嘿。”
“以后还要多靠大家指教,嘿嘿。”
杨太傅看他一脸憨厚,感觉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有点怀疑苏玉的眼光了......
这家伙,不会被人骗了都不知道吧,万一到时候......那可就糟了。
不过,既然苏玉信任他,那就暂且先用着吧,只是,让他少知道一些事就行了。
“咳咳,益均啊,走吧,以后你就跟着老夫在隔壁编写国志,等完工后,再安排你做其他事。”
钱益均连忙走到杨太傅面前:
“是,是,太傅,您先请。”
几人转到隔壁当值的屋子,只见里面立着大大小小好几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杨太傅叮嘱道:
“修订国志对我大昭来说,意义重大,接下来的半年,需要诸位翻阅这里所有的图书,将书籍里所有关于大昭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按照时间、地方的不同编辑成册,希望诸位能够尽心尽责,不得有丝毫马虎。”
“请太傅放心,下官定会竭尽全力。”几人齐声回道。
杨太傅将所有人各自负责的内容分配完后,紧张有序的编订工作就开始了。
第一天的任务结束,钱益均将自己翻阅的书籍和从书籍中得到的信息整理好后,拿给杨太傅请教。
杨太傅接过钱益均写好的册子,仔细检查一番之后赞赏道:
“字迹工整清晰,叙述简短精准,且有图画补充描述,不错不错。”
钱益均谦虚地低下头:
“下官愚钝,还请太傅不吝赐教。”
“嗯......”杨太傅端详一阵之后又补充道:“这些书籍虽然记录了有关大昭的情况,但是有的记录还有待考察,对于存疑的东西,就先不用写上来,等考证之后再进行记录。”
“是,下官记住了。”
第二日......
第三日......
第四日......
钱益均每天都是第一个到玉清堂报到,最后一个离开。
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不是向杨太傅求教,就是向其他同僚请教,短短几天,他的进步神速,编写的内容与几位大学士写的比起来,竟一样的成熟老练。
杨太傅连续观察钱益均四天,终于从心底里认可了他。
与此同时,苏玉派出的两名暗卫正快马加鞭地赶往岭西广安县,去寻找一位住在烂尾巷里的妇人,然后在十日内将人带到京都安置妥当。
在连续赶了四天路,换了两匹马之后,两个暗卫终于赶到了烂尾巷,推开了那扇破了几个洞的院子门。
与其说是院门,不如说是用一块破木板围起来的栅栏。
里面的人听到动静,连忙走出来,她微微佝偻着背,站在院子里看着眼前人高马大的两人,明明脸上神情满是害怕,却仍旧故作镇定地大声质问:
“你们是哪个?恁子跑进我屋头咯?”
两人恭敬地说:
“夫人,您别害怕,我们二人是钱益均钱大人特意派过来接您到上京的。”
妇人听到自己儿子的名字,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可还是不相信他们:
“接我克上京搞啥子?我没克!”
二人耐心解释:
“夫人一人在这里,大人他实在是不放心。大人说了,如今他每月都有俸禄,且也已找到了安身之所,不用夫人再劳累了,再者,大人一人在上京,每每上朝之后,接种便无人看顾,实在冷清,所以,还请夫人过去,让大人在您跟前好好尽孝,若是......若是日后有了少夫人......”
妇人听到这里,眼前一亮,上前拉着其中一个暗卫的手激动地问:
“是唔是我仔讨娘子了咧?”
两个暗卫面面相觑,然后默默地点点头。
反正大人吩咐的是将夫人接到上京,又没说不能骗她......
果然,听到这话,妇人激动地擦擦自己的手,满脸喜色地说:
“我克收捡一下东西先,马上就走波!!”
说着,妇人转身进到房间里,将自己的值钱的东西和衣物都收拾到一个包袱里,然后走出房门将门上锁,对二人说道:
“走咧,走咧,咱们出发咯,早滴走早滴到啵!”
三个人走出院子,妇人又拿出一把锁将那块木板也上了一把锁。
隔壁的大娘见她背着包裹出门,身边还跟了两个长得俊朗高大的男子,便好奇地问:
“钱大姐,勒两个是哪个?”
“是我仔派来滴,接我克上京嘞!”
妇人满脸堆笑地回答。
“好喂,克享清福咯!”
周围的邻居都露出羡慕的眼神,有的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指着自己儿子,让他们好好向钱益均学学,以后也考个进士当大官。
妇人乐呵呵地拎着包裹,跟着两个暗卫走出拥挤脏乱的巷子,颤颤巍巍地爬上马车,开心地坐在马车里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