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绕过朴东健走到大门前,将参赛证交由工作人员审核。

  前场的掌声浪潮夹杂着舞台上的高温一波又一波的向后台入口袭来,仿佛感受到了舞台的召唤,他深呼一口,再次向舞台上的钢琴望去。

  随着高金瀚从舞台左侧出口下场,整个音乐厅渐渐安静了下来,偶尔还有一声窸窣或压低声的咳嗽。

  观众们等待着下一位选手的出场。

  就在这时,“第三位登场的选手是李安,由甘省音乐家协会推选。”

  现场音箱里再次传出主持人的播报,“他的本轮参赛曲目是贝多芬降E大调第26钢琴奏鸣曲Op.81a,告别。”

  “加油。”工作人员A。

  后台入口,两名工作人员双率先鼓起掌,紧接着掌声蔓延到门外的观众席第一排,一直刮到最后一排坐席。

  坐在最后一排的X老板和袁小鱼也跟着拍起手。

  这对师徒今天特意推掉了各自的工作,就是为来见证这场晋级之战。

  在X老板的眼中,奏鸣曲的轮次要比协奏曲的轮次更具观赏价值。

  “小鱼,你给刚才的华尔斯坦打多少分。”

  袁小鱼想了想:“8.5分,您呢?”

  X老板:“8.8。”

  袁小鱼觉得这个分数着实有些高的过分,毕竟师父刚才给吴复生的槌子键琴才打了9.4分。

  而她认为吴复生的综合表演要比高金瀚高一个档次。

  虽说二人的完成度都极高,但实力上的差距还是清晰可见。

  尤其在华尔斯坦的现场氛围营造能力大于槌子键琴的前提下,吴复生依然制造出了更热烈的现场气氛。

  X老板知道袁小鱼在想什么,“我们不能拿两首不同时期的作品来这样对比。”

  吴复生演奏的槌子键琴是贝多芬的晚期作品,高金瀚演奏的华尔斯坦黎明是贝多芬的中期作品。

  相较于更加注重自我内心情感表现与抒发的晚期作品,贝多芬在中期可谓是以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规整的走进去形式,运用扩大连接部、展开部和结束部的方法,充分展示了其奏鸣曲多姿多彩的风格,使得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并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暴风雨、月光、华尔斯坦黎明、热情、告别等被后世公认为钢琴史上的经典作品。

  袁小鱼知道师父对贝多芬这一时期的作品极为偏爱,便没在说什么。

  反正她就是觉得师傅给高金瀚的成绩打高了。

  师徒二人正讨论着,一道锋利的黑色身影才后台走出。

  霎时间来自观众席的掌声更盛。

  聚光灯下,李安昂首挺胸步伐沉稳,一身黑白相间的燕尾礼服更是为他本就修长的身型增添了几分古典音乐的迷人优雅。

  帅这件事,什么时候都是加分项。

  停在钢琴旁,李安转向观众席轻轻鞠躬,然后回身坐到了钢琴前,仿佛一瞬与流光的黑色三角钢琴融为一体。

  调整坐姿的同时,台下的掌声渐渐熄灭。

  舞台因为他的出现重新唤起了台下的期待感。

  -

  时间在炙热的舞台灯光下点点燃烧,钢琴前的身影已经调整好坐姿,然而五秒过去了,他还没有抬起手。

  左侧二楼看台的观众可以清楚的看见此刻钢琴前的演奏者正平静的注视着前方,眉宇间的目光一动不动,无比专注,又宛若走神。

  更静了。

  现场更静了。

  静到临坐的两名观众之间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然后他们相互找到彼此的呼吸频率,像是怕多一声呼吸错过音乐的开始。

  不知觉间,整个大厅的呼吸进入同一频率,钢琴前的身影成了调动一切的发令枪。

  所有人只等他抬手才能让身体放松下来。

  李安感觉他已经能听到流窜在舞台上的轻风,能听到距离他最远的那名观众的心跳。

  然后在一口气吐出后,他抬起了手。

  ‘Le—be—wohl—’

  第一乐章。

  告别

  告别动机三音程就这么出现了,如同一根羽毛从天空落到了琴弦下,微弱的音波在空气中荡起一圈圈涟漪。

  观众们仿佛听见了,又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

  这声音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

  太美妙了,X老板像是看见旅人远远笑着在向他挥手。

  和X老板一样,袁小鱼也被这个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告别动机带进了音乐当中,而她看见了流动的音乐。

