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方寒到任都护,首府逐渐恢复生机。

  尽管城内只有数百人,但整日跟随士兵进山打猎采摘,现在已经开始出现是市场。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唯独让方寒不放心的是,土匪和其他割据势力一直没有前来骚扰,显得多少有点不正常。

  这天早上,方寒刚洗漱完毕,准备着手开始进行生产工具的改造,就听到了刘三的汇报。

  “老爷,各地官员都到了。沿途许多百姓也跟了过来。”

  “哦?快带我去。”

  方寒听到各地官员到来,迫不及待的要去视察,他们这些人都是恢复南疆生产的重要一环。

  尤其是现阶段,自己的势力不大,地方上必须要依靠这些官员来推行政策。

  府衙内,十来个官员面面相觑,有不安,有激动,还有的一脸颓废。

  谁也不知道新来的都护大人是什么样的。

  是要发展南疆,还是要借机投靠南蛮。

  “我听说新都护是朝廷驸马,大将军方力的兄长。大将军文武全才,想必其兄长也不会差。”一官员说道。

  另有一官员点头道:“此事我也听说了,据说是我大周小公主亲自前来治理南疆。足以说明朝廷的重视。”

  “天下初定,朝廷就想到南疆,实乃我等之幸事。”

  “是啊,是啊。”有两个官员听到这话,欣慰的附和。

  他们都是士族出身,在朝中都有关系。这些年等在南疆,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等来政绩。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一官员闻言冷哼一声:“哼。愚昧。”

  有人不悦:“子桓兄有何高见?”

  苏子桓说道:“传闻小公主身患罗刹病,乃不祥之兆。在朝中更是不受待见。你们只知方力将军,可曾听到其兄长的名声?”

  众人陷入思索,苏子桓说的没错,如果不是就任都护,他们还真没听说过方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子桓兄的意思是?”

  “依我看,多半是方力将军平定天下有功,陛下爱屋及乌。将小公主许配于他。而这方寒好大喜功,不甘被其弟压一头,主动请求来治理南疆。”

  苏子桓说完,众人陷入沉思,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南疆很可能长久得不到发展。

  短短几句话,众人就脑补出了方寒来此的意义。

  这是朝廷稳定南疆的一个计谋。

  毕竟方寒背靠大将军,南疆的土匪等势力不敢对其怎样,南蛮王想要吞并南疆也要掂量掂量能不能对抗方力。

  “子桓兄是说,我们可能等不到拥有政绩的那天?”

  苏子桓想了想,说道:“不见得,有方寒在,或许战乱会少几分。我们可以趁此发展,将来朝廷再派人来接管南疆,我们也就有了政绩。”

  众人闻言,本来期待的心情失落了不少。

  不过有总比没有要好,就算方寒没什么能力,只要能让南疆少一些战乱,他们照样能得到喘息,将来真正有能力的都护到来,看到他们的政绩,同样能升官。

  就在此时,方寒跟随刘三到了府衙。看到来的只有十来个官员,眉头一皱。

  “老爷,这些都是南疆的官员,这位是南山郡青林县县令苏子桓苏大人。是苏尚书之子。”

  方寒看了一眼苏子桓,随即看向其他人。

  南疆三郡六十三个县。只来了十来个人,而且最大的官是县令。

  刘三也向方寒解释了原因,自从南疆战乱频发,前都护偷看南蛮以后。不少官员要么投靠南蛮。要么起兵割据,或者落草为寇。

  现在只剩下这十来个官员还在等候朝廷的消息。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朝中有人,只要坚持到朝廷到来,就能够平步青云。

  “你们把各自治下的情况告诉我。”方寒端坐首位,各官员开始逐一汇报。

  刘三负责在一旁整理,良久,汇报完毕。

  值得庆幸的是,这几个官员治下的衙门都还在,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

  尤其是苏子桓,背靠尚书,虽说只是庶子,但也不容小觑,没人敢招惹。所以现在他的县衙还有部分兵力。

  其余的人最多就是保证自身安危。

  方寒闭目沉思,盘算着该如何让他们发挥最大作用。最终还是决定先把力量集中起来。

  “苏子桓。”防寒沉声道。

  苏子桓上前一步:“苏大人。”

  “我命你为南山郡守,统御南山郡事务。治下大小官吏,官升**。”

  “陈兴世。”

  又有一官员站出来:“苏大人。”

  “我命你为青川郡太守,统御青川郡事务,治下大小官吏官升**。”

  “李泽鸿,我命你为两河郡太守,统御两河郡一切事物,治下大小官吏官升**。”

  李泽鸿闻言大喜,呼喊道:“多谢方大人。”

  “另外,三郡治下每五县为一州,设一刺史,官在县令之上郡守之下。由你们担任。”

  众官员一听,自己也能升官,纷纷拱手道谢。

  唯独苏子桓眉头一皱,一郡十几个县的设置是大周祖制,不可随意更改。这位新来的都护一上任就更改祖制,不知是何用意。

  “方大人此举似乎是更改祖制,不知是不是朝廷授意,可有文书圣旨?”

  苏子桓开口,其他官员浑身一震。

  更改祖制可不是闹着玩的,稍有不慎就会被弹劾。

  因此纷纷劝说方寒放弃,更有官员称自己不想升官,只想做个小小的县令。

  方寒看了那人一眼,冷声道:“不想升官可以,本都护特许你卸甲归田。”

  那官员听到此话,不敢再说话。

  郡下设县是大周开国先帝立下的制度。随着发展,这项制度出现了许多不合适的地方。

  县令郡守和都护之间权力分配不均。容易出现大的军阀割据。

  这样的情况在林清雪即为的时候就发生过了,方寒原本准备上奏设立行省制。还没来得及就被发配到了南疆。

  现在顶着南疆都护的名头,最适合发起改革。

  “南疆饱受战乱,陛下命我为南疆都护,特许我用任何办法恢复南疆的繁荣。你们如此抗拒。莫非是通敌了南蛮不成?”方寒厉声质问所有人。