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荷花儿终于艰难地摸到了茅草庵儿所在的方位,她惊恐地看到茅草庵儿已经塌陷在大雪里了,被大雪完全掩埋,在厚厚的雪层里只露出几撮儿茅草,芦根儿一定是被埋在了里边,是凶多吉少。
荷花儿心里感慨道:俺真得感谢那只老鹰,要不是那只老鹰扒弄出了几撮茅草,俺很难寻得茅草庵儿的位置,像是神灵指派老鹰来帮俺,这只老鹰说不定就是只神鹰。
荷花儿看到被厚厚的大雪埋着的草庵儿,心里一下涌上一层惊慌,“可怜的儿啊……是娘害了你哇!”荷花儿感到一阵儿眩晕。
荷花儿蹲在雪地上,顾不得解下背着的包裹,张着大嘴喘息着哭叫着,双手拼命地刨着冰凉的雪,刨着雪层下的草庵儿,她的十个手指几乎都流着鲜血,鲜血染红了雪块,她的腿边散落着杂乱的枯黄茅草,茅草和泥土雪块搅混在一起,改变了这块雪地的颜色。
不知夜里什么时候,大雪压垮了芦根儿睡觉的茅草窝棚,芦根儿不知是在醒着,还是在睡着的时候,被闷在了里边,是死是活不得而知。
黑蛋文山他们兄弟冲到跟前,撂下东西,文山高叫道:“不要使用铁锹!铁锹会伤着根儿的!”
他们顾不得与荷花儿搭话,一起围着草庵儿的位置,奋力地用双手挖刨起来。
大伙儿七手八脚掀去了草庵儿棚顶,雪坑里露出了沾满冰雪的棉被,棉被蒙盖着芦根儿的全身和头脸,棉被旁边平放着长长的捞竿儿,掀开棉被大家惊慌地看到被冻僵的芦根儿。他穿着棉衣棉裤,棉衣的扣子扣得紧紧地,连鞋子还穿在脚上,像一尊冰雕静静地躺着,眼睛紧闭着没有一点儿气息。
荷花儿没命地扑到儿子冰凉的身上,号啕大哭起来:“是娘害了你啊……是娘害了你啊……你爹还没回来,你又走啦……娘可咋活啊!俺可怜的儿子哇……娘也不活啦……”
“快!快!别都愣着!快!快点火!”文山像命令一样吼叫道。
“玉米缨”、“闷儿雷”、“马后炮”、“臭蒿”迅速把大雪清除开一块干地,“书呆子”用打火石点着了火信儿,火信儿引燃了的麦秸,麦秸燃着了木材,大火轰轰烈烈地冒了起来。
黑蛋一下推开抱着芦根儿恸哭的荷花儿,用力抱起僵硬的芦根儿,两步就把芦根儿抱到大火边。
黑蛋抱着芦根儿的后腰,脸贴着芦根儿冰凉的脖子,文山和“玉米缨”抱着芦根儿的两只胳膊,“闷儿雷”和“马后炮”,弯着腰抱着芦根儿的两条腿,“臭蒿”抱着芦根儿冻僵的两只脚,“书呆子”紧张而并不慌乱地不断向火堆里添加柴火。
他们几个兄弟吃力地托举着没有丝毫生气的芦根儿,用大火的热气来为芦根儿增加温度。
“别离火太近!别烤伤根儿!”文山感到火势太旺,“向后撤一点!”
“根儿——快回来吧!根儿——快回来吧!根儿你听到**呼叫快回来吧!**好儿子快回来吧!娘在这儿等着你哩……”荷花儿哭叫着,跪在湿雪地上,为儿子喊起了魂儿。
“根儿……你别吓唬娘啊!你不回来娘就没心活啦!娘愿用**命换回你的命……”
“老天爷呀!您可怜可怜俺这一家人儿吧……”她在湿雪地上对苍天磕起头来。
荷花儿在绝望的哭喊中,好像突然想起来什么,“酒……酒……”停住哭喊,她发疯似的从茅草窝棚的雪堆里,扒出一个小坛子,像捡到了一个救命宝贝,她颤抖着带血的手指拔开酒坛的盖子,向芦根儿的嘴里灌了起来。
“慢着,慢着!不敢灌太多!”文山提醒荷花儿。
这时候芦根儿的两个舅舅,抱着棉衣棉被,慌里慌张蹚着雪过来了。一边吃力地蹚着厚雪,一边喊叫着:“根儿咋样啦?根儿咋样啦?”