  李安也看到了,他露出一个浅浅微笑。

  镜子里的人一定是这种口气在向他道别,这声‘Le—be—wohl—’他已经酝酿了一整个中午。

  他幻想了无数种声音,此刻他确定,这就是他要的声音。

  评委席刘恒璐惊讶于李安指下的音色,完全不同于演奏暴风雨的松散,凝实的弱奏,有雪一样的柔顺。

  依然感情充沛,开门见山诉离别,像是一个即将远行之人留下的最后挚言。

  只是一个动机,李安惊艳了全场。

  从降E大调到c小调,属于他的告别第一乐章基调已然建立,乐观之下,藏不住淡淡的愁绪。

  愁从何来,键盘上的十根手指继续书写着。

  接着一个附点节奏打破时间的平衡,接着又是连续三组带着扭曲感的附点,直到第四组第五组附点音乐的出现,音乐空间像是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一个人从时空隧道的出口醒来,发现他的世界从睁眼那一刻彻底变了。

  一只橘黄色的肥猫摇着尾巴从他眼前走过。

  回忆着当时那种手足无措的茫然,李安微微摇着头,用12小节到17小节的音符描述出一部荒诞的灰色梦境。

  “噹-噹-噹—”

  节拍由轻到重连续三声像是将他从梦中唤醒。

  最后一声和弦长鸣宛如一道**窗户的晨光,明媚而刺眼。

  整个大厅在这一刻被彻底照亮。

  紧接着钢琴前的呼吸忽然急促起来,只见他半身上仰一瞬双臂高抬右手撑、左手并,一个呼吸间整齐落下!

  “噹——”

  急促的华丽音流在三小节迟疑不定中最终在舞台上空如乍刮起的狂风,像疾驰在路上的旅人,奔着晨光追去。

  音乐至第21小节,琴键上的双手由立化半卧,高音区在上行的分解和弦及松散的节奏中跑动,同时由极富律动感的八分音符带着一种不安。

  琴声在匆忙的氛围里进入连接部,音乐以一连串反向进行让矛盾变得更加激烈。

  弥漫在音符中的焦虑使人肉眼可见,直到第35小节,展开部发展了引子部分的材料,告别的三动机再次出现!

  一瞬舒缓。

  这次落在了降B大调的和弦,不同与在一开始降E大调的动机,预示着音乐里的主人公重开启了一段真正不同于以往的生活。

  自39小节起,告别第一乐章正式进入了副部主题。

  连续的八分音符在李安指下轻松划出,围绕着副调主音降B上下波动,像是课堂上下的清脆响铃。

  李安脑海中的画面定格在了四教室,下指更加柔和。

  白天的时光忙碌而充实,只是到了夜晚,浓浓的思乡情绪就会萦上心头。

  好在疲劳的生活让夜变得短暂,音乐进入第50小节,开始了一段平稳祥和的生活。

  音符飘悬在旋转的时间里,安静如歌,结束部告别动机再次出现。

  心中有了一个人,连对往日的告别都更加温暖了。

  尽管其中有那么一小段被不和谐音引导的过程,但结果依然导向了温柔的主和弦。

  这一刻的音乐像是被倾注了金子般的声响,令听者为之倾倒。

  连不懂音乐的人都能听得出演奏者在这一段落上表现出的情感深度。

  而对于懂的人,以此刻评委席上的十八人为例,他们对舞台上066号选手至此所演奏出的告别第一乐章的处理呈不同看法。

  但无论褒贬,都没有人可以否定,相比二轮的暴风雨,这名066号选手今天所演奏的告别第一乐章结构异常清晰,纹理间可见正统德奥钢琴学院派的影子。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该乐章是贝多芬在奏鸣曲创作上的革新。

  首先在和声上,在58-60小节出现了一连串的曾三分解和弦,这在贝多芬晚期作品中都是不常见的。

  其次,贝多芬在这一乐章摒弃了主题和副主题的在性格上强烈清晰的对,带之以主题界限间的模糊化,这些都反映了贝多芬晚期创作特征的演变,已经带有了一丝浪漫主义奏鸣曲的特点。

  奥拓在大师课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李安强调这一点,也或许是林幽幽把一句话反复重复了很多遍。

  “不能让两个主题呈对立的状态出现在音乐里。”

  总之在第一乐章的处理上,他不但通过奥拓的讲解找到了结构划分途径,更是在后面的练习中去极力发掘两个主体间可以产生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一定离不开‘Le—be—wohl—’,整部作品的动机。

  直到今天中午,他从镜子里的人影口中听到了这句无声告别。

  这给了他一个极大的提示,不禁让他联想到自己从睁眼看到八万那一刻,没有哪一个瞬间不是在告别,在向那个曾经的自己告别。

  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向那个曾经的自己告别。

  思乡的夜总是短暂的。

  -

  呼吸间,李安的目光渐渐迷离,随着第一乐章的结束,他顿了顿手台指落。

  音乐进入了第二乐章,充满感情的行板,标题缺席。

  沙哑而带着淡淡忧郁的旋律线条在他的指下淳朴而简洁,几乎没有任何修饰,赤裸的暴露出了一个脆弱的灵魂。

  c小调,2/4拍。

  -

  思乡的夜总是短暂的。

  每一个清晨来临,每一口新的呼吸,他都在像是在对镜子里的人说‘Le—be—wohl—’

