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永安做了这么久的以工换粮,也只有他们两个人清楚。

  如果让父亲知道了,他很有可能会被砍头。

  听到齐牧的话,他顿时急了。

  他的眼睛顿时一亮。

  “师父,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齐牧看了太子一眼,便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

  “太子,不要再闹下去了,这个人,万万不可伤!”

  “干嘛?”

  听到这话,太子的目光顿时一暗。

  两人正在交谈,却见一名小官前来禀报。

  “府尹,刚才那几个贼眉鼠眼的家伙,竟然将自己的官袍给偷走了,说是永安的县令,正当街行骗呢。”

  “甚至,他还亲自去工地上,发布通告,让工地上的工人全部停止工作,说这样做是不行的。”

  “结果那工作人员不承认,还把他揍了一顿。”

  “将他的衣服也给脱了,将他拖到了外面。”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官袍递给了齐牧。

  “请问,这件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齐牧顿时眉开眼笑,忍不住笑出声来。

  “挨揍?严不严重?”

  “让我看看!”

  小吏领命而去。

  没多久,便有两个人将林尚拉到了一旁,让他扶着墙壁。

  不等齐牧说话,林尚先便一脸愤怒地指向了齐牧。

  “齐牧,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派人来攻击我。”

  “你给我等着,我要告你一状。”

  齐牧立刻站了起来,走到林尚面前,蹲下身子。

  “嗯。”

  “林先生此言差矣,下官没有那么小气。”

  “如果你不相信我,我可以向你保证,我没有让任何人这么做。”

  “我刚刚听到那个小吏的话,说你冒充我,还偷了我的衣服,这才被人打了一顿。”

  “不过在下看来,此事的确不能怪在民间。”

  齐牧看着他,啧啧有声。

  “这位林先生,长得倒是挺和气的,没有半点官员的架子,也就不奇怪了。”

  林尚双眼赤红地盯着齐牧,指着他,手指都在发抖。

  “放屁!你这个**,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

  “我要告你一状!”

  话音未落,他的手已经落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齐牧彻底傻眼了!

  他看到,林尚已经昏迷了。

  齐牧连忙喊了一声。

  “大夫!郎中!还不快去找大夫!”

  外面的衙役听见齐牧的喊声,立刻跑了出来,将大夫叫了过来。

  齐牧指挥着几个手下将他扶上了床铺。

  很快,大夫就被送了过来。

  大夫为林尚诊了脉,齐牧却是一脸紧张,额头上全是汗水。

  这是什么情况?

  如果林尚真的被杀了,那他可真是跳进黄河都说不清了!

  齐牧看到大夫站起来,连忙说道:

  “大夫呢,还好吗?”

  大夫取出一张纸和一张纸,坐了下来。

  “没事,只是这段时间没有好好睡一觉,导致心神亏损,身体虚弱。”他道。

  “再加上他的情绪激动,所以,他就昏了过去。”

  一边说着,一边将那张方子递到了齐牧面前。

  “你照着这副药开下去,然后在床上躺上两天就好了。”他道。

  闻言,齐牧心中一松。

  还好,他还活着,但这老家伙,实在是太可恶了!

  “大夫,你就在这里等着,陈道远,你去取药材,剩下的人,都散了!”

  屋外。

  太子走上前来,对着林尚的手下说道。

  “你们的主人真是圣上送过来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我从来没有在朝会上看到他?”

  侍从一脸鄙夷的看着他,

  “林先生乃是圣上钦点的一府之主,岂是你能随便乱说的!”

  “那你呢?”

  太子的脸都黑了。

  “你这是看不起我吗?我想来就来。”

  侍从嗤笑一声,白了他一眼,扭头就走。

  ……

  房间里。

  齐牧却是一**坐下。

  “要解决这场灾难,最好的方法就是赈灾,让百姓的钱自由流通。”

  “唯一的弊端,便是太过冒险,自古以来,都没有人认为此术能成功,所以林尚的强烈抗议,也在我的意料之内。”

  太子的声音响起。

  “师父,这可如何是好?”

  “林尚身为永安府尹,如果他不同意,这个计划根本不可能进行。”

  齐牧道:“……”

  “话虽如此,不过依我之见,是否可行,并不在于他。”

  “别的不说,就说他是永安县令,我们不认,谁会相信?”

  “赈灾之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百姓,这林尚还按照以前的规矩来,如果他把这些事情都停了,你以为商人们会答应?”

  “这些终于脱离了流浪儿的人,会答应么?”

  齐牧很清楚,那些人宁愿再努力一些,也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活着。

  “而且,朝廷的粮食也快用完了,如果取消了以工代赈,商家不再给粮食,恐怕他们会造反!”

  “这件事,林尚也做不了主,不管他愿不愿意。”

  听到这话,太子微微点头。张了张嘴,

  “师父,我之前为什么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齐牧叹息一声。

  “原本我以为,如果能治好这场灾难,我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于是就偷偷的做了起来,准备等这次赈灾结束后,再禀报皇上。”

  “不过,如今百姓都要靠劳动为生,以工代赈已经很有成效了,所以我要请求陛下,将赈灾银扩大到别的地方。”

  太子一脸严肃,

  “师父,你说的倒是轻巧,不过,皇上和朝堂上的人,都不会答应的,这是不可能的!”

  “哎呀!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自从做了这个县令之后,为了救济灾民,欺骗皇上,已经让我焦头烂额了,而且,很多人都对我很不满意。”

  “不过,永安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从朝廷那里要粮食,一钱银子,如果他们肯合作,我会把这件事情上报给陛下。”

  “第一,改善民生,第二,戴罪立功!功与过,皆可抵消。”

  以工代赈的事情已经无法隐瞒,被皇帝发现只是时间问题。

  太子叹息一声,

  “师父,我会尽力帮你的,不过,我总感觉,这件事情的可能性不大。”

  “以工代赈,危险性极大,光是这一条,就会遭到很多人的抵制。”

  说到底,还是朝廷的鼠目寸光。”

  “不过,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如果我能从林尚那套出点什么来,再加上他的帮助,我们的计划就更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