牛壮的家族、赵家的几位长辈,为芦根儿带着一些温热的吃食,也蹚着大雪过来了。
好像大家不约而同地,都猜到了这许多年未遇到的罕见大雪,对守望在黄河野滩里的芦根儿带来的危险和困境。
来送东西看望芦根的,自然是他老爹牛壮的好兄弟和他家里的亲戚本家,没到河滩里来的,虽然是没有亲缘和特殊关系的乡亲,但心里也都挂念、担心着孝顺孩子芦根儿。尽管他们极不认同荷花儿母子这种做梦般的愚蠢行为,也许善良的乡亲们认为,荷花儿母子处于这种境况,实属出于无奈,是自我安慰和精神寄托,总比自寻短见要好一些。
当这些亲戚族人看到这种场景,都惊呆了,惊慌失措地围了起来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只听到荷花儿小声地啜泣,和木材噼噼啪啪的燃烧声。
荷花儿把余下的老酒淋在手掌上,让火焰烫热手掌,在芦根儿冰块儿一样的脸上和耳朵上,不停地搓揉起来
“呀!鼻子有呼吸啦!”抱着芦根儿的黑蛋惊叫起来。
牛壮的本家长辈和芦根儿的舅家人,一个个像看到鱼儿的饥饿鸭子,都向这边争先恐后地伸长了脖子,侧着耳朵想听到芦根儿生命的信息。
荷花儿立即把耳朵贴着儿子的鼻子,屏住呼吸听了起来,听了一会儿,她满是泪水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感到有些希望了。
神情紧张的亲人们长长嘘出一口气来,一个个像叨到鱼儿的鸭子,立即又把脑袋缩了回去,他们紧张的脸上像荷花儿一样绽出了笑容。
“快!快抬着根儿活动活动!”文山喘着气儿说道。
“呀!眼睁开啦!根儿活啦!”黑蛋又惊叫起来。
芦根儿微微睁开迟愣的双眼,一下子又慢慢闭上了。
荷花儿猛地睁大了满含泪水的兴奋眼睛,一下又悲痛起来。
“根儿……别再吓娘啦!你睁开眼看看……娘就在你面前啊!”
黑蛋急得在芦根儿的脖子上轻轻咬了一口,“快把你黑叔累死啦!别装死啦!再装死黑叔就打烂你的**!”
黑蛋这一口咬的真起了神效,可能芦根儿感到了疼痛,忽然又睁开了双眼,脚手也动了起来。他的一个舅舅赶快抱来一卷儿棉被,垫在火堆旁边被火焰烤化了的湿地上,大家扶着芦根儿坐在棉被上,荷花儿紧紧拉着芦根儿的手像害怕儿子跑掉似的。
“根儿……芦根儿……”大家一起呼唤起来。
“把这都忘啦……”荷花儿慌忙解下身上的包袱,掂出牛壮穿旧了的棉大衣,披在儿子的身上,大衣里面裹着的烙饼,已经凉得像冰块一样无法食用。
芦根儿睁大眼睛,迷惑不解地扫视着大家,当与母亲荷花儿的眼神碰到一起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荷花儿抱着活过来的儿子悲喜交加地痛哭起来:“儿子啊你可活过来啦!你把娘差点儿吓死……都怪娘啊……”
“别光顾着哭,让孩子吃点东西!”芦根儿的大舅发话道。
牛壮本家的长辈,赶快拿出带来的食物,出门时还热着的包子和煮熟的鸡蛋,已经冰凉冰凉。
“把木材都加上,火大些!烤鸡肉!”文山吆喝道,他皱着眉头愣了一下,“呵呵……用啥烤哇?”
“铁锹……现成的工具,烤公鸡得劲儿着哩!”黑蛋“嘿嘿”笑着,把肥公鸡放在铁锹上在火焰儿烤了起来。
“唉……要是再有两只野兔该多好!”黑蛋边烤鸡肉边嘟囔道。
“马后炮”这时逞能似的开腔道:“俺早就知道,芦根儿不会冻死!咋样?!”