  鲜活的生命体征和大脑意识驱使着他必须面对新的生活,新的自己。

  在点点滴滴挥别过往的同时,经济和情感的债务曾一度压的他喘不过气,甚至令他陷入自我怀疑。

  自己的每一步路走的到底对不对,自己的每一次下键究竟要去往何方。

  就像此刻自己指下的第二乐章,主部主题音调又出现附点节奏,附点节奏与半音化的音乐语言营造出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

  对于那个时代,代表着战火连天的社会。

  而在这个时代,何尝又不是代表着挣扎中的青年一代。

  那个曾经的自己似乎愈发不见踪影,像是彻底从他的新生中缺席。

  梦想在生活面前的权重每况愈下,生活俨然已经在他心中走到梦想之前。

  因为那个住进他心里默默用言行支持他的人。

  音乐来到副题G大调,与之前的主题形成了音乐形象与性格上的对比。

  李安脑海中已经填满了小米的音容笑貌,指下音色再度发生变化,音乐抒情而宽广,带着情人的人情味。

  旋律记录着两人生活间的点点幸福时光。

  然而回忆不过短短几处小节,最终再次回到忧郁不安的主题情绪之中。

  “噹—噹—噹—”

  只是生活不会停留在某一刻,就像音乐始终会向前发展。

  渐渐地,旋律从忧郁到思考,从平静直接一跃到奔腾!!

  舞台的色泽在自再度明亮起来!!!

  “噹!!!”

  一声惊雷般的承重和弦如同惊雷般炸开。

  钢琴前的双手以一串暴风雨般的属七和弦将现场的气氛带入到最后的高潮。

  接着如激流般的琶音段落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在等待结果中怅然失措的心跳活动。

  她说:你是天生的舞台归属者。

  梦想无大小,哪怕再多上一轮舞台,就一轮就足够了。

  李安只要一轮!

  钢琴前的他彻底爆发了!

  从主部主题第11小节开始,轰鸣的低声部柱式和弦代表着他得知结果的内心狂喜,搭配着右手带有强烈律动感的旋律,预示着他打算放手大干一场。

  不留遗憾。

  而当主部主题移向低音声部再次出现时,音乐由强到弱,右手的织体逐渐冷静下来。

  轻薄灵动转为八度,考验这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同时也考验着演奏者的思考能力。

  李安用了一个中午哪怕到了现在这一刻他都在思考。

  镜子里的那一声‘Le—be—wohl—’究竟是谁在对谁讲。

  但音乐已经彻底进入了尾声,不容他再多做一分思考。

  音乐来到82小节,李安保持着最后的冷静,右手的四分音符与左手的八分音符像是一只手弹出的那般连贯清晰。

  皎洁剔透的音色在晕黄的灯光下宛如他挥洒在半空中的晶莹汗滴。

  音乐带着无畏的勇气直冲曲终,再也没有任何新的音乐材料出现,呈示部原样再现,以八度在高昂的语调中最后升华!

  “噹!噹!噹!!”

  双手落定最后一甩,停留一秒,现场还未进入绝对的安静,之间李安已经起身,像是一个湿透的海绵,汗水顺着他的发梢甩向空中。

  在安静空气中的余音挥散前的最后一秒,他深深的弯下了腰。

  “bravo!!!”

  不知道是谁先起身喊道,下一秒,如潮的掌声几欲将文化音乐厅的房顶掀翻。

  李安起身望着台下为他欢呼呐喊的观众,咧了咧嘴。

  上前一步,他在此弯下腰。

  “哗———————————————”

  又是一阵掌声袭来。

  再起身,他长长的舒了口气,此刻眼前这一幕,他不知道在梦里见过多少次。

  如今这个愿望以实现!

  眺向观众席最远方,汗水划过眼睛,李安的视线在一片氤氲中仿佛生出了一个他最熟悉的身影。

  ‘Le—be—wohl—’

  那个身影正笑着对他说,接着再掌声中朝他挥了挥手,然后潇洒的转身离去。

  李安抬手摸了摸左眉,一片光滑。

  ‘Le—be—wohl—’

  他回以微笑,接着转身下场。

  第三乐章,标题重逢。

  在结束后重逢,在重逢后告别。

  至此,李安的第三轮舞台彻底落幕。

  只留下现场的掌声,后台入口的五个高低不同的身影,以及舞台大屏幕上那一句寒酸的介绍,至少比起前两位选手那密密麻麻一片来说——

  ‘066号选手李安,曾毕业于蓉城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师从魏鸿锦教授。’

  ——

  比赛继续。

  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