“死是死了……但又活啦!”“闷雷”故意抬杠说。
大家听了哭笑不得,都用异样的眼神瞅着他们。
“别再胡乱说话啦!”黑蛋托着在铁锹上烤熟的鸡肉兴奋地高叫道,“快让根儿吃鸡肉!吃些鸡肉就恢复了精神儿。”
芦根儿有幸被救活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不是幸运之神的功劳,是人为地把有限的救生条件,临场发挥给凑合在了一起发生了作用,才把芦根儿从阎王爷那里抢了回来。
事后大家想善意地责备荷花儿几句,但在荷花儿还心有余悸,芦根儿还没从冰冷的噩梦里走出来的情况下,都不便开口。
村民们似乎都预测到,经过这次芦根儿死里回生,荷花儿一定会吸取一辈子都难忘的教训,必然会改变以前的想法和做法。这次教训起到的作用,比亲戚朋友和乡亲们苦口婆心的劝说,要强一百倍。大家都估计到荷花儿以后一定不会再让芦根儿守望在黄河边儿,一定会让芦根儿重回学堂念书。
可是竟然出乎大家的预料,当大雪化了、地皮干了,荷花儿又和儿子在黄河滩里,在倒塌的窝棚原址上倔强地又搭起了新的茅草窝棚。
芦根儿依然白天拄着捞竿儿呆立在大河边儿,夜里蜷缩在茅草庵里,依然日夜守望着大河,守望着大河里生死不明的父亲。
荷花儿把被泥雪弄脏了的、原来为牛壮预备的新衣服、新鞋袜,洗干净晒干重新放在窝棚里,又重新把玉米老酒灌满一罐儿,像以前一样放在草庵儿里,等牛壮生还回来驱寒。
芦根儿并没被大雪的掩埋吓住,他和他的母亲一样,为了亲人的生还已经不顾自己的死活,祈盼、等待着他的父亲牛壮,痴痴地等待着老爹能从黄河里活着游回来。就连过传统的大年都没回家,是母亲把煮熟的饺子送到黄河滩,在黄河野滩面对黄河辞别旧年迎来新春。年节对她们母子俩一点也不重要,甚至把传统的年节几乎淡忘了……没有丈夫和父亲的年节,她们娘俩过起来也是痛苦的。
荷花儿心里感慨道:俺真得感谢那只老鹰,要不是那只老鹰扒弄出了几撮茅草,俺很难寻得茅草庵儿的位置,像是神灵指派老鹰来帮俺,这只老鹰说不定就是只神鹰。
荷花儿看到被厚厚的大雪埋着的草庵儿,心里一下涌上一层惊慌,“可怜的儿啊……是娘害了你哇!”荷花儿感到一阵儿眩晕。
荷花儿蹲在雪地上,顾不得解下背着的包裹,张着大嘴喘息着哭叫着,双手拼命地刨着冰凉的雪,刨着雪层下的草庵儿,她的十个手指几乎都流着鲜血,鲜血染红了雪块,她的腿边散落着杂乱的枯黄茅草,茅草和泥土雪块搅混在一起,改变了这块雪地的颜色。
不知夜里什么时候,大雪压垮了芦根儿睡觉的茅草窝棚,芦根儿不知是在醒着,还是在睡着的时候,被闷在了里边,是死是活不得而知。
黑蛋文山他们兄弟冲到跟前,撂下东西,文山高叫道:“不要使用铁锹!铁锹会伤着根儿的!”
他们顾不得与荷花儿搭话,一起围着草庵儿的位置,奋力地用双手挖刨起来。
大伙儿七手八脚掀去了草庵儿棚顶,雪坑里露出了沾满冰雪的棉被,棉被蒙盖着芦根儿的全身和头脸,棉被旁边平放着长长的捞竿儿,掀开棉被大家惊慌地看到被冻僵的芦根儿。他穿着棉衣棉裤,棉衣的扣子扣得紧紧地,连鞋子还穿在脚上,像一尊冰雕静静地躺着,眼睛紧闭着没有一点儿气息。
荷花儿没命地扑到儿子冰凉的身上,号啕大哭起来:“是娘害了你啊……是娘害了你啊……你爹还没回来,你又走啦……娘可咋活啊!俺可怜的儿子哇……娘也不活啦……”
“快!快!别都愣着!快!快点火!”文山像命令一样吼叫道。
“玉米缨”、“闷儿雷”、“马后炮”、“臭蒿”迅速把大雪清除开一块干地,“书呆子”用打火石点着了火信儿,火信儿引燃了的麦秸,麦秸燃着了木材,大火轰轰烈烈地冒了起来。
黑蛋一下推开抱着芦根儿恸哭的荷花儿,用力抱起僵硬的芦根儿,两步就把芦根儿抱到大火边。
黑蛋抱着芦根儿的后腰,脸贴着芦根儿冰凉的脖子,文山和“玉米缨”抱着芦根儿的两只胳膊,“闷儿雷”和“马后炮”,弯着腰抱着芦根儿的两条腿,“臭蒿”抱着芦根儿冻僵的两只脚,“书呆子”紧张而并不慌乱地不断向火堆里添加柴火。
他们几个兄弟吃力地托举着没有丝毫生气的芦根儿,用大火的热气来为芦根儿增加温度。
“别离火太近!别烤伤根儿!”文山感到火势太旺,“向后撤一点!”
“根儿——快回来吧!根儿——快回来吧!根儿你听到**呼叫快回来吧!**好儿子快回来吧!娘在这儿等着你哩……”荷花儿哭叫着,跪在湿雪地上,为儿子喊起了魂儿。
“根儿……你别吓唬娘啊!你不回来娘就没心活啦!娘愿用**命换回你的命……”
“老天爷呀!您可怜可怜俺这一家人儿吧……”她在湿雪地上对苍天磕起头来。
荷花儿在绝望的哭喊中,好像突然想起来什么,“酒……酒……”停住哭喊,她发疯似的从茅草窝棚的雪堆里,扒出一个小坛子,像捡到了一个救命宝贝,她颤抖着带血的手指拔开酒坛的盖子,向芦根儿的嘴里灌了起来。
“慢着,慢着!不敢灌太多!”文山提醒荷花儿。
这时候芦根儿的两个舅舅,抱着棉衣棉被,慌里慌张蹚着雪过来了。一边吃力地蹚着厚雪,一边喊叫着:“根儿咋样啦?根儿咋样啦?”
牛壮的家族、赵家的几位长辈,为芦根儿带着一些温热的吃食,也蹚着大雪过来了。
好像大家不约而同地,都猜到了这许多年未遇到的罕见大雪,对守望在黄河野滩里的芦根儿带来的危险和困境。
来送东西看望芦根的,自然是他老爹牛壮的好兄弟和他家里的亲戚本家,没到河滩里来的,虽然是没有亲缘和特殊关系的乡亲,但心里也都挂念、担心着孝顺孩子芦根儿。尽管他们极不认同荷花儿母子这种做梦般的愚蠢行为,也许善良的乡亲们认为,荷花儿母子处于这种境况,实属出于无奈,是自我安慰和精神寄托,总比自寻短见要好一些。
当这些亲戚族人看到这种场景,都惊呆了,惊慌失措地围了起来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只听到荷花儿小声地啜泣,和木材噼噼啪啪的燃烧声。
荷花儿把余下的老酒淋在手掌上,让火焰烫热手掌,在芦根儿冰块儿一样的脸上和耳朵上,不停地搓揉起来
“呀!鼻子有呼吸啦!”抱着芦根儿的黑蛋惊叫起来。
牛壮的本家长辈和芦根儿的舅家人,一个个像看到鱼儿的饥饿鸭子,都向这边争先恐后地伸长了脖子,侧着耳朵想听到芦根儿生命的信息。
荷花儿立即把耳朵贴着儿子的鼻子,屏住呼吸听了起来,听了一会儿,她满是泪水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感到有些希望了。
神情紧张的亲人们长长嘘出一口气来,一个个像叨到鱼儿的鸭子,立即又把脑袋缩了回去,他们紧张的脸上像荷花儿一样绽出了笑容。
“快!快抬着根儿活动活动!”文山喘着气儿说道。
“呀!眼睁开啦!根儿活啦!”黑蛋又惊叫起来。
芦根儿微微睁开迟愣的双眼,一下子又慢慢闭上了。
荷花儿猛地睁大了满含泪水的兴奋眼睛,一下又悲痛起来。
“根儿……别再吓娘啦!你睁开眼看看……娘就在你面前啊!”
黑蛋急得在芦根儿的脖子上轻轻咬了一口,“快把你黑叔累死啦!别装死啦!再装死黑叔就打烂你的**!”
黑蛋这一口咬的真起了神效,可能芦根儿感到了疼痛,忽然又睁开了双眼,脚手也动了起来。他的一个舅舅赶快抱来一卷儿棉被,垫在火堆旁边被火焰烤化了的湿地上,大家扶着芦根儿坐在棉被上,荷花儿紧紧拉着芦根儿的手像害怕儿子跑掉似的。
“根儿……芦根儿……”大家一起呼唤起来。
“把这都忘啦……”荷花儿慌忙解下身上的包袱,掂出牛壮穿旧了的棉大衣,披在儿子的身上,大衣里面裹着的烙饼,已经凉得像冰块一样无法食用。
芦根儿睁大眼睛,迷惑不解地扫视着大家,当与母亲荷花儿的眼神碰到一起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荷花儿抱着活过来的儿子悲喜交加地痛哭起来:“儿子啊你可活过来啦!你把娘差点儿吓死……都怪娘啊……”
“别光顾着哭,让孩子吃点东西!”芦根儿的大舅发话道。
牛壮本家的长辈,赶快拿出带来的食物,出门时还热着的包子和煮熟的鸡蛋,已经冰凉冰凉。
“把木材都加上,火大些!烤鸡肉!”文山吆喝道,他皱着眉头愣了一下,“呵呵……用啥烤哇?”
“铁锹……现成的工具,烤公鸡得劲儿着哩!”黑蛋“嘿嘿”笑着,把肥公鸡放在铁锹上在火焰儿烤了起来。
“唉……要是再有两只野兔该多好!”黑蛋边烤鸡肉边嘟囔道。
“马后炮”这时逞能似的开腔道:“俺早就知道,芦根儿不会冻死!咋样?!”
“死是死了……但又活啦!”“闷雷”故意抬杠说。
大家听了哭笑不得,都用异样的眼神瞅着他们。
“别再胡乱说话啦!”黑蛋托着在铁锹上烤熟的鸡肉兴奋地高叫道,“快让根儿吃鸡肉!吃些鸡肉就恢复了精神儿。”
芦根儿有幸被救活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不是幸运之神的功劳,是人为地把有限的救生条件,临场发挥给凑合在了一起发生了作用,才把芦根儿从阎王爷那里抢了回来。
事后大家想善意地责备荷花儿几句,但在荷花儿还心有余悸,芦根儿还没从冰冷的噩梦里走出来的情况下,都不便开口。
村民们似乎都预测到,经过这次芦根儿死里回生,荷花儿一定会吸取一辈子都难忘的教训,必然会改变以前的想法和做法。这次教训起到的作用,比亲戚朋友和乡亲们苦口婆心的劝说,要强一百倍。大家都估计到荷花儿以后一定不会再让芦根儿守望在黄河边儿,一定会让芦根儿重回学堂念书。
可是竟然出乎大家的预料,当大雪化了、地皮干了,荷花儿又和儿子在黄河滩里,在倒塌的窝棚原址上倔强地又搭起了新的茅草窝棚。
芦根儿依然白天拄着捞竿儿呆立在大河边儿,夜里蜷缩在茅草庵里,依然日夜守望着大河,守望着大河里生死不明的父亲。
荷花儿把被泥雪弄脏了的、原来为牛壮预备的新衣服、新鞋袜,洗干净晒干重新放在窝棚里,又重新把玉米老酒灌满一罐儿,像以前一样放在草庵儿里,等牛壮生还回来驱寒。
芦根儿并没被大雪的掩埋吓住,他和他的母亲一样,为了亲人的生还已经不顾自己的死活,祈盼、等待着他的父亲牛壮,痴痴地等待着老爹能从黄河里活着游回来。就连过传统的大年都没回家,是母亲把煮熟的饺子送到黄河滩,在黄河野滩面对黄河辞别旧年迎来新春。年节对她们母子俩一点也不重要,甚至把传统的年节几乎淡忘了……没有丈夫和父亲的年节,她们娘俩过起来也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